愛鋒貝

標題: 如何評價 OPPO 副總裁表示,「國內(nèi)高端市場只有蘋果、華為兩家,OPPO 希望成為第三個玩家」? [打印本頁]

作者: 小米搞機員    時間: 2021-7-7 16:54
標題: 如何評價 OPPO 副總裁表示,「國內(nèi)高端市場只有蘋果、華為兩家,OPPO 希望成為第三個玩家」?
(, 下載次數(shù): 19)

(, 下載次數(shù): 21)

(, 下載次數(shù): 22)

(, 下載次數(shù): 20)

-----------------------------
作者: 熊孩子    時間: 2021-7-7 17:11
要承認這一點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已經(jīng)推出高端旗艦手機的情況下承認說“國內(nèi)高端市場只有蘋果、華為兩家”,這幾乎等同于承認OPPO推出的高端旗艦手機并不成功。

(, 下載次數(shù): 20)
OPPO能夠坦然承認這一點,真的是難能可貴。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份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是國內(nèi)550美元以上的高端機份額,蘋果以56.9%的份額占據(jù)第一,華為是23.6%,小米5.8%,OPPO是主流手機廠商中最差的,只有5%。

(, 下載次數(shù): 19)
華為被制裁,長期處于缺貨狀態(tài),就是這樣還仍然有23.6%的份額,MOV也不缺貨,份額還這么低……
需要注意一點,這份榜單統(tǒng)計的是550美元以上的手機廠商份額,550美元大約相當于3500元人民幣,要是統(tǒng)計5000元以上的份額,估計會更難看。
再看看618的銷量統(tǒng)計,小米在高端旗艦手機市場表現(xiàn)還不錯以外,OV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存在感。

(, 下載次數(shù): 20)
當然,今年的618有一點特殊,雖然華為缺貨,但是蘋果12降價1400+,iPhone12 4800多元就能買到,這么低的價格,對MOV的高端旗艦手機是個巨大的打擊,因為MOV的高端旗艦手機也基本上在這個價格區(qū)間。
余承東去年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
高端要有引領性的技術和創(chuàng)新,包括設計、技術、創(chuàng)新、品牌等等,才能高端。單純的硬件堆砌,所謂的某一項指標的規(guī)格,并不能打造真正的高端品牌。
他這話可謂是一針見血,如果高端旗艦手機就是堆硬件的話,那誰都可以做高端,但現(xiàn)實是,高端就只有華為和蘋果。
去年華為被制裁后麒麟處理器已無法生產(chǎn),友商某高管說這回“硬件差異化”沒了,可見,自主研發(fā)的處理器非常重要,你做高端旗艦手機,如果沒有自主研發(fā)的高端處理器,這個高端機就缺少了靈魂。
2019年的時候網(wǎng)上就有傳言OPPO將會自研芯片,2020年初,網(wǎng)上有爆料說OPPO啟動了“馬里亞納計劃”,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溝,以此命名,也表明OPPO做這件事情的決心和難度,這就是OPPO計劃自研手機芯片的計劃。
2020年2月16日,o廠的CEO特別助理發(fā)布了內(nèi)部文章《對打造核心技術的一些思考》,該文章確認“馬里亞納計劃”存在。
當然,自研芯片這條路很難,既然o廠要做,說明他們認識到了自研芯片的重要性。
今年也就是華為手機缺貨,若非如此,其它廠商的高端路會更難,也正因為華為缺貨,也給了其它廠商機會。
希望MOV的高端機盡快做起來,肥水不能流到外人田里,肉要爛到自己的鍋里。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96137455020535808">
作者: 挽你右手    時間: 2021-7-7 18:44
OPPO做高端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形成和VIVO的差異化。
這兩個品牌系出同源,風格太近,無論是產(chǎn)品形象,企業(yè)形象還是營銷套路都太接近了。甚至可能藍綠之間哪家在高端突破都能把另一家?guī)е黄鹕先ァ?br /> 第二個問題就是故事。
知乎看科技產(chǎn)品太看重產(chǎn)品,但是做高端,產(chǎn)品是一方面,故事的重要程度也不亞于產(chǎn)品。
我們提到蘋果,除了美國光環(huán),會想到喬布斯,想到追求細節(jié),頂級性能,重視用戶體驗等等一大堆果4時代就灌輸給我們的理念,不僅僅是媒體,還有很多國內(nèi)企業(yè)家在不同的場合表達他們對蘋果,對喬布斯的敬意,還有從產(chǎn)品到發(fā)布會的模仿。
這些東西都在強化我們消費者蘋果品牌是個高端品牌的概念。
華為是什么?華為是中國高科技企業(yè)的一面旗幟,是美國制裁下自立根生的典型。華為品牌給我們的印象,愛國,通信王者,5G代言人,自研芯片,奮斗,自強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正面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各種任總講話稿滿天飛,財經(jīng)報道上的各種華為概念股,國內(nèi)企業(yè)家的學習,央視的傳播等等。都在灌輸一種印象給我們,這是一家很強大的企業(yè),華為是個高端品牌。
OPPO講什么故事?無論是藍廠還是綠廠,在故事的資源上和小米,榮耀相比都差很遠。
所以OPPO要做高端就必須在產(chǎn)品上有所突破,這是一條很難的路,你總不能說我用了驍龍888,我是高端,然后旁邊柜臺上立馬傳來一個聲音,我的也是驍龍888,我還送個高壓鍋。
我知道oppo這兩年挖了包括芯片設計人員在內(nèi)的很多研發(fā)人員,投入很大,希望過幾年能有突破,有突破才有高端!否則隔壁柜臺送高壓鍋,你就只能送電磁爐,而不是我這手機有某某技術,她的沒有,或者是我手機芯片是自主研發(fā)的,我們一起支持自主芯片。
作者: 維沃    時間: 2021-7-7 20:02
這個暢想是好的,但有一個問題,是蘋果和華為以外的廠商都無力解決的。
驍龍的高端芯片會在設計上為適配OPPO的某一款或者某一系列的高端手機,而做出全面調(diào)整和優(yōu)化嗎?恐怕是OPPO不得不去雜糅一堆硬件來迎合高通吧!但蘋果和華為在這方面就完全沒有這個顧慮。
這里我必須提出一個「全能旗艦手機」的概念,蘋果和華為之所以能夠立得起高端手機的牌面,因為它們都屬于全能旗艦。
所謂全能旗艦是從手機芯片、系統(tǒng)、外觀、硬件全都處于頂級,并以芯片、系統(tǒng)為核心,來針對某一款或者某一個系列的手機,進行成相輔相成的優(yōu)化設計,來生產(chǎn)一款完全自主的高端手機。
Mate系列手機,作為華為最早進軍高端手機市場的產(chǎn)品,以商務旗艦的定位,從Mate7一炮而紅,已經(jīng)推出了Mate8、S、9、10、20、30、40八代機型,從Mate10開始又增加了Pro型號,保時捷RS型號,自家設計的麒麟系列芯片已經(jīng)備受認可,它的商務旗艦印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從Mate20的萊卡認證相機鏡頭名聲大噪開始,它的商務旗艦形象已經(jīng)開始多元化,增加了攝影旗艦的屬性。
Mate已經(jīng)完全可以看作是華為的高端品牌了,從Mate30pro開始,它的形象搖身一變,又成了全球首發(fā)上市銷售的5G旗艦手機,一舉完成了全能旗艦的轉(zhuǎn)變。
顯然OPPO離一款全能旗艦,還差的很遠,急切的想要立起高端手機的設定,還很難。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96439033673805824">
作者: 桃夭    時間: 2021-7-7 20:35
這五年的確是OPPO最好的機會,可惜OPPO暫時沒有抓住,起碼今年沒有。
來看看這張圖,左上角是iPhone,右上角是華為,左下角是小米,那么,右下角是啥?
iPhone逆?還是OPPOfindx3?外觀上不走心,你讓消費者怎么買?

(, 下載次數(shù): 21)
這年頭,不管是縣里的還是城里的,果粉還是花粉,誰不知道iPhone12ProMax長什么樣?你OPPO設計成這樣,那不是明擺著碰瓷iPhone么。。。
做旗艦,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指望上來就做出華為那種銷量千萬的旗艦,別想的那么美,不可能。
首先,你得從4000價位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
同時,你得有人無我有的東西,制造差異化。
最后,你得讓大家覺得,你這個手機真好用。
看看華為怎么爬上來的?
不知道OPPO到底看明白了么?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看看別的高端機沒有什么?我就去做。

iPhone沒有續(xù)航(電池),信號不行,散熱不行、發(fā)熱,拍照強但沒有長焦。
華為切入這一點,做續(xù)航,做信號,做長焦。
與此同時,華為憑借其品牌價值,迅速的在高收入人群中打開市場。
屏幕呢?華為既然知道蘋果做得好,那就不去和它碰。
看看小米是怎么做的?
性價比+MIUI。大電池+大散熱。拍照+揚聲器+X軸馬達。
小米想要做一個大而全的旗艦。別人有的我都要有。華為拍照好,我跟。蘋果系統(tǒng)好,我也跟。
這就導致,雖然小米的份額不比OPPO、vivo,但是高端表現(xiàn)卻比他們出色。
但是,這里有個但是:小米的上限是打不到華為和蘋果的高度的。原因很簡單,沒有人無我有的東西。

MIUI做的再好、拍照再努力、屏幕再怎么樣………
驍龍888,這是最核心原因。大家都有,就顯得你沒什么亮點。
系統(tǒng)往可玩性、動畫上面走,任何一家大廠都可以超車。甚至玩得更花,更別說今年MIUI翻車翻的厲害。
拍照確實牛,可惜,愛拍照的女生九成不會選擇小米。其中原因復雜,在此不展開了。
屏幕,你能好過三星,或OPPO,一加么?
都不能。
這就導致,小米在國內(nèi)可以比O、V表現(xiàn)好,但絕對超不過華為、蘋果。
因為,小米的優(yōu)勢,別人都可以有,甚至超越。如果小米有澎湃s6,或者有美國欽賜的大招牌:''第一皿煮威脅'',那么小米高端早就成了。
我們都知道,OPPO最近一直在做半導體。
不是直接做soc,而是一步一步來,先從外圍芯片做起。
如果關注 @學寫作的喪失 的朋友,應該很清楚OPPO最近一直在招人,招什么人呢?
半導體工程師。

那么,OPPO能不能成呢?
華為用10年時間做到了僅次于蘋果A芯的水平。
現(xiàn)在中國半導體行業(yè)扶持力度大了些,全產(chǎn)業(yè)鏈也更成熟了些,那么,我們樂觀一點,5年時間,OPPO能不能把處理器做出來,并且達到聯(lián)發(fā)科的水準?
我們拭目以待。
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只有自己做處理器的廠子,才能成為一線大廠。
蘋果華為不用說了,三星的處理器雖然菜 ,倒也一直在做。
OPPO如果堅持下去做半導體,絕對未來可期。
我堅信這一點。
作者: 快樂的鑠    時間: 2021-7-7 22:58
曾經(jīng)看到有大佬說過:
高端手機品牌,都是必須在產(chǎn)業(yè)鏈上至少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強勢的話語權,具備不可替代性。

就像蘋果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和CPU芯片。
就像三星的屏幕和flash芯片。
就像華為的通信專利以及麒麟芯片。蘋果用了華為805個專利,華為只用了蘋果20多個專利。想必MOV用的華為通信專利也少不了。這就體現(xiàn)出了華為的江湖地位。
高端手機不是單純的奢侈品。如果只有營銷沒有實際的硬科技打底,就像在沙子上建高樓,成不了真正高端品牌。
希望中國有更多廠商能參與到這個競技場,掌握更多核心競爭力,一起去沖頂!
作者: 阿貍    時間: 2021-7-7 23:34
這句話可以說是很精妙了。
此非立志,實為叫板式的外宣。
聽好了,企業(yè)高管接受媒體專訪,只要不是直播,他說的話沒有一個字是即興發(fā)揮的,這都是團隊做的文案,反復打磨以后,老板去和媒體照稿脫口秀,一遍說不好,中間得CUT了重錄。
所以,這句看似隨意,說的可不隨意。此其一。
其二,同樣一句話,場景不同市場情勢不同,說出來的味兒天差地別。
舉例:
如果他說的時候帶著新品談:“XX新款上市了,我們要當三號玩家”
這就是產(chǎn)品向宣傳,所有后綴都是為了產(chǎn)品服務,用爭當三號玩家,來暗隱其新品之強,公司寄希望之厚。
如果他不帶產(chǎn)品,單獨說爭當三號玩家,這就是企業(yè)的品牌建設向的話術,意思是“我們很強,很牛逼!”
在這次專訪里,明顯他意思是后者。
好,后者也有細分。
如果OPPO確實國內(nèi)排行就是第三把交椅,他說這句話,僅僅是向大哥二哥的致敬,同時表達其沖擊高端的決心。
如果OPPO現(xiàn)在不是老三的情況下,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意思是:
爹從來沒把排名在我之上的,除了華為蘋果以外的品牌當根蔥!
所以這句話似守實攻,是企業(yè)外宣里非常儒雅隨和,但殺氣縱橫的一種表達。
傲氣的一批,這種yygq的調(diào)調(diào)兒正是我心頭好。
好,辣么,OPPO哪來的底氣說這句?就得往這位高管本人身上看了。
搜了一下履歷,這位劉同志現(xiàn)任集團副總裁,中國區(qū)總裁。走馬上任時間是去年4月份。
在之前,他在OPPO是首席采購官,采購懂伐?這絕對是自己人,決非外頭聘來的內(nèi)些職業(yè)經(jīng)理妖艷賤貨可比的。
這意味著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反應的都是OPPO最高管理層意志,是替大老板和董事會發(fā)聲的最高言官。
他在去年上任以來頻頻露面,包括前段時間,OPPO的芯片和造車企劃,這位都出來發(fā)聲了。
因此他上任以來,是被集團有意識的推向前臺,可以預期未來不翻車的前提下,他將作為OPPO的品牌人物,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
品牌人物有用嗎?
有老鼻子用了!
這一點也恰是OPPO以前的短板所在,看來這兩年終于參透這個關節(jié)了。
品牌人物,對于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性,往往等同于品牌本身,甚至有時候高于品牌本身。
也就是說,中國人買東西,是認人的,先認人,再認貨,傳統(tǒng)習慣了。
比方說我現(xiàn)在提BAT,你腦子里反饋的畫像是二馬加ROBIN,而不是企鵝黑貓和熊爪的ICON,對不對?
在中國人的原生意志里,一個團體的領軍人物,幾乎等同于這個商業(yè)集團。
這一點和西方迥異,我現(xiàn)在提耐克阿迪和麥當勞必勝客,你腦子里反饋出來的肯定是勾子三道杠小丑和帽子,絕對不是幾個謝頂外國老頭,甚至你都不知道這幾家公司老大是誰,外國品牌也不愛宣傳這個。
因此,一家中國企業(yè)有個好領頭羊的重要性,幾乎是企業(yè)形象的半壁江山。
其它手機廠商早就深諳此道,無論任正非還是雷布斯,都在品牌形象上先發(fā)制人,包括格力我董妹,手機做的拉胯不要緊,人卻是紅了。
OPPO呢?OPPO一直以來,缺的就是這么一位C位大佬。
他們以前的產(chǎn)品不惜斥重資聘請各路娛樂圈代言,但整個品牌卻是碎的,沒有一個人能永恒代表OPPO。
反觀小米,無論請誰當代言,雷布斯是一定會同臺同框的,代言人只是點綴,雷布斯才是主軸。他品牌形象具化到人的工作,就是這么搭建起來的。
所以OPPO估計是經(jīng)高人指點,大徹大悟一拍大腿,也選出來這么一位,實際,我們可以看作這是品牌戰(zhàn)略的一次升級。
有一說一,老兄的形象確實不錯,大方臉,濃眉大眼,說話時帶點小收斂,給人直觀感受是端方敦厚的,這類作為商業(yè)形象是很討喜的,比油嘴滑舌大談理想的類型更容易得到用戶信賴。
所以這老哥,身兼自己人,好形象,綿里藏針的狠話,謙虛里摻點睥睨的態(tài)度,有點兒意思。
至于他說的這句話本身,私以為真沒必要列出來銷量價位等等去走心做對照。
人家這不是讓你們對事來,這是讓你們通過這句話記住他,以后對人來就對啦!
如不出意外,未來劉同志露面機會有望激增,國內(nèi)手機圈揸fit人喜加一的節(jié)奏是跑不脫的。
最后一問:
各位覺得他這次放話……在瞧不起誰呢?
作者: 桃子。    時間: 2021-7-8 00:05
「國內(nèi)高端市場只有蘋果、華為兩家」這話放之前一點都沒錯,根據(jù)2020年上半年的高端份額來看,蘋果+華為在國內(nèi)高端機中各占44%,合起來接近90%。只不過華為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格外困難,市場份額可能也會一直下降。

(, 下載次數(shù): 20)
而「OPPO 希望成為第三個國內(nèi)高端市場玩家」這件事要和前段時間一加回歸 OPPO 放在一起來看,劉作虎之前說過,一加只做旗艦。而 OPPO 的旗艦 Find 系列實際上也一直都是叫好不叫座的典型代表,產(chǎn)品十分優(yōu)秀,但是相比于巨量的宣發(fā)來說,銷量很難稱得上是成功。
另一邊具有綠廠血統(tǒng)的一加,作為一家每年只發(fā)布三四款產(chǎn)品的品牌,一直做的都不錯。從一加 3 換上金屬中框開始,奠定「一加只做旗艦」的基調(diào)和每年上半年數(shù)字系列下半年T系列的產(chǎn)品迭代策略。

(, 下載次數(shù): 19)
之后的一加5一加6兩代也繼續(xù)穩(wěn)扎穩(wěn)打,補齊短板一步步成長為3000-4000價位的水桶機銷量冠軍。
而近幾年的一加 7 系列開啟旗艦機的「高刷時代」,一加 8 系列開啟「頂級屏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已經(jīng)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行業(yè)領導者」了。
今年的一加 9 系列影像能力又有巨大升級,聯(lián)名哈蘇,可以說是補上了高端旗艦的最后一塊拼圖。
之前也有做過統(tǒng)計,一加在全球高端市場(600美元以上)一直占據(jù)大約 2% 左右的市場份額,在歐洲多個國家中也占據(jù)了高端市場份額的前三,并且隨著這些年的發(fā)展一直在穩(wěn)步提升。

(, 下載次數(shù): 18)

(芬蘭赫爾辛基Pop-up店門口用戶排起長隊購買一加)

如今并入 OPPO 之后,原本的「干兒子」也徹徹底底的變?yōu)椤赣H兒子」,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研發(fā)投入都會得到一個大幅的加成。
相比于OPPO繁多的產(chǎn)品線而言,一加的品牌調(diào)性和產(chǎn)品分布可能更靈活也更適合在高端市場發(fā)力。
OPPO 由于旗下產(chǎn)品線過多,并且之前旗艦產(chǎn)品 Find 系列被「拋棄」太久,實際上在大眾眼里品牌形象也會被拉低。而一加不同,品牌調(diào)性一直都很特別,從早年的「刷機神器」的極客基因,到后來「只做高端」的良好口碑??赡軐τ?OPPO 來說,不停拉高自身形象或者是再重頭建立一個新的品牌都有些「費力不討好」,不如直接讓一加承擔沖擊高端的作用。
今年華為被禁之后,空出來的這一大塊份額,尤其是高端市場旗艦機型的份額,國內(nèi)廠商肯定都想搶下來。所以也能看到小米11系列,還有綠廠這邊的Find X3系列和一加9系列都下了很大的力氣。
對于綠廠來說,現(xiàn)在是在「沖擊高端」,是要「攻城略地」,搶占高端份額,所以說與一加配合讓 OPPO 的 Reno、K 等產(chǎn)品線守住現(xiàn)有市場,放手讓一加向上沖擊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作者: 冷顏°    時間: 2021-7-8 01:38
劉波說這個,其實說明了兩件事兒:
對于第一件事兒,華為正兒八經(jīng)好好做手機是2011年余承東接手終端開始的,從2012年開始發(fā)布新機,到2014年Mate7的一炮而紅,華為的高端之路其實走得挺快,挺穩(wěn)的的,但當時華為的高端地位并不被認可。
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翻一翻2019年之前互聯(lián)網(wǎng)對于華為的輿論,對于華為和三星蘋果對比的輿論,友商對華為的評論等等。
這種不認可包括輿論風向上的,大眾認知上的,也包括友商態(tài)度上的。
小米雷軍直到去年的小米十周年演講上才首次承認華為終端的強大:

(, 下載次數(shù): 22)
而OPPO公開場合承認華為的高端成功,這好像也是第一次。
做高端很難,但想要在高端市場上被友商認可,更難。
對于第二件事兒,OPPO做高端市場的決心越來越堅定了,只是這種堅定早就該來了。我們一直在強調(diào),對于科技公司來說,產(chǎn)品是根本,技術是靈魂,而高端產(chǎn)品,恰恰是一家科技公司技術與產(chǎn)品的最高展示。
這個問題下有人提到了OPPO很早就開始做高端機了,這是現(xiàn)實,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俺潆娢宸昼姡ㄔ拑尚r”的VOOC閃充就是2014年于Find7上首發(fā)的。
但之后,F(xiàn)ind系列被取消了。
為什么?
有人認為Find系列不夠成功,有人認為OPPO做高端的底氣不足。
可能會有這方面的因素在,但不是主因,因為OPPO放棄Find轉(zhuǎn)向主攻R系列之后,得到的是這個:2014年,OPPO中國區(qū)手機出貨量2590萬臺,2015年是3530萬臺,2016年是7840萬臺。

(, 下載次數(shù): 21)

(, 下載次數(shù): 21)
產(chǎn)品調(diào)整肯定是服務于戰(zhàn)略需求的,當時的OPPO深耕的是縣鄉(xiāng)的線下渠道,整體的收入偏低,受眾群體的消費能力有限,定價太高的Find天生不適合這個市場,而R不同,2000多的定價,剛剛好。
2015年之后的中國市場,第一輪智能機普及潮基本結(jié)束,開始進入第一輪大的換機潮,智能機早期普及時代強推的一大堆低端產(chǎn)品,包括運營商定制產(chǎn)品,紅米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wǎng)百元機稱霸市場的時代開始結(jié)束,OPPO此時的主打的R系列成為極佳的迭代方案。
然后我們看到了R9 三個月賣了800萬臺的銷售神話,這可是2016年,2500+價位,小米直到去年在3000+(包括300歐+)的銷售不過堪堪1000萬臺。
所以當時OPPO放棄Find的高端系列,明顯是大勢使然。
而現(xiàn)在OPPO強調(diào)做高端,同樣是大勢使然。

什么大勢?
2016年,OPPO中國區(qū)的出貨量是7840萬臺,2020年,OPPO中國區(qū)的出貨量僅余5750萬臺,當然,這種萎縮一方面是大盤在萎縮,2014年中國區(qū)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是4.3個億,到2020年,只有3.2個億了;另一方面是華為的威脅,2020年,華為中國區(qū)的市占率達到了38.3%,這還是制裁之后的成績,缺貨之前,華為的市占率一度達到了40%。

(, 下載次數(shù): 21)
總體大盤萎縮,廠商必須通過提高單品價格和利潤來保障業(yè)務健康,這個就是大勢。

小米從2020年的小米10開始,宣布進軍高端市場;OPPO年初宣布高端的Find系列常態(tài)化更新,高端市場突破成為他們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vivo的X系列整體定位拉升到3500-6000價位段,傳統(tǒng)的2500-3500價位段由全新的S系列接檔,并且NEX有望進入常態(tài)化更新。
這些,都是最好的證據(jù),在華為之外,這是整個行業(yè)的共識。
對于OPPO來說,堅定做高端的理由包括幾點:
大家經(jīng)常會看到營銷這個詞兒,但對于廠商來說,市場營銷和品牌營銷其實是兩件事兒,市場營銷很簡單,就是觸達率和轉(zhuǎn)化率;品牌營銷則更抽象一些,認知率、考慮率、首選率、排斥率等等。
高端機所占有的輿論影響力,話語權,對于整個品牌調(diào)性的提升,這些方面是無可替代的。
小米其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19年在小米9之后,小米整體的聲譽跌倒了谷底,但隨著小米10的發(fā)布,小米整體的聲譽就開始快速回升,在小米10之下的 產(chǎn)品,整體的口碑都更好做了。
當然,OPPO這個決定下得有些遲了。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于品牌來說,同樣如此。
OPPO從2016年開始放棄Find的更新,主攻R系列,那個時候其實是意氣風發(fā)的,2016年從一家二線廠商一舉躍升國內(nèi)第一,這個成績堪比小米2014年的輝煌。
然而,此時隔壁的華為在做什么?
此時的華為在P9上引入了徠卡雙攝,主打影像能力;麒麟960發(fā)布,海思SoC已經(jīng)能夠真正和高通掰手腕了;華為低壓快充方案量產(chǎn),整體表現(xiàn)追平OPPO;機內(nèi)堆疊能力快速提升;ID設計逐漸形成華為式風格;高端市場持續(xù)突破;線下門店不斷升級;等等。
然后就是我們熟悉的,和OPPO反超小米一樣,華為反超OPPO,在高端市場攻城略地之后,全新發(fā)布的nova, 包括榮耀雙星,開始在線下圍剿OPPO 的R和vivo的X系列。
這個過程中,高端市場的缺失成為OPPO一個非常明顯的掣肘。
OPPO能做高端嗎?
我覺得是可以的,整個步步高系在手機行業(yè)的影響其實是在我們想象之上的,即便是最低谷的2020年,步步高系的市場份額依然在35%,和華為系不相伯仲的,此前步步高系的市占率一度超過了40%。
步步高系是有足夠的用戶基礎、供應鏈能力,包括資金能力來做這個事兒的。
但他們不做,他們熱衷于后發(fā)制人,喜歡搞一大堆的獨立品牌出來,步步高獨立出來一個OPPO,再獨立成vivo,OPPO獨立出一個一加,再獨立出一個realme。
這種策略不能說是錯的,畢竟現(xiàn)在全球十大手機品牌。步步高系獨占其3,也算是創(chuàng)舉了。
但這個過程中浪費掉的資源,無法形成合力去沖擊高端等等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現(xiàn)在再說步步高系沒什么意義,就說OPPO。
目前OPPO的高端之路還是有問題的,F(xiàn)ind X主打設計,但短板明顯,這和小米mix其實是一個毛病;Find X2產(chǎn)品做得其實沒啥問題,只是定價和宣傳策略上失誤明顯,沒有形成爆品;到了Find X3,又是過于強調(diào)設計走偏了。
一臺2021年的旗艦機,主攝依然采用imx766,這件事兒對于市場來說,其實是一個過于大膽的選擇了,說難聽點,就是決策失誤。
以及,一加和Find 系列中間沒有足夠的區(qū)分,無法形成合力。
所以,OPPO這個時候把一加收回去,我覺得挺好。
劉波說,中國的高端手機市場,只有華為和蘋果兩個玩家,這句話是對的,小米的高端開始有起色,做得也的確比OPPO要好一些,但離真正站穩(wěn)高端市場,還有很多的事兒要做。
劉波說,OPPO想成為第三個玩家,這也沒問題。夢想總歸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但是,OPPO想要實現(xiàn)這一點,目前的整體策略選擇,依然是有很大問題的,如果不做大的調(diào)整,OPPO的高端未來是很難真正成功的。
更簡單點來說,蘋果可以憑借iPhone12這樣的產(chǎn)品保住自己的地位,但OPPO沒可能憑借Find X3這樣的機子攻城略地,方向是有問題的。
作者: 名族風    時間: 2021-7-8 02:25
判斷一部手機是不是高端手機?其實標準很簡單,異乎尋常的簡單,就看它是否被當做獎品被抽取。
蘋果產(chǎn)品不用說了,就來說說華為的

(, 下載次數(shù): 21)

(, 下載次數(shù): 20)

(, 下載次數(shù): 19)
這是部分單位和社會群體,把華為手機當做禮品的真實案例,甚至于三星……

(, 下載次數(shù): 20)

(, 下載次數(shù): 19)
三星的官方微博,竟然蹭華為的熱度!
華為表示這個真的“很淦”!
余承東也有類似的表示:

(, 下載次數(shù): 22)
事實也的確如余承東所說,華為在如日中天的時期,一直是打壓著蘋果的。
OPPO副總裁的發(fā)言,同樣也是小米,榮耀, vivo等國產(chǎn)企業(yè)的愿景。
性價比打到最后掙不了幾個錢,性價比只是一個手段,而并非目的。
以最小的代價來追求最大的利潤,才是資本骨子里面的東西!
至于說實現(xiàn)難度方面,真的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華為和蘋果有相似的地方。
第一:有自己的SOC,蘋果有a系列處理器,華為有海思麒麟芯片。其他廠商,為了爭奪高通或聯(lián)發(fā)科芯片的首發(fā),打的頭破血流。
可是人家華為、蘋果,量大且管夠。
第二:有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
蘋果有ios,華為有鴻蒙。雖然說鴻蒙來的比較晚,但是也不算遲。
第三:價格錨定。
華為和蘋果一開始人家就把價格定的很高,高端化的形象也就樹立起來了。
剩下的御三家,是逐漸進行品牌建設, OPPO vivo還好一點,以性價比起家的小米,成為高端品牌還要更加困難一些。
不可否認,華為的成功,還有一些民族情緒在內(nèi)。在川寶執(zhí)政期間,華為被瘋狂的打壓…………人家被打壓也有被打壓的資格!
其實相對于華為,蘋果公司的優(yōu)勢還要大一點!畢竟臺積電、三星,這兩個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商,背后都有美帝華爾街的資本在內(nèi)!
我們中國的品牌,一旦高端化做起來,讓美帝感覺到影響了他們企業(yè)的生存空間,立刻會打壓我們!

(, 下載次數(shù): 21)
所以美帝這一關一定要過。
美帝這一關非常之難過,按照目前中芯國際的能力,幾乎不可能通過。
作者: Acarzy    時間: 2021-7-8 04:42
話說的很真實,野心也不小,希望能成功。
沖擊高端成功的定義我覺得有很多方面:
1.銷量要好看。
2.大部分消費者覺得你賣這個價格值。
3.穩(wěn)定。
4.獨特之處。
銷量這個我覺得不必以蘋果的銷量為目標,定個差不多就好了,太高的話囤貨萬一賣不出去就賠死了,尤其是高端旗艦這種高價位的手機。
而消費者覺得值不值這個事,就是品牌的問題了,你怎么去營造你這個品牌的形象,包括你的高層怎么說話,發(fā)布會怎么布置,海報設計怎么樣,都要考慮,這些細節(jié),才是一個高端手機的重中之重,說句難聽的話,參數(shù)誰不會堆啊,尤其是高端手機,在這種情況下,體驗就尤其重要了。
與之相關的就是穩(wěn)定,不管是品控還是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對一個手機太過重要了,誰都不想用著用著突然卡住吧。歸根到底手機的穩(wěn)定性還是可以算到體驗之中。
第四點就得要真金白銀的砸科技樹了,沒什么好說的。
這幾年OPPO的各種設計都挺好,高層也比較務實,穩(wěn)步發(fā)展下去,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我覺得成功幾率還是比較大的的。
作者: 小舞老師    時間: 2021-7-8 07:01
什么叫高端市場?
說簡單點:比基礎版iPhone貴的那個市場。
畢竟799美金的iPhone 12半年賣了五千萬臺都不止,你不能把它叫高端機吧?
哪有高端機年銷量接近破億的!
放在國內(nèi),就是5000元以上市場了。
所以OPPO這個副總裁說的沒錯啊,因為他自家的Find X系列是真賣不動的,
他友商的NEX系列今年甚至都還沒更新。
三星又已經(jīng)幾乎退出了中國市場,國內(nèi)高端市場還有誰?
銷量不到七位數(shù)的“安卓之光”嗎?
哦對,別跟我提那個剛開完發(fā)布會一個月就差不多打八折的“安卓機皇”,它連這個名字都對不起。
我們都知道iPhone 12系列銷量已經(jīng)破億了。
中國市場貢獻頗大,大有超過美國市場躍居蘋果第一大市場的跡象。
但是蘋果最可怕的地方其實并不是iPhone 12系列銷量破億,
而是iPhone 12 Pro max銷量突破了3000萬。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96370574986256384">一萬塊錢的手機賣了3000萬臺……這什么概念?
不折不扣的高端市場No.1。
這是之前從未有手機廠商曾經(jīng)做到過的事情。
真的,單型號銷量破兩億的諾基亞,賣的是幾十美金的1100:

(, 下載次數(shù): 14)
高溢價手機里唯一銷量破億的MOTO v3,是靠不斷降價實現(xiàn)的:

(, 下載次數(shù): 17)
它從2004年賣到了iPhone上市那一年,期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降價。
而iPhone 12 Pro max上市僅僅半年銷量就突破了3000萬,它甚至都沒有怎么降價!
猜猜中國市場貢獻了多少臺銷量?
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所騰出的高端市場空間幾乎整個被蘋果吃掉了,這樣當然不好。
OPPO加油,在明年蘋果的iPhone 14 max(定價6xxx的6.7英寸屏幕iPhone)上市之前,盡可能的多搶占一些市場。
我們不能就這樣把溢價最高、利潤最豐厚的這塊市場拱手送給蘋果。
某米?
市場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
但也請加油。
高端市場從來都不是比性能的,價格到位了大家用的都是最頂級的SoC。
高端手機用戶也從來不跑分,更不會在乎游戲能跑多少幀。
高端市場要的是流暢順滑的操作系統(tǒng)(不能有廣告!不能有廣告!不能有廣告!);
高端市場要的是有辨識度且有高級感的外觀設計(機身背面有沒有屏幕沒人在意的~);
高端市場要的是在合適的時間發(fā)售的一臺使用當時最好的供應鏈產(chǎn)品所生產(chǎn)的完美的水桶機(舉例:如果可以在2017年發(fā)售搭載5.5英寸三星OLED屏幕的小米6 plus)……
劉波給友商留了面子,我這樣的小卒無所謂,我就直說了吧:
今年小米11系列沖擊高端失敗了,國內(nèi)高端市場完全被蘋果吃下去了(華為現(xiàn)狀都懂,挽尊~),所以OPPO想試試沖擊一下高端,希望可以擠進去。
他說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上半年的Find X3 Pro表現(xiàn)也一般,問題主要在過于追求高級感卻罔顧了美學設計的后置攝像頭模組設計(但一體化的后蓋方向是對了,只需要繼續(xù)提高美感就可以)和參數(shù)不及友商的IMX766主攝傳感器上。

(, 下載次數(shù): 17)

足夠高級但美感不夠的設計,只能說OPPO盡力了,換個設計師可能會好很多。

而且還有臺除了SoC幾乎沒有區(qū)別的中杯Find X3攪局,這讓Find X3 Pro銷量很難看。
期待下半年的超大杯 Find X3 ultra。
畢竟,不能真的眼睜睜看著最賺錢的那部分市場完全被蘋果吃掉,對吧?
也請其它國產(chǎn)廠商一起加油。
畢竟下半年會有日常零售價4xxx的iPhone 12出現(xiàn);
畢竟最晚明年年初還有可能出現(xiàn)售價3xxx的全面屏版iPhone se;
畢竟明年九月的iPhone14已經(jīng)實錘會推出廉價(相對)版的6.7英寸版本了……
你不能等蘋果把它大殺四方的6.7英寸屏幕iPhone下放到你的市場區(qū)間的時候才倉促應戰(zhàn),請友商們都學學OPPO。
加油,萬一運氣好,賣個百萬銷量吶?
畢竟sony手機都還活著吶!

(, 下載次數(shù): 15)
作者: 二笙.    時間: 2021-7-8 07:16
咱們有一說一,高管夸贊友商的產(chǎn)品這是需要怎樣的格局!
OPPO中國區(qū)總裁劉波:目前國內(nèi)的高端手機市場只有華為和蘋果兩個品牌,希望OPPO能成為第三個玩家??赡苁俏覜]見過世面,這是我在手機圈第一次看到有人直接承認目前手機的第一梯隊是蘋果和華為。

(, 下載次數(shù): 18)
其實能夠意識到差距是好事,這樣真的能夠讓自己所在的企業(yè)取得更大的進步,如果只會盲目吹捧自己的產(chǎn)品,那只是井底之蛙,永遠不會有什么大的作為!不吹不黑,OPPO近些年推出手機也開始多元化,尤其是旗下只做旗艦手機的一加系列手機,已經(jīng)從海外市場布局回歸到國內(nèi)市場。
今年推出的一加9系列的三部手機,可以說是刀法精準,堆料十足,一加9 Pro搭載旗艦級的芯片,2K LTPO的頂級屏幕,還有與哈蘇合作,讓拍出照片的色彩飽和度簡直就是天花板級,很多一加9    Pro用戶直呼這拍照效果真的可以和華為-徠卡影像肩并肩了!另外,一加手機祖?zhèn)鞯妮p薄手感和高端的質(zhì)感一直是一加手機的代名詞!其實,在去年華為開始被限制時,我真的還是很看好OPPO接班的,目前看來OPPO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最后,希望OPPO越來越好,中國需要這樣的科技公司越多越好!
作者: 堅持    時間: 2021-7-8 08:34
OPPO副總裁劉波坦然承認「友商」在高端市場上的成就和地位,我還蠻感動。因為我歷來反感國內(nèi)手機廠商從三星那里學來的臭毛病,每發(fā)新品必cue友商,產(chǎn)品同質(zhì)化,市場策略同質(zhì)化,貼著友商打,我說國產(chǎn)手機是在內(nèi)卷中發(fā)育起來的不為過吧?

(, 下載次數(shù): 20)
這幾年來情況改善了很多。大家都開始在研發(fā)上投入資源,搞自己的護城河,做產(chǎn)品差異化。華為就不說了,比如小米在拍照方向上的發(fā)力,雖說一億像素策略有反復,但至少是個嘗試;比如OPPO多年以前就在快充上押寶,再早前還曾一直打HIFI和自拍牌;比如一加的屏幕和整體工業(yè)設計,以及在海外市場上的多年布局。
百花齊放,各有所長,這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應有的題中之義。
所以說,我愛國產(chǎn)手機行業(yè)。雖然一直在調(diào)侃和批評,但我歷代主力機都是國產(chǎn)手機,蘋果產(chǎn)品只因為工作關系用過一臺macbook air(刷了windows系統(tǒng))。
我一直相信國產(chǎn)手機行業(yè)整體上未來可期。

(, 下載次數(shù): 20)
說回OPPO的高端市場策略。
這肯定不是副總裁「說漏嘴」,沒有廠商會在沒準備的時候泄露市場計劃。既然在這個時候?qū)ν夤?,說明OPPO已經(jīng)萬事俱備,只等官宣。
我看前排很多大佬已經(jīng)猜到了,沒錯,一加就是OPPO為沖擊高端市場埋伏的那張牌。
這張牌已經(jīng)埋伏了8年,現(xiàn)在是出手的時候了。

結(jié)合一加獨立發(fā)展這8年來的產(chǎn)品策略來看的話,沖擊高端市場策略并不突兀。
一加從成立之初,就采用了類似蘋果一年一款旗艦機的產(chǎn)品策略。在很多品牌鋪生產(chǎn)線、全面占領各價位市場的情況下,一加一直專注于精品手機,打磨產(chǎn)品設計,很少另生枝節(jié)。2015年曾經(jīng)一度推出中端產(chǎn)品一加X,但是很快就停掉了。多年下來,目前也不過是在數(shù)字系列的基礎上另加Pro款和T款,從沒下探到千元機市場。
這就讓一加團隊得以一直將精力和資源聚焦于中高端產(chǎn)品市場,沒有為龐大的產(chǎn)品線拖累。

一加這幾年的獨立發(fā)展策略,我戲稱為「猥瑣發(fā)育,別浪!」在其他品牌高調(diào)打團、你爭我奪的時候,一加致力于打磨產(chǎn)品,如今在堆料、做工、售后上,都已經(jīng)躋身一線陣營。從一加9開始全系2年質(zhì)保,我之前寫過,這背后是對做工和品控的高要求。
從9代產(chǎn)品開始和相機巨頭哈蘇合作,這也屬于手機廠商沖擊高端的必選項了。
9代這款產(chǎn)品對于一加來說,里程碑式的意義還蠻多。流暢、輕快、無廣告的COLOR OS的回歸,補上了最后一個爭議點。
而在價格方面,基于OPPO在系統(tǒng)和售后上的資源支持,一加得以輕裝上陣,產(chǎn)品價格面對競品很有優(yōu)勢。
你以為他是個萬年野,其實他是有意避戰(zhàn),猥瑣發(fā)育。等到歸隊時,一加已經(jīng)是一身六神裝了。

其實多年打磨下來,一加在既定的市場策略上穩(wěn)扎穩(wěn)打,在全球高端市場,已經(jīng)可以說站住了腳跟。

(, 下載次數(shù): 18)
這是2019年第3季度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一加占2%,與老牌手機廠商LG并列。不要小看這個數(shù)據(jù),別忘了除了這5個品牌以外,其他廠商都在旁邊的OTHERS里。
如今回歸OPPO懷抱,對于一加和OPPO來說都算意義非凡。
OPPO有了一張現(xiàn)成的王炸,拿來即用,直接布局高端市場,不需要再像小米那樣多年備戰(zhàn),數(shù)次沖鋒,耗時耗力;而一加背靠OPPO在售后、地面渠道、生產(chǎn)、OS開發(fā)維護等多個維度的資源積累,好比猛虎插翅。

在經(jīng)歷過手機圈的春秋亂戰(zhàn)以后,如今在高端陣營玩家已所剩無幾。華為mate系列、oppo find系列、一加數(shù)字系列、vivo nex系列、小米mix系列、三星S和note系列、蘋果全系列,我希望看到國產(chǎn)手機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不管哪一家品牌,只要專心做好產(chǎn)品我就表示支持。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96459977733623808">在如今特殊的國際競爭背景下,一加在海外高端產(chǎn)品市場的成績尤其具有特殊意義。一加現(xiàn)在在歐洲多個國家市場份額已經(jīng)占據(jù)前3。我希望有更多的國產(chǎn)手機廠商能去海外賺外國人的錢,而不是僅僅盯著國人的錢包。
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加品牌甫一創(chuàng)立就主打海外的市場策略,就有很高的立意。希望回歸OPPO陣營以后,一加能拿出更好的產(chǎn)品和成績來回饋用戶。
作者: 無腳鳥、    時間: 2021-7-8 10:19
看到一些答主提到華為和愛國,我話放這,要是真的有手機廠商覺得華為靠愛國支持起來的,那么就別他媽的想高端成功了。
不正視差距,找別的理由。有本事也讓蘋果發(fā)布會上提到你的產(chǎn)品并且對比一下呀。
你想高端,三星的屏,高通處理器,谷歌的系統(tǒng),某家(我忘記名字)快充芯片,三星或者索尼鏡頭傳感器等等,你能成高端,別人也能成高端,上面這些,你能用,別人也能用。
說白了,因為華為的退出你們才有可能占據(jù)一部分份額,而不是你成為了高端。
如果,華為歸來,你們還能守住相當?shù)姆蓊~,那時才說明高端成了。
作者: 女人心    時間: 2021-7-8 12:56
劉總這話,如果代表了oppo,或者代表了整個步步高系的認知,再加上雷總在10周年上說的,幾乎就是整個機圈對華為實力的認可了。
再進一步,其實也是對華為著重研發(fā)方式的認可
華為能夠走到這一步,很不容易。記得3G出來那會,華為還是個弟弟,不僅在機圈,而且在它的老本行通信領域,都是弟弟。
當時愛記、諾記在業(yè)內(nèi)屬于仰望級的存在,對自家的技術更是嚴防死守。華為為了發(fā)育,靠近世界技術趨勢,不惜重金在號稱歐洲硅谷的瑞典kista建立研發(fā)基地,周圍是愛記、諾記,ABB,西門子,一堆霸霸。
但不是你和人家站一起就算跟上隊伍了,關鍵還得靠人。當時在kista園區(qū)里,有一家中餐館,叫88餐廳。地方不大,屬于半自助性質(zhì),每天供應幾個炒菜和主食,還能買到一些國內(nèi)的餃子餛飩之類的速食,華為的筒子幾乎都去那家吃飯。

(, 下載次數(shù): 19)
大家知道,咱們中餐對上北歐那種生冷飯食,絕對是碾壓的,所以慢慢許多其它大廠的員工也喜歡上88吃飯。一來二去,大家就臉熟了,聊的也多了。然后,你懂的,在華為高薪攻勢下,人才流動太正常了。
現(xiàn)在88可能已經(jīng)沒了,到現(xiàn)在我也沒搞明白老板是誰,挺神秘的。
這只是華為悶頭發(fā)展自有技術的一個剪影,還有更多普通攻城獅,在各自的業(yè)務上爬坡向上。這個過程基本持續(xù)到4G時代,才小有所成,需要的不單單是資源投入的魄力,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定力。
如果資本方總是想著低風險,見效快的話,很難。
劉總說想要成為第三家,我理解OPPO也要面對技術爬坡的艱辛,雙手贊成。好處是,現(xiàn)在我們在手機或者技術方面的積累,早非華為當年可比,培養(yǎng)或者尋找技術方面的人才,要容易的多。但是創(chuàng)新和打造自己特色的難度,也會增大不少。
反正,各有各的難,投入&定力,缺一不可。
不過,OPPO是有這個底氣的,畢竟也是國內(nèi)機圈霸榜的存在,再加上市場渠道發(fā)育的不錯,造血能力挺強。只要穩(wěn)住基本盤,找準方向,必定會有蛻變的那天。
加油!
以上,我是 @小透明熊熊 ,我們都會進步。
作者: 66白天不懂夜的    時間: 2021-7-8 15:39
國內(nèi)手機里,華為、榮耀、小米、一加我都用過,OPPO手機身邊有同事用過,另外我自己有用 OPPO的真無線耳機,對OPPO總的來說也不算陌生。在國內(nèi)高端手機市場上,蘋果不用說,華為也確實已經(jīng)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如果不是被制裁的話,超蘋果是很可能的。然而華為被制裁后,麒麟芯片無以為繼,新機無法持續(xù),勢必要將自己的高端手機份額拱手讓出,這塊份額,無論是哪家國產(chǎn)廠商,都希望能盡量搶下,這沒什么問題。但是從目前來看,無論是OPPO,VIVO,甚至小米,都沒能很好的完成這個目標。去年米10系列確實讓小米高端手機基本站穩(wěn)了腳跟,但今年米11和MIUI12.5的口碑著實有些令人失望,今年618的銷售榜被蘋果給搶去了風頭。

(, 下載次數(shù): 20)
可以看到iPhone12、11系列在今年618依然大賣,米10/11在累計銷量上殺進前12,但和蘋果差距依然很明顯,而OPPO的高端機OPP FIND X 3系列榜上無名?!皣鴥?nèi)高端市場只有蘋果、華為兩家”目前依然還是事實。
“OPPO 希望成為第三個玩家”,從OPPO、一加近年來的動作來看,它確實一直在沖擊高端:
OPPO確實是這么說也這么做的,今年一加回國后,OPPO、一加有望協(xié)同作戰(zhàn),進一步提升OPPO的品牌形象,在高端化上再進一步。OPPO這些年確實在踏踏實實做好產(chǎn)品,我很希望OPPO 能早日成為國內(nèi)高端市場的第三個玩家。
作者: 忘我    時間: 2021-7-8 17:54
我笑了,居然都喊OPPO成了?成在哪?
第一,我覺得相比來說,小米更有機會成高端。高端產(chǎn)品一定要貼合全球化,小米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市場份額都在快速增長,今年旗艦產(chǎn)品也還是很給力的,這些前提能撐得起高端手機。小米目前是地利、人和,還差天時;
第二,榮耀也有機會,因為現(xiàn)在榮耀團隊就是原來華為的,人家切切實實從下走到上,一步一步把華為做到高端,而且也都沒有脫離過這個手機市場,這就是經(jīng)驗,成功的經(jīng)驗很重要;而且很多華為的技術也轉(zhuǎn)接給了榮耀,算是達到人和了,還差天時地利。
第三,OV,vivo Nex和Find系列成功了嗎?銷量和口碑好過嗎?OPPO相比vivo強一點的地方就是有了一加的回歸,但一加目前還只是線上品牌,這并不足以成高端!
總而言之,我看好小米和榮耀,OPPO的一加其次,最難的是vivo!
作者: 兔兔跑腿    時間: 2021-7-8 18:53
今年各家廠商相繼開始沖擊高端市場,可謂信心滿滿,但實際情況來看,結(jié)果卻不盡如意,甚至說是失敗。什么是高端,說的通俗點就是消費者愿意花高價錢買你的產(chǎn)品,完全不考慮性價比或者說品參數(shù),前提是你的產(chǎn)品具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時滿足目標消費者的購買期望。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家高端品牌,蘋果和華為。
蘋果:一提到高端,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說品質(zhì)或者質(zhì)量,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只要是高端產(chǎn)品線,無論是蘋果還是華為,抑或是小米、oppo、vivo,做工品質(zhì)都不會太大差距,甚至國內(nèi)品牌比蘋果還要好。不要以為蘋果的產(chǎn)品就是最好的,你可以看看最近幾年蘋果的產(chǎn)品,爆出了多少質(zhì)量問題,天線,電池衰減,白斑,性能劣化,信號差等等,但是依然不能減少消費者對蘋果產(chǎn)品的喜愛,為什么?這就是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自研的A系列芯片,M系列芯片,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完整且豐富的生態(tài)連接以及獨占的APP,都是極大的增加了消費者的粘度,一旦用上幾乎找不到可替代的相同或者差不多的體驗,這些就是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
華為:和蘋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犯過一些錯誤,甚至從來沒用上過一塊好的屏幕,但這些都沒能影響華為成為高端品牌。同樣是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自研麒麟芯片還有其他一些海思芯片,自研ISP,自研NPU,自研影像算法,自研sfs1.0等等,這些都是特殊性,其他人沒有的。當初推出GPU turbo技術后,國內(nèi)廠家陸續(xù)開始各種turbo。包括現(xiàn)在開始推更得鴻蒙系統(tǒng),用過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確實要比友商高出一截,再用其他的安卓,體驗上明顯都差距,如果你的智能生態(tài)更多,你會發(fā)現(xiàn)真的無法替代。
通過蘋果和華為你可以看到,很多技術上獨有的東西,往往會成為我們選擇一件產(chǎn)品的關鍵決策。在當下這個時代,很多因素也會成為我們選擇高端產(chǎn)品的一個影響,比如美國無理制裁,這就是為什么華為手機現(xiàn)在跌入谷底了,市場占有率已經(jīng)那么低了,高端幾乎全部讓出來了,國內(nèi)廠商也沒辦法吃下,一部分蘋果吃掉了,一部分持幣等待華為重生,這就是其他廠商沒有這樣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屬性。
系統(tǒng)全是安卓、soc全是高通聯(lián)發(fā)科、除了影像部分可以定制有點不同外,其他的幾乎感覺不到差異,就連發(fā)熱降頻大家都一樣,所以對用戶來說,沒什么吸引力。


(, 下載次數(shù): 19)

oppo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沒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你做不到差異,面對現(xiàn)在手機飽和市場,很難做到一個精準定位。我們假設一下,如果oppo有自己soc,那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局面,如果oppo基于openharmony開發(fā)自己的os,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局面。但是面對當下的局勢,國內(nèi)可以嘗試這樣的布局,國外同時高通聯(lián)發(fā)科+安卓的布局,我認為至少能破開現(xiàn)在的局面,沉淀一到兩年,沖擊高端也不是問題,畢竟國人情懷是沖擊高端的第一道門檻。就看oppo有沒有這樣的魄力。
不過現(xiàn)在當下oppo過于雜亂的產(chǎn)品線,是影響oppo沖擊高端的零一絆腳石。oppo高端產(chǎn)品線find系列可以說是很失敗的,現(xiàn)如今又把一加收下了,一加這個品牌的定調(diào)就是精品高端的路線,以后find和一加該怎樣定位?恐怕也是oppo比較頭疼的問題,倒不如效仿華為雙旗艦的路線,把find影像旗艦和一加全能旗艦打造出來,可能會更好,同時兩條線沖擊高端。
但是一加的問題也是很多的,今年一加9系列顯然走的是多元化的路線,高中低三條產(chǎn)品線并進,就目前看來,倒是把一加性價比的路線走出來了,反倒是高端精品糊了,這有一點得不償失了,畢竟一加9pro作為高端旗艦,今年又聯(lián)合哈蘇來提升影像能力,打造的是一款全能旗艦。不應該是這樣的局面。
真的希望回歸oppo的一加,趕緊梳理產(chǎn)品線,找準定位,堅持打造全能旗艦。

(, 下載次數(shù): 20)
其實國內(nèi)品牌沖擊高端,并不是堆堆硬件,喊喊口號就可以成功的,必須要有自己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技術,同質(zhì)化的當下,唯有獨一無二的技術才能破局,否則別說沖擊高端了,就連同行競爭都很難出頭的。前兩天看到一條信息,說現(xiàn)在各家廠商都在搞的內(nèi)存擴展技術,華為都是與別人不一樣的,這些東西可能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但是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與別人不一樣的技術,累計到一定程度了,就破繭成蝶了。
oppo的高端之路看上去還有很遠,但是oppo也在研發(fā)芯片,招聘了很多人開發(fā)os,只能說慢慢積累吧,高端之路遠沒有媒體嘴里喊得那么簡單。
作者: 發(fā)芽了    時間: 2021-7-8 20:47
說了個特別靠譜的實話,之前我們也說過,關于國內(nèi)的高端市場,真正意義上做到消費者愿意為品牌溢價的,其實也就蘋果和華為。
OVM都還差了點。
把目標放在4000+其實大家做的都挺多的,銷量也還可觀。
但是到了5000,這個檔位一下子就凸顯出困難了,比如說去年FX2P和今年FX3P的定價能看出來,小米11銷量很好,但是大部分也都是小米11。
再往上6000的檔位,對于大家來說,成了一個特別困難的話題了。

(, 下載次數(shù): 20)
以安乎4月的數(shù)據(jù)來看,你會發(fā)現(xiàn),其他在4000-5000的價格上,OVM都過得不錯。
但是到了5000-8000檔位,除了華為因為某些原因猝死知外,這個價格的華為手機可以說是一直沒貨賣,而不是賣出去。
而在這個價位假設的效果下,小米和OPPO其實都過的還不錯。
再往上,華為也有些吃力了,這部分幾乎全靠MATE X2來支持

(, 下載次數(shù): 22)
對比一下一年前的情況,你會發(fā)現(xiàn),在4000元以上,OPPO和小米都有了進步,但是都不算第三個玩家。
因為份額太少了。
但是注意看這個增長率,榮耀直接歸零。OPPO增長率和小米的增長率都相當可觀。
這也就意味著OPPO和小米其實還是在不斷發(fā)力的。
今年產(chǎn)品FX3P營銷還在不斷給力,小米的高端銷量更是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都差了點,份額不夠。
估計每次都提到高端市場,總會有人吐槽,高端市場有什么用,把價格拉高,沒屁用。
實際上從我微薄的市場理解能力來看,把高端市場做好了,不僅能夠收獲更高的利潤,更好的溢價,對于品牌的塑造會有更好的影響力。
舉個例子,為什么OPPO重返高端的產(chǎn)品,不是塑造一個品牌,而是選擇很多年前的FIND系列?
小米的折疊屏,為什么要用MIX來命名?
華為推出新的平板,為什么要用MATE系列命名,甚至折疊屏也是MATE系列,連新出的顯示器也是MATE系列?
因為這意味著,高端品牌能夠天然的獲得足夠的溢價權,塑造好高端品牌后,能夠在營銷的時候能夠獲得天然的優(yōu)勢。
MATE系列的高端市場入場券是什么?是每年千萬級MATE手機所塑造的,是從MATE7開始,七年時間慢慢經(jīng)營出來來的值得信賴的MATE系列。
所以OPPO副總裁的這話,基本上也意味著,阿綠要繼續(xù)建設高端品牌,并且慢慢做,爭取做好。
這個既需要水磨工夫來磨,也需要天才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
現(xiàn)在很明顯,更靠近這個入場券的是小米,小米的產(chǎn)品力夠,營銷強,雖然后勁不足,但是從銷量來看,無疑更進一步。
阿綠現(xiàn)在怎么在這個市場做的超過小米,值得期待!
作者: 開心快樂97    時間: 2021-7-8 21:43
以前說起高端手機,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蘋果?,F(xiàn)在說起高端手機,很多人也會想到華為,華為的這步棋走的很不錯。
要說高端手機,我覺得OPPO的FIND X系列也是OPPO沖擊高端的開始,想比于蘋果華為的手機,F(xiàn)IND系列配置和體驗絕不會輸給它們,OPPO目前就是品牌力的原因?qū)е麓蠹也徽J為它是高端。

(, 下載次數(shù): 12)
一加現(xiàn)在也重新回歸了OPPO的懷抱,要知道,之前一加在海外做的還是很不錯的,慢慢的一加也開始布局國內(nèi)中高市場,其實國內(nèi)市場的蛋糕還是很大的。之前一加每年只推出一個系列,類似蘋果的打法,一年兩款型號,而且還是旗艦機。后來又推出了性價比的中端機。感覺一加一直是在沖擊高端,只是品牌力相對弱一些,如果一加的品牌力能再好一些,沖擊高端沒問題。

(, 下載次數(shù): 15)
當然了高端并不僅僅是高價,好的使用體驗、售后服務都是高端品牌應該具有的,全方位的服務體驗都高端了,自然而然就成了高端玩家。

(, 下載次數(shù): 13)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刪)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m.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