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必須明確整個surface系列都有相當明確的用戶指向,對于surface的用戶來說,其手中的surface往往都扮演著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想必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對于購買“高價低配”的surface十分不解,事實上我們必須明白這一老生常談的話:“沒有最好的產(chǎn)品,只有最合適的產(chǎn)品”,surface系列一路走來不論在市場上還是在用戶手里都有相當之重的地位,我們不可否認surface系列讓我們看到了筆記本電腦一個完全不同的形態(tài)并將其逐漸完善,被無數(shù)廠家模仿卻終究無法超越,Windows系統(tǒng)在辦公層面的先天優(yōu)勢使得在一些用戶眼里根本沒有把surface和iPad比較的必要,這兩類產(chǎn)品面對的用戶群體看似相同卻也有很多根本的區(qū)別(例如專業(yè)軟件的使用)。因此如果你還沒有決定入手surface,那么我建議你應當好好的梳理一下自己的需求,把iPad,mate pad這類產(chǎn)品和surface根據(jù)你的需求進行一個深入的對比,再決定是否購買。正如我開頭所說,surface系列產(chǎn)品擁有極強的用戶指向性,在其指向性內(nèi)的用戶會獲得極高的使用舒適感,而指向之外或是偏移指向則會很容易出現(xiàn):高價低配,泡面神器之類的“血虧”想法。
下面我將分幾個步驟分析一下新一代的surface go
1. 升級了啥?
2. 體驗如何?
3. 我需要他嗎?
1.升級了啥
Surface go2在今年五月“悄無聲息”的上架微軟官網(wǎng),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性能,更長的續(xù)航,這些看似擠牙膏的提升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是完全朝著surface go一代的痛點去的。
你嫌棄邊框跑馬?那好,在不改變機器尺寸的前提下屏幕提升0.5寸,觀感方面左右兩側(cè)邊框只有前一代的一半,上下則差不多為三分之二,同時提升了整體分辨率從原來的1800x1200提升到1920x1280,可別小看了這樣的提升,事實上surface go一代的屏幕分辨率相當奇葩,致使一代在很多軟件里甚至一些網(wǎng)頁都會因為分辨率問題導致顯示不完整,需要來回拖動窗口或者滾動條,體驗相當糟糕。邊框的縮小也使得surface go2終于符合本世代電子產(chǎn)品的審美,觀感上舒服了很多。同時微軟對surface go2的屏幕進行了進一步調(diào)教使得go2屏幕顯示更加鮮艷,一代白色顯示偏黃的問題也有所改善。
Surface go忠實用戶在入手go2高配后最真實的想法-1.jpg (1.79 M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2-1-29 14:08 上傳
你嫌棄性能拉跨?那好,給你升級到有睿頻的m3(但是得掏更多錢),這是個優(yōu)點也是個槽點,普通版的surface go2依舊用著4425y(只是把4415的主頻從1.6升級到了1.7)實際體驗雖然我并沒上手但是相比和一代的差距并不大,睿頻的確實使得搭載奔騰的go都很容易出現(xiàn)“突然的卡頓”而擁有睿頻的m3則可以短暫的將峰值性能提升到3.4赫茲,有效的緩解這些卡頓的出現(xiàn),這里是4415,4425和m3的對比
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cn/zh/ark/compare.html?productIds=185282,192786,122697,85475
微軟官方宣傳搭載m3的go2將比go1快百分之64,雖然不知道這個數(shù)據(jù)是怎么測出來的,但是實際體驗中,m3運行情況確實要遠好于我的go一代(有m3版的小伙伴可以把電源調(diào)到:更好的續(xù)航,這樣就差不多是奔騰4415的運行體驗)
Surface go忠實用戶在入手go2高配后最真實的想法-2.jpg (3.08 M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2-1-29 14:08 上傳
你需要更好的續(xù)航?emmmmm,那我就勉為其難給你點吧;熟悉surface的朋友都知道對于surface的續(xù)航你把官方給出的時間打個對折都不為過,go2的續(xù)航官方宣稱為10小時略優(yōu)于一代的9小時,但是這次surface go2搭載了兩種cpu,你說這10小時是奔騰還是m3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是不相信m3有更大的電池)
2.體驗如何?
注意!以下的體驗僅僅針對我手里的m3版本
剛點亮屏幕,窄邊框帶來的巨大視覺提升使得go2 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很好,隨后開機設置方面的體驗也比go1好上不少,最容易發(fā)現(xiàn)的就是軟鍵盤打字的遲滯感沒了,win菜單開啟時變得絲滑了,m3帶來的性能提升在日常使用中對比一代感受也十分明顯,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更快,蜜汁卡頓消失不見,不得不說系統(tǒng)流產(chǎn)了,心情才好,心情好了才更有拿他工作和學習的沖動。同樣得益于m3,在word排版時更加順暢,Onenote筆記響應速度更快,全屏時候也不再卡頓;而在go1上因為卡頓體驗糟糕的lighting room,Photoshop 2020,在m3版本上也基本可以滿足我輕度使用的要求了。可以說對于go2的性能我從go1的接受到現(xiàn)在的基本滿意了。
但是!m3的發(fā)熱量相比go1也提升了不少,在長時間運行cad或者安裝軟件時其發(fā)熱量都要高于go1(單靠被動散熱連m3都壓不住,想往里面塞i3 i5的還是洗洗睡吧),同時不知道是不是m3更高的功耗,在我的實際體驗中,go2的續(xù)航相比go1其實并沒有什么區(qū)別,碼字5-6小時,看視頻5小時左右,cad之類的軟件可能3-4小時就要撲街了。
3. 我需要他嗎?
Surface go的定位面其實相當之窄,它可以滿足你輕辦公的需要的同時兼顧一些你的專業(yè)軟件,同時如果你使用的是安卓的手機電腦也是Windows的話,那么基于OneDrive的生態(tài)將使你獲得不錯的多設備串聯(lián)體驗。
M3版本go2的足夠性能也使得你在使用它時不用再那么束手束腳,但相對的m3版本的高昂售價(國行的m3版本和lte捆綁,想要單wifi的m3得購買商用版)又使得你得從pro7和它之間選擇,在他們之間,則更需要考慮你是否在意go在家族中無與倫比的便攜性和對性能的需求,如果都不,那還是加錢上pro7吧??偟膩碚f,go2因為m3的出現(xiàn)和顏值的提升使得其受眾面可以相對擴展,作為一臺理工科學生的二號屏幕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對于需要經(jīng)常進行較為復雜文字編輯或者對專業(yè)軟件又需求的人來說也有不錯的體驗。
對于想要升級手中g(shù)o1的用戶,我非常不推薦購買奔騰版,其提升真的相當有限,若需要更好的性能請果斷剁手m3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