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2863|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如何評價華為發(fā)布的 MateBook 16 ?有什么亮點和槽點?

[復制鏈接]

1427

主題

1523

帖子

6746

積分

Rank: 8Rank: 8

雷鋒再世推廣達人宣傳達人灌水之王榮譽管理論壇元老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1-5-25 05:1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5月19日,華為正式發(fā)布 MateBook 16, 也是華為首款大屏筆記本電腦產(chǎn)品,屏幕還通過了萊茵專業(yè)級色準認證。
-----------------------------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21-5-25 07:11:43 | 只看該作者
此前華為筆記本在國內(nèi)的大屏筆記本產(chǎn)品線中一直是空白,兩臺大屏機器MagicBook Pro和獵人游戲本都劃給了榮耀,與MagicBook Pro同模具的MateBook D 16也不在國內(nèi)發(fā)售。MateBook 16的發(fā)布,補全了這一空缺。
有關這臺機器,棉花想用一句話概括:一臺距離“設計本”只差一步的大屏高性能本。


外觀和內(nèi)設——家族式的傳承

華為MateBook 16的外觀仍然是熟悉的家族風格(本次評測的樣機為深灰色調),A、C、D三面全為金屬,B面有玻璃覆蓋,整機設計元素與華為MateBook14 2020銳龍版十分相似,但揚聲器的開孔從D面移到了C面鍵盤兩側。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Book 16使用了與MateBook 14 2021款同樣的沖壓式結構,中框與C面合為一體,與老款MateBook 14上采用的塑料中框設計不同。
全金屬機身及B面覆蓋玻璃增加了整機外觀上的視覺高級感,但也帶來了整機重量的增加。經(jīng)過實測,華為MateBook 16的裸機重量為2.0千克,配上適配器后的總重量為2.37千克。
更大的機身帶來了更寬松的接口布局空間,因此華為MateBook 16在MateBook 14的布局基礎上增加了一個USB-C接口,兩個接口均為全功能,支持充電、視頻輸出和USB數(shù)據(jù)傳輸;HDMI接口為2.0標準,支持以RGB444的色彩、60Hz的刷新率外接4K顯示器。右側兩個USB-A為USB3.2 Gen1速率。


華為MateBook16的鍵盤部分使用了和其他華為筆記本相同的總成,不帶小鍵盤,支持兩檔背光調節(jié),并集成了隱藏式攝像頭。有關這個鍵盤的評價在此前的MateBook測評中已經(jīng)多次提過,回饋力度尚可但鍵程較短,總體手感一般;攝像頭在收納進鍵盤時與鍵盤融為一體更加美觀,缺點則是這個位置的拍攝角度仍然會讓人臉顯得不自然。
觸摸板的面積相比其他MateBook機型有了明顯增加(圖中參照物為華為Mate40 Pro),同樣也支持微軟的精準觸摸板手勢,更大的面積為手勢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間。或許是出于定位考慮,這塊觸摸板還是傳統(tǒng)的物理一體式設計,并沒有采用MateBook X、MateBook X Pro系列上的壓感觸摸板,因此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上部與下部按壓力度不一致的問題。如果能配備壓感觸摸板,體驗將會有一個明顯的飛躍。
觸摸板下方集成了NFC感應線圈,配合滿足要求的華為手機能擁有完整的多屏協(xié)同體驗。
屏幕——高素質基礎上更進一步

沿襲了MateBook中高端機型的設計,華為MateBook 16同樣采用了3:2比例的16英寸鏡面屏,分辨率為2520*1680。不同的是,官方這次除了100%sRGB色域以外還在色差方面做了重點宣傳,宣稱經(jīng)過出廠校準能做到平均ΔE=1,這樣的宣傳內(nèi)容在MateBook系列中尚屬首次。那么實際的表現(xiàn)又怎樣呢?
這臺測試機的屏幕為來自京東方的TV160DKT-NH0,使用i1 Studio光度計實測屏幕亮度為369尼特,對比度為1763.6:1,色域覆蓋和色域容積分別為95.3%sRGB和96.4%sRGB。
色差、色溫和伽馬方面,這臺測試機的實測平均ΔE為1.05,最大ΔE為2.3,表現(xiàn)很好。白點色溫在15%以上亮度時都在7000-7100K范圍,伽馬也比較接近標準的2.2。
但這并不是全部,與其他MateBook不同,華為MateBook 16在預裝的顯示管理工具中新增加了名為“sRGB模式”的選項。開啟這個選項重新測試,在sRGB模式下屏幕的亮度小幅度下降到333尼特,對比度為1581.2:1。
色差平均ΔE和最大ΔE分別降低到0.7和2.06,尤其在編號22-51區(qū)段的彩色色塊測試中提升比較明顯,多數(shù)原本ΔE>1的色塊均來到1以內(nèi),最大ΔE也從2.3下降到1.13;白點色溫也非常接近sRGB的6500K標準。
測試結果表明,開啟sRGB模式后華為MateBook 16的色彩還原準確度進一步提高,可以很好地滿足sRGB色彩空間下的設計類工作。
性能和散熱——54W高水平釋放,多檔性能調節(jié)仍有優(yōu)化空間

華為MateBook 16搭載了基于Zen3架構的AMD銳龍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也是第一臺使用Zen3處理器的華為筆記本。測試的這臺機器是銳龍7 5800H的版本,提供了“平衡”和“高能”兩檔性能模式,官方宣傳高能模式下則可以穩(wěn)定在54W功耗。
用一系列跑分軟件測試CPU的短時性能發(fā)揮水平,華為MateBook 16的CPU性能表現(xiàn)在大屏全能本中表現(xiàn)出眾。但同時也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平衡模式和高能模式的跑分差不多,部分項目甚至出現(xiàn)了平衡模式跑分反而略高的情況。
再用CineBench多輪循環(huán)跑分測試CPU的長時功耗發(fā)揮水平,R15由于總跑分時間相對更短,兩個模式的跑分基本一致;R20和R23平衡模式的跑分則都在一段時間后稍微下降,高能模式則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
進一步分析跑分過程的功耗數(shù)據(jù),在前5分鐘的跑分過程中兩個模式的功耗都能保持在54W,5分鐘之后高能模式的功耗繼續(xù)保持,而平衡模式下AMD STT機制(類似英特爾的DPTF)開始介入,逐漸降低CPU的持續(xù)功耗釋放上限,最終在8分30秒左右降到45W。
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兩個模式下的短時功耗釋放水平相同,長時功耗釋放水平有9W的差距,這也是短時間跑分兩個模式性能近似、但CineBench R20和R23循環(huán)測試中后半段跑分有差異的原因。CineBench R15的15輪循環(huán)測試全程只用了不到6分鐘,因此無法測出兩個模式的性能釋放不同的場景。
回到跑分結果上,雖然兩個模式的長時間性能釋放有差距,但反饋到跑分上也就只有不到5%的區(qū)別,并且這個區(qū)別只有在CPU長時間高負載的工況下才能觸發(fā)。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選擇哪個模式對絕大多數(shù)的用戶來說并不能感知出性能區(qū)別,這使得調節(jié)性能模式的意義變小,把幾個檔位的性能策略做更明顯的區(qū)分是更好的選擇(比如平衡模式35-40W)。
內(nèi)存方面,華為MateBook 16板載了16GB的DDR4 3200MHz內(nèi)存,AIDA64的內(nèi)存和緩存測試分數(shù)如下圖。
來到散熱環(huán)節(jié),在25℃室溫的環(huán)境下用Prime95單烤30分鐘CPU,功耗表現(xiàn)與CineBench循環(huán)測試類似:高能模式可以穩(wěn)定54W,頻率3.1GHz,核心溫度85℃;平衡模式在保持三分鐘54W后逐漸下降到45W,頻率2.9GHz,核心溫度82℃。
注意到在前幾分鐘兩種模式均為54W功耗的時段中,平衡模式的溫度比高能模式高,這是因為平衡模式風扇調節(jié)策略較為平緩、高能模式較為迅速的緣故。
紅色:高能模式   綠色:平衡模式


高能模式烤機30分鐘后狀態(tài)
平衡模式烤機30分鐘后狀態(tài)
兩種模式下的表面溫度和人位噪音分別如下圖所示,高能模式下的人位噪音為46.7分貝,左右掌托溫度分別為27.9℃和27℃,鍵盤區(qū)域溫度平均32.9℃,最高38.4℃。
平衡模式下的人位噪音為42.7分貝,相比高能模式有了明顯降低。作為代價,機器的表面溫度有了一定升高,左右掌托溫度分別為30.9℃和30.1℃,鍵盤區(qū)域溫度平均35.8℃,最高41℃。
續(xù)航——大電池加持下的長續(xù)航能力

華為MateBook 16配備了84Wh的電池,在類似價位的大屏本中容量屬于第一梯隊。將屏幕亮度調節(jié)到120尼特(對應屏幕亮度45%),分別用PCMark10現(xiàn)代辦公場景和PCMark8的Home模式模擬日常使用進行測試。
PCMark10“現(xiàn)代辦公”的負載較低且任務之間有間隔,測試結果要比一般的連續(xù)辦公場景明顯長。華為MateBook 16的成績?yōu)?4小時43分鐘。
PCMark8的Home檔是輕度和中度負載的混合場景,測試結果通常比實際輕度使用更短。華為MateBook 16的成績?yōu)?小時3分鐘。
拆機解析——為何距離設計本“差一步”?

這次把拆機部分放在最后的目的,是為了回答開頭留下的一個問題:為何會距離設計本只差一步?


華為MateBook 16的后蓋拆解并不復雜,用T5尺寸螺絲刀擰下D面所有螺絲后,用撬片慢慢撬起前部邊緣,再撬起其他部分,即可拆開后蓋。
華為MateBook 16的主板為全新設計,屏蔽罩下方是SSD(測試機為西數(shù)SN730)和板載內(nèi)存,左側是英特爾AX200無線網(wǎng)卡。
相信許多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CPU的旁邊有數(shù)個空著的焊盤。很顯然,這個區(qū)域會用于安裝獨立顯卡,根據(jù)焊盤點位的形狀推斷,這個位置可以上的獨顯是RTX3050Ti、RTX3050或新封裝的GTX1650。同時,華為MateBook 16配備的適配器是一個私有協(xié)議的135W USB-C適配器(機器本身也支持最高100W的PD充電),這樣的功率顯然也是為了有獨顯的配置準備的。
主板設計、適配器功率設計全都為搭載獨立顯卡做了準備,但最終發(fā)布的華為MateBook 16全系都只有核顯。個人猜測,可能是受到了制裁令的影響導致華為拿不到GPU芯片,無法推出帶獨顯的版本。
近兩年來,新版本的內(nèi)容創(chuàng)作類軟件逐步加強了對GPU的利用,如Premiere Pro在2019年開始默認啟用GPU加速,2020年的14.2版本還引入了對NVENC等GPU內(nèi)置編碼器的支持,這些都使得顯卡在設計創(chuàng)作領域的地位日漸重要。
華為MateBook 16擁有高素質且包含出廠調校的屏幕,較高的CPU性能和大容量的電池,這些都是現(xiàn)代設計本所具備的特征,如果能搭載RTX3050或RTX3050Ti,MateBook 16必然能在視頻剪輯等方面得到一個明顯的性能提升。然而這個配置最終并沒有面世,這也是棉花前面用“差一步”來概括這臺機器的原因。
總結

優(yōu)點:
    外觀簡潔美觀,做工不錯;屏幕素質較高且包含出廠校準,色彩還原更準確;CPU性能發(fā)揮比較出色;大容量電池提供了很高的續(xù)航能力。
缺點:
    板載內(nèi)存無法升級;攝像頭角度“拍下巴”,對網(wǎng)絡視頻會議等場景有影響;鍵盤、觸摸板等內(nèi)設素質有待提高;不同性能檔位區(qū)別較小,有進一步優(yōu)化空間。


作為MateBook系列中尺寸最大的成員,華為MateBook 16的設計目標和一系列調校設定都使它有機會成為中端價位競爭力很強的“設計本”,從測試結果來看,這些設計目標基本都比較好地表現(xiàn)了出來,尤其在屏幕和CPU性能兩方面。
可惜的是,獨顯的缺少使得華為MateBook 16的定位只能變?yōu)椤按笃粮逤PU本”,而無法升級的板載內(nèi)存又會讓一批需要用到強CPU性能的群體(如程序員)望而卻步。
希望華為能早日擺脫困境推出搭載RTX3050或RTX3050Ti獨顯的版本,有條件還可以試做小部分32GB大內(nèi)存的版本,讓華為MateBook 16更好地滿足有性能需求人群的需要。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2716

主題

7437

帖子

27萬

積分

Rank: 9Rank: 9Rank: 9

最佳新人活躍會員雷鋒再世推廣達人宣傳達人灌水之王突出貢獻優(yōu)秀版主榮譽管理論壇元老微博勛章

板凳
發(fā)表于 2021-5-25 09:38:11 | 只看該作者
拿到手用了有一段時間了,整個產(chǎn)品無論是做工、質感、屏幕、性能、散熱、都是很優(yōu)秀的,但是我用下來還是有幾個小問題讓我覺得這款產(chǎn)品顯得有點遺憾。
1、鍵盤手感和觸控板手感:雖然不奢求和 Mac 比,但是這個鍵盤手感和觸控板的手感確實不太行(明明 MateBook X Pro還挺好的),可以學學 Surface系列的鍵盤手感和觸摸板手感,畢竟Surface除了好看就這一點好。
2、多屏協(xié)同:少了觸控屏總覺得少了一點玩法:多屏協(xié)同的時候總想著在電腦屏幕上劃動(畢竟觸摸板不好用),另外就是傳輸圖片的時候,動畫會在圖片傳輸完成之后,有種bug的感覺。
3、指紋容易掉,然后pin也不能進入系統(tǒng):為此我還還原了一次系統(tǒng),百度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是MateBook 14系列就存在的問題……
4、屏幕色域其實沒到100%sRGB:本來以為是我這邊的紅蜘蛛的儀器問題,但是好像其他人的評測也是沒到100%的樣子,不過這個可能是測量方式/儀器/標準不同造成的區(qū)別,畢竟色準是真的恐怖,deltaE小于1
不過優(yōu)點還是很多的,整體還是很優(yōu)秀的產(chǎn)品。拉小新 Pro 16過來對比有點不講武德了,MateBook不算性價比產(chǎn)品線,做成這樣我個人感覺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
完整的體驗發(fā)在ifanr上了,到時候公號也會發(fā):
MateBook 16 體驗:比預想的小一點,也比預想的大不少APPSo機構號已經(jīng)發(fā)出來了:
如何評價華為發(fā)布的 MateBook 16 ?有什么亮點和槽點?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地板
發(fā)表于 2021-5-25 10:06:37 | 只看該作者
簡單評價一下這臺筆記本的優(yōu)缺點:
外觀:ACD金屬,B面玻璃,金屬外殼顏值不錯;
屏幕:16.1英寸的3:2,2.5K的高色域屏幕素質還不錯,最高只有60Hz刷新率,稍顯不足;
性能:R7+5800H的版本,官方宣稱的54W的TDP,對于輕薄本來說,其實也夠用了;
鍵盤:沒有數(shù)字小鍵盤;
接口:兩個USB3.2+兩個USB-C+一個HDMI+耳機孔,也夠用了
攝像頭:鍵盤攝像頭,對有視頻需求的消費者不友好,但因此B面顏值更高了,屏占比更高,也算有得有失;
隱私:指紋電源二合一方案還挺方便的,建議錄入中指指紋,更方便一些,(因為中指最長,其他的容易干涉,用過的應該都懂)
充電和續(xù)航:支持PD充電,84Wh的大電池,續(xù)航不錯;
生態(tài):多屏協(xié)同和一碰傳等具有優(yōu)勢;
不足:
1)集顯版本價格,R5+5600H 6299起;R7+5800H 6799起,適合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
2)2kg的重量有些重;
3)首發(fā)備貨量實在太少,京東一共不到2000臺。
跟同是16英寸的友商競品小新Pro 16相比
優(yōu)勢:
A面顏值更高,銀色金屬比暗灰色的金屬,光澤和顏值都更好;
B面由于未布置攝像頭,屏占比更高,顏值更高;
屏幕分辨率同,華為matebook 16的屏幕是鏡面屏,觀感上,鏡面看起來要好于霧面,但霧面屏防眩光效果好,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生態(tài)上,多屏協(xié)同和一碰傳上,華為有優(yōu)勢。
適合追求顏值,喜歡大屏,以及華為全家桶的消費者購買。
聯(lián)想小新Pro16的優(yōu)勢:
性能上,小新Pro16標配就是R7 5800H,最高80W,高配版本有GTX1650版本,性能和性能釋放更強;
屏幕上,小新Pro 16高配具有120Hz高刷;
解鎖方式,小新Pro16支持windows hello,華為有電源指紋;
鍵盤,小新Pro16有數(shù)字小鍵盤;
R7+5800H的版本首發(fā)只有4999,日常價5499;R7-5800H+GTX1650版本首發(fā)5999,日常6499。
性價比用戶,沖~
性能越級,聯(lián)想小新Pro 16上手測評,聯(lián)想小新Pro 16值得買嗎? (內(nèi)含性能測試、以及選購建議)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p/369178649"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pic3.zhimg.com/v2-b84ce0b613d941d41e6ef6c0dece3642_720w.jpg" data-image-width="4080" data-image-height="3060" class="internal">王之葵托利:性能越級,聯(lián)想小新Pro 16上手測評,聯(lián)想小新Pro 16值得買嗎? (內(nèi)含性能測試、以及選購建議)618京享紅包來啦,需要可試試手氣,每人每天三次,積少成多,薅個痛快~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5
發(fā)表于 2021-5-25 11:20:25 | 只看該作者
我現(xiàn)在用的筆記本電腦是華為MateBook X Pro 2020款。即使是今天,我依然認為,這款筆記本我在2020年購買過的所有數(shù)碼產(chǎn)品里最值得買的。這款筆記本電腦不但顏值高,而且,配合著華為手機使用的話,那個多屏協(xié)同的功能真的非常好用。所以,我最近一年內(nèi)至少有三個同事在我的影響下,購買了華為MateBook。
今天發(fā)布的華為MateBook 16是華為MateBook數(shù)字系列里首款大屏筆記本電腦,同時,也繼承了華為MateBook筆記本家族的一些優(yōu)秀基因。
關于外觀和設計
華為MateBook 16延續(xù)了“四面微邊框”的設計,除了下邊框之外,其余三面邊框的僅有5.2mm,屏占比做到了90%。另外,因為現(xiàn)在不少的筆記本電腦都是觸摸屏,所以,用的時間稍微一長,難免在屏幕上留下很多指紋。這款筆記本的屏幕上有AF鍍膜加持,能夠抗油污、抗指紋,避免留下很多指紋的問題。不僅如此,屏幕上還貼合了一塊7H硬度的保護玻璃,能夠有效減少敲擊和跌落產(chǎn)生的劃痕。
華為MateBook 16機身厚度17.8mm,重1.99kg。機身采用高強度鋁合金,提供深空灰和皓月銀兩種配色。我自己的華為MateBook X Pro就是深空灰的,無論是手機還是筆記本電腦或者平板電腦,我對深空灰一直是情有獨鐘,總覺得深空灰看起來更典雅更高級一些。
雖然華為MateBook 16的屏幕比較大,機身相對來說也稍微大了一些,但是,支持單手開合。這一點,而且開合角度最大應該可以做到150度左右(只是目測,沒有用工具實測)。
在接口方面,華為MateBook 16 配備了2個全功能USB-C接口、2個USB 3.2 Gen 1接口、1個3.5 mm 耳機麥克風接口和1個HDMI接口。對于大多數(shù)用戶而言,可以滿足數(shù)據(jù)傳輸、鼠標連接和充電等多場景同時使用的需求。。
關于屏幕
華為MateBook 16采用的是3:2的“生產(chǎn)力屏幕”。為什么3:2的屏幕會被成為生產(chǎn)力屏幕?因為,無論是普通的辦公應用,還是在數(shù)字圖像處理和多媒體編輯等工作中,寬屏更有優(yōu)勢,可以提供更好的觀看視角。
華為MateBook 16的分辨率是2520x1680,擁有100%sRGB廣色域,對比度高達1500:1,PPI為189,300尼特的高亮度。另外,這款筆記本電腦還支持10bit色深和10.7億色顯示。
關于屏幕的色準,一般通過ΔE(色彩偏離度)來進行衡量。ΔE值越小,說明筆記本的色準越好。一般來說,當ΔE<2時,肉眼就難以分辨出屏幕顯示色彩與真實色彩之間的誤差。比較夸張的是,華為MateBook 16的平均ΔE=1。并且,這款筆記本電腦還是全球首款獲得萊茵專業(yè)級色準認證的筆記本電腦。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筆記本電腦行業(yè),一般很少有廠家進行ΔE色彩校準。而華為每一臺MateBook 16在出廠前都會進行色彩校準。即使重裝了系統(tǒng),也可以通過華為的電腦管家重新回復校準參數(shù)。
DC調光,可能很多人時因為一些手機廠家的科普知道的。華為MateBook 16采用了支持DC調光的無頻閃屏幕,并且也獲得德國萊茵低藍光護眼認證。所以,這款筆記本電腦不但可以有效減少藍光的輻射,而且可以有效緩解眼睛的疲勞。
關于性能
在處理器方面,華為MateBook 16采用的是AMD銳龍5000系列標壓移動處理器,提供5600H和5800H兩個版本。5800H相比上一代的4800H,性能上應該有至少20%的提升。所以,在高性能模式下,即使是Photoshop這種比較吃性能的軟件,也不會有什么壓力。
在顯卡方面,華為MateBook 16搭配的是全新AMD Radeon Graphics顯卡。這塊顯卡應該可以輕松應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圖形處理場景。
在存儲方面,華為MateBook 16標配了16GB DDR4內(nèi)存和512GB NVMe PCIe SSD(高速固態(tài)硬盤)。這樣的組合,無論是應用的加載還是大文件的存儲或者壓縮的速度,應該都會表現(xiàn)不錯。但是,這次時間比較倉促,沒來得及測試。
在散熱方面,華為MateBook 16搭載了鯊魚鰭散熱系統(tǒng)。
關于進風口,除了常規(guī)的底部的主進風口之外,還在機身轉軸中部添加了兩個獨立的進風口,大幅提升單位時間的進風量,有可以效改善轉軸三角區(qū)域的發(fā)熱情況。
除了重新設計的立體風道之外,華為MateBook 16采用了75mm+的電競級大風扇,因此帶來的風量提高可達30%左右,大大改善了散熱效果。
關于散熱,華為MateBook 16采用了“全牛角”型雙熱管設計,可以帶來更多的導熱空間。
關于多屏協(xié)同
每一次提到華為筆記本電腦的時候,不能不提“非常香”的多屏協(xié)同。
我自己平時主要用筆記本電腦來寫稿,進行圖文的處理。在沒有用上華為筆記本電腦之前,主要通過微信、藍牙傳輸和數(shù)據(jù)線連接電腦手機等方式來調用手機中的照片或者文件。不是不能用,但不是很方便。自從入手了華為MateBook X Pro之后,配合著華為手機使用,多屏協(xié)同真的是太舒服了。并且,最多可以同時開3個窗口。
現(xiàn)在,華為最新的“PC手機多屏協(xié)同”除了可以進行手機投屏,文件處理和跨屏操作之外,還可以在PC上接聽手機的音視頻通話。也就是說,當注意力集中于PC上,且懶得拿起手機的時候,可以直接在PC上接聽電話。
另外,以前沒法在PC上回復手機信息,現(xiàn)在也可以直接在PC上回復手機信息了。
關于PC多設備互聯(lián)
當我第一次拿著華為FreeBuds 4靠近華為MateBook 16的時候,竟然有自動彈窗,按照指引,可以快速完成配對。并且,當手機同時連接華為手機和華為MateBook 16的時候,如果有電話進來,可以無縫切換到手機。這一點,確實可以帶來非常不錯的使用體驗。
華為MateBook 16除了和耳機可以快速配對之外,當然也支持與華為今天發(fā)布的MateView顯示器無線連接或者有線連接。并且,筆記本和顯示器都是3:2的屏幕,所以可以保持筆記本畫面的原始比例和畫質。
關于華為應用市場
貌似在去年,華為應用市場推出了PC版。但是,在華為的官網(wǎng)找了好幾次,只看到了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版本,并沒有看到PC版。沒想到的是,華為MateBook 16自帶了華為應用市場。
可能有人會說,難道大家下載各種軟件不是去官網(wǎng)下載嗎?現(xiàn)實是,非常多的人,可以說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非官網(wǎng)的第三方平臺下載各種軟件。這一樣以來,因為各種第三方平臺良莠不齊,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少的風險。這里需要吐槽的是,Windows 10的軟件商店并不好用。
所以,如果華為的筆記本電腦都自帶了應用市場,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華為筆記本電腦的用戶而言,不但可以非常方便的下載到各種軟件,而且,大大減少了因為在第三方軟件平臺下載所帶來的風險
關于華為瀏覽器
和華為應用市場PC版有點類似,之前一直想在我的華為MateBook X Pro上使用華為瀏覽器PC版,但是,也是一直沒找到。同樣,華為MateBook 16已經(jīng)自帶了華為瀏覽器。并且,無論是前面提到的華為應用市場還是華為瀏覽器都可以在華為官網(wǎng)進行下載了。
華為瀏覽器的界面布局和Chrome,和Edge有點類似,整體非常簡潔。我平時比較喜歡在各個設備之間用同一個瀏覽器,并且一定會同步書簽。華為瀏覽器在各個設備之間同步書簽沒有任何的問題。
另外,對于不少用戶而言,瀏覽器已經(jīng)成了被釣魚和泄露隱私的重災區(qū)。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用戶和一些女性用戶,更是嚴重。華為瀏覽器支持智能防跟蹤和釣魚,對惡意網(wǎng)址進行攔截,支持智能惡意網(wǎng)站攔截,最大限度的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和信息安全。
關于充電和續(xù)航
華為MateBook 16配置了一塊84W的大電池,并且,支持135W大功率快充。
我很少用筆記本觀看視頻,主要是用來上網(wǎng)和處理文檔。華為MateBook 16充滿電,顯示可以使用21小時(亮度自動調節(jié),分辨率為默認的2520x1680)。所以,如果這部筆記本電腦主要用來辦公的話,一整天都可以不用充電了。
因為最近比較忙,沒有測華為MateBook 16從0到100%的實際充電時間,大家可以關注下官方的信息或者其他博主的信息。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部筆記本電腦的充電器支持華為部分手機的快充。剛好,手上有華為Mate40 Pro和華為P40 Pro,就簡單測了下。


左邊是華為P40 Pro,點亮40%多一些,充電功率是22w。右邊是華為Mate40 Pro,電量60%左右,充電功率20w左右。
小結
如果喜歡大屏幕高性能的筆記本電腦的話,華為MateBook 16確實值得考慮。除了顏值不低之外,性能相對來說也比較均衡,完全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的辦公或者學習的需求。尤其是多屏協(xié)同,真的是太香了。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6
發(fā)表于 2021-5-25 12:34:33 | 只看該作者
    亮點:16寸高分大屏高性能輕薄本,考慮到他的做工檔次,目前并無對手。
有些人拿小新Pro16和他對標,實際上Matebook 16比小新Pro16貴了一千塊錢,也比小新Pro16天生高了一檔。小新Pro16屬于5 Pro的產(chǎn)品檔位。
Matebook 16事實上是屬于7系,嚴格說是和ThinkBook 16p這樣的對位的產(chǎn)品。


另一個創(chuàng)新是華為把屏幕校色的ICC文件寫入了主板,這樣即便重新安裝了系統(tǒng),也可以有ICC文件。這個我呼吁其他友商盡快跟進。


    槽點:目前沒有GTX 1650和RTX 3050的獨顯版本,只有核顯版本,有點浪費了這么好的模具和性能釋放水平。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1

帖子

14

積分

Rank: 1

7
發(fā)表于 2021-5-25 13:33:00 | 只看該作者
比較遺憾的是首發(fā)沒有RTX3050版本,RTX獨顯版應該才是MateBook 16“高性能輕薄本”本來的形象。
6299買到銳龍核顯,比MateBook 14銳龍“官方價格”貴了1000元,談不上性價比很高。但我覺得還可以接受,MateBook系列一貫有不錯的做工口碑,6k價位起步價,也符合“入門高端”的定位。
插拔京東618京享紅包,每天可領三次
MateBook 16向我們展示了華為在筆記本市場的沉淀,我覺得完全可以給小米筆記本Pro上一課,也就是
如何才能做出一臺消費者認可的高端大屏輕薄本

    高性能:銳龍5000標壓處理器、性能釋放54W;3:2差異化屏幕:2.5K、10bit色深、100%sRGB色域、ΔE<1,滿足設計需求,也不用擔心廣色域色彩空間問題。唯一遺憾是300nits亮度不算突出。主流夠用的接口配置:2C2A+HDMI、135W的魔改PD。不過有些所有數(shù)據(jù)接口都是USB 3.2 Gen1 5Gbps的速率,有點摳成本了。84Wh大電池、續(xù)航表現(xiàn)不錯。已經(jīng)形成生態(tài)優(yōu)勢的多屏協(xié)同體驗。

相比之下,小米筆記本Pro堆工藝、堆OLED屏、全C口,忽略了散熱/性能和接口實用性,在品牌形象并未樹立的情況下,過于“偏科”了。
只要外觀、做工做到不錯的水準,消費者可不在意你用沒用CNC一體成型工藝。
MateBook 16的槽點目前看是兩個方面:

    重量2kg,作為核顯本有些重了。由于要兼容獨顯,核顯版本便攜被犧牲了,跟小新Pro16一樣。2kg的3050高性能輕薄本可以接受,但2kg的核顯本,還是重了點。沒有內(nèi)存、硬盤拓展能力。
在16寸大屏上采用3:2比例屏幕,我個人還是有一些疑慮的,因為3:2的優(yōu)勢就是縱向高度更高,但是尺寸越大,縱向空間不足的問題有所緩解,而大屏往往伴隨著影音、游戲需求,需要更多橫向面積。16寸3:2,比16:9的17.3寸還要高,比16:9的15.6寸還要窄。所以我個人更喜歡兼顧辦公和娛樂的16:10。當然大屏3:2對于程序員、重度文字編輯人員來說可能是最愛,視覺沖擊力會比較強。
如果偏愛大屏,并且對外觀做工和屏幕素質都有一定需求,MateBook 16可以入手: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78411081031909376">如果需要更強的顯卡性能,對于游戲、視頻剪輯、后期、制圖等需求,現(xiàn)階段同價位還是推薦小新Pro16(3050版本即將上市):
還是希望MateBook 16的3050版本能夠出來,成為真正沖擊“高性能輕薄本”市場的力作。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2716

主題

7437

帖子

27萬

積分

Rank: 9Rank: 9Rank: 9

最佳新人活躍會員雷鋒再世推廣達人宣傳達人灌水之王突出貢獻優(yōu)秀版主榮譽管理論壇元老微博勛章

8
發(fā)表于 2021-5-25 14:27:04 | 只看該作者
我是在發(fā)布會前一周收到華為Matebook 16的,配置為AMD 5800H標壓CPU以及VEGA核顯,16+512GB版本。
之前我和華為Matebook 14 4600H標壓版度過了一段很愉快的時光,不錯的負重與做工,良好的CPU性能釋放,3:2比例100% sRGB色域屏幕,標準HDMI輸出口,加上便捷的多屏協(xié)同,所以很多時候出差,授課帶的都是它。
現(xiàn)在更大尺寸的Matebook 16來了,更充裕布局帶來更好的性能釋放,得以讓我外出時的辦公效率進一步提升。
Matebook數(shù)字系列上所有加顏值的老傳統(tǒng)都被延續(xù)了下來,為高屏占比做出貢獻的彈出式的攝像頭;指紋識別與電源開關二合一的啟動鍵;與屏幕邊框同色的黑色鉸鏈;所有這些都讓華為Matebook 16的B面和C面看起來更簡潔清爽。
筆記本的A,B,C,D面如上圖,屏幕鉸鏈設計允許單手開合,屏幕翻轉無法達到180%,所以向辦公桌對面的同事展示素材時需要轉一下電腦。最大翻轉角度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和之前Matebook 14最大的不同就是C面兩側多了兩組直面用戶的出音孔陣列,配合兩個支持虛擬5.1、7.1多聲道輸出的揚聲器,觀影感受確實更為沉浸,出差間隙,在酒店住所放個演唱會視頻放松下真的很不錯。
哦對了,既然剛才說到外出公干,這個布局設計對于商務人來說很友好:
麥克風拾音口的位置被設計到了觸控板下方,離手部最近的扣手位置,不僅遠離了機器內(nèi)部的噪音源,也離發(fā)聲位置更近。雙麥克風拾音采樣+遠離機內(nèi)噪音源+華為AI降噪算法,讓收音更為清晰的同時,最大限度屏蔽了環(huán)境噪音(鍵盤,空調,周圍交談,交通設施),保證了商務會議中雙方信息溝通流暢高效。
當然,我最欣賞的還是華為所堅持的3:2比例顯示屏,相比16:9的屏幕,在照片修圖,圖文排版,甚至閱讀PDF雜志時能顯示更多的縱向內(nèi)容從而增加工作效率:
Matebook 16的右側接口與Matebook 14一致,兩個USB A口,但由于尺寸增加帶來的寬松布局,之前讓我尷尬的痛點:只有一個全功能C口被妥善解決了,Matebook 16的左側這次提供了兩個全功能C口,這樣就終于可以一邊插電跑性能模式,一邊接全功能拓展塢鏈接移動SSD了(鼓掌)。
全尺寸HDMI輸出口也被一并保留,這樣我在外出演示時就可以直接與影音功放或投影儀鏈接而無需額外攜帶轉換頭,十分方便。
前不久華為升級了電腦與手機之間的多屏協(xié)同,現(xiàn)在可以在PC端開啟雙手機窗口了,有了雙窗口,就可以進一步利用筆記本的大屏幕控制手機,在瀏覽網(wǎng)頁的同時,拖拽文件了,效率比之前又更進一步。
連接方式也很簡單,只要開啟華為手機的藍牙,輕輕觸碰筆記本的觸控板,Matebook 16就會自動識別發(fā)起鏈接請求,手機授權即可,整個過程不到10秒,如果你手機登錄了華為賬戶,你甚至可以把云端的數(shù)據(jù)(聯(lián)系人,相冊,備忘,錄音等)有選擇地同步到筆記本,對于頻繁切換手機的商務人士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功能。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相比手機的小屏幕,活用筆記本的大屏幕可以將圖文選擇,移動,編輯,排版的效率最大化,由于多屏協(xié)同的數(shù)據(jù)鏈路通信,最終的成品文件還可以直接被筆記本,手機,華為云三者同時收錄,不僅高效,三重備份也更安全。
這次Matebook 16附帶了135W較大功率的電源適配器,最大能輸出20V電壓,6.75安培的電流,尺寸約為77x77x28mm。
按照道理,以5800H與核顯完全用不到這個配置,是不是為以后的獨顯版(GTX 1650獨顯)預留?我覺得可以期待下。
受益于更大的空間,更強勢的散熱方案也為5800H提供了更為充足的釋放余地,和我之前的Matebook 14 4600H標壓版相比,Matebook 16的性能釋放好了一個檔次:
可以看到Cinebench R20的多核跑分差距超過50%,不僅僅是因為更強力的CPU性能,Matebook 16機內(nèi)更充分的散熱布局也讓5800H能一展身手,跑出更好成績。
在3D Mark的Time SPY以及Fire Strike子項目中,Matebook 16 5800H也有超過30%的提升,提升顯著。
可以這么說,如果喜歡華為協(xié)同生態(tài)并想要在體驗上(屏幕分辨率,CPU性能釋放)更進一步的話,Matebook 16是個值得考慮的產(chǎn)品。
最后就是顏值,雖然這個話題比較主觀,見仁見智,但一直以來,我很欣賞華為的簡約審美以及在機身工藝上打磨與精進的態(tài)度,這次的Matebook 16的做工與質感細節(jié)也比較戳我。
無論是鋁合金霧面與高光對比搭配的A面,大面積AG玻璃觸控板,還是各種轉折處的倒角,拋光處理,華為似乎都在致力于把這款產(chǎn)品打造成內(nèi)外兼修的工作伙伴。
或許有人會說同樣的價格,華為的配置并不討巧,沒錯,論同價位段的配置,華為并無優(yōu)勢,但論設計做工與軟件生態(tài)的建設,它處于行業(yè)頂尖。
如果你追求的不是一味的性能釋放,而是更注重設備之間的協(xié)同與辦公的高效化,那么根據(jù)預算,Matebook全系筆記本都可以考慮一下。
話不多說,文章的最后,放幾張隨手拍的圖,向“處于難關”的華為致敬。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9
發(fā)表于 2021-5-25 15:16:30 | 只看該作者
今天在直播的時候順便聽了華為的發(fā)布會。
其實現(xiàn)在寫這個回答的時候也在直播……
就……日常水播薅知乎羊毛……(x)
華為的MateBook系列其實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樣子,大概也是因為很早以前matebook 13那個櫻粉色。所以今天即使是在直播我也還是蹲了一下matebook16……
畢竟這樣的大屏筆記本,不管是辦公需求,移動需求來說,都是可圈可點的。
首先我們先來瞅瞅這臺機器的賣點:


    16 英寸 3:2 高色準全面屏R7-5800H平衡模式 | 54W 高能模式16 GB DDR 484 Wh 電池+135 W 快充多屏協(xié)同;華為電腦管家、華為應用市場、華為云空間、華為瀏覽器


首先我要說的第一句話就是:AMD,yes!
5800H好評。
接下來比較吸引我的就是全金屬機身,加上90%的屏占比,外觀也是可以夸他好看的水平
(我個人覺得灰色比較別致一點)
屏幕素質可以說是極好。再加上這樣出色的屏占比,不管是商務,開會,還是抱著本子看劇都可以異常舒適。
而且我比較推崇類似于華為,榮耀,蘋果的輕薄本商務本還考慮到一個因素,就是售后會很方便。當然并不是說其他牌子不行,事實上,我們?nèi)绻媚硸|和品牌的售后,在硬件出問題的情況下絕對夠了……
但是,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一句話……
就是:重啟解決98%的問題,重裝解決99%的問題,重買解決100%的問題。
雖然我們大家基本上都會重裝系統(tǒng),但是不會裝系統(tǒng)的是多數(shù)。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就有線下實體店和維修中心的話,抱過去,人家重裝一下,就解決了。而不是像我之前修電腦一樣,一送售后,就一個月以后見了。
而且還得自己備份數(shù)據(jù)……
拿去維修中心人家還能幫你備份一下,多好啊。
誒等等,跑題了……
接下來其實是多屏協(xié)同,這個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作為一個日??恳苿庸虘B(tài)傳輸數(shù)據(jù)的弟弟來說…我很羨慕,是真的。


最后,再提一句散熱吧。
因為年少無知的時候我曾經(jīng)抱著我的游戲本跑分(想想我可真是勇)就導致了我現(xiàn)在不管看啥本子第一反應都是看散熱,也算是作下病來了……
而且沒想到的是這臺機器的某東頁面竟然有散熱模塊的示意圖。
而直播的時候同樣提到了散熱部分??雌饋韮?yōu)秀的散熱也是這臺機器的賣點之一。而看到已經(jīng)拿到機器測評的大佬們的烤機測評,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比較有意思的是,看了棉總的拆機圖,看到板子上預留了也許是獨顯的焊接位。也能正好的對應之前這臺機器有獨顯的傳聞。
(我以前真的以為會有獨顯?。。。?br /> 我猜,以后華為還是有可能再出獨顯版本的matebook吧。當然這是我猜的


當然更有意思的是,我掐著時間想看看官方頁面……
就……
又是秒沒
好像今年的比較好一些本子都是秒沒QAQ
是不是以后可以憑借會不會秒沒來判斷筆記本優(yōu)劣(x)
最后,來個紅包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80554101571375104">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10
發(fā)表于 2021-5-25 16:07:32 | 只看該作者
對于這款產(chǎn)品,我們先簡單對賣點進行匯總:
    16 英寸 3:2 高色準全面屏AMD 銳龍 5000 系標壓處理器平衡模式 | 54W 高能模式16 GB DDR 484 Wh 電池+135 W 快充多屏協(xié)同;華為電腦管家、華為應用市場、華為云空間、華為瀏覽器
因為在準備華為下一場發(fā)布會,你們懂,忙到微信都不怎么看了。
具體 MateBook 16 產(chǎn)品的評測,大家看 @Navis Li @cotton 等小伙伴的就可以。
這篇文章,我切入講解的角度會不太一樣,大家可以簡單看看。在這里,我跟大家講兩個觀點。
    華為在降低用戶決策成本華為在改寫行業(yè)游戲規(guī)則
華為在降低用戶決策成本

這一點很好理解。我們思考一下,如果要問筆記本用戶從哪里來,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出發(fā)
    華為手機用戶非華為手機用戶
對于第一類用戶,用兩個點去吸引:本身過硬的產(chǎn)品,以及無敵的生態(tài)體驗。
這里要注意的是,相比于本身過硬的產(chǎn)品,無敵的生態(tài)體驗在銷售層面,更有拉力。
很簡單,一句話:華為手機用戶,閉著眼買華為筆記本就可以,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如果你沒買華為筆記本,多屏協(xié)同、華為云空間等生態(tài)內(nèi)的體驗,你都錯失了。
而這樣優(yōu)質體驗的錯失,優(yōu)質體驗的白白浪費,是很可惜的,機會成本過高。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幾年來,華為對于 PC 層面的重視。
可以說所有產(chǎn)品系列,除手機之外,華為最重視的,莫過于 PC 產(chǎn)品,其次才是Pad和穿戴。
對于第二類用戶,用本身過硬的產(chǎn)品吸引即可。
很簡單,也是一句話:不管你是什么生態(tài),你買華為筆記本,也是值得。
最典型產(chǎn)品,恰如華為 MateBook 14 系列。
這款產(chǎn)品一上市就成為爆款,我們從調研公司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購買這款產(chǎn)品的用戶,手機型號多種多樣,無論你是 iPhone 還是其他。
雖然這些手機,無法體驗到華為獨家的生態(tài)體驗,但如果把 MateBook 14 單獨看成它就是一款筆記本(無生態(tài)可言),它都是一款綜合能力足夠的產(chǎn)品。
現(xiàn)在我們回到現(xiàn)在的課題,華為 MateBook 16 的價值到底能不能支撐消費者購買?
無非也是兩點:作為筆記本,本身過硬的產(chǎn)品實力。作為華為生態(tài)的一環(huán),所帶來的絕無僅有的生態(tài)體驗。
我們先看第一點:過硬的產(chǎn)品實力。
前面已經(jīng)列了,無論是全面屏、鍵盤、做工、續(xù)航、性能等等,MateBook 16 綜合來看都是一款不錯的產(chǎn)品。
但有一點遺憾的是,這款產(chǎn)品今天上市,并沒有獨顯版的推出。
在這樣一個尺寸的市場里,在這樣一哥追求性能的認知里,沒有獨顯版是比較遺憾的。
當然,問了一些朋友,主要原因在于供貨上的不足,以及大家眾所周知的原因。
我相信華為肯定想上獨顯版,但因為綜合因素,這款產(chǎn)品預計是會 delay 一段時間。
但相信不久后,華為還是會上獨顯版本,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另外,華為云空間、華為應用市場這些產(chǎn)品依然都在。希望未來,華為能在短時間內(nèi),把華為備忘錄等等一系列軟件體驗,都帶到電腦上來。
我們再看第二點:無敵的生態(tài)體驗。
這一次 PC 的多設備協(xié)同,相比于之前有一定的提升,也讓我們看到了前景。
對于多設備協(xié)同,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手機與電腦之間的多屏協(xié)同。
但這一次,華為還帶來了 MateBook 16 和華為 FreeBuds 4 / 華為 FreeBuds Pro 等耳機,當耳機靠近電腦時即可被發(fā)現(xiàn),自動彈窗,點擊即可輕松配對。
而且在完成首次配對后,后續(xù)每次使用時都能快速自動連接。
而且耳機支持同時連接 MateBook 16 及華為手機,多設備的切換更加順暢。
今天同時帶來的是 HUAWEI MateView 顯示器。MateBook 16 支持與 HUAWEI MateView 有線、無線連接。
至此,華為 PC 類產(chǎn)品打通了與華為手機的協(xié)同,與華為顯示器的協(xié)同,與華為耳機的協(xié)同。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未來,當平板、手表、智慧屏等系列新品發(fā)布,華為持續(xù)打通這個生態(tài)里的協(xié)同體驗。
更甚,直接把智慧生活作為內(nèi)置軟件,讓PC也能夠成為一個 IoT 控制中心,這樣的未來是符合想象,也是足夠誘惑的體驗。
所以,對于非華為手機的用戶,華為應該認真做好筆記本產(chǎn)品本身,多出一些類似 MateBook 14、MateBook X Pro 這樣的爆款產(chǎn)品出現(xiàn)。
而對于華為手機用戶,或者說華為生態(tài)用戶,華為應該持續(xù)去做甜品式的多設備協(xié)同功能,讓用戶感受到華為生態(tài)的便利。
華為在改寫行業(yè)游戲規(guī)則

之前華為 Mate X2 折疊屏發(fā)布的時候,華為稱其為新一代折疊旗艦。
當然,這款產(chǎn)品也足夠配得上這個稱號。我們仔細看這個定位的支撐點,主要是三個:頂級的硬件、優(yōu)質的軟件、適配的生態(tài)。
我認為需要再加一個,全場景能力。
做產(chǎn)品的思路,大致都是一樣的。把這一套邏輯帶到筆記本行業(yè),也同樣適用。
頂級的硬件,遙想 2018 年華為 MateBook X Pro 所帶來的 3:2 全面屏,以及一鍵指紋開機等,都是在這個行業(yè)上的突破。
但硬件上的突破,如果稱之為改寫行業(yè)規(guī)則,那還難以支撐。
因為在硬件上,雖然 PC 行業(yè)比不了手機瘋狂快速式的迭代,但創(chuàng)新不少,而且越來越多。
但真正攪動行業(yè)的,在于擁有硬件基礎上,再輔以軟件體驗和全場景。
生態(tài)這部分暫時不說,有驚喜,不泄密。
得益于手機龐大的存量用戶,華為做了兩件事。
第一,華為把自家的云空間、應用市場、瀏覽器全部內(nèi)置到筆記本上。
第二,華為不斷打通自家設備與PC的協(xié)同。這些能力,在傳統(tǒng)的 Windows 陣營,是根本看不到的。
現(xiàn)在,能有生態(tài)這個概念的,莫過于蘋果和華為。
所以,華為進入 PC 行業(yè)不過幾年,做到了輕薄本市場第二的原因,得益于母品牌的加持,也得益于華為對于這個行業(yè)的思考。
因為,做好硬件創(chuàng)新是第一部分,而做好軟件體驗和全場景體驗,則可以稱之為甜品級別的殺手锏。
當所有廠商一股腦的持續(xù)在硬件上創(chuàng)新的時候,華為一邊也走這條路,一邊開辟了另一條分叉,去證明一件事情:1+1>2;
手機和電腦的協(xié)同、耳機和電腦的協(xié)同、顯示器和電腦的協(xié)同,大大的提升了生產(chǎn)效率。
云空間的內(nèi)置、瀏覽器的內(nèi)置,大大降低了信息流轉的成本。
這才是華為對于這個行業(yè)的思考?;蛟S說改寫行業(yè)規(guī)則有點過頭,比較標題黨,但這一點確實在其他 Windows 陣營上,沒怎么看到。
寫在最后

關于多屏協(xié)同,或者說華為云空間等軟件體驗,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針對這一代的 MateBook 16 綜合而言,我的感覺是有驚喜有遺憾。
驚喜在于依然保持一流的做工,保持相對較好的性能釋放,以及高色準的全面屏等。遺憾在于,獨顯版本尚未上市。
但瑕不掩瑜,硬件上能力的提升,加上軟件的優(yōu)勢和生態(tài)的體驗,足以支撐這款產(chǎn)品更好的走下去。
或許,對于 PC 品類的發(fā)展,值得我們再次思考一次。這個市場,有更多想象空間。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1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