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source/plugin/mapp_wechat/images/wechat_login.png)
x
藝術史對于藝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們對西方藝術史的梳理,建議大家收藏。
一、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
(注:公元476年是西羅馬滅亡的時間,從這之后,歐洲開始進入了黑暗中世紀,一直到東羅馬滅亡,文藝復興開始。)
原始藝術
是指人類最早的造型藝術,產生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即距今三萬到一萬多年之間。原始美術包括洞窟壁畫、巖畫、雕刻、建筑等,大多數現已發(fā)現的美術作品集中在歐洲地區(qū),分別屬于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古埃及藝術
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統(tǒng)一的專制王朝。此后,埃及經歷了古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前1071-前332)三個統(tǒng)一時期。古埃及藝術,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術。其特點是:建筑體量巨大,宏偉壯觀,具有強烈的崇高感;雕刻樸素寫實,整體性強,有觀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傾向;繪畫線條流暢優(yōu)美,色彩豐富?,F遺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畫。埃及藝術是人類最早的文化遺產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美索不達米亞藝術
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現于西亞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流域一帶(即今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約旦、巴勒斯坦一帶和伊朗西部)的美術。美索不達米亞一詞,源于希臘文,意為兩河之間。其特點是:各種藝術風格互相滲雜,多種淵源匯集,造型藝術絢麗多彩。傳世藝術品有圓雕、浮雕、陶器、樂器和貴金屬工藝品,以及巨大的神廟和宮殿遺址。
希臘藝術
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紀希臘及其附近島嶼和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區(qū)的美術,廣義上包括愛琴藝術。公元前5-前4世紀,是希臘藝術的全盛時期,產生了米隆、菲迪亞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藝術家和帕提儂神廟、宙斯祭壇等建筑藝術。其雕刻具有強健的體魄、昂揚的精神和典雅優(yōu)美的造型,被尊崇為造型藝術的典范。
羅馬藝術
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羅馬帝國的美術。繼承希臘藝術成就,融會歐洲、北非、西亞美術的地方因素,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美術作品。其內容多為享樂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偉壯麗,刻畫人物強調個性。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畫、肖像雕刻方面。
原始、古代各藝術流派作品:
1、原始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jpg (51.42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鹿,這是第一個被發(fā)現的舊石器時代藝術品,1834年法國人布勞伊萊在一個叫夏芳德的洞穴中發(fā)現了一塊骨塊,在骨塊上用利器刻有兩只鹿,刀法肯定,造型真實,不僅形象準確,還在身體上刻畫出脊梁骨和細而有規(guī)則的毛,頗似出自現代人的手筆。
2、古埃及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jpg (38.55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金字塔,論及人類文明建樹時,人們首先會想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它是人類幼年時代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在離開羅不遠的基澤平坦廣闊的沙漠上,聳立著許多體積龐大、高聳入云的金字塔,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王胡夫的陵墓。金字塔現在只有137米高,底邊各長230.6米,占地5.3公頃,用230余萬塊平均重約2.5噸重石塊砌成,塔身斜度為51°52′。金字塔的構思反映古埃及人的信仰。
3、美索不達米亞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jpg (75.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巴別塔,又名通天塔,也叫巴比倫巴別塔。傳說巴別塔在約5000年前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據《圣經》創(chuàng)世記:挪亞后代遷居南亞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之間一塊大平原,因為祖先被洪水沖怕了,擔心再遭水災,就齊心修建一座高塔使全體人員都住進去永保平安。塔越修越高達至天界,觸怒了上帝。上帝決定施神術攪亂造塔人的語言,使人們互相不能勾通而造不成塔,這是基督教解釋不同民族語言的來源。
4、希臘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jpg (33.48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阿芙羅狄忒雕像,公元1世紀仿制,原作為公元前360年普拉克西特利斯創(chuàng)作,1651年發(fā)現于法國阿爾勒古劇院廢墟,原被路易十四收藏于凡爾賽宮的鏡廊。
這尊愛神雕像是普拉克西特利斯的一件作品的復制品,此類雕塑可能是普拉克西特利斯雕塑全裸女神雕像的開端。
5、羅馬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5.jpg (71.1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萬神廟,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
萬神廟采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
二、中世紀
(476-15世紀)中世紀藝術
一般指5-15世紀的西方美術。主要表現在建筑的高度發(fā)展,各種形式的大教堂,如拜占庭教堂、羅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在藝術上和工程設計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鑲嵌畫、壁畫、插圖畫等也獲得了繁榮。中世紀藝術屬于基督教藝術,它不注重客觀世界的真實描寫,而往往以夸張、變形等手法表現精神世界。中世紀:歷史學上一般指封建制時代。主要用于歐洲。時限是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基督教藝術
早期基督教藝術出現在公元2世紀下半葉或3世紀上半葉,圖像偏重于對某事物的象征性或寓意性。由于公元二世紀到四世紀期間的基督教被羅馬皇帝視為非法宗教,早期基督教藝術主要出現在地下墓室。壁畫沿襲希臘羅馬的風格,題材則與基督教相關。直到公元313年,羅馬帝國君主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的《米蘭詔書》,自始對基督教藝術及西方文明有決定性的影響。隨著時間推進,早期基督教藝術逐漸脫離古羅馬末期的古典風格形成拜占庭藝術。
拜占庭藝術
公元4世紀到15世紀的羅馬帝國美術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美術,即宗教美術和封建帝國美術。以羅馬晚期的藝術形式和以小亞細亞、敘利亞、埃及為中心的東方藝術形式相結合為風格特點,在教堂建筑、圣像畫、鑲嵌畫、壁畫、細密畫及工藝美術的風格創(chuàng)造上,都有較大的成果。后期風格因受教會束縛,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對中世紀歐洲各國,尤其是東正教國家的藝術有很大影響。
羅馬式藝術
歐洲9至12世紀流行的一種以建筑為主體的藝術形式。建筑多為教堂和修道院,以厚重堅實的墻壁、高大雄偉的塔樓和半圓形拱穹結構為主要特征。著名的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薩大教堂、法國的普瓦提埃大教堂、德國的沃姆斯大教堂等,出現在教堂外部墻壁上的雕刻多取材于《圣經》故事,并以非寫實性和框架法為特點。
哥特式藝術
歐洲12世紀中葉至16世紀初的一種藝術。以大教堂建筑為主,一反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形拱門的式樣,以廣泛運用交叉肋拱、高扶壁、飛扶壁、尖拱結構和新裝飾體系為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時代觀念和中世紀城市發(fā)展的物質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國的巴黎圣母院、德國的科隆大教堂、英國的林肯教堂和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等。
中世紀各藝術流派作品:
6、中世紀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6.jpg (147.03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安吉利科·博士來拜,于1445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現藏華盛頓美國國家美術館。
據圣經記載: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恒。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里?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碑嫾乙灾惺兰o的畫風,傳達中世紀的宗教概念。
7、基督教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7.jpg (64.18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羅得和他的女兒們 Lot and his daughters,藝術家:亨德利克·霍爾齊厄斯 Hendrick Goltzius (1558–1617),創(chuàng)作日期:1616年,形式:布面油畫,大?。?40 厘米×204 厘米。圣經創(chuàng)世記中羅得和他的女兒們,畫中的羅得正被他兩個女兒勾引。
8、拜占庭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8.jpg (46.6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圣索菲亞大教堂,圣索菲亞大教堂建于公元537年,是拜占廷時期建造的一座羅馬紀念館?!笆ニ鞣苼啞痹诨浇汤锸巧系壑腔鄣囊馑?。
圣索菲亞大教堂是當時世界最宏偉最華麗的建筑。從君士坦丁王朝的興起,到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人占領為止,圣索菲亞大教堂歷經滄桑900多年,她親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興衰。圣索菲亞大教堂是一座三拱長方型建筑,教堂的圓頂高60米,相當于20層樓高,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圓頂之一。它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其中中央大廳5000多平方米,教堂前廳600多平方米。大教堂內墻上有天使杰布拉欣的巨幅油面,它向教徒們描繪了天國幸福、安詳而和平的景象。
9、羅馬式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9.jpg (77.09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比薩教堂建筑群,是意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薩。
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包括比薩主教堂,它的鐘塔和洗禮堂,是意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形的,全長95米,正立面高32米,鐘塔呈圓形,直徑16米,高55米,分為8層。它在建造時便已傾斜,是著名的斜塔。在不遠處還有一座圓形的洗禮堂,構成一個教堂建筑群。
10、哥特式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0.jpg (79.4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157米高的鐘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于烏爾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兩位是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和米蘭主教座堂)。
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xù),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依舊修繕工程不斷。
三、文藝復興時期
(14-16世紀)文藝復興藝術
歐洲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和初步發(fā)展時期的藝術,開始于意大利,后擴大到尼德蘭、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并席卷全歐洲,以貫徹現實主義和體現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義思想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畫家達·芬奇、拉斐爾,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等。作為西方近代藝術源頭的文藝復興藝術,其基本風格和表現技法構成了西方近代藝術的主要傳統(tǒng),影響極其深遠。
佛羅倫薩畫派
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形成的美術流派,13世紀末已經形成,早期代表畫家有:喬托·迪·邦多納、馬薩喬、安杰利科、烏切洛、波提切利等。盛期代表畫家有: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15世紀中葉以后佛羅倫薩畫派已呈衰退之勢,取而代之的是以羅馬為中心的羅馬畫派。16世紀末,由于佛羅倫薩政治上失去獨立,經濟衰落,以及畫家盲目崇拜前輩的結果,逐漸走向風格主義。
威尼斯畫派
是16世紀以威尼斯畫家喬爾喬內和提香為代表的繪畫形式,產生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該畫派以人文主義思想為主導,吸收尼德蘭美術的油畫技法,偏重色彩和感覺效果,畫面絢麗,構圖新穎。對歐洲繪畫有很大影響。代表人物有喬爾喬內、提香、丁托列托等。
尼德蘭畫派
中世紀的尼德蘭包括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東北部的一些地區(qū),15世紀尼德蘭畫派成就非常突出。尼德蘭畫派的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祭壇畫與獨幅木板畫,因為尼德蘭美術脫胎于中世紀的哥特式藝術,使得尼德蘭文藝復興初期的繪畫有比較濃郁有宗教氣息,總的繪畫傾向是:嚴肅、靜穆,人物形象不夠生動自然。另一方面,盡管這些作品大多表現了傳統(tǒng)的宗教題材,卻由于畫家對描寫世俗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的興趣大大增長,作品中便不時體現出現實主義傾向。羅伯特·康賓和揚·凡·??耸悄岬绿m畫派的主要奠基人。
楓丹白露畫派
是16世紀活躍在法國宮廷的美術流派,是國際樣式主義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以法王兩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宮為契機形成了兩代楓丹白露派畫家。第一代楓丹白露派畫家由來自意大利的畫家羅索、普里馬蒂喬和雕塑家切利尼等人與法國畫家?guī)煨隆⒖?、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宮廷內外的裝飾上形成了一個風格性很強的藝術流派。
文藝復興時期各藝術流派作品:
11、文藝復興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1.jpg (103.49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圣母子與圣安妮、施洗者圣約翰達芬奇1499-1500年 炭筆畫 141.5×104.6cm 倫敦國家美術館。
這幅黑白藝術珍品是文藝復興藝術巨匠達·芬奇500多年前用木炭和粉筆創(chuàng)作的,它懸掛展示于倫敦國家畫廊。1987年,這幅作品的價值就達3500萬美元。這一年,一位男子用一把短獵槍試圖射擊這幅作品,來表達他對于“英國政治、社會以及經濟狀況”的憤怒。槍響后,展廳中保護畫作的玻璃展柜被擊碎,玻璃將畫面中圣母的長袍劃出一道6英寸的口子。
12、佛羅倫薩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2.jpg (89.2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維納斯的誕生。波提切利 1487年 畫布上蛋彩 175 x 287.5cm 意大利佛羅倫薩烏斐齊美術館。
波提切利是15世紀佛羅倫薩畫派的最后一位大師,畫家以浪漫的氣質與詩意的手法,表現了美神維納斯誕生的奇異場面。在這幅作品中,波提切利塑造了一位憂郁哀婉的美麗女性形象,在她身上寄寓了畫家的人文主義理想。飽滿的構圖強調一種深刻的內涵和裝飾性,突出了一種醉人的浪漫氣息,渲染了生命主題的詩性。
13、威尼斯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3.jpg (74.4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田園合奏。1510-1511年 喬爾喬內 意大利 110cm×138cm 布 油彩 巴黎 盧浮宮藏。
喬爾喬內是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威尼斯畫派的畫家,他的這幅畫是鄉(xiāng)土自然美和女性裸體美的繪畫結合,不僅表現了畫家對時代精神的探索,還反映了16世紀以來威尼斯繪畫風格的審美理想。這件作品先是由喬爾喬內繪制,后由提香繼續(xù)完成的。這件作品展示了一幕耽于幻想的神、人心靈交流的幻境,充滿神秘的詩意,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美的夢幻般向往。
14、尼德蘭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4.jpg (68.68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揚·凡???1434年 油畫 82cm×59.5cm 英國國家美術館藏。
揚·凡·??耸悄岬绿m畫派的主要奠基人,這幅畫是他的代表作品,阿爾諾芬尼是在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為騎士的真實人物,畫家真實地描繪了典型的資產者形象。畫中的人物手勢動作、環(huán)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義,十分有趣:阿爾諾芬尼夫婦的手勢表示互相的忠貞,托著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遠養(yǎng)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遠忠于丈夫。華貴衣飾表明人物的富有;畫面上方懸掛的吊燈點著一支蠟燭,意為通向天堂的光明;畫的下角置一雙拖鞋表示結婚,腳邊的小狗表示忠誠,女子的白頭巾表示貞潔、處女,綠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紅顏色象征性和諧,窗臺上的蘋果代表平安,墻上的念珠代表虔誠,刷帚意味著純潔;畫面中間帶角邊的圓鏡代表天堂之意。
15、楓丹白露畫派作品
代表作品:埃斯特雷姐妹,是“楓丹白露畫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但作者已不得而知。畫中裸體的卡芭利埃爾、埃絲特蕾是國王亨利四世的寵姬,1599年因難產身亡。畫面表現兩姐妹正在大床的帷幕之中梳妝打扮,房間深處一位衣著華麗的婦女正在大壁爐前縫紉。人物手捏乳房的動作暗示著貴妃期望懷孕得子。畫家對細部描繪的熱衷,以及遠近人物大小懸殊的夸張手法,都極好地體現出北派的寫實傳統(tǒng)。
四、十七、十八世紀
學院派藝術
始于16世紀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紀在英、法、俄等國流行,其中法國的學院派因官方特別重視,所以勢力和影響最大。學院派重視的規(guī)范,包括題材的規(guī)范、技巧的規(guī)范和藝術語言的規(guī)范。由于對規(guī)范的過分重視,結果導致程式化的產生。學院“ Academy ”一詞最初含“正規(guī)“、走正路不走邪路的意思。如何才能走正道,在學院派看來就是重視傳統(tǒng),向傳統(tǒng)學習,因而學院派反對所有的改革。學院派十分重視基本功訓練,強調素描,貶低色彩在造型藝術中的作用,并以此排斥藝術中的感情作用。這些特點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是正反兩方面的。代表人物卡拉契兄弟,大衛(wèi),安格爾等。
樣式主義
意大利16世紀中后期的美術流派,代表著盛期文藝復興漸趨衰落后出現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傾向。樣式主義時期的藝術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風格,藝術家們各自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如夸張變形的手法,強調細節(jié)的修飾,突出個性的表現,反對理性、典雅、優(yōu)美的原則,強調想像等等??傊?,我們把這一時期出現的不同與盛期文藝復興理性優(yōu)美原則的藝術,都歸為樣式主義。代表畫家布龍齊諾(1503~1572),瓦薩里。
現實主義藝術
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與樣式主義藝術和學院派藝術相對立的是現實主義藝術?,F實主義藝術家贊美自然,歌頌勞動,深刻而全面地展現了現實生活的廣闊畫面,尤其描繪了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和斗爭,此時勞動者真正成為繪畫中的主體形象,大自然也作為獨立的題材受到現實主義畫家青睞。這一時期現實主義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喬。
巴洛克藝術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紀廣為流傳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的名稱由來,說法不一,一說來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語,意思是不圓的珠子;又一說它來自意大利語,有奇特、古怪或推論上錯誤的含義??偟膩碚f這個名稱在當時含有貶意,是18世紀古典主義藝術理論家對于上一個世紀一種藝術風格的稱呼。代表性人物貝尼尼,魯本斯。
佛蘭德斯美術
16-18世紀尼德蘭南部(今比利時及法國一小部)美術的通稱,原為尼德蘭美術的一部分。1579年荷蘭獨立后,即稱佛蘭德斯美術。既帶有民主性傾向,又保留著明顯的貴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代表人物有勃魯蓋爾、魯本斯、凡·戴克等。對歐洲美術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荷蘭畫派
17世紀興起于荷蘭。擺脫了對宮廷貴族和天主教會的依附,轉向為新興的市民階級服務,用寫實手法描繪人民生活和自然風景。除肖像畫和宗教歷史畫外,還發(fā)展了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及動物畫。代表人物有哈爾斯、倫勃朗、維米爾。1609年的尼德蘭革命,建立起荷蘭共和國,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荷蘭繪畫得到空前繁榮。
塞維利亞畫派
17世紀上半期,西班牙最重要的畫派之一是南方的“塞維利亞畫派”?!叭S利亞畫派”主要描繪寂靜的僧侶世界,平凡中含有詩意。這個畫派的宗教題材畫:有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并不過分渲染宗教氣息,反而富于生活的情趣,具有強烈的世俗化傾向。有三個最杰出的代表:穆里羅,蘇巴朗,委拉斯貴支。
古典主義
西歐文學藝術上的一個流派,盛行于17世紀,延續(xù)到18世紀后期。主要特點是模仿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尊重傳統(tǒng),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簡潔,表現出反宗教權威的精神。但由于模擬多,創(chuàng)造少,不能反映現實。代表畫家普桑,烏埃,勒布倫,拉圖爾,勒南兄弟,洛蘭等。
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ro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為貝殼形。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統(tǒng)治時期(1715-1774)所推崇的藝術風格。在工藝美術、繪畫、建筑等方面尤為明顯,以具有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瑣的裝飾性為其特征。洛可可藝術在形成過程中,曾受到中國明清工藝美術的影響。繪畫方面,以法國畫家布歇·弗拉戈納爾等人為代表。建筑方面,以法國巴黎蘇比斯府為代表。
新古典主義藝術
18世紀50年代至19世紀初流行于西歐的美術樣式。它力求恢復古典美術(主要指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傳統(tǒng),追求古典式的寧靜,重視素描,強調理性。代表人物有法國畫家大衛(wèi),熱拉爾,安格爾,普呂東等。
十七、十八世紀各藝術流派作品:
16、學院派藝術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5.jpg (57.63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圣瑪麗的少女時代。作者格·列尼(1575—1642)是意大利學院派藝術的代表人物。畫中少女高貴端莊,溫文爾雅,反映了學院派的風格特點。
17、樣式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6.jpg (47.06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手持經書的少女肖像 布龍齊諾 約1545-1550年 木板蛋彩畫 58×46.5厘米 佛羅倫薩烏斐濟美術館。
布龍齊諾(1503~1572)是意大利樣式主義的代表畫家。這幅肖像畫是他精心繪制的作品之一。畫家通過少女的思維神態(tài)去表現她的若隱若現的憂傷。肖像的背景是濃淡相間的天藍色,這是這位藝術家的一種杰出的獨創(chuàng)。
18、現實主義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7.jpg (45.5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酒神巴克斯??ɡ邌?1596年 布油彩 95cm×85cm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藏。
卡拉瓦喬(1573—1610)是意大利現實主義繪畫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杰出的代表。畫中的酒神是衣服古典的裝扮,卻有著一張女性的臉:頭發(fā)卷曲,唇微微緊閉,延伸慵懶。他舉著象征愉快的酒杯,但腐化、墮落永遠近在眼前——蘋果上蟲蛀的洞、熟透了的石榴和葡萄,都是萬物的無常變化的象征。傳說酒神擁有無人企及的英俊相貌。根據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模特,繪畫大師卡拉瓦喬描繪出了酒神的形象。
19、巴洛克藝術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8.jpg (64.2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阿波羅和達芙妮(雕像)。貝尼尼 1622-1624年 大理石 意大利羅馬的博格斯美術館藏。
貝尼尼(1598 - 1680) 是17世紀巴洛克藝術在建筑方面的最主要代表。他為羅馬紅衣主教的花園裝飾了四組群像雕刻,《阿波羅與達芙妮》是其中一組雕像。目空一切的太陽神阿波羅瞧不起丘彼特的箭藝,這使小愛神很惱火。當阿波羅走近河神女兒達芙妮時,小愛神立即向他們分別發(fā)出兩支愛情之箭,射向阿波羅的是鐘情達芙妮之箭,而達芙妮中的卻是拒絕求愛之箭,這引起神界的求愛追逐。當阿波羅即將追逐到女神時,女神大聲向河神發(fā)出呼救:“親愛的爸爸快把我十分喜愛的美貌改變吧!”即刻河神將愛女變成一棵月桂樹。無奈的太陽神愛之不得,只得取下月桂枝編織成桂冠,賜給一切有成就的人,這就是“桂冠”的由來。
20、佛蘭德斯美術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19.jpg (89.3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作品名稱: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 魯本斯 1617-1617年 油畫 224×210.5厘米 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
魯本斯(1577-1640)是佛蘭德斯美術的杰出代表,也是歐洲第一個巴洛克式的畫家。這幅描寫的是傳統(tǒng)的“搶婚”場面:卡斯托耳與波呂刻斯兩個黝黑的壯漢把留西帕斯的兩個女兒從睡夢中劫走,正準備強行拉上馬背的情景。畫面上人和馬占據了整個空間,兩匹馬和兩對男女的交錯動勢,給人以強烈的運動感。馬頭、人手、馬腳、人腳,放射般地向四角展伸,這里既是暴力,又是一種充滿喜悅的游戲。魯本斯所注意的是肉體與馬匹之間的色調對比,關心的是人仰馬翻般的猛烈的場面。這種動勢的色彩,線的運動與裸體的質感造成一種狂熱的色彩交響。近乎方形的構圖,本來是穩(wěn)定的,但形象組成了X形,卻又構成了極不穩(wěn)定的動亂。畫面左側一角,畫家又添畫上一個長著翅膀的小愛神,它給整個畫面作了一點暗示:這是一種愛情的暴力。魯本斯所特有的畫風,是富有裝飾性的構思,這在畫史上稱作“巴洛克風格”。
21、荷蘭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0.jpg (52.0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達那厄。作者倫勃朗(1606~1669)是荷蘭最杰出的肖像畫大師,荷蘭畫派代表。
達那厄是畫家最喜歡表現的希臘神話題材,倫勃朗筆下的達那厄與別的畫家不同,她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體現了畫家所處的時代精神和獨特的審美理想。畫中的達那厄不是提香筆下的少女,而是一位成熟的荷蘭婦人,從時代來審視屬于荷蘭獨立之后新時代的社會理想反映;從現實來考察,畫中人是以他的夫人作模特創(chuàng)作的,既真實又有美學意義。
22、塞維利亞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1.jpg (42.45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鏡前的維納斯 委拉士貴支 1656年 布面油畫 112.5×177厘米 倫敦國家畫廊藏。
委拉斯貴支,1599年6月6日生于塞維利亞,是塞維利亞畫派杰出的代表。這幅《鏡前的維納斯》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委拉士開茲唯一一幅女性裸體繪畫。女子裸體繪畫在17世紀封建專制的西班牙是極其罕見的,這幅畫標明了17世紀西班牙藝術家人本精神的覺醒。畫家以充滿節(jié)奏感的流動線條,塑造了女性人體美,如果以維納斯身體環(huán)視一周,她的曲線起伏變化宛如一首旋律美妙的樂曲,上身高亢有力,下身平和舒緩。大師素來善用透明凝練的色彩和精到的筆觸去描繪復雜的肌膚變化,細嫩的肉體富有勃勃生機,充滿了青春氣息。這是畫家對人類自身美感的贊頌。
23、古典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2.jpg (97.53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阿卡迪亞的牧人 普桑 作于1638~1639年 油畫 85×121厘米 現藏巴黎盧浮宮。
普桑(1594-1665年)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這一幅著名的《阿卡迪亞的牧人》含義較晦澀,一直是美術史上莫測高深的難解作品。“阿卡迪亞”,即古代傳說中一個世外桃源式的樂土。畫上展現一塊寧靜的曠野之地,和煦的陽光照在僅有幾棵荒疏林木的墓地前;背景是一片明凈的藍天。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胡須的牧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并回過頭來向右側的一個女牧人說著什么,石上的拉丁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也有我?!睋佬g史家的解釋,這里的"我",是指"死神"。那末,銘文的意思似乎是說:“在美好的樂土里,死也是不可避免的。”顯然,這是一種“風光雖好,人生苦短”的感嘆。我們從左側一個伏在墓頂上的牧人的表情看,他低著頭,似有緬懷之情,與左邊站立著的女牧人形成對比。女牧人身著黃衣藍裙,是全畫最跳突的色彩。這個女性形象費人猜思,據說,她是美好人生的象征。她雖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卻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圍繞著一個人生的哲理問題,讓人緊緊思索。
24、洛可可藝術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3.jpg (39.1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路易斯·莫菲的畫像。
這是畫家布榭(1703-1770)在18世紀下半葉洛可可形式的最高峰期的作品。裸露的年輕女性有著粉紅色澤的肉體,以一種具有挑逗性的姿勢俯趴在絲絨沙發(fā)上,這幅作品被視為情色藝術的典范,而畫中女主角本人在作為布榭的模特兒兩年之后(1751-1752),因畫作送給當時的法王路易十五而于1753年成為路易十五的情婦。
25、新古典主義藝術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4.jpg (88.75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普賽克第一次接受愛神之吻 熱拉爾 1798年 布油彩 186cm×132cm 巴黎盧浮宮藏。
弗朗索瓦·熱拉爾(1770-1837)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的杰出代表。在這幅作品中,他很好地發(fā)揮了描繪人體的長處。畫中描繪了維納斯之子厄洛斯前往普賽克處,一個國王漂亮的女兒,與她幽會的情景,畫上所描繪的正是初吻的瞬間。古典主義繪畫有三大特點:極端嚴謹的素描,飽滿而富于裝飾性的色彩,線條流暢的對稱性構圖。就此來看,這幅作品已經具備了這三點。
五、十九世紀
浪漫主義畫派
19世紀初至30年代在法國興起。該派擺脫了當時學院派和新古典主義美術的羈絆,采用現實生活、中世紀傳說和文學名著為題材,偏重于發(fā)揮藝術家自己的想像和創(chuàng)造。畫面色彩熱烈,筆觸奔放,富有運動感。代表人物有籍里柯,德拉克洛瓦,卡爾波等。
批判現實主義
19世紀30年代首先在法國、英國等地出現的文學思潮,以后波及俄國、北歐和美國等地,成為19世紀歐美文學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歐美文學的高峰。由于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高爾基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F實主義是國際關系中的主流理論,它也是一個多義且有爭議的概念。雖然現實主義的批評者和支持者經常將其視為一個統(tǒng)一的思想整體,但實際上,現實主義并不是一個單一或統(tǒng)一的理論。代表畫家有庫爾貝(1819-1877年),盧梭,科羅,米勒,杜米埃等。
巴比松畫派
19世紀產生于法國。巴比松系巴黎近郊的一個村莊。1848年,以特奧陀·盧梭為首的部分青年畫家因不滿學院派的藝術和官方沙龍審查制度,先后來此定居作畫。他們以農民生活、農村風景為題材,主張走出畫室,“回到自然”。作品具有真實、樸素、田園詩般的風格。代表人物還有米勒、杜普雷等。
印象畫派
19世紀末期流行于法國。名稱源于1874年評論家路易·勒魯瓦對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畫的嘲笑而來。該派把光和色看作畫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強調畫家應該走出畫室,面對真實的自然物象進行寫生。代表人物有莫奈、畢沙羅、西斯萊、雷諾阿、德加等。
新印象畫派
也稱“點彩派”。19世紀末從法國印象畫派發(fā)展而來。該派認為印象畫派表現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夠嚴格,主張用不同的色點排列組合作畫,具有鑲嵌裝飾畫的效果,但畫法機械。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后印象畫派
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于法國。他們反對印象畫派的客觀主義表現和片面追求外光與色彩,強調主觀感受的表達,重視形和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積。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等。
納比派
法國的藝術社團,1891年出現于巴黎,其主要成員是巴黎朱利安美術學院的學生。這是一個為期很短的藝術運動,主要參加者是法國的畫家和雕塑家。納比派的主要理論家德尼,將納比派的特色歸納為兩種變形的理論:客觀的變形和主觀的變形。主要成員有塞律西埃、德尼、波納爾、魯塞爾、維亞爾、朗宋和瑞士畫家瓦洛東等。
柏林分離派
19世紀末由德國柏林官方藝術組織中分離出來的美術家聯盟。1898年柏林美術學院以利貝曼為首的十一人社與其他組織共同組成了柏林分離派。他們極力推崇法國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繪畫,以新的藝術目標與學院派和官方藝術相抗衡。其創(chuàng)作活動一直延續(xù)到1914年。代表畫家為利貝曼。
象征主義
十九世紀末葉在法國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其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現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形成某種"意象",即所謂"象征"。法國象征派詩人以馬拉美﹑魏爾倫等為代表;戲劇方面以梅特林克為代表;美術方面以摩羅 、夏凡納和雷東為代表。
拉斐爾前派
19世紀中葉出現于英國的畫派。認為繪畫藝術至拉斐爾時盛極而衰,故企圖復興拉斐爾以前的藝術以振興英國畫壇。其繪畫題材多為神話傳說、圣經故事及內容嚴肅的文學作品。畫風嚴謹、細致。代表人物有羅賽蒂、亨特、密萊斯、伯恩·瓊司等。
哈得遜河畫派
美國風景畫派。以紐約為基地,活躍于1820~1880年間。18世紀的美國人大部分時間都忙于在荒野奮斗以求生存。到了19世紀,他們在這種斗爭中獲得了勝利,于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懷舊和浪漫的情緒便油然而生,這樣,風景畫開始在美國流行。一批以哈得遜河沿岸風光為題材的風景畫家被稱為“哈得遜河畫派”,這標志著美國美術開始擺脫歐洲的影響,逐步顯露出自己的品格。代表畫家科爾,道蒂,杜蘭德,布萊克洛克等。
巡回展覽畫派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現實主義畫家團體,以在俄國各大城市舉行美術展覽活動而著名。受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學觀點影響,不少作品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的生活。代表人物有列賓、克拉姆斯柯依、蘇里柯夫等。
十九世紀各藝術流派作品:
26、浪漫主義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5.jpg (92.9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但丁之舟 德拉克洛瓦 1822 油畫 189 x 246cm
24歲的德拉克洛瓦,以但丁的《神曲》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但丁之舟》,直接向學院派挑戰(zhàn)。在這幅畫中,畫家以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但丁在維吉爾的引導下游地獄。在地獄里的斯諦吉河中浸透著一群曾經在人世間犯下罪行的人的靈魂,他們被罰在污泥濁水中無休止地互相咆哮、互相斗毆,看到但丁的小舟,他們個個競相爭著求生,踩著別人往船上爬,在這群罪惡的靈魂中有個但丁的仇人,想請但丁搭救他免受黑暗之苦,被維吉爾又推到河中。這些靈魂在人間時妄自尊大、罪行累累,無善可錄,所以死后他們的靈魂還在這里咆哮如雷,他們中有許多自命不凡的大人物,將同樣像蠢豬一樣躺在這陰暗的地獄里受苦受難,遺臭萬年。這幅畫表達了悲劇性的主題和畫家的民主思想,說明行惡者必然受到懲罰,罪惡深重的魔鬼們如果有求生的欲望,也必然遭到拒絕。
27、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6.jpg (87.5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名稱:石工 庫爾貝 1849年 布面油畫 450×541.5厘米 私人收藏。
1849年11月20日庫爾貝給友人的信中提到:“我乘了我們的四輪馬車,到梅齊埃爾附近的圣·但尼宮去。在路途中我停下來看了一下兩個在路旁打石頭的工人。比這更充分地表現出貧困的場面,是不大容易碰見的。”后來畫家邀請了兩位貧民到自己的畫室里當模特兒,創(chuàng)作了《石工》。它是現實生活中最底層社會勞苦人的真實寫照?!妒ぁ吩氐吕鬯诡D美術館,1945年被燒毀,如今只留下了一些印刷品。
28、巴比松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7.jpg (120.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種蘋果樹的夫婦 米勒 1861-1862年 82.5x101.3cm 布 油彩 波士頓美術館。
這是法國北部金色的秋天,一對農民夫婦正在田間整理他們的土地,畫面由金黃與赭紅兩種顏色揉和在一起,使大地和原野呈現為一種迷人的色彩。男人頭戴一頂褐色粘帽彎腰側著身子,雙手握著一枚撅頭在刨地,他的兩條腿扎在泥土上用著力氣。女人站在男人的右邊面朝土地,她頭上纏著一條灰色絲巾,使她臉部的神情寧靜而安祥,女人的那只右手伸向男人撅頭在刨地的位置,泥土好像板結的很硬。他們的身后站立著兩棵樹,樹下有一個圓形的條筐,筐沿邊搭著一件深色衣服,筐里這對農民夫婦的嬰兒正在睡夢中。樹下還有一頭灰色的毛驢,它豎著耳朵在傾聽什么?而不遠處的四棵小樹金黃著遠方若隱若現的村莊,使天空的水藍和灰白的云詩意而明亮。
29、印象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8.jpg (220.08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午餐 莫奈 1873 年 油彩畫布 162 x 203 cm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藏。
莫奈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chuàng)始人之一。這幅畫細致精妙,色澤美麗,像一首歌頌愉快的贊美詩,其中有他最愛的人、事、物。走在背景里瘦長的白色身影是莫奈的妻子,坐在草地上是他的兒子。花團錦簇、佳肴美酒,的確合乎莫奈典型中產階級出生的背景。此畫在1876年參加了第二屆印象派畫展后由卡玉伯特買下,其后遺贈給了國家。
30、新印象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29.jpg (69.31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魯安涅爾浴場 修拉 1884年 油畫。
修拉是新印象畫派(點彩派)的創(chuàng)始人,《安涅爾浴場》這是確立了以"點彩"為表現手法的畫家修拉的第一部大作。此作品描繪了在巴黎西部阿尼埃爾一帶塞納河里享受沐浴之樂的人們。當時二十五歲的修拉探求出一種新的技法--點彩法,這種點彩技巧是將幾種原料并列,但并非直接在調色板上調色,而是利用人的直覺經由大腦所轉換的多種顏色的基點,在觀賞者眼中呈現出某種色彩。在這幅畫中雖尚未確立此種點彩技巧,但堪稱為所謂新印象派宣言的歷史性作品。1884年,修拉以《安涅爾浴場》參加官方沙龍,被評選委員會定為落選作品,遭到拒展后的修拉決定舉辦獨立派沙龍展。同年6月,修拉展出了《安涅爾浴場》,并得到了保羅·西涅克的贊賞。
31、后印象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0.jpg (180.9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夜晚的咖啡館—外景 凡高 1888年 油彩 81*65.5公分 ,紐哈芬耶魯大學藝廊。
凡高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這是他的晚期作品,用了他最喜歡的藍色與黃色作為主基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星空》。不同的是,畫中的夜晚并沒有給人壓抑之感,而是多了幾分和諧歡暢。那時梵高的心情應該是自由愉快的,暫時忘卻了生命的孤獨。藍色與黃色向來是梵高的最愛,這兩種對比色,一個訴說著恬靜的心情,一個代表著喧鬧的氣氛,在這幅畫中,即便靜謐的藍色夜晚將至,但由鵝卵石鋪成的廣場,在黃色調的燈光下,依舊展現著人們的歡樂與活力。本幅畫的筆觸相當準確,這是梵高細心觀察的結果。黃橙的燈光和深藍的夜空相互對比,視線沿著咖啡棚和座位向后延伸,使畫面產生縱深感。梵高曾說這是一張不用黑色的夜景圖,他成功的運用色彩表現了夜間戶外寫生的效果。
32、納比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1.jpg (118.63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逆光的裸體像 波納爾 1908年 124×109cm 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
波納爾(1867-1947)是納比派代表畫家,以色彩而聞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色彩畫家之一。1892年他與好友德尼、塞魯西葉、維亞爾、魯塞勒等組織了“納比”社團。1893年底,26歲的波納爾在街上邂逅并認識了24歲無依無靠的瑪爾泰,成了他的朋友和模特,并于1925年結婚。著名的《逆光的裸體像》等“浴女”系列,就是以瑪爾泰為模特的。在這些作品中,波納爾借鑒了日本浮世繪的構圖方式,在色彩方面巧妙使用了補色技巧,并著意于室內光線的動態(tài)和明暗變化,在閃爍的光線中呈現出美的世界。
33、柏林分離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2.jpg (119.81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慕尼黑的啤酒花園 利貝曼 1884年 布油彩 94.6x68.5cm 慕尼黑新繪畫館。
利貝曼(1847-1935)是德國具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也是柏林分離派中的重要成員。在《慕尼黑的啤酒花園》中運用印象派的觀察和表現方法,直接描繪這一風俗場面中的人物活動,以及透過樹木枝葉的空隙灑在人群中的陽光,具有真實生動感和陽光感。
34、象征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3.jpg (145.1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海邊的年輕姑娘們。作者夏凡納(1824-1898年)出生于法國里昂,法國象征主義代表人物。
這是幅著名的人體肖像畫,畫中三個年輕姑娘在海邊,一位站著的姑娘面朝大海,手提長發(fā),亭亭玉立,優(yōu)雅飄逸。坐著的二位姑娘身心放松又若有所思。整幅畫給人以一種夢幻的、充滿詩意的意境。
35、拉斐爾前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4.jpg (106.9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受胎告知 羅賽蒂 1849-1850年 布油彩 72.6x41.9cm 倫敦泰特美術館。
丹特·加布里埃爾·羅賽蒂 (1828-1882年)是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的三位核心成員之一,《受胎告知》是傳統(tǒng)圣經繪畫題材,畫的是天使長加伯列手持花枝來到圣母瑪麗亞面前,祝福她已身懷基督?,旣悂啿话驳貑柼焓?,自己還是個處女,怎么會懷孕?天使說這是圣靈的力量所致。羅賽蒂在這幅畫中描繪了瑪麗亞的不安和緊張神態(tài),既寫實又隱含神秘感。畫面以白色為基本色調顯得潔靜幽秘,間以藍紅兩色,使畫面樸素中有變化,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畫家的妹妹英國著名詩人克里斯蒂娜 ·吉奧爾吉娜· 羅塞蒂是這畫里的圣母瑪麗亞的模特,當年17歲。
36、哈得遜河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5.jpg (110.7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樹林中的家??茽栕饔?847年,現藏于北卡州Reynolda House, Winston-Salem。
科爾(Thomas Cole,1801-1848),是“沒上過學”的一位美國畫家,哈得遜河畫派代表人物。他在1825年,隨父母遷徙到紐約,紐約位于哈德遜河的入海口。他在紐約賣出了三幅繪畫給George W. Bruen 先生以后,后者資助他前往哈德遜河上游的河谷地區(qū)逗留了一個夏天,繪制當地的風景。他的這些風景畫登報后,引起藝術界關注。此后,科爾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畫大師。這幅《樹林中的家》給人世外桃源的感覺。
37、巡回展覽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6.jpg (59.35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托爾斯泰在耕地 列賓 1887年 布面油畫 27.8x40.3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列賓(1844-1930)是俄國19世紀末最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巡回展覽畫派的主要成員。托爾斯泰(1828-1910)是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這幅畫中的托爾斯泰已經59歲,這位文學大師埋頭躬耕的形象,似乎在向世人證明,勞動是有益的愉快的,強有力的勞動培養(yǎng)強有力的精神。
六、二十世紀
立體主義
1908年產生于法國,追求一種幾何形體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把三度空間的畫面歸結成平面的、兩度空間的畫面,著力表現有直線、曲線所構成的輪廓、塊面堆積與交錯的趣味和情調。人們以立體主義這一稱呼來給畢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萊熱在1907年到1914年期間的藝術探索性創(chuàng)作命名。
野獸主義
1905年產生于法國松散的美術社團。野獸主義畫派吸收了東方和非洲藝術的表現手法,創(chuàng)造一種有別于西方古典繪畫的疏、簡的意境,有明顯的寫意傾向,同時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馬蒂斯是野獸主義的領袖。
表現主義
注重主觀情感和內心世界的揭示,不拘泥于視覺特征的真實。它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于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代表畫家是荷蘭人凡·高、法國人勞特累克、奧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
維也納分離派
是在奧地利新藝術運動中產生的著名的藝術家組織。1897年,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批藝術家、建筑家和設計師聲稱要與傳統(tǒng)的美學觀決裂、與正統(tǒng)的學院派藝術分道揚鑣,故自稱分離派。其口號是“為時代的藝術--藝術應得的自由”。代表人物有克里姆特、席勒、霍夫曼等。
超現實主義畫派
1924年產生于法國。由法國作家布雷東發(fā)起。在巴黎先后發(fā)表兩次《超現實主義宣言》,形成了超現實主義畫派,認為“下意識的領域”,如夢境、幻覺、本能等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主張從潛意識的思想實際中求得“超現實”。作品主要描寫潛意識領域的矛盾現象,把生與死、過去與未來、真實與幻覺統(tǒng)一起來,具有恐怖、離奇、怪誕的特點。代表人物有米羅、達利、馬格利特、唐吉等。
達達主義
是1916年至1923年間出現于法國、德國和瑞士的一種藝術流派。達達主義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tǒng)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fā)現真正的現實。達達主義由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和反戰(zhàn)人士領導,他們通過反美學的作品和抗議活動表達了他們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絕望。代表人物杜尚、恩斯特等?!斑_達”一詞,意即孩子不明確的呀語,沒有什么意義。
抽象主義
20世紀初產生于西方國家的美術流派。他們反對用具體形象反映現實,主張以色彩、線條、形狀等抽象形式來表現藝術家的主觀心靈。一般分為兩大體系:一為幾何抽象,即畫面運用抽象的幾何形體或線條構成。代表人物有俄國的馬列維奇、荷蘭的蒙德里安。一為抒情抽象,用色彩、線條、各類形體的構成直接抒發(fā)感情。代表人物有俄國的康定斯基。
行動畫派
20世紀產生于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重要分支。創(chuàng)作時,以畫布鋪地,畫家在其上滴灑顏料來顯示作者感情的自發(fā)沖動和強烈的動作效果為特征,亦稱“動作畫派”。代表畫家有波洛克等。
波普藝術
又稱“新寫實主義”或“新達達主義”。20世紀60年代風行于歐美的藝術流派。多以社會上流行的形象(如各種商業(yè)廣告、電視、連環(huán)漫畫中的人和物)或戲劇性的偶然事件作為表現內容。使用材料包括各種塑料、霓虹燈和發(fā)光顏料等。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勞申伯格、 沃霍爾,英國的漢密爾頓等。
照相現實主義
又稱“超級現實主義”。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藝術流派。主張藝術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反對藝術家離開客觀對象的任意發(fā)揮。畫家作畫大多利用或者臨摹照片,或用幻燈機將底片投射到畫布上,然后在投影上著色。作品尺幅巨大,注重表現生理細節(jié)。所作雕塑與真人一般大小,涂以膚色,配以衣服道具,極度逼真。代表人物有查克·克洛斯、漢森等。
后現代主義
是一場發(fā)生于歐美60年代,并于70與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藝術、社會文化與哲學思潮。其要旨在于放棄現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規(guī)范內容。在后現代主義藝術中,這種放棄表現在拒絕現代主義藝術作為一個分化了文化領域的自主價值,并且拒絕現代主義的形式限定原則與黨派原則。其本質是一種知性上的反理性主義、道德上的犬儒主義和感性上的愉快主義。后現代主義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五個基本點:矛盾、不連續(xù)、隨意、無節(jié)制、流程短。后現代主義雖然與現代主義有背道而馳的一面,但是本質上是現代主義的繼續(xù)與發(fā)展。代表索扎斯、芭芭拉?克魯格。
二十世紀各藝術流派作品:
38、立體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7.jpg (69.67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亞威農少女 畢加索 1907年 油畫 244×厘米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畢加索(1881年-1973年)是現代藝術的創(chuàng)始人,立體主義繪畫的主要代表。這幅畫,可謂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而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tài),則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在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xù)性,都遭到了否定。但這種破壞卻是相當地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為帶角的幾何塊面,這些碎塊并不是扁平的,它們由于被襯上陰影而具有了某種三度空間的感覺。
39、野獸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8.jpg (69.38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河邊浴女 馬蒂斯 1909-1916 芝加哥藝術學院。
馬蒂斯(1869—1954)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善于運用色彩的畫家,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這幅畫是芝加哥藝術學院的鎮(zhèn)院之寶,也是藝術家花了7年時間創(chuàng)作完成的(1909-1916)。馬蒂斯曾說過“這是他職業(yè)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眮啔v山德羅說,“我們深入研究了這幅作品,終于開始明白他所說的意味著什么,畫作本身就是一部編年史?!?br />
40、表現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39.jpg (104.1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紅磨坊舞會。作者勞特累克 (1864-1901年)出生于法國阿爾比,是表現主義代表人物。
他用類似杜米埃的諷刺造型筆調描繪這一“樂園”場面。在以綠色為主調的環(huán)境襯托下紅衣女子顯得鮮明突出,一群紳士活躍其中。畫面中心一對男女翩翩起舞,那舞男的身影隨意屈伸跳動著,沉醉在半是幽默、半是縱情恣肆的狀態(tài)中;舞女翹起腿,提起長裙踢踏著,扭擺著,充分展現出放浪形骸的姿情,但是他們的面部表情卻十分呆板,好像瘋狂的動作只是一種習慣反應或是一種下意識的需要。各式男女在這一自由的天地里放縱狂舞中獲得一點精神麻木和舒展。
41、維也納分離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0.jpg (143.08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女人的三個階段。
作者克里姆特(1862-1918年)是奧地利畫家,奧地利維也納分離派的領袖人物,他在創(chuàng)作時充分發(fā)揮了寫實造型和裝飾風格,使具象和抽象這兩種表現方法結合得合情合理,天衣無縫。這幅畫將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三個階段濃縮在一幅畫中,這是一首不可逆轉的人生三部曲,表現出畫家對命運的感傷。
42、超現實主義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1.jpg (102.7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 達利 1958-1959年 布油彩 410x284cm 薩爾瓦多·達利博物館。
達利(1904年-1989)是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這幅畫不是一幅實景,是一種意象,是人在夢中常常不夠具體的意象。這種超乎現實的真實,令觀者在欣賞中感到迷惑難解。這里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制約,為了讓人感到似是而非,他采取極端的自然主義手法刻畫每一個細節(jié),如這幅畫上提拽木船的古代青年,旗幡上帶有現代明星頭像的圣母(據說是他夫人的形象),浸入水中的側面青年像,都是非常真實的。素描表現是細膩的,用色是恰到是處的。細致入微與荒誕不經糾纏在一起,一些內容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氣氛獨特,令人不可捉摸。這就是畫家所要達到的目的。
43、達達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2.jpg (79.52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甚至新娘也被光棍漢們剝光了衣服 杜尚 1915—1923年 裝置藝術(鉛箔、銀箔、油彩、玻璃)。
杜尚(1887-1968年)是二十世紀實驗藝術的先驅,國際達達主義的領袖。杜尚認為:“繪畫是視覺的藝術,而真正的藝術是大腦的藝術,或者說最終是大腦的藝術,而如果能用其他方法對大腦達到同樣的刺激,產生同樣的審美,為什么還要在畫布上折騰呢?”杜尚是非功利的,不搞運動,不建派系,把藝術看作只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內容,他的否定一切是為了呈現一種自由的人生境界。所以,他可以花20年時間去下棋,也可以花8年時間完成一件作品,比如這件裝置作品《甚至新娘也被光棍漢們剝光了衣服》。當然,剝光衣服的目的應當不是把新娘內褲上的“皮筋抽出來,拴到彈弓子上,打他們家玻璃”,盡管這件作品的別名是“大玻璃”。《甚至新娘也被光棍漢剝光了衣服》這個題目有點tricky,其實很簡單:所有男人在脫光自己新娘的衣服之前都是光棍,所有新婚之夜,都是男人通過脫光自己新娘的衣服結束自己的光棍生涯。杜尚與裸女對弈。
44、抽象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3.jpg (109.61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構成第七號。
作者康定斯基(1866-1944),出生于俄羅斯,是抽象藝術的先驅。他在1913年創(chuàng)作的《構成第七號》可以稱為是一支音樂狂想曲。這是他作品中畫幅最大的一幅,也是超越他以往其他作品的杰出成就的作品之一,因此用“ 狂想 ”來形容也不為過。初看這幅畫時,給人的感覺是異常迷亂,同時也可以感受到康定斯基構圖的技巧,因為畫面中有著無數的重疊和變化的布置。并且每一個形體都有著自己的法則,每一個法則又在這個整體中發(fā)揮著強大的沖擊力,使畫面本身充滿著律動感,又如同一部偉大的交響樂。在畫面中較為突出的是,畫面中央出現的黑色的點和線,像旋風一樣牽動著整個畫面的色彩,具有強烈的傾向性。
45、行動畫派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4.jpg (210.47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1948年,第五號(競拍價1.4億美元,世界上最昂貴的抽象藝術畫)。
作者波洛克(1912年-1956)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畫家以及抽象表現主義分支行動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自己的作品題材解釋為繪畫自身的行動,他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開始的草圖,而只是由一系列即興的行動完成作品?!?948年,第五號》畫面復合運用紅、黃、白、黑等顏色,是波洛克“滴灑法”(即將顏色用筆或勺滴灑在畫布上,運用各種材料入畫)的代表作。畫面在看似隨意的潑灑中,狂野而富有張力的色彩線條有著自身的邏輯,隱藏著戲劇性的偶然效果,畫家也在移動中即興而刻意地編排著視覺音樂的節(jié)律。
46、波普藝術作品
作者沃霍爾(1928-1987)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媒體上開始出現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的頭像及相關報道,安迪·沃霍爾以藝術家的敏銳嗅到一向對立僵硬的中美關系有所緩和,這個時期他大膽地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毛澤東頭像為題材的作品,取之于媒體的毛澤東肖像開始廣泛地與不同媒材結合產生不同形式的作品,不久中美果真建立了外交關系。這幅作品在2006年紐約一場拍賣會中,李嘉欣緋聞男友劉鑾雄以1730萬美元折合1.3億元人民幣拍得。
47、照相現實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5.jpg (45.96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女人體。
作者查克·克洛斯(1940- ) 美國超級寫實主義畫家,照相現實主義的代表畫家。他以人物肖像作為創(chuàng)作題材,他的肖像完全是照片的復制,不光是細致精確到極點,而且尺度非常大,當一個刻畫精細而又尺幅巨大的肖像,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時,油然而生一種征服感。
48、后現代主義作品
大美藝術—建議收藏!西方藝術簡史(完整版)-46.jpg (65.11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2022-10-1 16:23 上傳
代表作品:卡爾頓書架。
索扎斯(Ettore Sottsass,1917-2007) 是意大利著名設計組織——孟菲斯(Memphis)設計事務所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后現主義設計集團的成員之一。索扎斯設計的卡爾頓書架是后現代風格家具的代表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