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而且不少。其實我本人是不太喜歡將釣魚公式化的,沒必要也不現(xiàn)實,經(jīng)常看我文章的都知道,我向來建議釣魚要靈活變通,要根據(jù)魚情選擇方法,或者因地制宜。
不喜歡歸不喜歡,但實際釣魚中公式確實存在,并且很多釣友都在用。當然了,大家對這個情況肯定也是褒貶不一的,有人不喜歡,有人覺得有價值。
客觀的說,對于新手還是有些參考價值,畢竟新手啥也不懂,你和他說根據(jù)魚情選擇裝備和釣法,他會覺得你說了和沒說一樣。
閑話不多說,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常用的幾個公式吧,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用過!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這5個公式很多釣魚人一直都在用 ...-1.jpg (163.25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22-10-5 15:01 上傳
第一個:配餌料的公式
這個我相信只要是經(jīng)常用商品餌的釣友肯定都知道,也根據(jù)公式去配過,即:基礎餌+主攻餌+狀態(tài)餌+添加劑。
我在其他人的文章里還看到過具體的參考比例,比如基礎餌60%,主攻餌30%,狀態(tài)餌10%,添加劑適量。
這里的基礎餌指的是味道清淡、含有大量谷物糧食的餌料;主攻餌是專門針對某一種魚的餌,包裝上大多帶有目標魚的名稱,如xx鯽、xx鯉等;狀態(tài)餌顧名思義是調節(jié)餌料狀態(tài),如增加或減少霧化、控制比重等;添加劑一般是增效的,輔助用品,用量較少。
前幾年按照這個公式搭配餌料的人很多,當然現(xiàn)在肯定也還有,只是少了一些,因為如今風向變了,商家們又開始推銷“一包搞定”的套路了。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這5個公式很多釣魚人一直都在用 ...-2.jpg (244.23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2-10-5 15:01 上傳
第二個:浮漂吃鉛量選擇公式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所以很多釣友都非常重視它,從材質到形狀,從長短到粗細,再從吃鉛量到調釣,而且還得看同心度、漆水、做工等等,可見重視程度。
其中吃鉛量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參數(shù),一般來說都是首先考慮的,老釣手對此自然不在話下,但新手卻犯了難,于是就有人研究出了一個公式。
即:(主線號數(shù)+水深)÷2=浮漂吃鉛量。假設水深2米,你用1號主線,那么根據(jù)公式得出應該用1.5克的吃鉛的浮漂。
這個公式有參考價值,但價值不大,因為有漏洞,沒有考慮到魚竿長度、風力和流水的干擾。比如同樣是釣2米深度,同樣用1號線,短竿和長竿選擇的浮漂吃鉛量肯定不會相同!
浮漂吃鉛量的選擇很重要,但首先要考慮的不是魚,而是自己能不能順利拋投!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這5個公式很多釣魚人一直都在用 ...-3.jpg (127.25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2-10-5 15:01 上傳
第三個:調漂的公式
這是最麻煩的,因為關于調漂我看到過太多的公式了,別說各位釣友了,就算是我經(jīng)常在寫文章、在研究這方面的,看了也一樣頭疼。
為了不給大家添堵,調漂這塊我就不講公式了,講講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吧。
無論你是釣什么魚,不管是鯽魚還是鯉魚,只要是野釣、釣底,在用一些比較輕的餌料時,都可以用小跑鉛,所以小跑鉛應該要學會。
即:無鉤調平水掛上鉤餌釣二三目,此調法八字環(huán)觸底、子線橫躺,所以子線盡量短一點。
如果是用商品餌,在釣鯽魚、鯝魚等小體型魚時,咱們就不要調太高,基本上帶鉤調五六目即可,釣目大多在二三目,只要線組搭配不離譜都沒事。
同樣是商品餌,如果是釣鯉魚青魚,那就建議調高目了,你可以調到8~10目,然后釣3~5目都可以。
如果是釣浮,一般都可以帶餌調漂,此時調目即釣目,不過調的越高相對越鈍,調的越低相對越靈。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這5個公式很多釣魚人一直都在用 ...-4.jpg (56.25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2-10-5 15:01 上傳
第四個:選擇子線的公式
這個就比較簡單,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護主線及上面的配件,所以子線都會比主線細。但是太細又不行,因為子線太細的話,主線粗就沒有太大意義了,畢竟能不能把魚拉上來主要看的是子線的拉力值。
所以通常情況下子線就比主線小個一二號,如果用百分比來表示,那么子線的號數(shù)基本上是主線的60%~80%。
如果水底平坦,無障礙物,你想盡可能保證線組發(fā)揮出最大拉力,那么主線和子線越接近越好,比如主線用1號,子線可以用到0.8。
反之,如果容易掛底,或者怕影響主線壽命,那么主線和子線的粗細盡量相差大一點,比如主線用1號,子線可以用0.6甚至0.4也行。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這5個公式很多釣魚人一直都在用 ...-5.jpg (49.49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22-10-5 15:01 上傳
第五個:泡酒米公式
釣魚人動手能力強,平常也喜歡搗鼓窩料餌料,其中泡酒米應該是大家最常做的東西之一吧。制作的多了,自然也就找到一些規(guī)律了。
泡酒米用的比較多的公式就是,1斤米+100毫升白酒酒+20毫升蜂蜜+15粒維生素b2+1包添加劑。
你們不信就去搜泡米的配方,大多數(shù)作者都是按照這個公式給你們說的,而且上面說的“添加劑”,大部分人用的是牛B鯽,要么就是麝香粉、魚味精之類的。
補充:一斤米配100毫升白酒,如果大米不進行炒制,那么泡出來就是不干不濕剛剛好,但你要是想干一點那就加80毫升,想濕一點就加120毫升。
釣魚還有公式嗎?還真有,這5個公式很多釣魚人一直都在用 ...-6.jpg (228.9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2022-10-5 15:01 上傳
好了,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其實釣魚中還有挺多公式的,我就是舉了幾個比較常見的而已,如果大家有什么補充可以在下面留言。
其實咱們有經(jīng)驗的釣友都知道魚情瞬息萬變,所以釣無定法,應該根據(jù)魚情去靈活變通,但這些公式呢我們也不能直接一句話否定了,畢竟這些也是前輩們經(jīng)過不斷的垂釣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摸索出來的規(guī)律。
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對于某些情況還有有用的,對于新手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大家客觀看待便是。
關于更多釣魚的事,歡迎知乎的各位釣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釣魚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