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大人,時代變了 最近想換一部工作機,于是準備把用了一年多的三星note 10+賣掉,結果拿到回收平臺一查,好家伙,當時7000多買的機器,現(xiàn)在給我報價2300元,其中還有400元是平臺看我是老用戶給的補貼。我一時之間都不知道是憤怒還是感動。
于是我不信邪,又把自己現(xiàn)在使用的iPhone 12 Pro詢價,結果給我報價4000元,半年的時間,價格直接腰斬,這還是蘋果嗎?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不過我轉(zhuǎn)念一想,是啊,可能時代真的變了。
為什么最近幾年,二手手機越來越不值錢了?-1.jpg (196.63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2022-2-27 15:08 上傳
走私貨都得等一個月
2010年,是全球智能手機的元年,蘋果發(fā)布跨時代的iPhone 4,讓三星、摩托羅拉、諾基亞等企業(yè)必須全面轉(zhuǎn)向進入智能手機市場。不過中國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較慢,整體消費能力有限,因此在早期,智能手機并沒有太大的市場。
當年主流品牌的智能手機,在中國的售價非常高昂。iPhone 4的價格一度被黃牛炒到了上萬元,三星和HTC的旗艦手機,國行售價基本也在4000元以上。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想要體驗實惠的機器,去網(wǎng)上購買走私的海外版機器才是最劃算的。
2010-2014年之間,海外版本的手機在淘寶上銷售火熱,這些來自歐美、日韓、香港的機器,很多其實都是被回收翻新的二手機器,但奈何其價格實在便宜。一部美版有鎖的iPhone 4,價格也就是國行的一半,拿到手之后使用卡貼或者軟解,就可以正常使用。
當年使用的iPhone 3Gs、iPhone 4、HTC Sensation、HTC Flyer、Lumia 925,都是購買的海外渠道。甚至在找商家訂購HTC Sensation的時候,因為是首款雙核處理器的手機,商家說得等一等才有貨,哪怕是質(zhì)量不可靠的歐版(多數(shù)歐版都是二次組裝的翻新機),結果這一等就是一個月。
為什么最近幾年,二手手機越來越不值錢了?-2.jpg (811.78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22-2-27 15:08 上傳
靠倒賣二手手機買了套房
2014年開始,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推動之下,中國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開始蓬勃興起。如今無論是嘀嘀打車,還是共享單車,美團外賣,直播短視頻等等產(chǎn)品,都是在2014年之后開始興起的。
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對于智能手機的井噴式需求,下探至四五線城市,年齡從小學生到古稀老人,都開始學習使用智能手機,其中二手手機,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地位。
很多群體買不起旗艦手機,但是又想用旗艦機,那么就只能選擇購買二手手機。手機商把回收的機器翻新后再進行分類,99新、95新、9新不等,其中95新需求量最大,因為對于消費者來說,除了細小的使用痕跡之外,沒有別的毛病。后來還推出過所謂“全原”機器,號稱所有零件都是機器原裝,沒有進行過翻新。
很多公司為了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也需要采購大量的機器,動輒幾千上萬臺。這些機器不能是性能較差的千元機,所以也只能選擇二手手機供應商,大多都是歷年的安卓旗艦,性能優(yōu)秀,價格適中。
大學時期有一個朋友“老孫”,混跡于華強北手機市場,做二手手機倒賣的生意。回收,翻新,找渠道出貨,2年的時間,愣是存了100多萬在老家買了套房子。他說過去維修、貼膜、零配件都做過,最后還是二手手機來錢快一些。
為什么最近幾年,二手手機越來越不值錢了?-3.jpg (803.83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2-2-27 15:08 上傳
從理財產(chǎn)品到拆封腰斬
2010年花3500元購買了一臺iPhone 3Gs,1年之后3000元在貼吧轉(zhuǎn)手賣掉;2011年花4000元購買了一臺iPhone 4,1年之后3500元賣給了同學。在那個時期,iPhone就是保值的象征,包括三星的旗艦機器也是。因此每當有人問我買什么機器時,我都說首先買iPhone,其次三星,最后再是國產(chǎn)品牌。
直到后來我發(fā)現(xiàn),iPhone二手價格腰斬,三星直接白菜價格的時候。
實際上從2019年開始,二手手機市場就已進入了衰退期。核心原因是手機市場的飽和,帶來了品牌方們的價格戰(zhàn)。雖然旗艦手機的價格在節(jié)節(jié)攀升,從過去的4000元到現(xiàn)在的8000元起。但是中低端市場的機器還是保持在3000元以內(nèi)的價格水平,并且配置越來越高。
無論是紅米、iqoo、Realme這些子品牌,推出的2000-3000元價位的機器,已經(jīng)足夠大多數(shù)人使用。大家早已經(jīng)過了那種即便是二手也要買iPhone的消費心理,更何況隨著安卓手機的漲價,iPhone反而越來越有性價比。
如今的二手市場早已衰退,就像是沒落的華強北,做起了美妝面膜的生意。
相信隨著廠商設計的通用性,未來二手手機更多的命運就是回到工廠被拆解二次利用,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以舊換新,而不是賣掉變現(xiàn)。那個時候,二手機器的定價權將全部取決于廠商而不是市場的需求。
又一個曾經(jīng)輝煌的行業(yè),悄然結束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