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為什么蘋果手機一開始看著感覺很丑,后來越看越好看? [打印本頁]

作者: ¤科技獸¤    時間: 2021-7-5 10:00
標題: 為什么蘋果手機一開始看著感覺很丑,后來越看越好看?
如題,問了不少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比如iphone x,剛出來都說大劉海難看,雙攝像紅綠燈,后來就都說真香,去年的11pm也是,前面說像煤氣灶,后面就搶到脫銷。
有沒有懂設計懂產品的大佬可以幫忙解答一下?

-----------------------------
作者: 衷友    時間: 2021-7-5 12:42
黃金分割率的設計,已經是老話題了。
作者: 石師    時間: 2021-7-5 13:10
審美是會變的。審美其實是對美的認知,認知都來自于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
我們廣東話有個詞,叫“鬼佬”。這個詞顯然是個對白人的蔑視性的詞匯。這次詞起源于19世紀,因為中國傳說中鬼大多膚色蒼白(你看看僵尸片就知道了),因此稱呼白人為“鬼”。那時候會對白人的審美,普遍是覺得不好看的。同理,普通話中也有“洋鬼子”的稱號,來源也相近。
而隨著西方到處殖民,經濟發(fā)展起來,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并且到處輸出影視作品后,我們才有了對西方人的審美。小時候很少看歐美電影,原因之一是當時對西方面孔臉盲。那時候作為一個小鎮(zhèn)上的小孩,生活中沒見過瞳孔不是黑色的人,自然會對長相完全不一樣的人認不出,看歐美電影時經常搞不起誰是誰,全劇只有“鬼佬”和“鬼妹”兩個人。但慢慢看多了,開始能認出哪個演員是誰了,哪個演員更好看了。
你有沒聽過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開始聽是不是覺得“這啥玩意”,聽了幾十遍后,是不是覺得,咦,竟然還有點旋律??當這個歌占領了各大賣場后,你竟然覺得,咦,我怎么忍不住唱起來了。
對了,差點忘了說,“鬼佬”這個詞本來是貶義的。但現在在廣東話語境里基本是中性詞了,甚至很多白人都自稱鬼佬了,還起個了英語單詞gweilo。
可以看到,掌握世界的話語權,你可以改變其他人對你的觀感。同樣,掌握了設計界的話語權,蘋果也會能在審美上主導。
作者: liuzhiling    時間: 2021-7-5 15:11
利益相關:蘋果顏粉。
11pm出來之前就有劇透了,而且差不多,我那時候說蘋果沒那么廢出這么丑的新品吧,出來之后,打臉了;并且把我的自我介紹從蘋果顏粉改成了前蘋果顏粉。
其實我真的不喜歡11pm的攝像頭,但是它出了,我們有啥辦法呢?喜歡蘋果的還是買蘋果。我喜歡X的全面屏設計,比如屏幕底下的橫條,方便。劉海嘛,之前也覺得丑,加上軟件方面有些可以隱藏,也不影響使用,就忽略了。
作為一個理智客觀的果粉,我覺得iPhone是目前果子產品線里面顏值最不抗打的,iPad、Mac的工業(yè)設計我不要太喜歡!
還有啊,審美變了正常,華為出mate 20 pro的時候我看著店里的海報說好丑啊,浴霸攝像頭怎么可以這么丑?后來我朋友買了,我覺得還行,還挺好看的誒,比海報好看,而且還有結構光,不賴啊…后來出了mate 30,emmm我不覺得好看,個人覺得還沒果子的三攝好看,但是你看買的人不也一大堆一大堆的?mate 40還賣斷貨了……
作者: 沫玖歌    時間: 2021-7-5 15:54
前者是因為人類面對新鮮事物,往往會出現本能的抵觸和抗拒,所以才看到新設計才會覺得很丑,很難以接受。
后者是因為審美是會被改變的,當新設計成為潮流時,你自然就會被“大眾審美”所改變了。
然后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
雖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其實我們并不知道。
喬老爺子曾經說過:用戶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把產品拿到他們面前。
設計師也相信,用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設計,直到自己把好的設計拿到他們面前。

(, 下載次數: 22)
iPhone貫徹的也一直都是:“我,即是正義!”“我,即是潮流!”
無論是造型還是配色,劉海屏,堅持三四年,反對和吐槽的聲音也越來越少。
“寫輪眼”的后置不好看嗎?
第一次看到時,確實有點兒難接受,但現在已經是iPhone獨有的設計語言了。
而且也確實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好看。

(, 下載次數: 23)
由于蘋果一直走在消費電子的前沿,所以自然會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設計。
然后就強行閉環(huán)了。
2333333
需要手機殼和充電頭的
需要雙十二淘寶超級紅包的可戳,內有可疊加使用的現金紅包,每人每天可薅三次~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35673574188351488">
作者: 快樂的小豬    時間: 2021-7-5 18:32
我覺得現在的蘋果手里賣得好和外觀好不好看并沒有特別大的關系。
還有很多蘋果用戶并不是很在意外觀,有的是對蘋果手機其他特點的喜好超過了對外觀的介意程度。
作者: 宇星    時間: 2021-7-5 19:39
其實設計的挺好的。
因為蘋果自己有一套設計哲學。
在實用和美觀尋找一個結合點。
過于追求美觀,實用性略差,使用久了,帶來了麻煩,自然覺得不好看了。
作者: 噯已傷〆情已忘    時間: 2021-7-5 20:28
這樣說吧,因為人家的設計是和諧的。

(, 下載次數: 22)

(, 下載次數: 25)
邊框、鏡組、屏幕黑邊,這些東西的倒角都是一致的,而且他們本身還是“對稱”的。
來讓我們反觀一下最近經常被我噴的小米11。

(, 下載次數: 22)
外框一個弧度,黑邊一個弧度,鏡組本身還有兩個弧度,邊框按鍵莫名其妙凸起來一下,甚至屏幕上下黑邊都不一樣粗。
小米什么時候才能請我去搞設計呢?

(, 下載次數: 24)
作者: 武靈味    時間: 2021-7-5 22:50
審美是一種習慣性的東西。
接受新的設計相當于改變習慣,一開始當然不適應了。
蘋果的劉海,雖然讓屏幕的安排變得詭異了,不過利用得還不錯,比如左右分成兩個區(qū)域分別顯示簡單的圖標,比起一大排圖標要容易找到需要的信息,右邊的區(qū)域還被用來打開控制中心。慢慢地,因為經??吹?,也就習慣了。
而且,劉海里面的東西,還是很厲害的,安卓陣營的大多數手機都沒法比,粗略來說是因為蘋果的面容識別是立體的,而且可以在無光環(huán)境(比如深夜熄燈的臥室)識別。這也會讓一部分人逐漸接受劉海的存在,雖然可能仍然不會覺得好看但是排斥感會降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05272/answer/956566397?utm_medium=other_https%3A%2F%2Fwww.zhihu.com%2Fappview%2Fpicture-share%2Fanswer%2F956566397%3Futm_medium%3Dsocial%26utm_content%3Dlongpic%26utm_oi%3D1128678997068038144&utm_content=longpi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攝像頭方案……好像是遵守了某種規(guī)則?大概鏡頭和閃光燈的圓心是一個正三角形。而且橫放的時候很像一個嘴邊有一顆痣的叼著奶嘴的小寶寶,可可愛愛。

(, 下載次數: 24)

另外,銷量和審美并不是正相關的,獨特(辨識度)、首創(chuàng)也會帶來銷量。
作者: 幸福生活    時間: 2021-7-6 01:10
比如劉海,剛開始覺得,這啥玩意啊,然后后期各種劉海都問世了,挑幾個比較突出的典型,首先就是米8,那么大的劉海加那么寬的下巴,還有p20系列,甚至在下巴上放了一個home鍵……這時候回過頭看iPhone,四邊等寬,窄下巴,好像還有一點點精致哦……于是就接受了
作者: 玉米    時間: 2021-7-6 03:36
普通人很難在潮流面前保持獨立的審美觀。
作者: 阿貍92    時間: 2021-7-6 04:06
跟產品設計關系不大。
這是心理學的上『多看效應』(Mere-exposure effect),又稱作重復曝光效應,屬于認知與決策偏誤的一種。
人們會單純因為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

這個效應囊括的事物十分廣泛,不僅局限于事物,人際關系中,這種效應也很明顯,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眼前出現的次數很多,越容易產生喜歡和偏好。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后,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fā)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一個很實際的例子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更喜歡鏡子中的自己,而不是相機里的自己。
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比從照片中關注自己的次數要多得多。

(, 下載次數: 13)

所以就有了『越看越好看』,『日久生情』的說法。

當然前提是,這一切建立在第一面不反感的基礎上。


更多的認知謬誤,可以參考之前寫的這篇回答:
李明殊:有哪些人性的弱點是營銷常用的?
作者: 麋鹿兔    時間: 2021-7-6 05:05
不懂產品設計,看過一點心理學的書。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和認知失調有關系:比如張三一直是蘋果用戶,現在手上的iphone7p已經又卡又難用,必須換手機了。好,現在他在網上看了看最新款的12promax,心想這手機可真丑啊,碩大的劉海和糟糕的不對稱的攝像頭布局,怎么看怎么丑。但他必須換手機了,強忍著審美上的不適,買,換機,用。
這時他的內心一定會出現認知失調——他覺得12promax丑到爆,和他覺得自己審美水平很高不會買一臺不好看的手機之間出現了失調,且這個失調必須被解決。要么實在不能忍退貨,要么給自己洗腦:怎么覺得沒那么丑了?怎么還有點好看?怎么越看越順眼呢?蘋果的設計就是高級,豈是他們那些凡夫俗子能欣賞得了的!

所以你發(fā)現了嗎,并不是什么真香定律。認知失調可以解釋大部分果粉的奇葩言論,比如——安卓都120w了蘋果才20w?一定是快充危險還傷電池。安卓都5g了蘋果沒有?一定是5g徒增成本沒什用。蘋果銷量連年下滑?未開化的窮人真是越來越多了,正經人誰不用蘋果?
作者: 溫柔海棠    時間: 2021-7-6 07:32
一,先說蘋果公司有些設計為什么“丑”,蘋果設計理念就是“形式追隨功能”“極簡主義”他們首要考慮的是功能性,在雙方有沖突的情況下,他們是可以犧牲外觀的。比如劉海屏,浴霸攝像頭,這些明顯的外觀視覺上的不協(xié)調,他為了他想要的功能,就這么干,就這么粗暴,就這么自信。
二,蘋果公司iphone的推出,和喬布斯捆綁天才的營銷(見蘋果公司關于名人的電視廣告),在消費者心理形成了一個認知,就是蘋果的一定是最好的。假如懷疑他不好了,那一定是我錯了。強勢碾壓消費者心智,讓消費者不敢質疑他。形成了現代消費主義新宗教,見:
為什么很多存在的技術和設計一旦被Apple來做就會做到前所未有的體驗和熱度?三,美丑是一個主觀判斷,關于審美看我這個:
我聽著貝多芬的鼎鼎大名的命運比膾炙人口的上海灘難聽太多,為什么公認藝術成就卻相反?后者遠遜?主觀判斷的意思是你覺得他美他就美。這也就解釋了開始不美,后來美了,從開始到后來你心理認知變化了。
四,蘋果公司現在是手機屆大哥,號召力極強,很多手機公司為了蹭熱點蹭流量營銷,都千方百計的想綁上蘋果,所以很多公司就會直接抄襲蘋果外觀,這個給消費者的感覺,就是同類產品全部都是蘋果外觀,最主流,蘋果聲音最大,互聯網時代,聲音大就是真理。全世界(全世界限于中國)公司都在抄襲蘋果,蘋果一定是對的,假如我覺得他不對,一定是我錯了,不然那么多公司都跟隨蘋果,難道他們比我還蠢。其實不是那些公司比你蠢,抄襲只是他們的商業(yè)策略而已。見:
你對于華為 9 月 10 日發(fā)布的 FreeBuds Pro 有什么期待?總結就是,大家被蘋果嚇呆了,被流量裹挾了,被品牌洗腦教育成功了。就這樣。
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好,作為非專業(yè)人士這很好,隨大流可以節(jié)省自己很多時間,自己用一個手機而已,沒必要把自己整成手機專家。再說iphone真的很好用,犧牲一點色相,還是最牛逼的。
求點贊,關注,謝謝。

(, 下載次數: 18)
作者: 只為忠與義    時間: 2021-7-6 09:19
第一眼看自己媳婦兒很漂亮,后來越看越丑。
作者: 李寧    時間: 2021-7-6 10:08
我并不這樣覺得,11pro的三個攝像頭從開始我就覺得丑現在我也覺得丑。但是蘋果許多人詬病的劉海我反而一直很喜歡這樣的居中設計,比如類似的mate20 mate30這樣的劉海我都挺喜歡,我依然覺得正面除去升降結構之外的全面屏方案都不如劉海來的實在(個人觀點)
作者: 執(zhí)念    時間: 2021-7-6 12:29
看順眼了唄。
有沒有覺得鏡子中的自己要么英俊瀟灑要么美麗動人。
作者: 藍天之下    時間: 2021-7-6 13:48
我有半年忙到沒時間仔細照鏡子,半年后不忙了,我端詳了一下鏡子,被自己丑哭了!
然后過了一個月,我發(fā)現鏡子里的人真是個帥皮!完全可以和胡歌,彭于晏比肩!
我估摸著這倆事應該是一個道理!摸著良心說,現在的安卓旗艦(就那種單挖孔或者升降的全曲面那種)只看外掛,那個漂亮?
其實是真丑,你就是看多了看順眼了,叫啥“曝光效應”我就是想起來這么一詞!
作者: 蛋蛋    時間: 2021-7-6 14:32
我一直覺得我的手機丑。
我只是喜歡用這款手機而已,然后我上淘寶買了各種好看的手機殼來彌補,現在偶爾取下手機殼擦手機的時候好像也不那么丑了,也許是看習慣了???麻木了????
作者: 塞北的雪    時間: 2021-7-6 14:58
因為 iPhone 本身就不丑,蘋果設計公司你以為是白叫的?
作者: 6114    時間: 2021-7-6 16:21
都是靠同行襯托啊,小米11出來后我發(fā)現同樣的三攝蘋果的是怎么看怎么好看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m.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