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這大概是2020年對華為最好的形容。因為華為自身5G業(yè)務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華為被“制裁”面臨較為嚴峻的芯片供應形式,不僅是失去了代工廠,同樣也得不到高通、聯發(fā)科的成品SoC供應。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1.jpg (109.96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毫無疑問,占據華為營收超過一半的消費者業(yè)務是受影響最大的,這其中又以手機業(yè)務最為“突出”。從多個調研機構的數據來看,華為手機的同比、環(huán)比下降幅度令人咋舌,還未坐穩(wěn)的全球第一寶座,重新被三星奪回,并且與第三的小米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2.jpg (58.61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在從實體清單移出之前,華為手機目前的境況仍然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將繼續(xù)這樣在黑暗中蹣跚前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已經將榮耀整體出售的華為,明年已經很難出現在全球市場的頭部品牌里,國內手機品牌紛紛提前發(fā)布旗艦機型,個中意味不免讓人深思。
華為手機的困境,對其他品牌可能是個機會。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3.jpg (33.16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原本華為+榮耀占據國內市場近半的市場份額,華為手機在銷量上暫時退出舞臺,給其它品牌留下了空間。能夠預見的是,2021年手機市場將會迎來較大的變數,國內市場第一、全球第二的寶座是否易主,榮耀“單干”之后是否還能有背靠華為時的表現,這些都將成為今年的“謎題”。
沒了大樹保護,“單干”的榮耀能重拾榮耀嗎
就在1月8日,榮耀官宣了新一代V系列旗艦V40的發(fā)布日期。這款新機官方并未曝光任何參數,但脫離了華為的榮耀,暫時也只有聯發(fā)科能夠選擇,不出意外會搭載天璣1000+處理器。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4.jpg (80.67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脫離華為之后,芯片問題得到了解決,就連高通驍龍?zhí)幚砥鞯臋C型也正在研發(fā)之中。但沒有華為的“護城河”,榮耀的競爭力存在于哪一方面呢?
拼硬件,都是供應鏈的零件應該不存在差別;
或許可以拼軟件,但目前我們并不知道榮耀是否會因為“避嫌”,從而脫離華為生態(tài),轉而用自己的方案。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5.jpg (93.44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拼性價比,Redmi和realme都是一座大山,并且沒了華為芯片上的成本優(yōu)勢,榮耀的性價比不見得比得過。
或者比渠道。線上渠道榮耀并不怵,但久未發(fā)布新機的榮耀在沒有了更好的營銷手段后,就靠粉絲“自來水”嗎?線下渠道或許是一個契機,但因為渠道體系的原因,榮耀并沒有做到華為那樣的市場下沉,很難輻射到縣鎮(zhèn)市場。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6.jpg (57.9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不過,據傳榮耀在被出售之前,曾經有部分華為的技術人員“空降”,或許這會是榮耀手機繼續(xù)保持活力的關鍵。但如果榮耀產品沒有找到新的突破點,無論是營銷、品牌還是產品本身,其市場份額或許會面臨暴跌,被MOV啃掉一塊。
華為展現出了堅韌,但于市場無益
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這是華為去年5月在心聲社區(qū)的一篇文章,在芯片禁令進一步升級之后,華為仍然堅持向前看,永不言棄。2020年第三季度,華為全球市場份額暴跌至14%,在短暫登頂之后,華為距離“全球第一”越走越遠。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7.jpg (44.46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華為擁有芯片設計的能力,但因為國內半導體行業(yè),尤其是光刻機技術發(fā)展的滯后,華為目前處于無芯可用的地步,以至于不少人認為麒麟9000E這顆芯片是麒麟9000的次品,在不同定位的機型上使用以短暫提升華為手機的供貨能力。
即便沒有數據,華為手機在2020年下半年的新品發(fā)布速度也是肉眼可見地降低,暢享、麥芒系列未更新,線上nova、P、Mate系列的售罄速度遠比以往更快,包括部分型號的上市時間,也似乎比以前更晚了。華為Mate40系列發(fā)布至今2個月左右的時間,目前在大部分平臺上的購買仍需要預約,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8.jpg (44.1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華為暫時還沒有流露出要放棄手機市場的想法,包括P50系列的曝光,在網絡上也逐漸開始多了起來,估計也是在期待局勢變化,芯片的限制能夠得到解禁。收緊供貨策略,保持新機的產品熱度,可最大限度地延長華為品牌的“壽命”,只要它存在于手機市場一天,等到芯片問題得到解決,無論是臺積電、三星代工,還是國內光刻技術得到長足發(fā)展,華為都有可能卷土重來。
2021年了,華為和榮耀會沒落嗎?-9.jpg (70.89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2021-11-9 20:13 上傳
華為的堅韌我們看在眼中,但短時間內仍然只能寄希望于實體清單能夠移除華為,不過這并非能夠控制的X因素。小米、三星、OPPO、vivo不約而同地提前發(fā)布新機,想來也是在這種變量存在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大市場最穩(wěn)定的做法。
寫在最后
2021年國產手機“四巨頭”很有可能迎來洗牌,華為、榮耀的份額瓜分,小米和“OPPO”都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二,以至于連蘋果都有一定的機會,不過高價和越來越環(huán)保的做法,很有可能讓它在國內市場的話語權進一步降低。
榮耀迎來新生將會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沒有華為技術的護城河,它與其它品牌都站在了一個起跑線上。華為撲朔迷離的前景,誰也無法看穿,不過在與榮耀“分居”之后,市場份額下滑是可以預見的,若是能夠解決芯片問題或許還能卷土重來;若是不能,華為手機或許就要回到更早的時代,在低端市場和下沉渠道中發(fā)光發(fā)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