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華為「無限接近」造車
[打印本頁]
作者:
科技Party
時間:
2022-1-12 16:40
標題:
華為「無限接近」造車
(, 下載次數: 1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12 月 23 日,華為在深圳舉行了一場「冬季旗艦新品發(fā)布會」。
除了早就掛出海報的 P50 Pocket 折疊手機作為主角外,還有智能手表 HUAWEI WATCH D/GT、智能眼鏡、筆記本 HUAWEI MateBook X Pro 等等一系列產品和與之相關的服務發(fā)布。
我在現(xiàn)場清楚地聽到,女性觀眾對 P50 Pocket 發(fā)出震耳的尖叫,但作為車媒,我最關注的依然是后半段的高潮——AITO 問界 M5。
其實 AITO 問界 M5 這款車,已經在 12 月 2 日的賽力斯重慶兩江智慧工廠,與賽力斯 AITO 品牌一同亮相了,只是當時,賽力斯并沒有進一步公布除外觀外的其他消息,只是把產品的正式發(fā)布時間定在了 23 日。
(, 下載次數: 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而更早前,在 10 月 22 日的 HDC 2021 上,我們可以在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yè)務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余承東的 PPT 中,清楚地看到 AITO 問界 M5 作為背景圖出現(xiàn)了。當時余總還宣布,「搭載鴻蒙智能座艙的車型,最快將在今年底、明年初,出現(xiàn)在金康賽力斯中型 SUV 上!」
對標百萬豪車
現(xiàn)在答案揭曉了,余承東為身后的 AITO 問界 M5 進行了比賽力斯更加詳盡的介紹,因為這款車型不僅擁有華為賦能的眾多功能,而且,從最初的產品規(guī)劃、到設計、再到后期的渠道營銷,都是由華為負責的。
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余承東公布了這款車的預售價:后驅標準版 25 萬元;四驅性能版 28 萬元;四驅旗艦版 32 萬元。并且在當天開啟預售,前 10,000 名大定車主將享受配置升級、贈品以及質保承諾。
(, 下載次數: 1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實車也在當天運往華為在全國的門店,2022 年 1 月 20 號開啟試駕,第一批下定的消費者,最早可以在春節(jié)后 2 月底提到 AITO 問界 M5 了。
(, 下載次數: 1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AITO 問界 M5 的長寬高分別是 4,770、1,930、1,625 mm,軸距 2,880 mm,比賽力斯華為智選 SF5 的長度長出 70 mm,軸距增加了 5 mm,被定義為中型 SUV。
在發(fā)布會上,余承東多次提到「這款車的外觀、內飾、性能,是按照百萬豪車的要求打造的」。
外觀上,AITO 問界 M5 采用了分體式大燈設計,以及全新的貫穿式尾燈設計,網友直呼「保里保氣」的。
(, 下載次數: 1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拋開仁者見仁的外觀,AITO 問界 M5 的實車質感相比于賽力斯華為智選 SF5 好了不少,這里重點指內飾部分。2 平米全景天幕、座椅按摩加熱通風、橫置的中控屏幕布局、128 色 RGB 以及細節(jié)處 Nappa 紋真皮、按鍵公差、材料質感,都比賽力斯華為智選 SF5 好上不少。
(, 下載次數: 1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甚至車內還配備了 4 個 66 W 的 Type-C 充電口和 40 W 無線快充。我注意到,AITO 問界 M5 的無線充電板下部有孔位設計,這里應該是考慮到無線充電時手機發(fā)熱嚴重,所以直接與空調系統(tǒng)做了連接。
除了配置和內飾質感外,余承東還著重強調了 AITO 問界 M5 的 NVH 表現(xiàn)非常好。通過采用雙層夾膠隔音玻璃、地板上的 LASD 液態(tài)聲學阻尼材料以及靜音輪胎等配置,在 80 km/h 時速時,車內噪音可以控制在 56.9 db 左右。
三電
在三電部分,AITO 問界 M5 用到了 HUAWEI DriveONE 純電驅增程平臺,這個平臺由兩個電機和增程器組成。
(, 下載次數: 1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前橋搭載異步交流電機,后橋搭載永磁同步電機,四驅性能版峰值功率為 315 kW,四驅旗艦版峰值功率為 365 kW,旗艦版的百公里加速也達到了 4.4 秒,而后驅標準版的加速也能達到 4.8 秒。
(, 下載次數: 1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比較有意思的是,余承東在發(fā)布會上用增程器的發(fā)電量類比了電池,相當于 173 kWh 的超大電池。當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計算方法時,我就抑制不住自己要試一下 AITO 問界 M5 實際百公里油耗的想法。
40 kWh 的電池 PACK 采用了 CTP 模組設計,每顆電芯都采用了獨立防火封裝技術??斐?45 分鐘可使電量從 20% 到 80%,換成慢充,這個時間要 5 個小時。
增程器也得到了升級,采用米勒循環(huán)的 1.5 T 增程器,壓縮比 15:1,熱效率達到 41%,可以達到 3.2 kW·h/L 的最大發(fā)電效率。
配合 59 L 的油箱,AITO 問界 M5 的續(xù)航里程「破千」,余承東強調道,AITO 問界 M5 在 WLTC 標準下續(xù)航 1,102 km、NEDC 標準下 1,195 km、CLTC 標準下 1,242 km,是「真正意義上的破千續(xù)航」。
(, 下載次數: 1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AITO 問界 M5 的家用充電樁上,也印著大大的華為 logo, 最高支持 7 kW 的充電功率、支持 4G 和藍牙連接實現(xiàn)遠程管理、即插即充、OTA 升級等功能,最重要的是,重量小于 400 g。
智能座艙
在 HDC 2021 上,華為消費者業(yè)務軟件部總裁龔體表示,華為的智能座艙相較于傳統(tǒng)車機會是升維的體驗,并且很快會亮相。在大會上,華為展示了一張之前沒有曝光過的車機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橫置的圓角矩形屏幕,非常接近平板的設計。
(, 下載次數: 1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我之前曾在「2021 華為開發(fā)者大會后,華為給我看了看未來車的樣子!」一文中,對這個一閃而過的座艙進行過分析。
整體從 UI 的設計、主界面壁紙顯示、原子組件、底部常駐的 Dock 欄等這些元素可以看出,華為在智能座艙的車機端融入了許多平板、手機端的操作邏輯以及使用習慣,但與更早前的 demo 版本差異并不大。
在這次「華為冬季旗艦發(fā)布會」上,余承東為我們展示了 AITO 問界 M5 上「首搭鴻蒙車機系統(tǒng)」的完整功能:
「零層級設計桌面」設計
與我們平常使用的平板、手機類似,常駐的界面就是桌面,下方是可以快速啟用相關 App 或功能的 Dock 欄。
「個性化 Smart Dock」
桌面下方常駐的 Dock 欄,可以隨意安置 App 以及相關的原子化服務卡片,甚至會根據路況、車主狀態(tài)以及車況等綜合分析,主動推薦內容、安全提醒等一系列便捷服務。
三指滑動,可以進入分屏模式
小藝語音助手
支持最高 60 秒連續(xù)對話、可見即可說、四音區(qū)識別,一句話可以布置 2 個任務。在我的實際體驗中,小藝的完成度和準確率已經非常高了,能夠比肩一線新勢力的產品。
而華為在移動設備上的「小藝建議」也被用到了車上,官方稱,在進入隧道或車外空氣質量不佳時,車輛會通過環(huán)境感知獲得相關信息,進而小藝建議會提醒開啟內循環(huán)。還有加油建議、導航詢問,甚至是通過 DMS 攝像頭提醒疲勞駕駛。
「無縫流轉」
這個功能的實現(xiàn),需要支持 HarmonyOS 的移動設備配套,在一個華為賬號下,通過分布式技術,可實現(xiàn)導航、音樂、視頻、暢連等服務在手機和車機間的自然接續(xù)、無縫流轉。
(, 下載次數: 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在發(fā)布會結束后,我匆忙來到展車中,對這套「首搭鴻蒙車機系統(tǒng)」進行了實際體驗。這塊擁有極窄邊框的橫置 15.6 英寸屏幕,達到了 2k 分辨率 60 Hz 刷新率以及 HDR 顯示。
哪怕是在展車階段,這套系統(tǒng)的流暢度依然讓我大為吃驚。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過渡動畫,配合上 60 Hz 的刷新率,比我體會過的新勢力量產車機都要流暢。能與之匹敵的,可能只有 AMD 支持下的 V11 了。
華為著重提到了「定制座艙」的概念,其實這一點在安卓手機上我們已經有過各種實踐了,比如,壁紙、字體、桌面掛件的隨意搭配。華為把這套理念,也同步移植到了鴻蒙車機中,我們可以隨意將 App 下拉常駐到 Dock 欄中,也可以將 Dock 欄的應用去掉,實現(xiàn)自定義。
(, 下載次數: 1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但這里有趣的地方在于原子組件的加入。其實不管是 iOS 用戶還是安卓用戶,應該在手機上已經非常熟悉了。是的,就是這些可以在手機桌面上隨意變化大小、隨意放置、甚至換皮膚、定制顯示的「小卡片」了。
我個人非??春眠@個原子組件上車的趨勢。在這個場景下,消費者可以通過自定義座艙軟件來找到更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而廠家也可在大量的用戶自定義操作反饋中,極大地提升車機的后期 OTA 的完善度,使得車機的進化速度更快、更趨于完美。
奈何,這次的體驗過于短促,而且我也不是移動端鴻蒙系統(tǒng)的用戶,所以這次并沒有感受到最完整的體驗。
HUAWEI SOUND 音響系統(tǒng)
在 AITO 問界 M5 上的這套 HUAWEI SOUND 音響系統(tǒng),包含了 19 個音響單元,提供 1,000 W 以上的大功率輸出。低音部分,由 1 枚 8 英寸、雙驅動音圈、獨立后腔的超重低音喇叭,以及 4 枚 6. 5 英寸的車門低音喇叭組成。
(, 下載次數: 1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頂配上的頭枕,還有由 4 個揚聲器組成的頭枕音響陣列,在導航時,僅對這四個揚聲器進行輸出,這點與小鵬 P7 一致。同時,這 4 個揚聲器還可作為近場喇叭,實現(xiàn) 7.1&5.1 聲道的切換,擁有更好的環(huán)繞感。
輔助駕駛
在介紹完鴻蒙座艙后,我還心心念念輔助駕駛,畢竟大家被 HI 版車型的輔助駕駛能力驚到過。
(, 下載次數: 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當你看完這硬件配置,我想你應該就明白,AITO 問界 M5 的輔助駕駛能力上限比較低,余承東也叮囑到「L2+,不能脫手」。這也有跡可循,畢竟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也才 1 年光景,從零開始做一臺車不現(xiàn)實,在賽力斯現(xiàn)有產品上進行優(yōu)化升級,才是正道。
AITO 問界 M5 在整車的感知硬件上,總共有 23 顆傳感器:
用于輔助駕駛的是:
3 個毫米波雷達
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達,最長探測距離達到 210 m,最大探測角達 120 度,可以實現(xiàn)車道巡航輔助,駕駛盲區(qū)預警等功能。
1 個前向攝像頭
采用的也是博世的第三代輔助駕駛攝像頭,最大探測角度達 100 度,最高像素 260 萬。
用于 360 泊車的是:
12 個超聲波雷達
4 個 APA 高清攝像頭
APA 控制器
通過視覺、超聲波融合的方式識別停車位和障礙物,支持 100 多種泊車場景(包含車位線不完整、彎道車位等特殊場景),可實現(xiàn)車位限位器識別。
其他:
1 個 CMS 攝像頭
1 個 DMS 攝像頭
1 個 DRV 攝像頭
總體來說,這套系統(tǒng)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可以實現(xiàn)車道巡航輔助、駕駛盲區(qū)預警、前雷達提示、車道偏離、自動泊車等 L2 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但具體要等到車輛下線看具體表現(xiàn)。
寫在最后
(, 下載次數: 1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我曾在 7 月時候,在上海南京東路商業(yè)街的華為全球旗艦店進行過探訪,中午光景,來往的顧客仍是絡繹不絕。在賽力斯進入華為的銷售渠道后,月銷量從兩位數迅速躍升至接近兩千輛。但這個數字,并不能滿足余承東在 2022 年 30 萬輛華為智選的銷售目標。
從賽力斯華為智選 SF5 到 AITO 問界 M5 上,華為一步步加深對賽力斯的賦能影響,從 AITO 問界 M5 上,我們看到不論是產品的銷售渠道、功能宣發(fā),甚至是預定通道,都在華為的牢牢把控中。
但是在 12 月 21 日,在以「聚享生態(tài),合創(chuàng)未來」為題的 2021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生態(tài)論壇上,華為再次重申了不造車的立場。
但我們清楚地看到,華為就站在造車的大門前,只要向前一步走,造車的門檻就能輕松越過,我把這種情況稱作「無限接近」造車。因為華為目前還和長安、極狐有 HI 的深度合作,更廣的范圍下,IDVP、MDC、鴻蒙座艙,已經擁有上百家合作伙伴,這足以讓華為獲得相當大的商業(yè)機會,造車目前看起來確實沒有必要。
在蘋果、小米、集度以及傳統(tǒng)車企新能源子品牌一同掀起的新一輪競爭前,華為能不能將 AITO 問界 M5 打造成華為智選的銷量的擔當,我們再等一等吧。
-----------------------------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m.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