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如何評價騰訊ROG游戲手機6 ,比前幾代都有了哪些提升 ... [打印本頁]

作者: 科技Party    時間: 2022-7-5 17:24
標題: 如何評價騰訊ROG游戲手機6 ,比前幾代都有了哪些提升 ...
今天這篇是基于高通驍龍8+Gen1的騰訊ROG游戲手機6的評測,測試任務較重,所以由我和Cloud共同完成,如果要看驍龍8+ Gen 1的評測可以去看稍早的前瞻,工程機性能和現(xiàn)在的零售版差別很小,那篇對SoC性能分析更為細致全面:
電競游戲手機玩家的痛點

在開始ROG6游戲手機評測之前,我覺得有必要說清楚一個問題:
電競游戲手機的產品邏輯是怎么樣的:電競游戲手機相對普通手機做了那些改變,來解決什么痛點問題。

(, 下載次數(shù): 15)
電競游戲玩家的主要痛點,集中在性能,續(xù)航和操控,一點一點的說:
電競化外觀這個看怎么說,雖然手機是一個包含社交要素的產品,但工業(yè)設計的方向是否要電競化其實還是需要打個問號,對于設計的不夠好的電競風,其實就是殺馬特,甚至會讓人產生一種羞恥感。當然設計風格有傳承有底蘊,審美在線還是有根本性的差別,就比如本次評測是騰訊ROG游戲手機6。
白色吹雪

雖然我覺得電競化外觀并非游戲用戶的核心痛點,但作為手機評測還是不能不提:

(, 下載次數(shù): 14)
ROG6游戲手機為了提供一個可以讓玩家心無雜念的完整游戲畫面,并沒有采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挖孔屏,而是將攝像頭和其他傳感器放在兩頭,因此這樣正面就有比較寬的上下顎。

(, 下載次數(shù): 16)
我在之前的手機評測就說過,手機的ID設計正面全是屏,可以玩出的差異性在背后,特別是背后的攝像頭排列。ROG6游戲手機背后采用吹雪姬的配色語言,白色弧線邊緣后蓋,再點綴藍色要素。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攝像頭為突出的大切角攝像頭區(qū)域,中間左部有個RGB的LED指示燈,上面寫著DARE TO PLAY,這些元素在之前的工程樣機都存在。

(, 下載次數(shù): 16)
長條的小屏是延續(xù)ROG5游戲手機的設計,可以顯示當前機器的狀態(tài),比較切換到X模式,充電進度,來電等。

(, 下載次數(shù): 15)
雖然這功能并沒太強實用性,但真的很炫酷,很合適裝B。

(, 下載次數(shù): 16)

自定義走馬燈

(, 下載次數(shù): 16)

自定義的賽博朋克2077 Logo

并且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場景自己上傳圖片和自定義文字走馬燈,不過只能支持靜止圖片,目前不能支持動畫圖片和視頻。
165高刷的體驗


(, 下載次數(shù): 14)
ROG6游戲手機采用的是三星E4的AMOLED,現(xiàn)在高刷120或者144Hz對于旗艦機已經是標配,但ROG6游戲手機率先實現(xiàn)了165Hz的刷新率,在小飛蝶的拖影測試中,165Hz相比144MHz還是看得出來有一定的優(yōu)勢。

(, 下載次數(shù): 15)
我們使用Xrite i1 Display+DisplayCAL對手機進行屏幕測試。在默認模式下,ROG6游戲手機一覆蓋99.9%的SRGB色域和98.6%的DCI P3色域。平均DeltaE為0.23,色準表現(xiàn)也很好。
定制系統(tǒng)和軍火箱


(, 下載次數(shù): 16)
ROG6游戲手機搭載的系列采用Android 12內核,在UI邏輯和功能上也比較接近原生。

(, 下載次數(shù): 15)
默認的信仰之眼主題為動態(tài)背景,細節(jié)打磨適配的比較細致。在開啟X的性能模式,壁紙為變成紅色,同時占用資源的動態(tài)壁紙也會關閉。除了默認的信仰之眼主題,還有一個亮色的經典主題,但在細節(jié)處理就略顯粗糙。

(, 下載次數(shù): 15)
華碩/ROG的PC生態(tài)優(yōu)勢除了本身產品的品質性能和出色的工業(yè)設計,很大程度也要得益于附加軟件提供的增值功能,在這些軟件中,最重要的就要數(shù)Armoury Crate,其集中了功能控制/燈光控制/風扇策略/游戲管理/驅動軟件更新等功能。而在ROG6游戲手機中移動端的Armoury Crate也在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可以查看和修改性能模式,監(jiān)控性能數(shù)據(jù),控制后部副屏內容和RGB燈光。

(, 下載次數(shù): 15)
更為核心的功能是游戲精靈功能,在游戲中可以通過游戲精靈開啟游戲信息OSD顯示、虛擬準心、通知/來電屏蔽等功能,并可以給每個游戲設定單獨的Profile,里面可以設置性能模式,按鍵映射和宏。

(, 下載次數(shù): 16)
我最重視的功能是AirTriggers空氣扳機,其可以將橫握手機的上方區(qū)域映射到游戲畫面的虛擬按鍵,比如和平精英,我就設定左邊開火右邊瞄準,用前方肩鍵瞄準開火,就如使用Xbox或者PS手柄一樣。
并不其他的配件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首先是酷冷風扇,其通過機身中部的USB連接,頂部的卡口物理聯(lián)動電源按鍵。

(, 下載次數(shù): 15)
酷冷風扇有三個工作模式,分別是風冷、酷寒(風冷+半導體制冷)和急凍模式,急凍模式是高轉速風冷+半導體制冷,不過噪音相對較大,并且需要原配的外接供電才拖得動,功耗經過測量大概在13W。

(, 下載次數(shù): 16)
在酷寒模式,酷冷風扇同手機的接觸面溫度僅為21-23度,在熱成像下紫的發(fā)黑,明顯低于環(huán)境溫度,這是傳統(tǒng)風能和水冷散熱器無法辦到的。此外酷冷風扇還配備一個后部裸露方便散熱的專用保護套。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但酷冷風扇的功能不僅是散熱,兩邊還各有2個物理按鍵,這應該是在其他品牌手機散熱器上沒見過的。

(, 下載次數(shù): 13)
可以用設置空氣板機類似的方法將這幾個物理按鍵綁定到游戲虛擬按鍵上,這四個按鍵就基本可以包干原神的戰(zhàn)斗操作。

(, 下載次數(shù): 14)
另外還有個類似Switch的手柄,可以取下來可以當作藍牙手柄,這個使用場景我覺得存在問題,手機如果不投屏,一定距離使用分離式藍牙手柄會覺得屏幕太小,再一種模式將手柄通過手機殼安裝在手機兩端,按鍵布局也和Switch差不多,但反面有類似精英手柄的撥片,并且同時支持安裝酷冷風扇。

(, 下載次數(shù): 15)
對于熱門游戲,在游戲精靈里都可以直接加載設定好的Profile,使用十分方便。但我個人覺得這樣有點太大太重,并且按鍵手感也差點意思,特別是搖桿部分,阻尼感不夠,過于靈活。 但即使如此,實體按鍵+雙搖桿,對于需要同時操作移動和瞄準的游戲,還是可以進一步的提升游戲的操作表現(xiàn)。
升級臺積電4nm的驍龍8+ Gen 1怎么樣?


(, 下載次數(shù): 14)
驍龍8+ Gen 1和驍龍8 Gen 1的主要變化是使用了臺積電N4工藝,Cortex-X2大核從3GHz提升到了3.2GHz,Cortex-A710中核從2.5GHz提升到了2.75GHz,Cortex-A510小核心也從1.85GHz提升到了2GHz。

(, 下載次數(shù): 16)
此外GPU性能也提升10%,并且整體能耗提升30%。ROG Phone 6 Pro內存容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8GB。

(, 下載次數(shù): 16)
由于在上個月我們使用了ROG6游戲手機的工程樣機進行了驍龍8+ Gen 1的全球首發(fā)測試,本次量產機測試很大程度會沿用之前對比機型的測試數(shù)據(jù)。
安兔兔性能測試


(, 下載次數(shù): 15)
安兔兔性能測試量產版的ROG Phone 6 Pro相比之前的工程機基本性能一致,在加酷冷風扇酷寒X+模式下總分大概有0.17%的性能提升。和之前工程機的測試結論一樣,驍龍8+ Gen 1的主要優(yōu)勢在GPU部分。
GeekBench 5處理器性能測試


(, 下載次數(shù): 16)
GeekBench 5單線程性能提升主要得益于驍龍8+ Gen 1Cortex-X2大核頻率拉伸到3.2GHz,多核心性能差距被天璣9000逼近,主要是由于Cortex-A710中核2.75GHz頻率低于天璣9000的2.85GHz。在安裝酷冷風扇后單線程性能沒明顯變化,但多線程可以提升到4200分以上。
GFXBench性能測試

GFXBENCH是一個跨平臺的3D性能測試軟件,我們選擇Aztec Ruins High Tier的測試場景(類似古墓麗影風格),Vulkan API,并且選擇offscreen設置,這樣可以將分辨率統(tǒng)一方便進行橫向對比。

(, 下載次數(shù): 15)
ROG6游戲手機的成績?yōu)?1FPS,和之前的工程機一樣,相比搭載驍龍8 Gen 1的一加10 Pro提升了8.5%。
3DMark性能測試


(, 下載次數(shù): 16)
3DMARK Wild Life測試結果和GFXbench類似,ROG6游戲手機的驍龍8+ Gen 1相對驍龍8 Gen 1有8.3%的性能優(yōu)勢,相對天璣9000則領先26%。
PCMark性能和續(xù)航測試

PCMARK Work 3.0測試模擬網絡瀏覽/視頻編輯/文檔編寫/圖片編輯/數(shù)據(jù)操作這些真實操作,測試日常應用的真實性能和續(xù)航。

(, 下載次數(shù): 16)
搭載驍龍8+ Gen 1的ROG6游戲手機性能(性能模式)相比驍龍8 Gen 1的對比機型提升28.9%,相比天璣9000的對比機型也提升了14.9%。

(, 下載次數(shù): 16)
使用均衡模式的續(xù)航測試,ROG6游戲手機續(xù)航時間長達16小時,相比驍龍8 Gen 1的對比機型長了1/3。不過我也注意到ROG6游戲手機在均衡模式核心調用策略比較保守。

(, 下載次數(shù): 14)
我們分析了PCMark的性能數(shù)據(jù),ROG6游戲手機X2大核在均衡和性能模式差別不大,主要差別在A710中核使用率,大概有一倍的差距,在均衡模式的策略還是過于保守。

(, 下載次數(shù): 16)
ROG6游戲手機在性能模式平均功耗為2.256W,均衡模式平均功耗為1.87W,功耗有20%的差距。
性能測試部分零售版的ROG6游戲手機相比我5月測試的工程機性能釋放要差,但就差一點點,基本大概就百分之零點幾。這并不是是說散熱縮水,量產機都是雜魚。而是和現(xiàn)實戰(zhàn)斗機一樣,量產的需要裝備更多的傳感器和武器,導致量產機機動性能相比原型機下降也屬正常。
游戲性能測試

原神


(, 下載次數(shù): 14)
在之前驍龍8+ Gen 1的首測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最近兩代的旗艦SoC都可以跑動60FPS,但問題是受到溫度墻的限制這個性能都不能保持,會因為溫度過高而觸發(fā)降頻,只有使用臺積電4nm的驍龍8+ Gen 1和天璣9000可以堅持過10分鐘。天璣9000雖然可以10分鐘不降頻,但性能穩(wěn)定性更差,波動的幅度更大。

(, 下載次數(shù): 15)
但我第一次測試僅僅測試了10分鐘,我后來看到其他媒體驍龍8+ QRD工程機的評測11分鐘開始降頻,于是我這次測試時長拉長到到1個小時,兩個模式ROG6游戲手機均未發(fā)生降頻,性能模式是穩(wěn)定在60-61,均衡模式是穩(wěn)定在59-60FPS。(每隔5分鐘有次固定波動應該是游戲問題),唯一有點遺憾我手頭沒有天機9000,不知道天機9000拉長時間可以堅持多久。

(, 下載次數(shù): 15)
上面的測試僅僅是為了精確重復的簡化宏測試場景,真實游戲玩家的戰(zhàn)斗場景負載更高,F(xiàn)PS也可能會更低,因此我們也額外測試了戰(zhàn)斗場景。測試前半是周回本,封閉小場景,但戰(zhàn)斗更激烈,特效更華麗,后半是野外戰(zhàn)斗,大型開放式沙盤,負載更高。圖中大幅的向下波動接近0的是讀圖導致,可以剔除。

(, 下載次數(shù): 16)
雖然這個場景并不是精確重復,但還是可以反應對應性能,搭載驍龍8+ Gen 1的ROG6游戲手機整體FPS更穩(wěn)定,僅在大地圖切換串流場景的時候FPS有所降低,但也維持50FPS以上,并且又很快的穩(wěn)定到60FPS。搭載驍龍8 Gen 1測試機型在戶外戰(zhàn)斗場景金在40-50FPS,而天機9000也有更大的波動。對于原神而言,ROG6游戲手機更為穩(wěn)定的幀率必然有更好的游戲體驗。
和平精英


(, 下載次數(shù): 14)
我們還對和平精英進行了簡單測試,無論是HDR高清,還是超高清,ROG6游戲手機性能被限制在60FPS和40FPS,沒有任何波動。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游戲還沒有適配ROG6游戲手機的高幀率模式,估計需要手機正式上市后游戲更新才會支持。
充電測試

ROG6游戲手機有兩個Type-C接口,底部的為主充電口,在手柄側面中間還有一個,這個口可以在橫屏游戲的時候邊玩邊沖,而不像側面那樣礙事。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ROG6游戲手機自帶的充電頭規(guī)格并不如國內友商那樣夸張,采用的是20A 3.25V 65W的規(guī)格,由臺達代工,并采用PD規(guī)格。此外充電頭側面也有ROG的敗家之眼的LOGO,Type-C線十分厚實,外部還有編制網,這些細節(jié)處理顯得很有品質感。

(, 下載次數(shù): 16)
為通過Power-Z的KM002C Lite對手機主type-C在關機情況下進行充電測試,0-32%充電功率為50W,33-74%為36W,74-81%27W,41分鐘可以充滿92%,完全充滿100%需要55分鐘。另外側面的Type-C充電功率也沒差別,開機對充電速度影響也不大,基本和關機充電速度一致。
結語:目前接近理想的硬核安卓專項游戲手機


(, 下載次數(shù): 17)
再強調一次,本文是ROG6游戲手機的評測,而不是驍龍8+ Gen 1的技術分析,我們評價的是ROG6游戲手機的購買價值。
如果你是原神、和平精英這樣的3A級手游玩家,ROG6游戲手機可以提供你:
在不外掛散熱器的情況下,就可以提供穩(wěn)定而持久的性能。驍龍8+ Gen 1雖然大幅提升了能耗比,但按其他媒體QRD的測試看,并不是所有驍龍8+ Gen 1手機都能提供持久而穩(wěn)定的性能,ROG Phone 6 Pro在不外掛散熱器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手機出色的散熱結構設計,就可以將溫度壓制在溫度墻之下,這樣玩家就不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降頻而影響游戲體驗;
再就是操控優(yōu)化,即使不說外掛散熱和手柄的控制部分,單純的超聲波感應的肩鍵,就可以很大程度改變游戲體驗。需要注意的是,我這里并不是說的是提升,或者是改善游戲體驗,而是用的是改變:肩鍵很大程度改變了游戲的操作邏輯,從2個大拇指操作變成了2個大拇指+2個是指操作,在能夠同時操作維度上進行了擴展,因此可以說完全的改變,并且這樣的改變是用了就回不去的。
拍照方面處于時間關系,我并沒有單獨外拍或者嚴謹?shù)膶Ρ葴y試。雖然但ROG6游戲手機是一款主打電競游戲的手機,但其搭載的IMX766的主攝規(guī)格并不低,這對于一款專精游戲的電競手機還是足夠合格的。
系統(tǒng)方面,ROG6游戲手機采用接近原生的簡潔系統(tǒng),雖然在系統(tǒng)擴展功能方面比不上國內那些耕耘多年的定制系統(tǒng),但在核心游戲相關功能方面做到目前業(yè)界最好,我覺得系統(tǒng)至少不能算是拒絕的理由。
至于外觀顏值,我覺得只要你看對了眼就沒問題,不喜歡的終究是不喜歡,這個是改變不了的。

-----------------------------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m.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