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184|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有哪些渠道可以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

[復制鏈接]

1465

主題

1527

帖子

6083

積分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1-11-4 23:38: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喜歡搜集信息,成為我的日常。經過十幾年的信息搜集體會,發(fā)現信息其實分不同等級,剛開始我在最下面兩個信息層次,慢慢的我獲取的信息更高效更直接更一手,才發(fā)現信息其實是有層次。這些層次也導致了大家的信息差,但是一旦入門其實沒有特別難的事情。
不為人知的信息的金字塔結構


大概分成這樣的信息金字塔,大部分人其實連塔基都算不上,因為很多人的信息源不全,知道的信息都是落后的二手的。對工作更有用的是倒數第二部分,這些數據和報告可以用來幫助工作。上面的層次的信息更專業(yè)和渠道很特殊,但是也可以努力加入到對應的微信群和人脈里。加入就不是問題,有時候有創(chuàng)業(yè)者問如何找到投資,我可以給你投資list,但是不如我告訴你,你認識我就可以了(比如)。你認識一個投資人,大概率就 認識了這個圈子,那么推薦合適的項目就不是問題。
對這些信息源的每一層次的解讀


舉例了下,每個層次的信息如何獲得,其中大部分我在知乎都回答過,下面我給每個層次的獲取方法一些鏈接,能幫助到大家。



8,大家都看得到的新聞
    除了常規(guī)新聞,關注的維度要多元,比如新聞網站,微信增加到6000個聯系人(上限),這樣刷朋友圈你可以更快的獲得很多消息;比如關注知乎2000個大v,可以獲得更多 的知識信息來源。

7,需要來源能知道的報告
    我總結了大概十個找到對應報告的有效的可靠的信息源。

    如何高效的使用搜索引擎,也是非常有用的來源。怎么找到關鍵詞,怎么滿足更廣泛的需求,是可以鍛煉的能力。

6,數據來源可以調研的報告信息
    找咨詢公司合作,或者自己出預算,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實際調研,還原商業(yè)原貌,這里可以參考瑞幸的做空報告。
5,爬蟲可以得到的數據
通過爬蟲可以獲得很多網站和你想要了解的商業(yè)的數據,從而獲得認知和信息。
4,高端專家訪談
在行大概五年多了,很多人咨詢企業(yè)和行業(yè)問題,專家自己首先有很多的總結,其次會把過去十年對內容的觀察,對行業(yè)的生態(tài)的觀察在1-2個小時內和人溝通清楚和給到建議,所以這些都是更高效的獲取的方式。
另外有一些專家咨詢平臺,通過電話付費方式,可以快速聯系到一些你想要了解行業(yè)的專家,進行訪談,知無不言。這樣不管是投資進入一個領域,要創(chuàng)業(yè)進入一個領域,要職業(yè)轉型進入一個領域都可以很快的有個了解。
除了一些平臺之外,如果自己積累一些人脈,也可以快速找人問下,這樣能更高效的幫助你理解和學習信息。
3,知情人群內幕
很多事情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果你進入一些圈子,你可以很快的獲得一些行業(yè)內的信息和更快的和信息進行連接。這里鼓勵大家都加入一些自己垂直類的優(yōu)質的活躍的社群,然后通過線上和線下建立私域流量信息。很多就可以獲得更一線的內幕和更確切的消息。
再比如,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長安十二時辰,這個電視劇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家安插在不同團隊中的暗樁。可以在公司內部安插自己的暗樁獲得更一線的信息,也可以在其他公司安插,這樣獲得信息更動態(tài)和直接。這個也是門操作方法。
2,福爾摩斯
有這樣一群人,比如一些財經記者,或者做媒體的一些分析師,比如自媒體那個賬號:latest晚點等等。首先他們在信息源上基本到了層次3也就是在不同公司有暗樁,他們獲取的信息,都是很頂級的,不是一般員工可以提供的,另外他們有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可以綜合前后的很多線索從而推敲出答案。
1,某些人
在獲取信息和獲取道路上進階的過程中,在尋找不管是信息還是創(chuàng)業(yè)者,亦或是尋找投資人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最有效的方式,還是能找到一個關鍵人,這個關鍵人他知道所有的信息,一手的,直接的,內幕的,全面的,然后還能提供分析,這樣你找到他,也就獲得了頂級的信息,然后輔佐以自己找到的信息,你更高效一些。

-----------------------------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0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21-11-5 01:30:46 | 只看該作者
--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喜歡搜集信息,成為我的日常。經過十幾年的信息搜集體會,發(fā)現信息其實分不同等級,剛開始我在最下面兩個信息層次,慢慢的我獲取的信息更高效更直接更一手,才發(fā)現信息其實是有層次。這些層次也導致了大家的信息差,但是一旦入門其實沒有特別難的事情。
不為人知的信息的金字塔結構


大概分成這樣的信息金字塔,大部分人其實連塔基都算不上,因為很多人的信息源不全,知道的信息都是落后的二手的。對工作更有用的是倒數第二部分,這些數據和報告可以用來幫助工作。上面的層次的信息更專業(yè)和渠道很特殊,但是也可以努力加入到對應的微信群和人脈里。加入就不是問題,有時候有創(chuàng)業(yè)者問如何找到投資,我可以給你投資list,但是不如我告訴你,你認識我就可以了(比如)。你認識一個投資人,大概率就 認識了這個圈子,那么推薦合適的項目就不是問題。
對這些信息源的每一層次的解讀


舉例了下,每個層次的信息如何獲得,其中大部分我在知乎都回答過,下面我給每個層次的獲取方法一些鏈接,能幫助到大家。



8,大家都看得到的新聞
    除了常規(guī)新聞,關注的維度要多元,比如新聞網站,微信增加到6000個聯系人(上限),這樣刷朋友圈你可以更快的獲得很多消息;比如關注知乎2000個大v,可以獲得更多 的知識信息來源。

7,需要來源能知道的報告
    我總結了大概十個找到對應報告的有效的可靠的信息源。
在哪里能找到各行業(yè)的分析研究報告?
    如何高效的使用搜索引擎,也是非常有用的來源。怎么找到關鍵詞,怎么滿足更廣泛的需求,是可以鍛煉的能力。
如何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
6,數據來源可以調研的報告信息
    找咨詢公司合作,或者自己出預算,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實際調研,還原商業(yè)原貌,這里可以參考瑞幸的做空報告。
瑞幸遭做空報告全文:欺詐 + 基本崩潰的業(yè)務5,爬蟲可以得到的數據
通過爬蟲可以獲得很多網站和你想要了解的商業(yè)的數據,從而獲得認知和信息。
曹婷婷:知乎和B站粉絲最多的1000人都是誰?4,高端專家訪談
在行大概五年多了,很多人咨詢企業(yè)和行業(yè)問題,專家自己首先有很多的總結,其次會把過去十年對內容的觀察,對行業(yè)的生態(tài)的觀察在1-2個小時內和人溝通清楚和給到建議,所以這些都是更高效的獲取的方式。
另外有一些專家咨詢平臺,通過電話付費方式,可以快速聯系到一些你想要了解行業(yè)的專家,進行訪談,知無不言。這樣不管是投資進入一個領域,要創(chuàng)業(yè)進入一個領域,要職業(yè)轉型進入一個領域都可以很快的有個了解。
除了一些平臺之外,如果自己積累一些人脈,也可以快速找人問下,這樣能更高效的幫助你理解和學習信息。
3,知情人群內幕
很多事情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果你進入一些圈子,你可以很快的獲得一些行業(yè)內的信息和更快的和信息進行連接。這里鼓勵大家都加入一些自己垂直類的優(yōu)質的活躍的社群,然后通過線上和線下建立私域流量信息。很多就可以獲得更一線的內幕和更確切的消息。
再比如,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長安十二時辰,這個電視劇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家安插在不同團隊中的暗樁??梢栽诠緝炔堪膊遄约旱陌禈东@得更一線的信息,也可以在其他公司安插,這樣獲得信息更動態(tài)和直接。這個也是門操作方法。
2,福爾摩斯
有這樣一群人,比如一些財經記者,或者做媒體的一些分析師,比如自媒體那個賬號:latest晚點等等。首先他們在信息源上基本到了層次3也就是在不同公司有暗樁,他們獲取的信息,都是很頂級的,不是一般員工可以提供的,另外他們有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可以綜合前后的很多線索從而推敲出答案。
1,某些人
在獲取信息和獲取道路上進階的過程中,在尋找不管是信息還是創(chuàng)業(yè)者,亦或是尋找投資人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最有效的方式,還是能找到一個關鍵人,這個關鍵人他知道所有的信息,一手的,直接的,內幕的,全面的,然后還能提供分析,這樣你找到他,也就獲得了頂級的信息,然后輔佐以自己找到的信息,你更高效一些。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4

帖子

2

積分

Rank: 1

板凳
發(fā)表于 2021-11-5 03:02:26 | 只看該作者
用python或者Go寫爬蟲抓取網絡數據,利用正則表達式等技術手段將臟數據清洗并結構化放入到數據庫,然后作分析以及長期監(jiān)控。

所謂爬蟲當然不是下圖的蟲子



而是這樣的蟲子,其實就是一套自動讀取網頁和解析網頁的程序而已。



網絡上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能代表生活中的真實現象。通過爬蟲加正則這種自動化的工具,能夠耗很少的人工就可以將數據和信息采集并結構化,后續(xù)通過更多的分析工具完成許多有商業(yè)價值的分析并獲取所謂的insight(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和洞察)。

我曾經看到一個知名對沖基金的研究員,一頁一頁得手工翻看搜房的網站,并用Ctrl C+Ctrl V記錄搜房所有自有經紀人的信息到Excel,并統(tǒng)計他們當前的成交量。然后每周做一次,查看每個經紀人的成交量增量。通過這樣的數據分析來判斷搜房轉型到自由經紀人業(yè)務之后,模式是否成功。因為工作量實在巨大,后來只好請了一票實習生來做。

然而其實這就是一個程序員用Python做好爬蟲以及結構化數據最后分析的簡單事情,于是出手相助有了如下的分析。輕松將搜房在各個城市的經紀人數量及單產搞清楚并按時監(jiān)督,計算搜房在自有經紀人業(yè)務線的產出不是問題。
http://xueqiu.com/3917381252/45640644





另外,還有基金在投資掛號網之前,讓著幫忙做些數據統(tǒng)計和調研,于是有了下面的回答:如何評價掛號網? - 何明科的回答。下面的圖表結合了從掛號網抓取的數據以及宏觀數據。



當然,給基金干活,數據的可視化很重要,于是用了一下這個服務文圖 ,將圖表畫得很炫,逼格頓時提高。一些炫目圖標的效果如下,原文在世界各國的智商分布(http://wentu.io/publish#fd5da46583e2c60f),重慶小面如何風靡全國的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以及RIO是如何席卷大江南北的?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還可做許多比較酷的事情,獲取許多人不知道的知識(其實別人離得到這些知識也就差一層窗戶紙),幫助自己觀察生活及背后的現象
    看看咖啡的推廣到底如何:為什么麥當勞和肯德基都開始注重現磨咖啡的推廣,其優(yōu)勢與星巴克等傳統(tǒng)咖啡行業(yè)相比在哪里? - 何明科的回答
    幫助自己買車:一年當中買車的最佳時間為何時? - 何明科的回答
    看看最近是否適合換工作:互聯網行業(yè)哪個職位比較有前途?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看看最近的房價和走勢:下半年深圳房價將如何發(fā)展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深圳的房價是在三個月內暴漲起來的嗎?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學區(qū)房到底鬧哪樣?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滿足吃貨的好奇心:重慶小面如何風靡全國的 - 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最后的大雜燴:能利用爬蟲技術做到哪些很酷很有趣很有用的事情? - 何明科的回答

技術方面,Python寫爬蟲非常方便,調試正則這個網站很不錯Online regex tester and debugger: JavaScript, Python, PHP, and PCRE。

最后補充一個額外的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不過這個比較個案,就不多說。有哪些「神奇」的數據獲取方式? - 何明科的回答
—————————————————————————————————————
更多文章及分享請關注我的專欄,數據冰山:http://zhuanlan.zhihu.com/hemingke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地板
發(fā)表于 2021-11-5 05:00:13 | 只看該作者
我曾聽說過一句話,要進入一個領域,我們只需要讀三個人的書就夠了。當你通過收集整理把那三個人的信息找全之后,其實就已經理解了一個領域 80% 以上的內容。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選擇哪三個人,才能達到效果呢?
我的建議是,如果我們對一個領域完全陌生,但是又想迅速進入這個領域,我們應該讀的三個人是:「開創(chuàng)者」、「分歧者」與「綜合者」。
要了解一個領域,就要找到「開創(chuàng)者」
每一個行業(yè)都有開山鼻祖,比如魯班是建筑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餐飲業(yè)則是易牙。在知識界,每一個領域也都會有一個創(chuàng)始人,他們就是一個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比如,凱恩斯是宏觀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者,天下霸唱是中國盜墓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
我們想要進入一個領域,要了解一個領域的知識,就必須要熟讀「開創(chuàng)者」的書,因為「開創(chuàng)者」身上凝結了很多關鍵信息,這是其他人做不到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第一,想要理解一個領域的思維框架和思考方式,讀「開創(chuàng)者」的書會達到直入主題,一網打盡的效果。一個開創(chuàng)者一定是從某一個領域走出來的,因為那個領域很多觀點無法容納進他的思維框架里,所以他才會出來開宗立派。因此,「開創(chuàng)者」一定對他之前的領域有過系統(tǒng)的反思和批判,這個反思和批判,他做過之后,后人就不需要再做了。
第二,一個「開創(chuàng)者」之所以開宗立派,一定是要解決某一個方面的問題。比如經濟學是為了解決效率問題,社會學是為了研究社會不同階層的性質和訴求,心理學是分析人類的精神狀況。
這個目的,由于創(chuàng)始人自己曾經系統(tǒng)地闡述過,他們會寫很多的導論、宣言和系統(tǒng)論述學科宗旨的文章,所以一般后人都不會再闡述。如果我們沒有讀過創(chuàng)始人的書,這部分關鍵信息可能就會遺漏,很多后人的書我們其實是讀不懂的。
今天的哲學系學生都依然要讀兩千多年前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就是這個原因。并不是他們守舊,而是因為蘇格拉底提出的很多想法,之后的哲學家都不會再提及了。
第三,如果我們不讀創(chuàng)始人的書,很有可能根本無法了解其他人為什么要研究那些領域?!搁_創(chuàng)者」往往是一個很全面的人,因為他是第一個開宗立派的。雖然很多領域他都沒辦法深入講解,但他經常會做一些點到為止,提一些暢想。他的學生和門徒都是根據他的這些想法和暢想深入地進行研究。
比如我上次提到的胡適,他在文史哲好多領域都提到過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想法,但他自己都沒有深入研究,他的史學被他的門徒顧頡剛和傅斯年繼承了,他的紅學被周汝昌等后學繼承了。
我說的「開創(chuàng)者」也不見得一定是一個大的領域開創(chuàng)者,很多大領域下面的細分領域,如果他的繼承者眾多,其實他也算是「開創(chuàng)者」。
再比如很多的「主義」,表現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卡夫卡,解構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德里達,女權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他們都不算是大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但是這些流派,也都算得上開宗立派之人。
熟讀他們的書,對于迅速進入一個領域會有很大的幫助。
「分歧者」讓知識不斷創(chuàng)新,帶來跨界思考
除了「開創(chuàng)者」之外,我們還需要讀一個「分歧者」的書。
通常而言,一個領域在初創(chuàng)之后的很多年,都是門徒們按照「開創(chuàng)者」提出的很多想法分工合作,大家各司其職,完成各自的小任務。這些各司其職的人,他們的書雖然的知識含量也很高,但不見得能給我們很多的新意。而且越是向后,分工就越細碎,到最后分工到了可笑的程度。胡適可以寫《中國哲學史大綱》,但是今天哲學系的學生只能研究某些不知名的思想家的某一個消小思想了。
走到這個階段的時候,每個領域都會出現一些「分歧者」。
「分歧者」這個說法來自于一本小說,后來也拍成了電影。說的是某一個特殊的社會,他們根據性格與天分把人分成五類,大家各自分工。但是總有那么一小撮人,他們的性格與天分比較特殊,不愿意受限于這種分工,他們能力很強,所以顯得特別異類,因此叫做「分歧者」。
每一個領域在分工達到特別細致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愿意再繼續(xù)分工下去了,所以他們到處跨界,最后讓自己成了「分歧者」。還有一些人,原本就不是這個學科的,但是他們跨界過來,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考,這些人都是分歧者。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簡單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9

帖子

6

積分

Rank: 1

5
發(fā)表于 2021-11-5 07:18:41 | 只看該作者
(全部更新完成?。?/strong>

謝邀,看過了 @NiSS267的答案,感覺很棒,也來寫一個長答案吧。

在回答之前,先發(fā)幾張截圖,證明一下自己“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

知識就不舉例了……信息方面舉幾個例子吧……

比如說papi醬2200萬事件,我的一篇答案:


在知乎發(fā)布后,被娛樂資本論等各路大號轉載(均未獲取授權,在此保留權利),瀏覽量幾萬次。

再比如這篇答案:成功將裝逼的人打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孔慶勛的回答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只能說,更值得發(fā)到知乎上的內容,我是絕對不會發(fā)到知乎上的。

OK,接下來說一下,如何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在我看來,知識和信息,要分開說。首先,知識本身就是一種信息,然而并非所有信息都能稱之為知識。事實上,獲取知識之外的各種信息,其難度遠遠高于獲取知識。

之所以說獲取信息的難度遠遠高于獲取知識,是因為,知識,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確定的。

所以,我們還是先易后難吧……比如說,重力加速度的數值是9.8,地球半徑6371km,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于1776年7月4日,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等等……

而以上這些知識,都是中學教科書的必備內容。很遺憾,雖然我剛剛離開高中校門不到一年,但是以上所有這些,我都是通過搜索引擎才能夠確認的。


我之所以不愿意去記憶這些所謂的知識,是因為當考試的壓力已經消失時,我無需時刻掌握這些幾乎沒有獲取門檻的知識——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一般人都知道的知識。

而另一些知識,可能就沒那么容易了。

比如,前兩天,我在研究征信行業(yè)時,需要收集各方面的資料。


如果我按照這些資料寫我的答案,恐怕也只能寫出一篇軟文了……而我最后寫出來的答案,自覺還是有一些干貨的:國內征信領域是否將會產生巨頭?平安、騰訊、阿里等,誰更具優(yōu)勢? - 孔慶勛的回答

它的資料來源是什么呢?


全球最權威的咨詢公司的行業(yè)報告。而這份全長幾十頁的報告,僅僅是我的資料來源中占比不到10%的一小部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獲取知識,權威性第一!權威性第一!權威性第一!

對于普通人而言,他們需要的大多數知識都可以從公開渠道獲得。
比如說咨詢報告,你可以選擇看艾瑞、易觀的……因為他們渠道更多,更容易被搜索到……
也可以選擇一些更困難,但是依舊公開的渠道:
Home - McKinsey Greater China麥肯錫
BCG - 波士頓咨詢公司波士頓
企業(yè)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
Accenture - China埃森哲

你看,四大咨詢公司花幾百萬做出來的報告,你一分錢不花就可以看到(一部分)了。
順便說一句,很多外企的中文網站會縮水很多,想看更多東西還是乖乖上英文版吧。

其實,咨詢報告這種東西,其實已經介于知識和信息之間了。而很多數據,則已經與知識無關,更多屬于信息的范疇。

比如說,你想了解中國經濟,需要知道2014年中國的GDP是多少,你可以最快得到這樣一個結果:


然而,這就是最終結果了嗎?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完全不足以概括中國經濟。

如果想對中國經濟有所了解,你至少應該去統(tǒng)計局的官網,看一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


然后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在統(tǒng)計局的公報上,國內生產總值是636463億元,而百度的結果顯示的是635910億元呢?

這兩個數據,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呢?嗯……到這里看過來就可以了~


我們發(fā)現,在2015年的表格中,2014年的GDP的確是635910億元。

那么難道說636463億元的數字是錯誤的?沒錯!因為每年公報里的數據,都是初步核算的。
也就是說,統(tǒng)計局以及各部門每年都會進行審計,對于有紕漏的數字予以糾正。

再舉個例子吧,2012年的GDP在2012年的公報里是519322億元;
在2013年的公報里,變成了519470億元;
在2014年的公報里,變成了534123億元;

上述的例子告訴我們,在保證權威性的前提下,不僅要關注知識或者信息是什么,更要關注它們從哪來。

繼續(xù)沿著GDP的話題??赡苷f,官方的各種數據有多少水分大家都知道。但是想了解中國經濟,每年的統(tǒng)計公報是必看的。而除了政府的數據呢?如果政府數據不公開怎么辦?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知道中國經濟的情況,比較容易。而如果你想知道另外某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呢?比如,科摩羅群島的全方位經濟狀況?你要怎么做?

一般的做法,依舊是百度:


看起來,唯一一條有幫助的鏈接就是第一條。然而,我們打開之后……



1983年……

而我會怎么做呢?比如說,我會通過這個網站:Data | The World Bank世界銀行數據庫。

在這個數據庫里,全球各國,過去幾十年,以及未來幾年的幾十項數據,全部可以了如指掌。我記得前幾年,我還特地把整個庫打包了下來,然后翻譯成中文,需要什么資料時隨時取用,簡直不能更方便!

數據庫放到另一臺電腦里找不到了,我還是在線查找一下吧……





類似的網站還有: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貿組織官網
United Nations聯合國官網
IMF Dat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網
原理類似,不贅述了。

如果你想知道的不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而是僅僅了解一家公司而已——那么你可以用到下邊這些:
全國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
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全國法院被執(zhí)行人信息查詢

http://wenshu.court.gov.cn/中國裁判文書網
中國商標網網上查詢商標查詢

我一般不用企查查之類的第三方平臺,原因是二手數據,但是有的時候也比較方便,可以一起用。
以之前我提過的成都速通為例……




嗯……以上我提到的一些,要么是知識,要么都是公開信息,總之每個人都可以獲取的。算是初階的攻略吧……

至于說如何獲取半公開,以及非公開的信息,這個是中階和高階的攻略了。

在繼續(xù)下去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什么是半公開的信息?

所謂半公開,在我看來,無非兩種情況:
一是,這條信息被有意控制在小圈子里傳播,外界難以獲得這類信息;
二是,這條信息可以無限制地傳播,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缺乏傳播到外界的渠道。

第一類,舉個身邊的例子吧,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商業(yè)計劃書

商業(yè)計劃書是一種典型的半公開信息。一方面,創(chuàng)業(yè)者為了找投資等等,不可避免地需要將商業(yè)計劃書披露給其他人;而另一方面,創(chuàng)業(yè)者當然不希望自己的核心團隊、盈利模式、發(fā)展方向等等被更多人知曉,因此,自然有意控制在小范圍傳播。

而我們看一些項目的商業(yè)計劃書,其實不過是為了更好的了解某些行業(yè)而已。如何才能看到這些半公開的信息呢?其實現在在很多股權眾籌平臺,都可以看到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一些信息。比如說
36氪股權投資

當然,如果不經過認證的話,很多東西是看不到的……


至于解決方案也很簡單,認證了投資人就可以了,證明一下自己的經濟實力總還是需要的。認證后的效果就是這樣的:



之后就是暢通無阻了……下圖為某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信息(項目名稱和數據名稱已經遮擋)。而在網頁里,只要點擊下邊的鏈接,就可以下載商業(yè)計劃書了……



當然,我告訴大家這個方式也絕不是讓大家去抄襲項目,只是一種了解行業(yè)的手段而已。何況,這種半公開的信息,本身就是給潛在的投資人看的。如果真的遇到了好項目,當然也可以投幾個咯!

除了36氪,類似的平臺還有很多,比如:天使匯_讓靠譜的項目找到靠譜的錢
融資 | 獵云投融資平臺
天天投-專業(yè)高效的免費創(chuàng)業(yè)投融資服務平臺!
牛投網-國內首個社群股權投融資平臺
想查看這些信息,基本上都不是一點門檻都沒有的,不過標準大同小異,只要認證通過了就可以,算是典型的半公開信息吧。

(再說一遍:強烈不建議大家通過這一方式抄襲其它創(chuàng)業(yè)項目!創(chuàng)業(yè)很難靠抄襲成功!

總結:對于這一類限制人群但是限制程度不高的半公開信息,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讓自己成為這個群體的一部分。

接下來說第二類:缺乏傳播渠道的半公開信息。舉個例子吧,如果你想知道長春一汽的經營狀況,該如何入手?

研究財報?上網搜索?甚至是買各種關于一汽的書籍?抱歉,這些都不管用……這又是典型的“半公開”信息,沒有人去刻意阻攔信息的傳播,但是你根本就找不到渠道……

那該怎么辦呢?回到長春一汽的問題……我的做法是,去一趟長春……

好吧,我承認我并不是專程去一汽考察的。不過,假設你準備與某家公司合作或者投資時,專程跑一趟,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意,這種考察,一定不能事先打招呼,否則,你所看到的無非是對方希望讓你看到的,如此興師動眾也就毫無意義了……

我去的時候是冬天,整個廠區(qū)非常大,有幾十萬人,門衛(wèi)自然不可能挨個認臉,所以我經過門崗時完全暢通無阻。下圖就是廠區(qū)里拍的照片……


由于在廠區(qū)內部,也就不發(fā)太多圖了。總之,基本上走遍了旗下幾個子公司。當然,車間是進不去的,但是看廠房的陳舊程度就知道固定資產的情況,看空地上的存貨就能推斷出倉庫的積壓程度,聽廠房傳出的聲音就能大概猜到生產線的飽和情況……

而通過和工人聊天,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

“喂,師傅啊,這么冷的天,還干活呢啊?”
“是啊,我們今天不放假……”
“現在咱們廠效益咋樣啊?”
“唉,能咋樣???貨賣不出去,一個月才XXXX錢……”
“才那么點???前幾年不是挺好的嗎?”
“唉,這兩年因為XXXX,掙得少多了。隔壁X廠就好,他們工人一個月能開到XXXX元……”

OK,就這樣工人薪資情況連帶著工廠效益以及周邊幾個廠子的效益情況也搞清楚了。耗時幾個小時,走遍整個廠區(qū),調研結束。

順便貼張圖,這是我當天的步數(截止下午5點)……考慮到答主身高1米85,自行計算我一天走了多少……


這個例子想講述的是:對于這種沒有渠道的半公開信息,唯一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渠道。

先更到這里,很久沒碼這么多字了,先去休息了。剛才的部分我們已經敘述了:公開知識,公開信息和半公開信息的獲取方式,最后一個部分:非公開信息!

應該是最高能的部分了……等待更新的知友可以先去看看我的其它答案,比如說這篇:為什么在名牌大學卻覺得身邊人很平庸? - 孔慶勛的回答

嗯……所謂非公開信息,就是只有特定的“某些人”才能掌握的信息了!相比半公開信息,這類信息的獲取難度就更大了,一般,獲取這類信息,只有一個方式——

接觸直接信息源!

之前和一位知乎大V,也是很優(yōu)秀的創(chuàng)業(yè)者聊天,他告訴我,很多時候,賺錢賺的就是信息差。對于公開和半公開的信息而言,信息不對等程度更小,很難靠這種方式直接賺錢。而靠非公開信息賺錢,利潤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這類的例子簡直不能更多:比如說股票市場的內幕交易、網絡安全領域的漏洞轉賣、乃至商業(yè)間諜。只可惜,已經有很多都已經寫在了《刑法》上。

不過,不去考慮那些犯罪行為,其實關于信息差的良性生意也大有可為。舉一個前幾天的例子,A投資機構對B公司有興趣,希望找到B公司的老板。然而,就是找不到……

這時我果斷地對A說,我認識!然后轉身找到B,挑明來意,介紹給A,搞定……

當然,這里的搞定僅僅是“兩人認識了”而已。至于剩下的合作,就看他們能否達成了。如果談妥了,六位數的中間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即便談不妥……我也沒什么損失嘛……

而重點在于,“A投資機構對B公司有興趣”,這本身就是一條非公開信息。而我獲取這條信息的途徑——是一個微信群……

“微信群”?你TM在逗我?能出現在微信群的還叫非公開信息嗎?
嗯……我沒說完,是A投資機構的內部微信群……A機構的總監(jiān)在群里問大家誰認識,我自告奮勇一下而已……

至于我為什么能進入A投資機構的內部微信群呢?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如果簡單地說……情況是這樣的……
我通過公開信息知道X地有一場創(chuàng)業(yè)活動,于是專程趕到了北京。在那里,他第一次聽說了A投資機構,于是決定關注他們的公眾號。
A投資機構的公眾號粉絲不多,算是個半公開信息。在一篇推文中,我看到A投資機構正在建一個微信群,于是申請加入。于是,我被拉了進去……
至此,我的所有信息都是基于公開信息得到的,但是最后卻利用非公開信息(很可能即將)賺到錢。

至于我為什么會認識估值九位數的B公司老總呢?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舉這個例子,目的是在于再次證明:獲取非公開信息,重點在于把握好“人”的節(jié)點。

換句話說,想獲取非公開信息,你需要認識掌握這一信息的人,而且讓他對你足夠信任。

那么如何認識這個人呢?無外乎,兩種方式:

1.線上認識
2.線下認識
好像是廢話,其實不然……因為明確了之后,我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

通過線上認識一個人,90%以上的可能是通過微信社群。
通過線下認識一個人,90%以上的可能是通過各種活動。

所以,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想獲取信息,就要拓展人脈,想拓展人脈,就要做兩件事:一是“加群”,二是“跑會”。

這兩件事,共同點是“質量高于數量”。

我都加過哪些群呢?
某微信群,里邊是百度、騰訊、阿里的前高管以及各種A輪以后的創(chuàng)業(yè)者;
某微信群,里邊是各種平臺的網紅;
某微信群,里邊是中國數得上名的媒體人;
某微信群,里邊是各路大神,專業(yè)爆料各種行業(yè)黑幕;
某微信群,里邊是幾百個知乎大V;
某微信群,里邊是各大公司的公關營銷高管;
某些微信群,例如A、B、C、D等投資機構的自家微信群;
以及我自己發(fā)起的一個社群,里邊是全國各地是90后95后創(chuàng)業(yè)者……

至于低質量的廣告群,自然是一概不加……
加群的目的是認識人,當然,也有其他的用處,比如說……搶紅包……


截圖是一天里的一部分……全部是群紅包。如何判斷一個群的質量?在大多數情況下,群的質量和群里出現的紅包金額成正比,慢慢你就能體會到了……

跑會更不用說了,主要看嘉賓的級別。如果是好的線下活動,既能夠學到東西,還可以拓展人脈,一舉多得……



上圖是我去年兩個月里參加的各種會議嘉賓證……
最后還是推薦一些線下活動的平臺:活動行 - 精彩城市生活,盡在活動行!方便發(fā)布活動(活動質量整體不錯)
互動吧-發(fā)活動、找活動就上互動吧(活動數量多,良莠不齊)
活動家_專業(yè)商務會議活動網(商務會議多,質量高,但是票價很貴)

無論是微信群還是線下活動,最終目的都是認識掌握信息的人。而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加微信”……當然,加微信不過是第一步,此時不過是“認識”的階段。然而沒有人會輕易對一個僅僅是“認識”的人透露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從認識到熟悉呢?

其實我想了想,“從認識到熟悉”已經是“人脈打造”的環(huán)節(jié),而不算是“獲取信息”的范疇。但是既然已經答應更新,就只好在放假期間繼續(xù)更新干貨了。

關于這一點,沒辦法說太多,借用孔子的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如果你想讓對方給你有價值的信息,首先要讓自己給對方產生價值。

再濃縮成四個字:互利互惠。

可能你說:人家很厲害,我很平凡,我拿什么和人家互利互惠?。?br /> 而我想說的是:找到自己的價值點,從而做到主動幫助比自己更強大的人。

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每個人都能做到,走在天橋上塞給乞丐一塊錢就可以,因為他們會主動向你伸手,而你所做的,無非是一種被動的幫助而已;
而幫助比自己強大的人,卻困難的多,因為你不知道他們所急需的是什么,更不知道你能不能幫得上他們,而他們更不可能向你開口,所以你必須主動地去思考他們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想自己能否給他們創(chuàng)造價值。

但是如果你做到了這件事之后,它給你帶來的收獲可能遠遠高于你的付出。

這個話題實在太敏感,就不舉自己的例子了。比如說,你同時有A、B、C、D四個人的微信,A是投資人,B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老板,C是知名會計師,D是某行業(yè)大公司高管。四個人的共同點是:比你更牛,和你不熟。

某一天,你會看到A的朋友圈發(fā)出了這樣一條狀態(tài):誰認識B???我想和他聊聊!
B的朋友圈可能會發(fā)這樣的狀態(tài):誰認識靠譜的會計師?求推薦!
C的朋友圈可能會有這樣的動態(tài):想在某某行業(yè)找一些客戶?有認識的嗎?
D的朋友圈也許會發(fā)這樣的動態(tài):想和A合作一下,麻煩大家介紹一下!

沒錯,這就是信息!而面對有價值的信息,該怎么應用就是你的事情了……

如果是我,我會毫不猶豫,把B介紹給A,把C介紹給B,把D介紹給C,把A介紹給D……

注意!前提是,ABCD是同一個層次的人。這樣能確保,你做的事情是將靠譜的人介紹給靠譜的人,而不是相反……

也許類似的事情一次兩次不會有什么效果。但是,這個過程每發(fā)生一次,你都有可能發(fā)現新的機會。何況,次數多了,你在A、B、C、D眼里,也就不再是Nobody了……他們會覺得你是一個靠譜的人,而所謂的“有效人脈”,大抵也就是如此了。

人脈有了,信息何須愁?

關于如何獲得很多非公開信息,我只能說到這里了。還是那句話,更值得發(fā)到知乎上的內容,我是絕對不會發(fā)到知乎上的……

最后做個總結吧:

關于獲取知識和信息,分成三個層次——

如何獲取公開的知識和信息?靠自己找渠道;
如何獲取半公開的信息?把自己變成渠道;
如何獲取非公開的信息?讓人脈成為你的渠道。

全文終,轉載務必私信。順便說一句,想獲取信息,關注高質量的公眾號也是一種方式——比如我的個人公眾號——孔慶勛(cyjxs100)。
鑒于評論區(qū)還有好多知友追問,決定再寫一點,包括但不限于:

當你要面對的是你的對家時,如何從他口中獲取信息?
如何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獲取更多的信息?
如何將已經獲取的信息更好地應用起來?

最近實在太忙,沒時間更新了,簡單說,利用對家的心理罷了~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3

帖子

3

積分

Rank: 1

6
發(fā)表于 2021-11-5 07:35:01 | 只看該作者
說一個大家看來比較普通的吧。一般下資料都會用到百度網盤。其中有這一個搜索神器。http://www.pansou.com   里面不管是紀錄片,學習資料,游戲,都有很多。上次在網上找馬士兵的java教材,支離破碎,湊不齊。用這個軟件,驚奇的發(fā)展里面有大神都給打包好了,非常好用。
再說個,http://www.verycd.com 里面的資料也很全,希望簡潔的回答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4

帖子

3

積分

Rank: 1

7
發(fā)表于 2021-11-5 09:03:30 | 只看該作者
我不習慣把直接獲取的叫做“知識”,那個叫做數據或者信息,最多是別人思考的“知識半成品",“知識”一定是自身對數據、信息經過思考獲得的成品。
原題問的是用什么渠道獲取一般人都不知道的知識

    這個時代,我們叫做大數據時代?,F在,信息獲取的瓶頸在逐步消失,通過渠道獲取別人不知道的信息,越來越不可能。

再和你說說我自己經歷的一件事:
幾年前,我很喜歡“翻墻”(不知道請谷歌),對于某些方向的信息,這個可能就是題主說的,”通過渠道獲取別人不知道的知識“。政治是男人的八卦,那段時間,獲得了很多和哥們的談資,可有一哥們在這方面比我還能,并且經時間證實,他對事情的看法和判斷,幾乎都是對的。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一次,我和他閑聊的時候問他,你平時翻墻都上哪個網站,他說他從不翻墻!我問,那你平時聊得那些看法都是從哪里來的。他說,也許網上屏蔽了一些信息,但是這不妨礙我對事情的判斷。你絕對想不到,他這句話對當時的我觸動有多大。
    這個時代的問題,是信息的量級太大,我們每天看的微信公眾號信息,你能記住幾個?對信息的篩選、組合和分析,才是知識形成的關鍵。我個人的感覺,過多的信息,有時候會擾亂你的知識體系,想要讓你的知識與眾不同,不一定要獲取多么與眾不同的信息,而是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對事情的看法。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34

帖子

3

積分

Rank: 1

8
發(fā)表于 2021-11-5 11:18:06 | 只看該作者
做運營的呢,都在日思夜寐怎么撩人,怎么通過不同的渠道撩人,怎么獲得別人不知道的信息拿來撩人.....

但,不過,相信我,大道至簡,大智若愚!

很多答案都在教你耍小聰明,很浮躁,不值得提倡。

怎么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信息?

那就用一般人不用的方法就好了。

一般人什么信息都用某搜索,而你會用各種信息公開網就完勝一般人了。(不服舉例走你!)

某某推銷員給你推銷個東西,正好有需求,你一看公司,我去,中國XXX有限公司,牛X,然后上某搜索一查,那中國XXX有限公司怎么樣???一堆問題答案都說它好!無可挑剔,然后一般人就止步于此了,想超過一般人,請緩緩呷一口濃茶,打開 全國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 ,一查,“親!找不到對象喲”,哦。

一天,某某地方不舒服,嗯,得查查是怎么了,某搜索一搜,臥槽,不可描述性疾病,臥槽,嚇屎了,趕緊再搜這個病,真方便,喏,一二三醫(yī)院都給列出來了,要不去排名第一的醫(yī)院!卒。 此刻,你應該再呷一口濃茶,冷靜,打開 中國醫(yī)院等級查詢系統(tǒng),臥槽,野雞醫(yī)院,還好寶寶聰明。

再者,生活中的謠言,吃了蟹不能吃蘋果喲,不然約等于吃砒霜,這是普通人了解的,如果你打開中國知網,搜兩篇論文瞅瞅,哦,原來我得吃撐爆肚皮的蘋果才可能砷中毒。。。。

其實想獲得這些信息并不難,只要沉下心,去找最原始的信息,它其實就是一般人不知道的,這世界上太多的虛假信息,太多的以訛傳訛,每個方向領域都有信息公開網站或權威報告,雖然不一定百分百真實,但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信息了。

后話,任何渠道只是一條路子,想得到一般人得不到的信息和知識更多的或許還需要自己非一般人的判斷和推理。
——————————————————————

我來更新了 (~﹃~)~z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5.05更新 更正了一點措辭,加了點內容。

簡直鴨梨斗大,沒多久就1.6K贊了


評論中有讓我再推薦一些網站的,這真的不是太好說,因為這種網站很多,每個方向都有,可以用搜索引擎搜索關鍵字,比如“企業(yè)查詢”“XX政府信息”“XX公開信息”等,只要甄別一下網站就可以,網址帶后面為http://gov.cn就是政府類網站。


渠道其實真的很少,大方向就是互聯網,實體著作,請教資深專家,自己采用專業(yè)標準的搜集。


這里還是只探討熟悉一點且運用較多的互聯網渠道。


但這渠道有很大的局限性,請繼續(xù)往下看。


這兩天的某件事情,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路子選擇的重要性,本來步入這個信息時代,互聯網已經將知識及信息的獲取成本降到了極低,但正如我所說,渠道就像一條路,如果某條大路的管理大叔對自身下限無明確界定,那一群并不識路的群眾將被具有強誤導性的路標導向罪惡的一方。
信息的利益鏈?。?br />

下面開始扯,大家讓一讓擠一擠,附上局限性比較大的答案,因為不得不說,純理論性的東西更具普適性,水平有限,只講個大概。


例子又來了,請茶余飯后再看,涉及生活,健胃助消化,以下扯一些例子。


1、 信息一般都是樸素且邏輯清晰的,什么叫做樸素什么又是邏輯清晰呢?以下引用了2016.05.03日微信推送的騰訊新聞的兩張圖片,第一張為騙子醫(yī)院,第二張為北京協和醫(yī)院。





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部分偽信息或虛信息會采用過多的修飾,從中很難發(fā)現一個比較清晰實在的描述,就一個目的,讓你上鉤,具有強烈的誘導性。而真信息,則會更實在的進行描述,有清晰的敘述邏輯,能給予你更多的決策空間。


2、 真信息一般都經過審核,有一個可靠的源頭,比如國家的各信息發(fā)布平臺發(fā)布的公開信息。又比如某引擎的這樣(轉自新浪微博大V@勿怪幸):







3、 真信息一般都會有可與之匹配對應的真信息,可以理解為信息束的同為真性,對信息關鍵詞進行搜索,關鍵詞搜索盡量用維基百科,當然百度百科也還行。下面舉幾個我了解的例子,有興趣可以查一下百科。


比如之前群眾最愛交智商稅的幾種疾病,排名分先后,No.1:腎虛,有些醫(yī)院動不動腎虛,一大部分只是正常的腰肌勞損。No.2:宮頸糜爛,很多女的都會有,其實2008年在本科生第七版《婦產科學》教材就被取消這個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No.3:陰莖背神經阻斷術,大量民營醫(yī)院用來治療早泄的,結果不好意思,有些老司機從此失去了該功能……


最后,你覺得世界上有密不透風的墻嗎?好吧,真有,有些信息封鎖程度就算非一般人也拿不到,所以一下子給以上這個答案設置了一個上限,即普通人里非一般人所獲得的信息。

信息真?zhèn)闻袛嗍情T很深的學問,知乎有很多行內大牛,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請指正,萬分感激。

撩完了 (>^ω^<)
——————————————————————————————————————————
-----------------------------------寫于2020.2.21------------------------------------------
承蒙各位厚愛,看了很多朋友留言,答案好像過時了,最近在疫情期間感觸更多,謠言滿天飛??!
好像正應了那句:許多人不相信真相,只相信他們認為的真相。
其實最好用的還是百度和谷歌,但好像大家都失去了搜索及找信息的能力,一些很明顯的不實言論或斷章取義都能被大家傳為真相,太搞笑了。
似乎待在家的人們需要這些東西娛樂一下,誒。
閑著沒事看看書吧,改日來寫個詳細點的。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9

帖子

0

積分

Rank: 1

9
發(fā)表于 2021-11-5 13:58:41 | 只看該作者

在我看來,這個渠道就是Don't just read it; fight it!
具體而言,
1.盡可能看完那些相關專業(yè)領域的很多人會看&&卻只能看懂前一半或只能堅持前一半就看不下去的書。而"看"代表鉆研和探索,這是你能夠突破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知識的核心所在。
比如《算法導論》對于計算機系學生,比如《金融隨機分析》對于金融工程,有多少人看了,又有多少人探索了,戰(zhàn)斗了,這就是最后的差距所在。
2.就算是評論一部電影也是如此——Don't just read it; fight it! 。為何有些人能夠寫出好影評,能夠發(fā)現和闡述電影背后一些特別的背景知識和意象。如果你想找渠道,那絕不是看他在寫影評時看了哪些資料,做了哪些準備,儲備了多少知識庫存,醞釀了多少感情。這個渠道應該是你要知道一個知道大家所不知的人正是做到了上述那些。如果你也做到去fight,去發(fā)掘,自然也會越來越擅長捕獲一手信息,成為某些知識的領路人。大多數時候,懶&&不愿意&&希望消化別人得到的二手資料是我們選擇僅僅read而不是fight的原因,read只能成為絕大多數人,而fight才能成為少數人。僅僅閱讀二手資料,僅僅關注別人獲取信息的具體方法而忽視別人在獲取信息所付出的戰(zhàn)斗的人,永遠都是尋知路上的追趕者和跟隨者。
我想起了 @朱炫 說過的兩句話,
1.讀書,讀到倦,網上有很多方法,但你從來沉不下心看。
2.學習,學到疼,網上有很多方法,但你從來沉不下心看。
招式固然重要,內力更要深厚。你要說查克拉,也行。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8

帖子

2

積分

Rank: 1

10
發(fā)表于 2021-11-5 16:12:16 | 只看該作者
這就要看你想獲得什么樣的信息了。飯局、派對、日常談話...很多地方都可以獲得信息,但是你真的「聽到」那些信息了嗎?
世界上許多人事業(yè)有成,不一定是因為他比你聰明,而是因為他比你更懂得創(chuàng)造機遇。
創(chuàng)造機遇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人們以百倍的勇氣和耐心在崎嶇的道路上慢慢摸索;機遇又往往在險峰之間,它只鐘情于那些不畏艱難困苦的人。
1.學會觀察,掌握信息

大千世界中,只要你經常睜大眼睛去觀察,聆聽周圍的聲音,你必然會發(fā)現有用不完的新創(chuàng)意等待著你去發(fā)掘。
首先,哪怕成功的機率只有萬分之一,也不要輕易放棄。
人生活在社會中,社會在不斷發(fā)展,人也要跟著發(fā)展的趨勢前進。
社會是一條河,人生就像流水,社會千變萬化,人生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際遇。有的人在同一個地方打轉,有的人則乘著急流奔騰前進。一個有膽有識、有自信心的人,必須勇敢地挺身而出,順著急流去尋找發(fā)跡的機會。
有一次,約翰·甘布士要坐火車去紐約,但事先沒有訂好票,這時恰逢圣誕前夕,趕到紐約去度假的人非常多,車票早就售完了。甘布士看到這種情景并不泄氣,仍舊提著行李,趕到車站去,目的是等著有人退票。
有沒有人退票,他并沒有把握,但心里總存著一線希望。甘布士在車站售票處等了很久,不見有人來退票,盡管乘客們已經開始接踵上車了,但甘布士仍沒有離開。
到了距開車時間僅剩 5 分鐘時,一個女人匆匆忙忙地趕到售票處,因為她的女兒突然發(fā)病,她不能乘這班列車,只能退票。就這樣,甘布士終于如愿以償地到了紐約。
他抵達紐約之后,高興地打電話給妻子,對她說:「親愛的,我抓住了那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因為我相信,一個不怕希望落空的人,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的?!?br /> 不久,達維爾地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濟蕭條,不少工廠和商店都紛紛倒閉,或被迫削價拋售自己堆積如山的存貨,價錢低到 1 美元可以買到 100 雙襪子。那時,甘布士還只是一家織造廠的小技師,當他察看了市場以后,便決定將自己積蓄的錢用來收購低價貨物。大部分人都嘲笑說,他這樣做是愚蠢的,準會吃虧。
甘布士并不理會別人的冷嘲熱諷,照樣收購拋向市場的貨物。因為這些賤價的貨物收購得太多了,他就租了一個很大的貨倉,把這些物品貯存了起來。
又過了十多天,那些工廠連產品削價拋售都找不到買主,便把所有的存貨搬出來用火燒毀,藉此穩(wěn)定物價。
他的妻子看到別人在燒毀貨物,心里十分焦急,忍不住抱怨丈夫不該這樣浪費錢財。
甘布士對妻子的抱怨保持沉默。
不久,美國政府為了搶救這不景氣的境況,終于采取了緊急行動,很快就穩(wěn)定了達維爾地方的物價,隨后還采取了各種措施,援助當地的廠商復業(yè)。
這時,由于達維爾地方焚燒的貨物過多,存貨幾乎殆盡,物價開始一天天飛漲。甘布士意識到自己發(fā)財的機會到了,于是立即把庫存的大量貨物拋售出去。這使他賺了一大筆錢,也使市場物價得到了穩(wěn)定。
就在他大量拋售貨物時,他的妻子又來勸告他,不要這樣急著把貨物賣出去,因為物價還在上漲。他對妻子說:「該是拋售的時候了,再拖延一段時間,我們會少賺很多錢?!?br /> 果然,甘布士的存貨剛剛售完,物價就跌了下來。從此,妻子對他的膽識和駕馭機會的能力信服不已。
甘布士決定不再去制造廠做技師,立志在商海中創(chuàng)業(yè),迎浪搏擊,實現自己有價值的人生。
他用賺來的錢,開設了 5 家百貨商店。由于他有膽有識,知道審時度勢,加上經營得法,所以生意越做越興旺。
甘布士終于成就大業(yè),一躍成為了當時全美國舉足輕重的商業(yè)巨子。
后來,他在一封寫給青年的公開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我認為你們應該重視那萬分之一的機會,因為你抓住了它,將有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會說,這種做法是愚蠢的行為,比買獎券的希望還渺茫。但是,我認為這種觀點有失偏頗,因為,獎券是由別人操持的,你絲毫沒有主觀努力的條件;但這萬分之一的機會,卻完全要靠你自己的主觀努力去完成?!?br /> 其次,掌握信息——說者無意,聽者要有心。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機遇便是這些浩如煙海的資訊。有時,一句話,一則消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包含著難得的機遇,關鍵看你如何對待它,能不能及時抓住它。
日本人重松富生以前曾在東京一家廣告公司供職。有一年,他去臺灣旅游。在那里,他聽到一位臺灣朋友提到番石榴和它的嫩葉對治療糖尿病和減肥有效。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興奮的重松一下子逮住了這個信息。
重松從臺灣回去時將番石榴和它的嫩葉帶回了日本,還專門請了醫(yī)生進行分析和試驗。試驗的結果,證實了臺灣朋友所言屬實。
于是,重松借來 200 萬日元,在東京開設了糖尿病及減肥食品公司。公司在臺灣等地大量收購番石榴和它的嫩葉,經過干燥處理,將其加工成如同茶葉一般,可泡成開水喝,而且味道清香爽口,別有風味。
產品剛投放市場,就受到了歡迎,人們對這種既能治病又能減肥的產品格外青睞,尤其是那些一心想保持苗條身材的婦女競相購買,一下子興起了飲用熱潮。重松由此大發(fā)了一筆,第一個月的銷售額為 500 萬日元,以后與日俱增,每月收入高達 2000 多萬日元。
香港有「假發(fā)業(yè)之父」稱號的劉文漢則是靠餐桌上的一句話抓住機遇的。
1958 年,不滿足于經營汽車零配件的小商人劉文漢到美國旅行,考察商務。有一天,他到克利夫蘭市的一家餐館同兩個美國人共進午餐,美國人一邊吃,一邊嘰哩哇啦談著生意經,其中一個美國人說了一句只有兩個字的話:「假發(fā)?!箘⑽臐h眼睛一亮,脫口問道:「假發(fā)?」美國商人又一次說道:「假發(fā)!」說著便拿出了一個長的黑色假發(fā)表示說,他想購買 13 種不同顏色的假發(fā)。
像這樣餐桌上的交談,只不過是商場上普通的談話,一句只有兩個字的話,按說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劉文漢憑著他那敏捷的頭腦,很快就作出判斷:假發(fā)可以大做一番文章。這頓午餐,竟成了劉文漢發(fā)跡的起點。
他經過一番苦心的調查了解發(fā)現,一個戴假發(fā)的熱潮正在美國興起,這在劉文漢面前展現了一個十分廣闊的市場。他一回到香港,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制造假發(fā)的原料來源的調查。他發(fā)現,從印度和印尼輸入香港的人發(fā)(真發(fā))制成各種發(fā)型的發(fā)笠(假發(fā)笠),成本相當低廉,最貴的每個不超過 100 港元,而售價卻高達 500 港元。劉文漢喜出望外,算盤珠一撥,立即做出決定:在香港創(chuàng)辦工廠,制造假發(fā)出售。
但是,制造假發(fā)的專家到哪里去找呢?劉文漢又陷入了苦惱和焦慮之中。一天,一位朋友來訪,閑談中提到了一個專門為粵劇演員制造假須假發(fā)的師傅。劉文漢不辭辛苦地找到他,可是,這位高手制造一個假發(fā),需要 3 個月的時間,這樣怎么能做生意呢?怎么辦?劉文漢的思路沒有就此停住,他在頭腦中飛快地將手工操作與機器操作聯系起來,終于想出了辦法。把這位獨一無二的假發(fā)專家請來,再招來一批女工,精通機械之道的劉文漢又改造了幾架機器,他手把手地教工人操作,由老師傅把質量關,發(fā)明與生產同步進行,世界第一個假發(fā)工廠就這樣建成了。
各種顏色的假發(fā)大批量地生產出來,消息不脛而走,數千張訂貨單雪片般飛來,劉文漢兜里的鈔票也與日俱增。到了 1970 年,他的假發(fā)外銷額突破 10 億港元,并當選為香港假發(fā)制造商會的主席。
再次,要及時捕捉市場上的小道消息。
所謂小道消息,指的是那些內容尚未經專門機構加工整理就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的信息情報。比如,一句話、一點靈感、一絲感覺、一個點子等,均可稱為小道消息。
這些小道消息產生于日常生活中,存在于平民百姓間,無需支付任何費用,任何人都可以獲得,任何企業(yè)都可以利用。正因為如此,它們總是不被人看重,常常得不到利用。但是,也有一些有眼光的經營者依靠利用開發(fā)小道消息而獲得了滾滾財源。
十幾年前,冰箱都是單門的,日本三洋電機公司生產的冰箱也不例外。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3 0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