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標題:
可能是知乎最全的華為P60 Pro影像測評||關于我用華為 ...
[打印本頁]
作者:
搬磚他大哥
時間:
2023-4-4 14:41
標題:
可能是知乎最全的華為P60 Pro影像測評||關于我用華為 ...
一口氣打完了六千字,沒有力氣重新看一遍了,如果有錯別字的話評論區(qū)給我說一下。
請允許我隆重的向大家介紹:2023年手機影像之王,夜景長焦無敵手,計算攝影平天下的手機影像旗艦天花板,華為P60 Pro。
此處假裝放一張手機的照片,不過在外地拍了好幾天樣張,現(xiàn)在剛回家還沒來得及拍外觀,就先不放了。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400,S:1/36s,F(xiàn):2.1
雖然我們一直都說手機影像的未來是計算攝影,不過廠商們的身體卻非常的誠實,每年的新旗艦還是要卷更大的底。
但是手機鏡頭的硬件極限是顯而易見的,,不管是一英寸的主攝還是0.5-0.65英寸左右的大底長焦,都基本達到了手機能夠承載的極限。
到了今年手機攝影的硬件幾乎卷無可卷的情況下,華為終于神魂歸位,及時的出手了,讓我們真正的見識到了手機計算攝影的潛力。
華為在P60系列上展現(xiàn)的計算攝影能力極其的鬼魅,它拍出來的照片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鏡頭的硬件素質(zhì)就是這么的強,極高的色彩還原,清晰卻不過度銳化的邊緣,極強的光影效果。。
相比當初華為計算攝影初露鋒芒的P30P40時期,如今的P60完全的大道無形,根本看不出計算攝影的痕跡。
(除了拍月亮)
我在測試的前幾天時間里完全的被華為迷惑住了,如果用照片效果來算的話,華為所說的RYYB增加了40%進光量是一點都不虛的,成片效果相比真正的大底只好不差。
只有我的理智在告訴我,就算加上RYYB和大光圈,應該也到不了這樣的效果。華為的計算攝影算法堪比一個外掛的硬件,硬生生地提升了影像的成品素質(zhì)。
我相信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的話,華為P60系列的效果就是完全等同于宣傳的效果,也就是主攝可以等效到1英寸,長焦也等效到市場領先的水平。
具體華為是怎么實現(xiàn)的,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其實并不重要。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0,S:1/33s,F(xiàn):2.1
所以P60Pro的鏡頭硬件參數(shù)確實沒有多大必要講,不過大家應該還是希望帶著明確的鏡頭參數(shù)看樣張,那么這里簡單的講一下。
主攝(廣角):4800萬像素,OIS,RYYB,等效焦距24mm,光圈f/1.4-4.0。
據(jù)說是IMX888裁切到48MP的,應該是為了實現(xiàn)可變的大光圈所以稍微裁了一點點。
潛望式長焦:4800萬像素,OIS,RYYB,等效焦距90mm,光圈f/2.1,支持長焦微距。
這一次使用的是二次折射的潛望式長焦,據(jù)說是為了在實現(xiàn)長焦微距的同時實現(xiàn)足夠的防抖效果。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根據(jù)發(fā)布會的展示,可以看到光線拐了兩個彎。只有Pro版使用了這個二次折射設計。
超廣角:1300萬像素,RYYB,等效焦距13mm,光圈f/2.2。
超廣角應該是華為P60系列影像模組的一個小弱勢,簡單來說就是確實不太行,算上RYYB滿打滿算的40%的加成也不行···不過正好我也不是很喜歡用超廣角,拍樣張的時候基本沒用過超廣角。
翻了一下就這一張是超廣角,就直接看一下吧,后面就沒其他超廣角的圖了。
(超廣角真的很難出片耶,完全的不會用超廣角拍照。)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13mm,ISO50,S:1/5376s,F(xiàn):2.2
一、樣張-從拍月開始
在大部分時候我確實觀察不到照片中計算攝影的痕跡,除了拍月亮。
這張照片我在前幾天已經(jīng)展示過了,確實就是我手持華為P60Pro抬頭隨手拍攝的。本來我想多拍幾張這樣的照片,不過后來一直沒有遇到這種建筑和月亮正好可以在一起的角度,而且對天氣的要求也很高。所以這里還是只有這一張拍月的樣張。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250,S:1/100s,F(xiàn):2.1
這張照片的拍攝焦距為270mm,也就是華為P60Pro的十倍變焦。
而這張照片的效果如果以十倍變焦的標準來看的話,它的表現(xiàn)極其的驚人,左側(cè)建筑上燈箱的色彩非常的還原并且顏色純凈,燈箱的邊緣也很清晰,還有墻面上的光點基本都壓住了高光。整個建筑區(qū)域都沒有過度涂抹和銳化的痕跡,而且細節(jié)驚人,燈箱的左側(cè)面上甚至可以看到光點的反光。
當然更魔法的是后面的月亮,只有一個月牙的月亮上紋路清晰可見。
對于這張照片的效果,你要說是多幀合成合出來的,那也合的太強了一點,因為就算不算月亮,光這個建筑就已經(jīng)很考驗合成能力了,而再加上后面的月亮的話,這對算法的要求就有些高的嚇人了。
而且我們要知道,這是十倍長焦的效果,當我用主攝拍攝時,場景是這樣的。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160,S:1/100s,F(xiàn):2
用長焦原生焦段3.5倍拍攝時畫面是這樣的。
可以看得出來原生焦段的細節(jié)并不如十倍裁切后,顯然在計算攝影參與后,前期的裁切效果是大于后期裁切的。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200,S:1/100s,F(xiàn):2.1
另外簡單講一下教程,要拍上面那樣的建筑和月亮在一起的畫面,需要建筑本身也會發(fā)光,這樣的話建筑和月亮才都會清晰,如果建筑本身不發(fā)光的話,那么建筑和月亮就只能清晰其中一個。。
之前看過華為官方樣張的朋友應該也記得,華為官方拍攝的廣州塔和月亮同框的畫面,廣州塔也是會自發(fā)光的。
而如果不帶建筑,單獨的拍攝月亮的話,拍出來的效果是這樣的。
這是十倍: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S:1/211s,F(xiàn):2.1
這是隨手拉到更大之后拍攝的: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1745mm,ISO:50,S:1/202s,F(xiàn):2.1
很奇怪的是,通過放大十倍的畫面,發(fā)現(xiàn)十倍畫面的月亮細節(jié)比后面這張放到更大的月亮的細節(jié)要多一些。
我懷疑是因為十倍的畫面加上了更多的計算攝影,而變焦到更大之后為了防止畫面過于失真,所以降低了計算攝影的參與度。
二、長焦下的夜景
這是主攝畫面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800,S:1/33s,F(xiàn):1.4
這是3.5倍長焦畫面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1000,S:1/25s,F(xiàn):2.1
而這是十倍畫面···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0,S:1/33s,F(xiàn):2.1
非常驚人的夜景長焦的效果。
有一說一,在十倍變焦下,畫面中確實沒有很多細節(jié)了,但是整張畫面依然非常的干凈,純凈。線條明確,光影正常。整張照片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干凈。
作為發(fā)朋友圈的照片來說,這個素質(zhì)可以說綽綽有余。
而且對比主攝視角我們可以感受到,十倍長焦的視角是我們平時肉眼看很難直接體會到的,而在十倍的取景框中,我們得到了這個干凈整潔的畫面。270mm的長焦在構(gòu)圖上帶來的沖擊力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當然如果場景好的話,我們可以自由的選擇很多焦段進行拍攝。
下面的取景點是我在杭州時在小紅薯上搜的拍照點位,難得小紅薯這一次沒有坑人,確實可以出幾張片。
這組樣張的拍攝環(huán)境更加極限,光線更暗。十倍變焦后的細節(jié)展現(xiàn)并不多,但是畫面的構(gòu)圖和氛圍感完美的彌補了細節(jié)的問題。
這是主攝畫面: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800,S:1/33s,F(xiàn):1.4
這是3.5倍長焦: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1600,S:1/25s,F(xiàn):2.1
10倍長焦:
我個人覺得這個畫面還是不錯的,這個蛋形的建筑好像是杭州洲際酒店,發(fā)的光映射到湖面上就像夕陽。給錢塘江創(chuàng)造了正常不太可能出現(xiàn)的夕陽倒影。
晚上的時候和旁邊的杭州大劇院并稱日月齊輝。就是上面那上圖最右側(cè)藍色的那個,是個月牙形,和這個蛋形的正好湊一對。。。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640,S:1/33s,F(xiàn):2.1
同樣是10倍長焦,豎過來拍攝: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640,S:1/33s,F(xiàn):2.1
其實我有嘗試不拍攝到岸邊,完全的偽裝成夕陽,不過看起來觀感不是很好。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146mm,ISO:1600,S:1/20s,F(xiàn):2.1
下面這一張是6.5倍變焦拍攝的,因為我想要這個構(gòu)圖效果,所以它的焦段是177mm。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這一張的,就是光線實在太暗了導致細節(jié)都沒有了??赡懿辉摪胍箒砼?,如果是黃昏時還有一些自然光線的時候來拍的話會更好一些。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177mm,ISO:1600,S:1/20s,F(xiàn):2.1
這個拍攝點位確實是可以的,河面上還時不時有貨船經(jīng)過,地點在杭州的錢江世紀公園,我感覺比杭州那個什么城市陽臺要好看。
下面就是城市陽臺,也可能是我去的太晚了,對面大部分建筑都不發(fā)光了,只有這幾個帆形的建筑給了安慰獎。
這是主攝畫面: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800,S:1/33s,F(xiàn):1.4
這是3.5倍長焦畫面: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1000,S:1/25s,F(xiàn):2.1
這個視角畫面放到十倍感覺不太好看,就不放了。
其他亂七八糟的樣張
再隨便放幾張夜景樣張,拍攝參數(shù)我會標在照片下面,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每張照片的焦距,判斷是否是長焦鏡頭拍攝的,另外可以看一下照片的ISO。
大家也可以點擊上方的目錄直接跳到后面的白天樣張,不過我覺得白天的樣張沒啥好看的,畢竟光線夠的話門鎖都能拍好。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400,S:1/33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1000,S:1/25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0,S:1/33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320,S:1/33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400,S:1/33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1000,S:1/50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1000,S:1/50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101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64,S:1/100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100,S:1/120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500,S:1/33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320,S:1/68s,F(xiàn):1.4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500,S:1/50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400,S:1/37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400,S:1/33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S:1/101s,F(xiàn):2.1
●P60Pro夜景影像總結(jié)
簡單總結(jié)一下華為P60Pro在夜景拍攝中展現(xiàn)出來的一些內(nèi)容。
首先,大家可以再翻一下上面的樣張,注意一下每張照片的ISO,會發(fā)現(xiàn)華為對照片的ISO控制的非常嚴格。
在大部分暗光環(huán)境下,ISO最高也就漲到一千,在錢塘江那樣的光源遠在半公里之外的,ISO也只漲到了一千六。
華為給照片標注的ISO應該是多幀合成中最低的ISO,這個ISO決定著這張照片一個基本的素質(zhì)。
實際上在極其暗光的環(huán)境下,華為迫于無奈也會飆到很高的ISO,比如說下面這一張,是超然樓晚上關燈后拍攝的,ISO飆到了12800。
可以看到畫面效果確實比較差了。然而這樣的照片是非常少的,上面我放的所有照片沒有特意篩選過ISO,只是把我覺得拍的還行的照片放了上來,那些照片的ISO就沒有一個超標的。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12800,S:1/13s,F(xiàn):1.4
也就是說華為的影像策略就是盡可能地把照片的質(zhì)量提高,以較低的ISO完成照片的拍攝。
依靠的應該是比較強的多幀合成的算法。
至少肯定不是靠長曝光,華為拍攝夜景畫面時曝光時間非常的短,基本上是即點即拍,點一下立馬就進相冊了,雖然會在相冊里算一小下下,但是不影響我們點完拍攝以后去做其他事情。
所以綜合使用體驗來看,華為給到的不光是極強的夜景拍攝的成片,同時在使用體驗方面也優(yōu)化的更好。
這一方面的邏輯其實有一點點像蘋果,蘋果也是在愿意犧牲畫面效果來提升拍攝體驗的,但是蘋果犧牲的畫面太多了一點,,,而且我用蘋果試了一下,發(fā)現(xiàn)蘋果在上面這張照片的暗光環(huán)境下也得讀條,而華為P60Pro在上面這個暗光環(huán)境下都不用讀條的,也是即點即拍。
華為的讀條會體現(xiàn)在照片的快門時間信息里,可以看到上面照片的快門時間是1/13s,雖然確實是比較慢的快門,不過高低也算不上長曝光。
另外還有那個經(jīng)典的問題,就是在暗光環(huán)境下,是該提亮,還是該保留光影。而華為的選擇的是如果畫面里沒有光源,整體都比較暗的話,那么就優(yōu)先選擇提亮畫面。
這里可以看這個視頻,當時肉眼看到的亮度和取景框里差不太多,然而拍出來一清二楚。。。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https://www.zhihu.com/video/1626704488265121792
而如果畫面里有光源,那么就會調(diào)用更加復雜的算法,保留出明暗對比的效果,就像下面這樣的。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12800,S:1/10s,F(xiàn):2.1
我覺得這很合理呀。對于夜景拍照到底是亮是暗,華為從P20開始就一直在左右搖擺,而現(xiàn)在這方案我覺得非常的合理。
三、白天樣張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200,S:1/100s,F(xiàn):2.1
白天的樣張實在拍的太多了,如果打亂順序放的話,我在手機上看照片信息的時候找起來就不方便了。
所以我就按照拍照順序放了,也不說很多講解了。部分比較有代表性的樣張,我會打上小標題,大家可以直接跳轉(zhuǎn)去看一下。
比如這里就是一個
十倍長焦樣張: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200,S:1/100s,F(xiàn):2.1
我點開照片信息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上面這一張居然是十倍的畫面,不看照片信息只憑畫面細節(jié)幾乎看不出來是十倍焦段。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753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2494s,F(xiàn):2
十倍長焦樣張2
下面這一張,我是有意要拍后面那個飛機的,看到那個飛機的時候我手忙腳亂掏相機,在飛走之前拍了下來。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S:1/462s,F(xiàn):2.1
偷拍的路人小姐姐,,,
看咱這標準的三分線構(gòu)圖,看咱這前景中景背景,除了看不清小姐姐的臉,沒別的毛病。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100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50,S:1/2353s,F(xiàn):2.1
十倍長焦樣張3
十倍鏡頭下的小松鼠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64,S:1/100s,F(xiàn):2.1
下面這里是法喜講寺的網(wǎng)紅拍照點,我在這里拍了很多的小姐姐,可惜沒有征得人家的授權(quán),就不發(fā)了。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5650s,F(xiàn):2
下面這兩張可以直觀的看一下在白天時華為P60Pro的十倍長焦的照片細節(jié)。
第一張是三倍,第二張是同樣的位置放大到十倍。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64,S:1/120s,F(xiàn):2.1
十倍長焦樣張4
大家可以看一下石獸身上的紋理細節(jié),在白天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下,華為的十倍效果幾乎完全看不出來是極大裁切的結(jié)果,依然是超標的符合朋友圈標準。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80,S:1/120s,F(xiàn):2.1
下面這一張用的主攝裁切到二倍左右,效果依然不錯。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56mm,ISO:80,S:1/553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659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50,S:1/148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80,S:1/100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2247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160,S:1/1000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mm,ISO:50,S:1/2457s,F(xiàn):2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50,S:1/612s,F(xiàn):2.1
關于大光圈
下面兩張我在拍攝的時候,第一站用了默認直出,第二張手動調(diào)節(jié)到了大光圈模式。然后發(fā)現(xiàn)成品沒有區(qū)別。應該是因為默認直出就已經(jīng)開了光圈虛化了,所以沒有必要手動選擇。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50,S:1/742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50,S:1/787s,F(xiàn):2.1
下面是一張十倍的效果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S:1/730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163mm,ISO:50,S:1/177s,F(xiàn):2.1
四,長焦微距
開始測長焦微距的時候陷入了奇怪的誤區(qū),總想著要拍最最近的距離,然后就一直翻車。因為手機上的微距和相機的微距一樣,在距離物體過近了之后,焦平面就會非常窄,很容易就跑焦了。
后來我想開了,就算是拍微距,也要以構(gòu)圖為第一目的,到底近不近,微不微,其實不用那么在意。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200,S:1/88s,F(xiàn):2.1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95mm,ISO:200,S:1/54s,F(xiàn):2.1
下面這張是十倍的焦距,距離有點過近了,我自己也找不清焦點的位置。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200,S:1/64s,F(xiàn):2.1
下面這是上面這朵花的實際大小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長焦微距功能就屬于在手機里不額外占用空間的白給了一個高素質(zhì)的微距攝像頭,不要白不要。
在十倍裁切+最近的對焦距離下,可以得到極強的微距效果,就像上面展示的那樣。
就是華為自動開啟的那個微距功能,我沒有找到有什么效果,好像就是增加了一些奇怪的虛化。
可變光圈
另外說到長焦微距,那就肯定要說可變光圈。
不過這個可變光圈吧,我覺得最重要的體現(xiàn)其實是在部分場景拍攝時可以縮小光圈以減少邊緣虛化的問題,而那個1.4的大光圈,實際測試下來感觸并不大,和其他機型用的1.75啥的在觀感上并沒有很大的區(qū)別。
所以這里就不放有關可變光圈的測試樣張了,并沒有很明顯肉眼可見的效果。
五、極限測試
由于這不是一篇商業(yè)稿件,所以我們可以挖點意義不大的內(nèi)容。
上面最開始我說了,華為P60Pro的影像表現(xiàn)極大的是依賴于逆天的計算攝影。
而在環(huán)境極其暗光,進光量極其少,計算攝影也無法有效的生效全靠硬件水平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華為P60Pro的實際影像表現(xiàn)了。
作為對比,這里用P60系列的好兄弟,OPPO Find X6 Pro作為對比測試。
主攝對比,這里為了增加難度,在拍攝時就拉大了一些畫面,左邊是華為P60Pro,右邊是OPPO Find X6 Pro。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看上面的圖片可能看不出來,可以看一下下面裁出來的細節(jié)對比,可以看到華為的細節(jié)確實有了一些涂抹,色彩邊緣也有了一些銳化的痕跡。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下面是長焦對比,這個對比就稍微的明顯一點了,我就不裁細節(jié)了,因為放大后太鬼畜了。。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這里說一點,其實我原本是拍鍵盤的,這樣可以直接看鍵盤上的字母的清晰度來判斷。
結(jié)果P60的表現(xiàn)遙遙領先,我就覺得不對勁,就算真有點優(yōu)勢也不該那么明顯吧,隨后想到怕是因為計算攝影,華為直接把字給補全了。
于是我換成了雷姆,果然差別拉回來了。
這個測試我到不是想說華為的硬件不好,而是要證明的是,華為P60的硬件確實牛逼。
在這種極限到計算攝影幾乎失效的場景下,P60的效果和目前硬件拉的最滿的機型幾乎差不多。這代表著華為在光線充足,計算攝影完美生效的情況下,照片成品做到碾壓全市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通過這個測試,我感覺華為的RYYB確實是有加成的,不過應該沒有40%那么夸張,畢竟還要加上大光圈,然后還是比一英寸差一點點。我覺得RYYB+大光圈,大概起到了30%的加成。不過還要加上計算攝影,計算攝影少說能提供15%的加成,成片達到一英寸水平并不夸張。
不過另外有一點很奇怪,華為在這種暗光環(huán)境下,長焦有時候會出現(xiàn)奇怪的翻車。
導致成片變成了這樣。。。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奇奇怪怪。
六、翻車
上面放了一個暗光翻車了,不過那沒啥意思,那個實際光線我用肉眼都快看不到了,超出硬件極限導致的翻車不算翻車。
這里給大家放一個好玩的,直接看視頻吧。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https://www.zhihu.com/video/1626694847091376128
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翻車,而且可以百分百復現(xiàn),我拍了幾次都是這樣后,用錄屏錄制了這個視頻。
這是當時拍攝到的畫面。果然呀,計算攝影強的手機就該翻車在計算攝影才比較有意思。。。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焦距:270mm,ISO:50,S:1/17241s,F(xiàn):2.1
對于這個翻車我覺得確實還好吧,這個場景確實是有些奇怪的,而且沒有給路燈P上月亮的紋路我覺得真的算翻車中的萬幸了。。。
七、總結(jié)
總結(jié)沒什么好說的,就是證明一下結(jié)束了。
不過我估計也不會有人看到這里。。。
華為P60 Pro其實最能夠體現(xiàn)影像實力的還是在夜景方面,尤其是夜景長焦,它的RYYB,大光圈,還有計算攝影,在夜景環(huán)境下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因為白天環(huán)境其實大家都知道的,光線屬于溢出的狀態(tài),快門速度能提高到上千分之一,所以在白天的時候那些和進光量相關的加成其實都不太有作用。。。
而到了晚上,大家都開始拼極限進光量的時候華為就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優(yōu)勢。
上面夜景樣張結(jié)束之后寫的那個總結(jié)已經(jīng)很全面了,我就不重復了,大家點擊目錄的“●P60Pro夜景影像總結(jié)”去查看。
后面白天的樣張只看那幾張十倍的樣張就行了,然后極限測試可以隨便看一下,測試不嚴謹,圖一樂。
最后再次重申,以上全部都是廢片,僅供大家參考照片效果。
-----------------------------
歡迎光臨 愛鋒貝 (http://m.7gfy2te7.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