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現(xiàn)在蘋果如此之diao?
1.做出無數(shù)第一。
2.做出無數(shù)世界之最。
3.在其他公司不敢想的地方施展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在所有公司做夠了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在所有地方把細節(jié)打磨到最順手。
首先,要清楚,黑科技意味著某段時間內(nèi)產(chǎn)品的某項參數(shù)或者某項配置獨一無二或者大幅領(lǐng)先全世界各種對手。
下面我正式開啟蘋果的黑科技歷史。相對于索尼石破天驚的——但是常被質(zhì)量和做工拖累——“哥的產(chǎn)品就是這么亮瞎眼”的高逼格設計來說(我是夸索尼...),蘋果的產(chǎn)品體現(xiàn)的不僅是科技,更多的是喬布斯式的設計風格和對細節(jié)的極致追求。
-------------------------------------------------------分割線---------------------------------------------------------------
1.Apple II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jpg (34.17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讀過喬布斯傳的會知道,當年Apple I代從開始組裝到銷售,喬布斯真的是把自己的的營銷手段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但總體來說,畢竟蘋果公司剛創(chuàng)立,當年幫主發(fā)動了全家在車庫里面進行類似于現(xiàn)在富X康的工作,才搞定了組裝...人艱不拆。
Apple II,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才是蘋果的第一次輝煌。第一次采用彩色屏幕顯示的個人用電腦。第一次用彩色、塑料做外殼的電腦。PS:那個年代塑料并非廉價產(chǎn)品,至少加工難度和原料獲取都比金屬難。
作為對比,1981年(足足晚了4年)的IBM-PC: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jpg (55.5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單色屏幕,鍵盤需要外置。
高下立判。4年后的IBM依然沒用彩屏。大幅領(lǐng)先。
有人會反對,說IBM-PC硬件先進,沒錯,都晚了4年了,硬件成本必然降低,但是還沒彩屏?
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這機器就是一個古董,但是我們現(xiàn)在給了它什么定義呢?第一臺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并非現(xiàn)在狹義的相對于Mac的稱呼)。
想想現(xiàn)在隨處可見的電腦,這個定義意味著什么我不需要多言。
這款機器有多劃時代呢?我放兩個數(shù)字:
(1)Apple II和其改進型從1977年發(fā)布,直到1990年才停產(chǎn)。可以想一下,現(xiàn)在你手里有哪個產(chǎn)品僅靠更新升級就能撐13年,還是一個公司的主要業(yè)績?
(2)Apple II的仿制和逆向工程(shan zhai)產(chǎn)品有190多種。
2.Apple Lisa/Macintosh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3.jpg (41.97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4.jpg (21.66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上圖為Lisa,下圖為Macintosh。
不了解蘋果歷史的人可能不知道Lisa,相對來說,Macintosh這個名字就響亮的多了。之所以把它們兩個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的相似度很高,Lisa產(chǎn)品線被砍掉后,Macintosh取代其成為了蘋果的下一個核心產(chǎn)品。
當然,我只說Lisa的兩個屬性:第一臺圖形界面的電腦,第一臺使用(發(fā)明)鼠標的電腦。如果你不理解用了圖形界面和鼠標之后到底有多么巨大的差異的話,大概就是我在用Windows,而你在用DOS。
IBM再來躺一槍吧:1984年的IBM-PC XT。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5.jpg (23.05 KB, 下載次數(shù): 11)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諸位仔細看看界面,Lisa有鼠標指針和窗口,而IBM-PC就是類DOS界面;同時,外觀方面,一體機和分拆成兩塊的機器...不做評價。
這是兩個時代。操作系統(tǒng)的理念和外觀設計,大幅領(lǐng)先對手。
PS:蘋果從Lisa開始,種下了一顆種子(請勿腦補小蘋果),而三十五年后,種子長成了大樹,樹的兩個分支,一個叫Mac OS X,一個叫iOS。
當然,Lisa項目最后失敗了,原因是這貨當時賣9935美刀,沒錯,是美刀,按近35年左右的通脹率計算,放到現(xiàn)在大概是21000美刀...能買10臺Retina MBP。
前面說了,Macintosh成為了核心產(chǎn)品,原因其實很簡單:便宜,但是和Lisa差不多,同樣擁有圖形界面和鼠標,差的是硬件配置。但在當時圖形界面和鼠標逼格和實用性都爆棚的情況下,一般人都會選擇內(nèi)存和機身存儲都小一點但是價格僅為Lisa五分之一的Macintosh,大家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下,13寸低配MBA和定制高配的逼格加成是差不多的,用起來也差不到價格差距那么大,除非不差錢,估計還是選低配的多。
3.Newton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6.jpg (26.84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左邊是Apple Newton,右邊是iPhone一代。
有沒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newton不算是成功的產(chǎn)品,至少在蘋果各種亮瞎氪金狗眼(業(yè)績)的產(chǎn)品線里面,newton簡直是慘不忍睹。
但是這并不妨礙它的歷史地位。世界上第一臺PDA。
PDA是個什么概念?舉個例子,世界上所有物流公司,倉儲公司,零售場所...等等,凡是涉及到需要識別條碼的地方,掃碼用的那個玩意兒就是PDA的一種。公交車售票員手持的小型公交卡刷卡器,也是PDA的一種。刷卡消費時候刷卡的POS機,也是PDA的一種...總之你能想到的各種手持計算設備,無論它到底是礦井用的,還是吃飯用的,都是PDA的各種衍生和專業(yè)化改進后的版本。
這玩意兒是蘋果發(fā)明的。前無古人的發(fā)明,不是玩PC還有IBM和HP陪著,獨此一家。大幅領(lǐng)先全世界(因為這就是蘋果的發(fā)明)。
4.Powerbook 100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7.jpg (22.21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圖是Powerbook 140,其實外觀和100區(qū)別不大,這種有年頭的東西,找個圖也是挺費勁的...
沒什么亮點,是吧?和現(xiàn)在本子基本一個樣子,是吧?
那來看看下面的。
東芝T1100。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8.jpg (115.13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IBM PC convertible 5140。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9.jpg (38.3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這次看出區(qū)別了吧。蘋果設計了現(xiàn)在所有筆記本電腦的原型:第一次將鍵盤靠近屏幕底部以空出腕托的位置,第一次使用(發(fā)明)軌跡球,并且內(nèi)置在了電腦的腕托中間。
設計的典范。大幅領(lǐng)先東芝和IBM的設計理念。機器終歸是給人用的,蘋果之前,用筆記本時候手腕放哪?這恐怕還真是個問題。
PS:PB100是1991年的產(chǎn)品,其他兩個均早了5年左右,所以大家不要在乎外觀的其他方面。僅為了展示鍵盤區(qū)的設計。
5.Powerbook 500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0.jpg (35.63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同樣,網(wǎng)圖,這其實已經(jīng)是500系列后期的產(chǎn)品了。
也同樣,蘋果又玩了一個延續(xù)至今的創(chuàng)作:第一次使用(發(fā)明)觸摸板。MacBook上行云流水般的觸摸板,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同樣,現(xiàn)在本子上隨處可見的觸摸板,就是蘋果發(fā)明的那塊。
與此同時,Compaq,Toshiba等公司還在用Apple在1991年發(fā)明的軌跡球。鼠標技術(shù)和體驗方面,大幅領(lǐng)先對手。
6.iMac G3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1.jpg (22.9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這臺電腦太過于經(jīng)典,不必多提。
注意,這是1998年的電腦,世界第一臺一體機。
與此同時,其他品牌電腦...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2.jpg (45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這何止是大幅領(lǐng)先,簡直是兩個世界。
7.蘋果開始做MP3了:iPod
大部分人熟知的蘋果黑科技史和秀工業(yè)設計史馬上就要開始了。
首先是第一代iPod,標志性的轉(zhuǎn)盤設計。容量5GB/10GB。
與之對比,大部分閃存式的mp3容量為64MB/128MB。
容量大幅領(lǐng)先對手幾十倍。操作體驗大幅領(lǐng)先對手。
iPod Classic
2007年,80GB/120GB/160GB容量,30小時續(xù)航,放到今天,有幾個能超越的?
容量和續(xù)航綜合考慮,大幅領(lǐng)先對手。
iPod shuffle
最新一代,重12.5g,續(xù)航15小時。
相對其他掛飾幾乎沒有重量,同時15小時續(xù)航,遠遠超過其他的所有產(chǎn)品。
... ...
iPod系列實在太過于經(jīng)典,我沒必要多解釋,蘋果的作風,也不是一兩個參數(shù)能解釋得了的。
8.蘋果開始做手機了:iPhone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3.jpg (10.43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這...你要我怎么說?
iPhone之前,手機是這樣的: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4.jpg (91.66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5.jpg (14.1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6.jpg (12.79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7.jpg (131.98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甚至還有這樣的: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8.jpg (26.43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和這樣的: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19.jpg (16.93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iPhone出現(xiàn)了,于是所有的手機都變成了這樣的: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0.jpg (16.85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1.jpg (17.28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2.jpg (28.34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3.jpg (30.53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總結(jié)起來,就是這樣的: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4.jpg (37.45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iPhone前 iPhone后
喪心病狂。。。
9.蘋果又開始做電腦了:MacBook Air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5.jpg (17.13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請忽略ZOL的水印...
最薄處4mm,最厚處17mm,重1.08kg。鋁合金Unibody一體成型,即一塊完整的鋁切削而成,非鑄造。
同時,2014年款的MBA13,續(xù)航已經(jīng)高達12小時。
裝包里時候是這樣的: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6.jpg (22.56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此處應該有掌聲。大家可以回頭看看MBA發(fā)布會。
PPPPPPPPPPPPPS:
鑒于眾多大神對于MBA這段不滿,我回頭看了一下,也發(fā)現(xiàn)此段明顯不夠嚴謹,畢竟對比的不是同樣定位的產(chǎn)品。這段主要是想說明蘋果在本子的設計方面的優(yōu)勢,并非刻意貶低Y470或者抬高蘋果。因此我刪掉了與Y470的對比,僅僅把MBA的部分逆天的參數(shù)擺上。
10.蘋果要玩新玩意了:iPad
拿最新的產(chǎn)品來對比一下。
谷歌剛發(fā)布的nexus9是這個參數(shù):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7.jpg (7.82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iPad Air 2是這個參數(shù):
蘋果公司有哪些黑科技?-28.jpg (8.16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2021-12-4 08:34 上傳
我們忽略所有iOS系統(tǒng)帶來的加成和安卓平板上各種沒適配的APP削弱,僅對比部分外觀參數(shù)。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所有安卓平板的續(xù)航都要在理論值上砍四分之一,別問我為什么,它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至于iPad,最高紀錄是拿著iPad4看了8個小時電影,還有23%的電。
等等,iPad air 2比nexus9薄了將近2mm..
蘋果泥垢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分割線------------------------------------------------------------------
寫在最后:
長篇大論排版,強行開啟裝X模式三個小時,終于寫完了。
寫下這個的目的,不是為了說明蘋果多么多么牛逼,蘋果的對手們(IBM,Google,Microsoft等)多么弱逼。它們既然能和蘋果較量,說明它們是同一個級別的,我還沒有資格評論任何一個世界級互聯(lián)網(wǎng)和IT公司的經(jīng)營戰(zhàn)略和水平。
蘋果做出過很NB的東西,當然,在老喬被開除的一段時間里,也出過不少傻X的產(chǎn)品,甚至在老喬在的時候,也有很多失敗的產(chǎn)品。作為一個果粉,我之所以寫這么多,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讓所有人知道,特別是那些iPhone4之后才知道蘋果的人,蘋果不是賣手機就能賣到世界第一的市值的,也不是iPhone6賣的不好蘋果就會瞬間倒閉的。
當然,蘋果更不是NB到無解,它也有差點倒閉的時候,還是老對手微軟給了3億美刀救命。它的產(chǎn)品也不是世界最頂級,索尼大法,IBM,NOKIA等等我們熟悉的無數(shù)品牌都有其優(yōu)勢的科技和產(chǎn)品,遠超蘋果的更是繁多。
只希望所有人在看到這些之后,能給這個改變了我們周圍世界的公司,這個和IBM、微軟共同走過了40年的公司一些應有的敬意,畢竟,蘋果確實親手推動了歷史。
(作者知識有限,若有錯誤敬請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