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進入2023年,哪些手機廠商最有壓力 [打印本頁]

作者: ¤科技獸¤    時間: 2023-2-22 07:21
標題: 進入2023年,哪些手機廠商最有壓力
2022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特別是以手機為代表的電子消費市場領域。高通先是連續(xù)在自家的旗艦移動平臺上翻車,之后又靠著更改生產工藝強勢回歸。聯(lián)發(fā)科抓住高通疲軟的時間,用天璣9000和天璣8100的優(yōu)異表現,在2022上半年一度反殺高通,讓消費者高喊“聯(lián)發(fā)科,Yes!”。蘋果在2021年的iPhone 13系列上取得了史上罕見的大成功后似乎有點昏昏沉沉,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擠牙膏“”清庫存“”沒創(chuàng)新“iPhone 14系列便迎來了口碑上的大滑坡。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2022年的手機市場持續(xù)受到疫情、經濟下滑、市場需求疲軟等原因的影響,近乎所有品牌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都出現了下降現象。

(, 下載次數: 11)

IDC 2022全年智能手機出貨數據

根據近日IDC發(fā)布的2022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約12億臺,相較2021年的13.5億臺下跌11.3%,創(chuàng)下近十年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新低。蘋果三星兩家國際巨頭銷量分別下跌4.0%和4.1%,小米、OPPO、vivo三大國產品牌全球銷量均下跌近兩成。
?

(, 下載次數: 11)

Canalys發(fā)布的2022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數據

而在Canalys發(fā)布的2022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數據中不難看出,受到銷量下滑影響較小的三星和蘋果,市場份額呈現了2%的增長態(tài)勢。受銷量下滑影響較大的小米、OPPO、vivo,全球市場份額均出現了1%~2%的下滑。

(, 下載次數: 11)

IDC 中國季度手機市場跟蹤報告

(, 下載次數: 11)

CounterPoint 2022中國全年市場份額數據

全球市場表現尚且如此萎靡,國內市場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IDC中國季度手機市場跟蹤報告指出,2022 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2.86 億臺,同比下降 13.2%,創(chuàng)有史以來最大降幅。而根據中國信通院于2月17日發(fā)表的報告來看,2022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2.64 億部,同比下降 23.1%。
根據IDC和CounterPoint兩家的數據報告結合來看,除了榮耀的國內市場份額出現逆勢的增長之外,vivo、OPPO、蘋果、小米、華為的國內市場份額均有下降。不過也有好消息,2020年的國內市場份額第一”華為“在遭遇制裁以及與榮耀分家之后,vivo接過了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交椅,并連續(xù)兩年蟬聯(lián)冠軍,沒讓蘋果借機偷雞,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回到標題,”進入2023年,哪些手機廠商最有壓力“
答:都有壓力
我們不妨簡單分析一下2022年國內市場份額排行榜上的這些品牌,看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他們都會面臨什么樣的問題。
首先來聊聊近兩年份額縮水最嚴重的華為??偹苤A為遭受到了西方某大國的制裁,從生產原材料到芯片成品再到通信專利,只要是與手機制造業(yè)相關的方面均受到了極大程度的打壓。制裁最嚴重的時候,華為買不到任何一款旗艦Soc,甚至連帶有5G信號基帶的移動處理平臺都搞不到手,自己生產麒麟芯片的能力又被通信專利和芯片原材料晶圓限制,相當于直接被剝奪了制造手機Soc的能力。

(, 下載次數: 10)

華為 Mate 40

消費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華為自從Mate40系列之后,再也生產不出一臺5G手機,并且進入了長達兩年沒有旗艦手機出廠的至暗時刻。雖然在這兩年內,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的旗艦Soc表現一般,麒麟9000強大的能耗比甚至可以和2021年末發(fā)布的驍龍8 Gen 1掰掰手腕。但手機制造業(yè)猶如水上行舟,不進則退,再強大的性能也抵擋不住工藝和架構的進化,終有一日麒麟9000的性能也是會落伍的。

(, 下載次數: 11)

華為 Mate 50

長期沒有可以扛鼎的旗艦之作,無疑會打擊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更何況是華為這種關注度極高的品牌,只要旗艦產品稍微顯得一絲絲不如人意,對于華為品牌的口碑都是巨大的災難。華為在后麒麟時代連續(xù)推出的三代Nova系列手機、一代P系列手機,都拿不到高通當時最先進的旗艦Soc,只能撿撿驍龍778G、驍龍888這種“破爛”。直到Mate50系列,才終于趕上進度拿到了驍龍8+,不過此時已經晚了同樣使用驍龍8+的對手兩個月。雖然新機口碑尚可,但無法靠一臺機子挽救局勢。
2023年華為依然要面對前幾年同樣的問題,處處受限,處處慢人一步。沒有頂級的產品,以前積攢的口碑還能消耗多久?
其次來說說小米。我不清楚CounterPoint統(tǒng)計的數據里是不是把紅米和小米兩個品牌算在了一起。不過參考排在他之前的vivo和OPPO,應該是將所有子品牌都納入了統(tǒng)計范疇。小米這幾年的下滑其實和品牌整體尋求高端化有關,我認為這樣的改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小米note時期。那時候的小米還是一個所謂的“追求極致性價比”的品牌,從小米初代到小米4,幾乎可以說沒什么特別的設計,毫無質感可言,產品的記憶點全部來自“旗艦級的配置”“低廉的售價”和雷總每次發(fā)布會的“雷人雷語”。

(, 下載次數: 10)

小米 Note

2015年的小米Note是小米第一次做出品牌高端化的嘗試,在那一年他們有紅米Note3這款超人氣新品作為兜底,義無反顧的A了上去,結果打出了GG。小米Note系列僅存在了兩代便宣告失敗,第三代已經淪為了一款各方面都很平庸的中端機。小米此后的6、8、9三代正統(tǒng)數字旗艦只能回歸"性價比“的老路,偶爾還會被子品牌紅米反殺,現在甚至可以說小米的大多數銷量都是由紅米貢獻的。直到小米10 Ultra的出世,小米高端化才算踏出了第一步。
更慘的是,小米11的”燒WIFI門“和小米12系列Soc的孱弱又讓小米停滯了兩年。高端化帶來的高售價又讓小米原本的“性價比”標簽被打破。有一句話怎么說來著?性價比粉絲永遠是忠誠度最低的粉絲。小米新的品牌形象還沒樹立成功,老的品牌形象已經崩塌,直接讓原本很多優(yōu)先考慮小米的用戶把目光轉向其他更有“性價比”的品牌。

(, 下載次數: 13)

小米 12S Ultra

盡管小米在去年推出的12S Ultra好評如潮,但2023年小米的任務還很艱巨。小米的Ultra系列旗艦共三代產品,除了搭載驍龍888的小米11 Ultra口碑一般外,其他兩代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還未推出的影像旗艦小米13 Ultra不容有失,只有連續(xù)的成功,小米才能把高端的基調立住、立穩(wěn)、立好。
榮耀和OPPO要放在一起講,因為我對這兩個品牌并不算很熟悉。榮耀在2023年的壓力并不算大,和華為分家之后,明面上華為不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實際上榮耀一直和華為依舊有藕斷絲連的關系。華為的“星環(huán)”設計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榮耀X40也用了,華為的P系列和榮耀的數字系列簡直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手動狗頭

(, 下載次數: 11)

華為P50

(, 下載次數: 11)

榮耀80 Pro

榮耀2023年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拿出屬于自己的拳頭產品,快速的把原“華為系”用戶爭取過來,并且消化成自己的忠實用戶。單從吸引用戶這方面來說,榮耀在2022年就做得很好,上文也曾提到榮耀是目前唯一一個市場份額逆勢上漲的品牌。品牌雖然是獨立了,但不管是產品還是品牌影響力依然很大程度上依賴華為,換句話來說就是“長大太快,立足未穩(wěn)”?!袄洗蟾纭蹦芰艚o榮耀吃的老本已經不多,趁著這段紅利期好好把用戶和品牌沉淀下來才是重中之重。
綠廠也就是OPPO在2022年幾乎如神隱一般,不管是旗下的realme真我、Oneplus一加還是OPPO自己,都沒有任何一款產品令人眼前一亮。綠廠系三個品牌的產品線模糊、品牌定位不明、產品與產品之間相互套娃相互競爭,往往別人還沒出力,綠廠自己就把自己的兄弟品牌干趴下了。
以前真我是OPPO的“親兒子”,相關產品直接在OPPO官方商城就可以購買,同時享受OPPO線下的售后服務。一加只能承受“低人一等”的罵名,從“不將就”變成了不“講究"?,F在形勢反轉,一加獲得了OPPO的百億資金補貼,入駐OPPO商店,享受OPPO售后,搖身一變成了”太子“,真我則獨立出去以獨立品牌單飛。但又都同時使用著綠廠系的供應鏈,兩極反轉的操作屬實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

(, 下載次數: 9)

一加11

好在今年年初不管是極具性價比的一加11、一加Ace2,還是”全網最速240W充電速率“的真我GT Neo5,都口碑不錯各具賣點,接下來就要看OPPO本家的Find X6能不能支棱起來。只要能解決綠廠系產品線混亂的問題,憑借OPPO龐大的用戶群體以及線下和渠道的優(yōu)勢,殺回國產市場份額第二綽綽有余。
最后就是目前國產手機市場份額的龍頭老大 :vivo
vivo的成功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說實話vivo曾經在互聯(lián)網上的名聲并不好,”高價低配“”線下機“”韭菜機“”廠妹機“都是以前數碼愛好者用來形容vivo和OPPO兩家廠商的黑稱。當然vivo以前確實主要面對的是線下市場,主打的策略就是一個線下鋪開,讓利給經銷商和渠道商,請知名人士帶動品牌影響力。手機的外觀設計,手機是否皮實耐用才是那會vivo比較關注的點。
事情總會迎來轉機,vivo也不可能就抱著線下市場一成不變,高端化品質化是每個品牌都必須要面對且嘗試的路。2021年電子數碼領域爆發(fā)了一件驚人的黑天鵝事件,那就是上文提及的華為被制裁。大量的市場份額被迫讓渡,高端旗艦手機市場出現空白。vivo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憑借著自己深厚的技術積累、豐富的渠道資源以及對市場快速準確的判斷能力,一口氣推出了vivo X70旗艦系列。

(, 下載次數: 8)

vivo X70 Pro+

X70 Pro+的出現打破了很多用戶對vivo的”刻板印象“,高通驍龍888 Plus、6.78英寸2K E5 LTPO屏、蔡司聯(lián)名頂級四攝、全新的OriginOS 1.0操作系統(tǒng)、微云臺、自研V1芯片。最早從X50開始的”云臺“”云階“設計理念也在這一代達到了平衡,硬朗精致得不像一臺vivo手機。如果說vivo以前的旗艦都是小打小鬧,那從X70開始是真的下了死工夫要沖擊高端,改變形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vivo在X70系列的爆發(fā)并不是突然的、毫無征兆的,要打造一款全能的旗艦手機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這就不得不提vivo的子品牌iQOO了。按理來說,子品牌相較于母品牌的定位一般都是更“下沉”的,比如紅米之于小米、曾經的榮耀之于華為、真我之于OPPO。子品牌更多承接了“性價比”機型和“低端機”的制造以及銷售職能,主打的就是一手走量賺吆喝。

(, 下載次數: 10)

iQOO 11 曼島特別版

不過vivo給iQOO的定位明顯要更為獨特,iQOO不僅是vivo的性價比品牌,同時也是vivo新技術、新思路、新道路的試驗田。iQOO誕生之初就承擔著為vivo開拓“性能旗艦”的任務,給vivo后來的“全能旗艦”打下基礎。從初代iQOO再到現在的iQOO 11共八代產品,每一代iQOO都采用了當下最先進的旗艦Soc,并在快充、散熱、高刷、震感等功能上進一步突破,達到行業(yè)主流甚至領先級別的水平。背靠著vivo這棵大樹,iQOO可以放心大膽地實行相當激進的策略,做藍廠的急先鋒。

(, 下載次數: 9)

vivo X80

如果X70系列算是vivo的轉型之作,那么X80系列就是vivo的奠基之作。總所周知高通經歷了驍龍888和驍龍8 Gen 1兩代旗艦Soc的拉胯,導致2021年初到2022年中的一年半時間里的安卓旗艦都處于瘸了半條腿的狀態(tài)。而vivo在沒人看好聯(lián)發(fā)科的情況下,讓X80采用了聯(lián)發(fā)科天璣9000處理器。要知道此前聯(lián)發(fā)科的旗艦Soc幾乎沒有一代能和高通正面掰手腕,而天璣9000做到了正面擊敗高通驍龍8 Gen 1。核心不拉垮,外圍無短板,影像能力出眾,X80瞬間成了數碼圈的香餑餑。后續(xù)推出的 X Note、X Fold、X Fold+、X90系列繼續(xù)證明了vivo現在扎實的造機功底和出眾的產品力。
讓大家知道,vivo的國產份額第一可不單單依賴線下走量

(, 下載次數: 11)
進入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的格局已變,“華米OV”變成了“VO榮米”。雖然數據不能說明一切,但數據不會騙人。華為還需走出被制裁的泥潭,小米需要鞏固自己的高端型號,榮耀需要繼續(xù)吸收用戶沉淀品牌,OPPO需要一掃頹勢拿出亮眼機型,vivo需要穩(wěn)扎穩(wěn)扎坐穩(wěn)江山。
?
?每個品牌在新的時代都會遇到各自的問題和壓力,作為消費者的我期待看到品牌互相內卷、互相給壓力上強度?;钴S的市場才會誕生驚艷的產品,一潭死水只會漸漸凋零。能有更多有競爭力、有亮點、有特色的產品供我們選擇,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場景。

-----------------------------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m.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