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佩戴來看,LinkBuds S 說是無感佩戴的話確實是夸張了(誰家這么說都是夸張),但是起碼能讓人戴起來感覺很舒適,入耳的部分不會有脹痛感,耳機體很好地貼合耳甲腔,像一塊橡皮泥把耳朵給封住了,因此密閉性、貼合度確實比一般非豆狀耳機好很多。
另外,LinkBuds S 的高摩擦耳塞和做了非常細膩磨砂處理的機身和皮膚的接觸時會很舒服,不會出現(xiàn)耳道輕微漏電發(fā)癢的感覺,也不會像一些耳機一樣感覺黏糊糊的(表面太光滑)。
LinkBuds 因為全開放的中空設計,在封閉性難以保證的情況下,低頻的表現(xiàn)和其他家全開放式耳機一樣存在下潛、量感不足的情況。所以我這次還是非常好奇,把降噪加回來、采用更加封閉貼耳設計的索尼LinkBuds S 在音質上究竟會有怎么樣的表現(xiàn),并且特意多挑選了幾首鼓聲較多適合考察低頻表現(xiàn)的曲目進行測試。 測試曲目:
《千江月》——何訓田;
《塵鼓》——何訓田
《Mad》——Ne-Yo;
《OFTEN(EXPLICIT)》——THE WEEKND;
《THE BROWN NOTE》——BRITNEY SPEARS;
《渡口》——蔡琴;
《Oh! Susanna》——Susie Tallman;
《卡門幻想曲》——Mengla Huang;
當然,我也粗略看了下已經拿到首發(fā)機子的答主的評價,不知道為什么評價都比較保守…但是實測下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所以下面我會不吝言辭的稍作褒獎。
在試聽《千江月》前奏的時候,LinkBuds S 前面較長的鼓聲聽起來非常澎湃有力,下潛能力突出,量感足,最后一聲鼓點直接敲到了心窩上。這種感覺在《Mad》《塵鼓》上也有所表現(xiàn)。我分別用某國產900元上下的耳機和Airpods Pro都聽了下,低音聽起來都比LinkBuds S 更窄。個人非常建議去線下或者借個機子去聽聽《千江月》,有點爽。
中高頻的表現(xiàn)依然保持在很高的水準,在聽《Oh!Susanna》《卡門幻想曲》等樂器較多、急促的音樂時,都可以清晰分辨各種樂器、人聲,不會雜糅在一塊,絲毫不不拖泥帶水。
此外,燒友也能在APP里面自定義自己喜歡的聽音風格。
降噪表現(xiàn)
LinkBuds S 的降噪表現(xiàn)在中上水平,降噪深度實測夠用,但是距離AirPods Pro/XM4還是有較小距離。我辦公的地方緊鄰街道,平時車輛來往的聲音幾乎從不斷絕,此外早上有小學里的小朋友上早操,下午有大爺大媽們在河邊小公園里敲鑼打鼓練合唱,傍晚的時候偶爾還有賣切糕的老師傅不停吆喝……但為了通風我們也只能將窗戶敞開。同時室內同事們敲鍵盤、打電話、挪動椅子的聲音此消彼長……因此,我們明顯算是較嚴重的噪音受害者,也算是降噪耳機的直接目標用戶。
在物理降噪上,LinkBuds S 從耳塞到機體都在想辦法提升耳機的密閉性,以至于在不開啟降噪的情況下也能濾除掉窗外部分嗡嗡的風聲和嘈雜施工的聲音。
LinkBuds S 佩戴上開啟降噪以后基本上可以瞬間濾掉絕大部分的聲音,只有零星微弱、急促的敲鍵盤聲(實測 AirPods Pro 也難免會聽到),還有些比鍵盤聲稍大點的人聲。當然,想要百分之百濾除噪音也很簡單,稍微播放點音樂就行了。
在環(huán)境聲上,LinkBuds S 監(jiān)聽到的聲音確實會更接近真實場景。我用某國產900元的耳機開啟環(huán)境音模式時,耳機里的噪音實際比真實環(huán)境要更嘈雜,但是LinkBuds S 上則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另外,這款耳機可以在APP上使用環(huán)境聲音控制功能實現(xiàn)0-20級的環(huán)境聲音控制(可以理解為調節(jié)降噪深度,0級為最大降噪深度),所以也可以調節(jié)到自己耳朵偏好的環(huán)境音大小。
(, 下載次數(shù): 1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觸控交互
■ 摘下暫停音樂
摘下一只耳機的時候,LinkBuds S 會自動暫停音樂的播放,減少摘下另一只的繁瑣操作。另外,同時摘下兩只耳機的時候也不會因為避免忘記放進耳機倉而耗盡電量。還有一個較實用的場景是當我摘下耳機去拿外賣的時候,手機的視頻會自動暫停,不會跳過一些精彩的劇情。不過目前似乎只適配了愛奇藝和嗶哩嗶哩,實測騰訊視頻就無法實現(xiàn),大家常用的短視頻平臺抖音也沒有適配,不知道后面會不會更新。
■ 智能免摘
自適應聲音控制是個值得點贊的功能。LinkBuds S 可以事先設置在不同場景下應該開啟什么樣的降噪或者環(huán)境聲模式,設置完后則可以,耳機會根據(jù)人體的狀態(tài)(停留、行走、跑步)和位置切換到之前設置的模式,可以大幅度減少繁瑣操作。比如我會更建議在辦公室、自習室開啟降噪,下班放學走路是打開10級環(huán)境音(關注身邊人的聲音),夜跑時開啟20級環(huán)境音(關注道路車流、行人),這個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時,也能避免忘記甚至引發(fā)的安全隱患。
除了增大耳機與耳朵的接觸面之外,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 LinkBus S 盡管小巧,但是它的重心其實是非??肯潞涂績鹊?,這也就是索尼堅持的搭配偏重心設計,所以哪怕咱們戴著它跑跑跳跳,也都問題不大。
(, 下載次數(shù): 1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索尼除了 LinkBuds S 提供了兩個默認的中號硅膠套之外,也還準備了 SS, S 和 LL 三種備用的尺寸,所以你肯定也能找到合適的尺寸。
而在操控方面,索尼的設計也沒有讓我們失望,盡管它的體積很小,但是它的觸控面板并不小,耳機兩邊都可以實現(xiàn)觸控功能:
左邊點擊 —— 切換降噪模式
右邊點擊 —— 控制播放
所以這樣一個小巧無感的耳機,也并沒有損失任何的操控性,日常需要用到的操作都沒有任何問題。
(, 下載次數(shù): 1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最后再來看一眼耳機盒,和耳機主體一樣,LinkBuds S 的充電盒也采用的是可再生的樹脂材料,摸起來是帶有顆粒感的磨砂材質,這樣的好處就是并不容易沾灰,而且也不顯劃痕多。
(, 下載次數(shù): 1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而且這一次它的配對按鈕也不再是 WF 系列那樣在耳機上,而是更主流把它放在了機身上,長按就可以配對,但是非常簡單和輕松的。
而且 LinkBuds S 也支持熱切換,也就是說當你在已經對配過的設備之間切換的時候,只需要點一下連接就可以自動切換,不用斷開之前的藍牙連接,還是非常順滑的,如果你有手機、平板、電腦等等多個產品,這樣的體驗就很好了。 降噪 — 在舒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隔絕噪音
就像我們在開頭說的, LinkBuds 系列無論如何都是偏向于「無感」設計的,而極致的降噪體驗也意味著舒適度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 LinkBuds S 的降噪并不會那么用力。
(, 下載次數(shù): 1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我們按照慣例,測試了 LinkBuds S 在面對常見風扇低頻噪音時的降噪表現(xiàn),通過頻譜的對比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對于 500Hz~5000Hz 的中低頻有很明顯的削弱效果。
而從我們的主觀體驗去看,LinkBuds S 足以搞定日常通勤時出現(xiàn)的低頻環(huán)境噪音,比如說電腦的風扇,坐車時候的胎噪風噪,而且絕對有超過平均線的水平。
相對應的,LinkBuds S 的通透模式則會有不少驚喜,LinkBuds S 有一個全新設計的外部麥克風,可以更好的獲取外界的聲源信息,同時結合內部的芯片,能做到非常低延時的聲音,我覺得可能是 Android 陣營里第一梯隊的水平了。 音質 — 低頻充足,可自定義
前邊我們提到過,LinkBuds S 選擇是一個 5mm 的動圈單元,別看它體積比較緊湊,但是低頻的表現(xiàn)給的是相當?shù)淖悖?br />
(, 下載次數(sh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