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745|回復(fù):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cè)

Macbook Pro A1708:翻新、更換電池、更換風(fēng)扇、更換硅 ...

[復(fù)制鏈接]

1496

主題

1567

帖子

6364

積分

Rank: 8Rank: 8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3-3-18 20:3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前言

最近幫朋友翻新了一臺MBP A1708,簡單記錄下,也聊一下我對蘋果產(chǎn)品風(fēng)格的理解。
這臺MBP整體狀況比較差,最早考慮的是只更換電池,后來發(fā)現(xiàn)還是……全換了比較好:



整個C框和A框有很多這樣的傷痕

其中比較嚴重的是A殼,轉(zhuǎn)軸處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碰撞凹陷,比較擔(dān)心屏幕和驅(qū)動板會不會已經(jīng)變形。如果變形的話開A殼會有一定風(fēng)險。



鍵盤磨損嚴重

C面整體還好,但鍵盤磨損比較嚴重,部分鍵位支架失靈,只更換鍵帽意義不大了。



電池損耗嚴重

電池充滿只有2900左右,感覺損耗得有30%左右,累計循環(huán)接近500次,在筆記本上感覺還是挺少見的。
至此,基本上就確認方向了,開干!
準備

如果你之前沒修過蘋果的設(shè)備的話,一定要準備好一套螺絲刀,這是必須的:
我沒有太仔細記錄具體用到的批頭,但基本上就是大小五星以及各種梅花,偶爾也會用到小一字。
同時你需要一塊磁板或者單獨的收納盒用來收納螺絲,如果你有別的收納方式也可以,但務(wù)必要把所有的螺絲分類保存好:
我比較推薦磁板。同時如果可以的話準備一大塊絨布當作工作臺,鼠標墊也可以:
拆機棒和拆機片在這臺電腦上是必須的:
以及足夠的耐心。
拆開后蓋

卸下所有螺絲。
你需要準備一個吸盤或者是膠帶,將后蓋底部拉起,伸入拆機棒。在D殼的左右中間位置分別有一個金屬卡扣,需要撬開。
在D殼頂部左右側(cè),屏幕轉(zhuǎn)軸位置,你需要用拆機片伸入并旋轉(zhuǎn),小心的將D殼在水平方向向下移動,從而撬開D殼頂部中間位置的卡扣。
簡單來說,先撬開左右兩側(cè)卡扣使其在垂直方向有一定活動范圍,在通過拆機棒撬動平移D殼移除中間卡扣,使其水平方向移動。
這個后蓋相對來說是比較難拆的一個,也比較過度設(shè)計,總使用上來說設(shè)計這么復(fù)雜的卡扣意義不大。



D殼內(nèi)部

能看到D殼內(nèi)很干凈,因為是鋁合金所以也不需要任何銅箔進行輔助散熱,但沒有導(dǎo)熱硅脂。中部和右側(cè)有一些石墨烯貼紙,從我的角度來看平衡熱容的可能性不太大,大概率還是因為對稱設(shè)計為沒有風(fēng)扇和鰭片做出的一點補償。
需要注意的是,D殼的腳墊是熱熔上去的,雖然淘寶能買到熱熔腳墊,但我并不太清楚如何進行安裝。如果你的腳墊嚴重磨損,我建議直接換D殼。



機身全貌

機身內(nèi)部還算良好,沒有特別夸張的灰塵和電池鼓包。
電池

無論你在拆除什么機器,當你打開機身后蓋后,第一步永遠要做的事都是立刻斷開電池排線,如果可能的話要及時移除電池。
移除電池保護板上的蓋片后,移除電池檢測排線,就能看到固定螺絲,移除即可。
請使用塑料撬棒小心的移除電源接觸片,不要使用手或者是螺絲刀等其他可能導(dǎo)致短路的工具!



非常失敗的電池接觸設(shè)計

A1708第一個讓我非常不解的地方就是電池的整體設(shè)計。
首先,電池采用三段分離式軟包設(shè)計,這個暫且不表。但電池的觸片竟然是由主板上一個可活動的硬質(zhì)金屬片實現(xiàn)的,這讓我非常疑惑。
這樣設(shè)計的優(yōu)點我實在是看不出來,可能是綜合了空間與美觀。但是,能從圖中看到上方三個小觸點(應(yīng)該是保護或者是檢測觸點),下方兩個碩大的就是正負極,中間竟然是一個直通C殼的螺母。那么設(shè)計的缺點就非常明顯了,當電池安裝不到位或因為碰撞導(dǎo)致接觸片變形,都既有可能導(dǎo)致短路;拆卸電池時如果使用金屬介質(zhì)直接接觸電池觸點,也極有可能導(dǎo)致電池短路。
可能會有人說什么電池不存在短路等等,可以參考下常見的硬包電池的插入式觸點,又或者是華碩這種常見的電池飛線,他們都有效的減少了電池觸點面積與空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問題發(fā)生。感覺這種設(shè)計就是為了增加電池的拆裝難度。
另外一點則是電池的空間。首先電池采用三段軟包,也許是因為觸控板原因?qū)е碌模也辉u價這其中的取舍。但是很明顯的一點是電池并沒有占用滿整個電池倉的空間,而這個空間似乎是為了安裝有意進行預(yù)留的,導(dǎo)致電池包實際上并不需要一個非常準確的尺寸。
如果說這樣設(shè)計是為了電池鼓包等場景預(yù)留一定的安全空間,那為什么又要用膠將電池粘在C殼上呢?改用硬包加螺絲固定外殼,不是可以更好地為電池預(yù)留出垂直方向的空間嗎?
我不理解,相對于主板部分的設(shè)計,電池倉的設(shè)計可以說是一塌糊涂,電池似乎是A1708最不需要的東西,像是在量產(chǎn)前不得不裝上的一樣。
主板

揚聲器與風(fēng)扇

揚聲器是相對而言較好移除的一部分。我建議先移除揚聲器。如果你和我一樣準備更換C殼,可以先將揚聲器移動到新的C殼上:



移除左側(cè)揚聲器和C殼排線

移除揚聲器后你還能看到鍵盤排線。我更愿意將這根排線叫做C殼排線,有一部分組件被集成在了主板上,所以這根排線可能不光用來連接鍵盤。



買來的新C殼

淘寶買來的新C殼雖然的確很新,但是缺少一些小零件,必須從原來的C殼拆卸。



安裝風(fēng)扇與揚聲器

新C殼的內(nèi)側(cè)。出廠給貼了膠帶,不過我建議可以不用,如果你需要固定電池的話,使用屏幕面板的易拉膠帶即可,還便于拆裝。
風(fēng)扇有兩顆螺絲是在主板下方的。我這里是購買的全新的風(fēng)扇,如果你想要平移風(fēng)扇,請在移除主板后操作。



移除右側(cè)揚聲器

右側(cè)揚聲器比較單一,直接移除即可。
散熱模塊與更換硅脂

移除主板上所有黃色扁圓形孔位的螺絲即可拆除主板。其中一顆螺絲在主板左側(cè)的轉(zhuǎn)軸蓋板下方,用于固定鰭片。
請小心的移除其他排線,包括屏幕排線。



主板正面



主板背面



快比一塊錢硬幣還要薄的鰭片

蘋果的散熱我就不評價了,問就是生產(chǎn)力工具,能生產(chǎn)就行了,你管散熱做什么?你為什么專挑這種問題問?
另外有一點固定散熱模塊的壓片是在主板背面的,所以更換硅脂你必須要移除整塊主板。



移除散熱模塊

硅脂基本上全跑了,干透。不得不說硅脂逃逸這個問題似乎一直存在,但是到今天好像還沒聽說哪種硅脂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更換硅脂

掏出我的7950SP,算是鳥槍換炮了。硅脂擦除和涂抹就不詳述了,我一直覺得沒有必要刮那么平,因為你上完散熱模組后都是一樣平。對于7921那種橡皮泥,我建議也是少抹一點,然后直接壓平。
主板螺絲

需要注意一點的是C殼的螺母并不是CNC出來的,如果你的新C殼沒有螺母,你需要平移。不太確定不CNC是工藝達不到還是成本太高。



很容易被遺忘的螺母

AUX與天線小板

一塊不起眼的小板,由螺絲和膠水固定。我發(fā)現(xiàn)蘋果的產(chǎn)品有一個特點,該用螺絲的時候使用膠水,該用膠水的時候使用螺絲,螺絲空間不足時就使用更小的螺絲,總有一款螺絲能滿足你。



AUX與天線小板的背面,偏愛膠水的蘋果

能理解的是使用膠水是為了讓天線與C殼塑料區(qū)域更加緊密貼合。那為什么不直接把天線做在C殼里呢?
顯示屏

移除顯示屏

屏幕排線區(qū)域設(shè)計的,能感受出設(shè)計過,但是是不是需要這么嚴格的保護我是有點懷疑。
這一部分我沒有拍太多照片,簡單來說是蘋果并沒有使用同軸屏線,同時似乎將驅(qū)動板的一部分做進了機身內(nèi)(A殼里的驅(qū)動板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按理說不應(yīng)該需要兩塊板控制屏幕)。而為了保持驅(qū)動板排線不至于隨時間損耗折斷,蘋果用了一個金屬支架將排線抬高,再用兩片寬厚的類似排線的墊片固定在屏幕排線下方,隨后是屏幕排線與驅(qū)動板,以及最頂部還有一個額外的蓋板大板。
我實在是沒理解原理,也可能是那個時候的屏幕技術(shù)限制,在今天一般來說驅(qū)動版都會被完全集成在A殼內(nèi),用一根同軸屏線從轉(zhuǎn)軸處進入機身內(nèi),因此天線一般也會隨這個位置進入,給屏線一定的支撐。我能想到的一個把驅(qū)動板坐在機身內(nèi)的應(yīng)該是華為matebook的某一款。但這些技術(shù)在今天應(yīng)該都不太必要了。
同時,這里的一毫米螺絲很讓人自閉,我是強忍著裝完的。



屏幕排線蓋板大板

先移除蓋板,才能卸下驅(qū)動板。同時屏軸的螺絲正常移除即可。



B面



我比較疑惑的未知小板,能看到彈簧的就是起輔助保護的支撐



屏線底部支架

我另外的疑惑就是這個支架為什么沒有CNC在C殼上。我一開始以為是用來輔助固定鍵盤的,但看了看應(yīng)該和鍵盤沒關(guān)系。難道也是因為成本問題改成獨立制作了?



移除屏線底部支架



安裝屏線底部支架

更換膠條

蘋果的B面膠條應(yīng)該是詬病挺多的,我最早只是看磨損嚴重準備順手換了,沒想到發(fā)現(xiàn)還是個陳年問題。



新膠條

買來的新膠條,很便宜。
但必須要說明的是,蘋果的屏幕膠條似乎非常容易老化,在老化后會和膠水一樣粘在屏幕邊框中。
這一點我不得不佩服蘋果的考慮,就算是時間長了也得保持A殼的密封性,給你直接幻化成膠。
所以正常移除是不可能了,一點一點鏟吧:



鏟下來的

過程我就不描述了,但一定要小心,如果可以的話盡量用一根牙簽,牙線棒或者其他不是特別硬的東西,防止對A殼或者屏幕造成損傷。
安裝膠條需要提醒一下,先安裝四角,再安裝邊框,如果你莫名其妙的就是塞不進去,一定要確認是不是已經(jīng)鏟干凈了,以能看到銀色邊框為準,留一點都有可能裝不進去。



安裝好的效果

我嘗試給屏幕貼了張膜,但是這種薄屏很容易漏光,再加上買到的膜稍微有點厚,只能放棄了。這種情況下繼續(xù)貼膜會有彩虹紋,實際上是屏幕被鋼化膜粘合力壓迫導(dǎo)致的不均勻漏光。
所以,OLED才是王道。
展示

更換好后的效果:



機身內(nèi)



電池從2900提升到了5100



C面近景,使用了鍵盤膜改善鍵盤手感



C面遠景



A面



D面



C面近景



B面主視覺

最后

我更加堅定的不喜歡蘋果了!
另外我可能忘記說觸摸板了,正常拆裝即可,很簡單。

-----------------------------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24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shù)支持 by 巔峰設(shè)計.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