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北京擺地攤能掙多少錢?
[打印本頁]
作者:
搬磚他大哥
時間:
2023-4-3 22:42
標題:
北京擺地攤能掙多少錢?
(, 下載次數(shù): 4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陽光,微風,21度。
適合春游,也適合擺地攤。
愚人節(jié)的上午,我在小區(qū)西門外等朋友來接,他因為走錯路口,耽誤了一些時間。
于是一個要去春游的女人,跟一個擺地攤賣菜的中年男子,有機會聊了半個多小時。
聊天先從我買一袋蘋果開始。
蘋果的個頭不大,正是我喜歡的,因為個大吃不完,所以平時去超市都挑小的買。
一大袋果,足足有兩三斤,共10塊錢。
付款的時候,攤主又推薦我買點別的,都是10元錢一大袋或一大堆。
掃了一圈,總覺得分量太大,就拒絕了。
攤主就說:
都是老太太買的多,少了她們不干。
正是做飯時間,按說這個點買的人應(yīng)該不少。
可攤主說,都出去郊游了,老太太們一般清早來買,像你這種起得晚的,嘿嘿......
又笑著說,嗨,起那么早干啥是吧?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小區(qū)的大門在東邊,西邊因為靠著鐵軌,是條斷頭路,走的人少。
但畢竟是個兩三萬人的小區(qū),再加上是城管監(jiān)管盲區(qū),所以多年來擺攤賣貨的一直沒斷過。
直到疫情,地攤才逐漸消失、絕跡。
但是這個中年男子,卻在這絕處找到了線生機。
從去年上半年起,他就開始出現(xiàn)在西門外,斷斷續(xù)續(xù)的;疫情放開后,便就成了這里
唯一的常駐賣主
。
一輛拉貨的電動三輪,車上車下一攤開,就圍了個小10平米,要多寬敞有多寬敞。
院子里的大爺大媽,路過時順便帶幾把回去;我住的樓就在旁邊,偶爾家里沒菜了,也會穿著睡衣跑下來隨便撿兩把上去。
此刻這位曬得黝黑的大哥蹲在柵欄邊,陽光透過樹葉打在他的臉上。
沒有其他客人,大哥的聊興很高。
他跟我說,他是河北人,
從45歲開始擺地攤,到現(xiàn)在差不多10年了
。
其間他賣過魚,賣過水果,現(xiàn)在主要賣蔬菜。
“不好掙!”他說。
“現(xiàn)在的錢,也越來越不值錢了?!?br />
我問他貨是從哪里進的?
他說地里?
“地里”是哪里?
他進一步解釋,通州、順義的菜農(nóng)那里,“
從地里直接拉,才能賣那么便宜。
”
那得起很早吧?
“天不亮就去了唄,拉回來正好賣個早市?!?/strong>
如果賣不完不是壞掉了嗎?蔬菜又不好保鮮。
攤主說:基本能賣完。
可是都中午了,你現(xiàn)在還剩那么多——我指了指他這半車的貨。
我馬上就要收攤了,
下午換個地方擺。
為什么呀?下午你再來不就行了。
“有太陽,容易壞?!睌傊魍绷送碧?。
你這一車,這一天能賣個多少錢?有兩三千嗎?
嗨,哪有那么多,
也就是千兒八百的
。
哦喲,那不少了!
利潤率能有50%?40%?
“哪有?。俊睌傊髟俅魏霸?,“你都看見了,我這一大袋,也就10塊錢。這要在超市,就這兩個都能好幾塊?!闭f著他撿起兩個飽滿的西紅柿,舉著給我看。
“
能有個20%的利潤都不錯了。
”攤主說。
“
每個月掙了五六千塊,但是自由??!
”
說到自由,攤主臉上有了種飛揚的神采。
一個顧客過來,攤主招呼著買了兩把蒿子桿,5元錢。
我一看,新鮮欲滴的,半藏在一個塑料里,忍不住也買了兩把。
準備付款時,又買了袋沙糖桔。
小跑著回家把果菜放好,回來朋友的車也到了。
老板生意興隆??!
跟攤主打了個招呼走了,想著要不哪天也把家里的舊貨攏攏,拿出來擺一擺。
路上跟朋友算了算:
我今天總共買了25元,如果按每單30元算,1000元營業(yè)額,得接待40位顧客。
凌晨去進貨,每天換兩三個地方擺,碰到城管,還得打游擊。
好在這位大哥干了那么多年,已成地攤精。
所以也算得上比較穩(wěn)定的。
下午在一個游樂場,我又留意到不少擺攤的年輕人。
他們中有賣碟片的,賣玩具的,賣紀念品的,賣服裝的,賣二手舊貨如照相機等等的。
旁邊坐了有半個多小時,我沒見到一單成交的,甚至
很多的家長都是自帶水壺,連飲料都舍不得買一杯。
春天,周末,游樂場,生意竟是如此的冷清,我跟朋友說,“這怎么活啊?”
朋友說,“人家要的就是自由。”
好像也是哈。
看他們不急不躁地刷著手機,做著手頭的事,怡然自得的,好像根本不在乎有沒有顧客。
可真的是這樣嗎?
白天不懂夜的黑;
春游者哪懂擺地攤的愁!
也許是我眼窮,只看到了掙得少掙得寂寞的攤主。
在很多我看不到的地方,也許真藏著日入9000多元、買車買房的地攤主呢。
但是像媒體報道的那樣熱火朝天,為一個攤位擠破頭的黃金夜市,還能叫“擺地攤”嗎?
我其實并不知道。
-----------------------------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m.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