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2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這5個公式很多釣魚人一直都在用 ...

[復制鏈接]

2581

主題

3130

帖子

1萬

積分

Rank: 8Rank: 8

活躍會員雷鋒再世論壇元老微博勛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10-4 03:0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而且不少。其實我本人是不太喜歡將釣魚公式化的,沒必要也不現(xiàn)實,經(jīng)常看我文章的都知道,我向來建議釣魚要靈活變通,要根據(jù)魚情選擇方法,或者因地制宜。

不喜歡歸不喜歡,但實際釣魚中公式確實存在,并且很多釣友都在用。當然了,大家對這個情況肯定也是褒貶不一的,有人不喜歡,有人覺得有價值。

客觀的說,對于新手還是有些參考價值,畢竟新手啥也不懂,你和他說根據(jù)魚情選擇裝備和釣法,他會覺得你說了和沒說一樣。

閑話不多說,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常用的幾個公式吧,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用過!


第一個:配餌料的公式

這個我相信只要是經(jīng)常用商品餌的釣友肯定都知道,也根據(jù)公式去配過,即:基礎餌+主攻餌+狀態(tài)餌+添加劑。

我在其他人的文章里還看到過具體的參考比例,比如基礎餌60%,主攻餌30%,狀態(tài)餌10%,添加劑適量。

這里的基礎餌指的是味道清淡、含有大量谷物糧食的餌料;主攻餌是專門針對某一種魚的餌,包裝上大多帶有目標魚的名稱,如xx鯽、xx鯉等;狀態(tài)餌顧名思義是調節(jié)餌料狀態(tài),如增加或減少霧化、控制比重等;添加劑一般是增效的,輔助用品,用量較少。

前幾年按照這個公式搭配餌料的人很多,當然現(xiàn)在肯定也還有,只是少了一些,因為如今風向變了,商家們又開始推銷“一包搞定”的套路了。


第二個:浮漂吃鉛量選擇公式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所以很多釣友都非常重視它,從材質到形狀,從長短到粗細,再從吃鉛量到調釣,而且還得看同心度、漆水、做工等等,可見重視程度。

其中吃鉛量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參數(shù),一般來說都是首先考慮的,老釣手對此自然不在話下,但新手卻犯了難,于是就有人研究出了一個公式。

即:(主線號數(shù)+水深)÷2=浮漂吃鉛量。假設水深2米,你用1號主線,那么根據(jù)公式得出應該用1.5克的吃鉛的浮漂。

這個公式有參考價值,但價值不大,因為有漏洞,沒有考慮到魚竿長度、風力和流水的干擾。比如同樣是釣2米深度,同樣用1號線,短竿和長竿選擇的浮漂吃鉛量肯定不會相同!

浮漂吃鉛量的選擇很重要,但首先要考慮的不是魚,而是自己能不能順利拋投!


第三個:調漂的公式

這是最麻煩的,因為關于調漂我看到過太多的公式了,別說各位釣友了,就算是我經(jīng)常在寫文章、在研究這方面的,看了也一樣頭疼。

為了不給大家添堵,調漂這塊我就不講公式了,講講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吧。

無論你是釣什么魚,不管是鯽魚還是鯉魚,只要是野釣、釣底,在用一些比較輕的餌料時,都可以用小跑鉛,所以小跑鉛應該要學會。

即:無鉤調平水掛上鉤餌釣二三目,此調法八字環(huán)觸底、子線橫躺,所以子線盡量短一點。

如果是用商品餌,在釣鯽魚、鯝魚等小體型魚時,咱們就不要調太高,基本上帶鉤調五六目即可,釣目大多在二三目,只要線組搭配不離譜都沒事。

同樣是商品餌,如果是釣鯉魚青魚,那就建議調高目了,你可以調到8~10目,然后釣3~5目都可以。

如果是釣浮,一般都可以帶餌調漂,此時調目即釣目,不過調的越高相對越鈍,調的越低相對越靈。


第四個:選擇子線的公式

這個就比較簡單,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護主線及上面的配件,所以子線都會比主線細。但是太細又不行,因為子線太細的話,主線粗就沒有太大意義了,畢竟能不能把魚拉上來主要看的是子線的拉力值。

所以通常情況下子線就比主線小個一二號,如果用百分比來表示,那么子線的號數(shù)基本上是主線的60%~80%。

如果水底平坦,無障礙物,你想盡可能保證線組發(fā)揮出最大拉力,那么主線和子線越接近越好,比如主線用1號,子線可以用到0.8。

反之,如果容易掛底,或者怕影響主線壽命,那么主線和子線的粗細盡量相差大一點,比如主線用1號,子線可以用0.6甚至0.4也行。


第五個:泡酒米公式

釣魚人動手能力強,平常也喜歡搗鼓窩料餌料,其中泡酒米應該是大家最常做的東西之一吧。制作的多了,自然也就找到一些規(guī)律了。

泡酒米用的比較多的公式就是,1斤米+100毫升白酒酒+20毫升蜂蜜+15粒維生素b2+1包添加劑。

你們不信就去搜泡米的配方,大多數(shù)作者都是按照這個公式給你們說的,而且上面說的“添加劑”,大部分人用的是牛B鯽,要么就是麝香粉、魚味精之類的。

補充:一斤米配100毫升白酒,如果大米不進行炒制,那么泡出來就是不干不濕剛剛好,但你要是想干一點那就加80毫升,想濕一點就加120毫升。


好了,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其實釣魚中還有挺多公式的,我就是舉了幾個比較常見的而已,如果大家有什么補充可以在下面留言。

其實咱們有經(jīng)驗的釣友都知道魚情瞬息萬變,所以釣無定法,應該根據(jù)魚情去靈活變通,但這些公式呢我們也不能直接一句話否定了,畢竟這些也是前輩們經(jīng)過不斷的垂釣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摸索出來的規(guī)律。

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對于某些情況還有有用的,對于新手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大家客觀看待便是。
關于更多釣魚的事,歡迎知乎的各位釣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釣魚閣

-----------------------------
該會員沒有填寫今日想說內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21 1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