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952|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如何看待華為 P60 系列開售后「搶購一空」的現象?

[復制鏈接]

1448

主題

1483

帖子

5923

積分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3-3-31 06:5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華為 P60 系列于 3 月 30 日正式開售。全新華為 P60 系列搭載超聚光夜視長焦,全新洛可可白配色,以及 LTPO 超高清屏幕、88W 超級快充、雙向北斗衛(wèi)星消息、HarmonyOS 3.1 等功能。據悉,華為 P60 系列開售當日,各大華為門店出現排隊現狀,各大電商平臺出現斷貨情況。
對于華為P60系列開售后則一機難求的情況,你怎么看?

-----------------------------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63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23-3-31 08:25:01 | 只看該作者
作為一個華為老用戶,感覺還是再看看吧。P60整體產品力其實并沒有很好,拍照確實頂,但是短板也明顯。
況且現階段各家旗艦拍照水平在95%的場景下都能表現出色,P60只是拓展了那5%,除了少部分攝影發(fā)燒友和華為不得不換機的老用戶,實際上換機意義不大。
這次搶購一空,感覺更多還是出貨量不足的問題。
相比之下mateX3在折疊屏生態(tài)位上,可以說除了5G缺失,全是長板……一大一小兩塊屏做下來,影像系統(tǒng)居然沒閹割,厚度和重量比iPhone14promax還小,這絕對具備普通手機的使用便攜性了,還有一塊超大屏,這設計能力就離譜……
整體看下來,mateX3大概率會一直搶下去,P60系列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會現貨。
而且最近傳出來的下半年華為就能上5G的消息,對P60的銷售也是個大利空。
手持mate40pro,立貼為證,下半年華為5G手機不管是什么檔次的,中端也好、旗艦也罷、折疊屏也行。哪怕它只有麒麟990或者980水平,我也會立刻買入。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4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板凳
發(fā)表于 2023-3-31 10:08:5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邀請,我們簡單聊點。


這兩天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抱著P60 Pro在長三角地區(qū)到處跑。有空的時候,自己也會發(fā)揮社牛特性,在不影響店員工作的前提下,和店里的銷售們聊聊天。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面對面與一線的銷售對話與交流,其實最能了解這個區(qū)域的情況,也最能學到各種知識,甚至如果你有心的話,也能通過他們了解到消費者的實際想法。
昨天一大早,我就把朋友從家里拽起來,讓他帶著我在合肥市區(qū)里轉轉,看看有沒有適合拍照地方。


我倆在歐風街拍了有一會兒,客觀來說,P60 Pro的影像素質相當可以,我們拍了不少照片,相關的體驗報告,也估計會在這幾天內就出來了。


拍完室外樣張和外觀圖,我們順路走去邊上的正大廣場,想去買杯咖啡歇歇腳。正好路過華為趕上了P60系列的首銷結束。
看他們不忙就一邊上手X3,一邊和店里的伙伴們閑聊,問他們這次P60系列賣的如何。
“這次洛可可白是最受歡迎的配色,基本上在正式發(fā)售以前就被預定了,所以首銷放出來的機子剩下的就不多了。
那個Art版本,這次我們要的貨源還是少了點,很多人來線下看了art,都覺得比網上看到的圖要好看。
這是我在線下看到的一個場景,全國市場那么大,這次P系列補貨也很快很足,現在大家去各大門店試試看,應該能買到自己心儀配色的P60系列了。
事實上,從華為Mate 50系列開始,華為就必須要回答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在面對巨大的外部環(huán)境壓力之下,華為還能不能通過自己的不斷創(chuàng)新,保持住自己的產品力。
給選擇華為的用戶,能去買華為產品的理由,且體驗至少能對得起價格。所以這幾年的華為干了這么幾件事,證明自己依然有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造性。
最經典的,在Mate50上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說“昆侖玻璃”、“北斗衛(wèi)星消息”、“可變光圈”。
本次P系列上,難見的F2.1大光圈的潛望式長焦,再配合RYYB的cmos,進光量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


再包括可穿戴領域的不斷進步,率先完成了幾乎有關人體生理數據的采樣與后續(xù)服務分析。目前來看,國內其實沒有第二家有著和華為一樣的健康生態(tài)。
并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華為手表的無創(chuàng)血糖檢測也應該是領先國內其他同行一條街,領先蘋果一大步。先人一步與大家見面。
所以你看,華為的創(chuàng)新能力他還在,甚至和一枚鉆石一樣,在高溫高壓的極端環(huán)境下,逐漸爆發(fā)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我們在說回P60系列,新品上市的售罄、難買、供貨不足,甚至廠家能補貨繼續(xù)面向消費者發(fā)售,這都很正常。
但對于華為來說,P系列作為曾經的絕對華為手機出貨大頭,P系列能夠回歸到以往的發(fā)售節(jié)奏上來,完成對于全國各級渠道商的鋪貨,意義是非凡的。
這種意義不單純是說,挺過來了這么簡單。
而是,有那么一個人,他在星光下日夜兼程,也從來沒有人知道他的目的地在何處,只是看到了他身上到處都是傷痕。
你在他的眼里看到了光,再順著他的眼光往前看,于是你詫異的發(fā)現,在這長的似乎有些過分的夜里,他注視那個方向,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一切的一切,它都快了。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5

帖子

3

積分

Rank: 1

地板
發(fā)表于 2023-3-31 11:31:46 | 只看該作者
搶購一空可能是因為銷售爆發(fā),也可能就是單純的供貨不足;全面現貨可能是需求沒有跟上,也有可能是單純的備貨信息上來了,貨給足了。
就我的理解來說,對于p60系列,其實能夠現貨要比搶購一空更有價值。
因為p系列的需求擺在那那, Mate50系列已經充分驗證了華為在現階段用驍龍和4G做旗艦機的可能性。
這個時候再去像Mate50那樣嚴格控制初期的備貨量,其實是得不償失的?;蛘哒f也側面反映華為的信心還沒有建立起來。
過去幾年里,華為遭遇了一個非常大的銷量滑坡。但這個銷量滑坡和當初的諾基亞是完全不同的。
諾基亞是,需求側廢掉了,整個品牌進入了一個迅速死亡死亡的過程。
而華為則是供給側爆掉了,需求依然旺盛,大量的需求擁堵,今年榮耀 Magic 5發(fā)布的時候公布了一個數據,他們測算下來,華為的高端系列的潛在換機用戶規(guī)模大概是6,000萬。
另一個數據,華為目前的活躍手機用戶量,也就是用戶保有量在中國的占比差不多是1/4。
也就是說到現在在中國的手機用戶里面,每4個人里面差不多有一個就在用華為。
華為的回歸和恢復是必然的,但這個恢復的過程其實并不容易。
到現在為止我們去看華為,依然沒有麒麟芯片,也沒有5G。但毫無疑問,華為整個的產品節(jié)奏和技術節(jié)奏其實已經在回歸了。
從去年的mate50開始,華為引領了昆侖玻璃,北斗衛(wèi)星通訊等技術,包括 Mate 50 RS上的那個長焦微距。也迅速成為了行業(yè)潮流,各大廠商都在跟進。且到目前為止無處其右。
另一個有意思的點,華為在p60上并沒有跟進一英寸,但憑借自己的技術底蘊,依然做到了頂級的影像體驗。
一英寸本身的素質不用質疑,但是因為它過大的體積和模組厚度,導致手機的凸起非常嚴重,已經破壞了手機的基本產品形態(tài)。
手機的前提是它是一部手機,這個是不可能改變的。所有以突破手機基本前形態(tài)為前提的選擇,我覺得最終都有可能被證偽。
對于手機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在保持其基本的產品形態(tài)和便攜性的前提下,做技術突破。而這一塊顯然p60系列打了一個非常好的標桿和樣本。
以及在產品設計上,智能手機發(fā)展到現在,其實整個的創(chuàng)新已經陷入停滯。設計上也是如此,我們去看現在的主流手機,絕大部分要么是學習華為的mate系列,做居中大圓環(huán),要么是學華為的p系列,做邊緣雙環(huán)。
那么這一塊未來的發(fā)展道路在哪里,華為同樣在做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探索。
產品節(jié)奏回歸正軌,技術發(fā)展回歸引領。這個其實才是華為回歸的本質和核心。
只要華為牢牢把握住了這一點,那么接下來整個華為手機業(yè)務的發(fā)展基礎,它其實是有保障的。
現在這個階段對于華為來說更重要的其實不是市場規(guī)模突破,而是業(yè)務延續(xù)性保障。
華為的回歸是必然的,遲早的,因為整個中國的產業(yè)崛起這個東西是必然的,但問題在于華為能不能等到中國產業(yè)崛起的那一天。
業(yè)務連續(xù)性的保障前提是現金流的保障。華為是一家重投研發(fā)投入的公司,它的研發(fā)投入在過去幾年,不減反增。
這個是投資未來天賦值的。也就是在未來,一旦華為滿血回歸,他帶給整個行業(yè)的壓力將會比過去更大。
所以你得撐得住,然后才能談未來,當下都沒有了,哪來的未來。
所以某種意義上,Mate50可以說是華為階段性證明其生存邏輯的核心節(jié)點。而p60應該是這一邏輯的進一步驗證。
所以華為在p60系列上的備貨上來,把貨量搞上去,然后如果整個的市場反饋在邁特50上能夠再上一步大臺階,那么基本上現階段華為的終端業(yè)務就安全了。
我覺得這個要比華為的手機銷量到底能排到前幾?什么時候能回到世界舞臺更重要。
而現階段華為做到這個事情的核心底氣其實是三個。
一個是經過這么大的打擊,華為整個體系的完整性依然得到了保存。尤其是渠道體系和品牌露出,在消費者心中的存在感依然沒有減弱。
二是整個華為的技術引領這一特質沒有改變,華為依然是一個瘋狂研發(fā)投入瘋狂產出成果的廠商,而這個是華為保持領先的一個最核心的本質。
第三個則是華為龐大的潛在用戶群,依然愿意選擇和支持華為。使得華為整個的業(yè)務延續(xù)性不再是理論上的,而是實質上展現出來的。
而p60恰好是mate50這個節(jié)點之后的一個驗證。
這個事情完成了,那么接下來我們對華為的回歸就基本上只要等待了時間到了他就回來了。
這個時候再去爭論一些其他的有的沒了,其實沒有太大意義,華為現階段就是這樣,我們還是要通過現象去看本質。
粉絲之間的撕逼其實是沒有用的,你看國產四大之間撕了這么多年,結果華為一當機,所有的高端都歸蘋果了。
你噴蘋果有用嗎?你罵蘋果有用嗎?沒有用的人家底氣就在那里。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5

帖子

8

積分

Rank: 1

5
發(fā)表于 2023-3-31 13:10:00 | 只看該作者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Mate X3確實搶購一空,「P60系列搶購一空」是不至于的。
現在是北京時間2023年3月31日10點29分,我打開了京東APP。
至少目前京東自營是全系可買,除了克洛洛白的P60的256GB克洛洛白不能單買需要搭配「無線充套餐」或「耳機套餐」之外,其他基本目前是隨便下單的,無論是標準版、Pro還是Art版本。


天貓的情況大體類似。

二手海鮮市場,賣家的全新機要么加價100以內,也有明顯是降價套現的,二手市場沒有出現「一機難求」配套的「顯著加價」。



與之相對的是同場發(fā)布會公布的Mate X3,普遍加價1000以上。(Mate X3掛原價的一般都是假價格,實際詢問還是要加價)


今年還看過一些一機難求的漲價機型,比如ROG的槍神超競版、松下S5Mark2,大體也都是這個趨勢。

綜上,目前P60一手可下單等到貨、二手無顯著加價,與問題描述中的「各大華為門店出現排隊現狀,各大電商平臺出現斷貨情況。對于華為P60系列開售后則一機難求的情況,你怎么看?」稍有不同,至少目前并不至于。
標題換成Mate X3更符合…

Mate40系列那時候由于末代麒麟的關系,那是真的「搶購一空」「一機難求」,尤其Mate40 Pro+基本店里是買不到的,我媽媽那時候還是加了幾百在授權店買的Pro版本,還要求線下激活了才能帶走…
疊個甲,我肯定不是花粉或者花黑哈,昨晚下單了512GB的P60 Pro準備給媽媽置換用了2年多的Mate 40 Pro+。(如果測完表現一般的話就不換了,畢竟Mate50Pro的8+就調教不太好,不知道這次具體如何…)


我這個回答只是覺得討論事情實事求是一些,華為在Mate50和P60這兩個用驍龍8+芯片的手機系列上來說確實比較走熱,國內高端第一也是事實。但也并不至于Mate50那時宣傳的「首銷400W」和現在P60的「一機難求」,后續(xù)二手市場價格也不會有麒麟9000那年那么堅挺了。
我身邊很多用華為的朋友也是說目前手機還沒啥問題,等麒麟芯片再買。
當然二手Mate 40 Pro+還能賣6000+也確實就挺夸張的,尤其對比Mate 50 Pro已經5000不到了。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1

帖子

6

積分

Rank: 1

6
發(fā)表于 2023-3-31 14:40:17 | 只看該作者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本體核心就是:
華為這個被制裁多年的品牌在高端發(fā)力是否依舊有動人的“吸引力”?還能說出什么“新故事”?
所有表面現象(比如搶購一空、話題熱度高、評論區(qū)針鋒相對)這些都是以上這兩點浮出水面與外界發(fā)生反應后的細枝末節(jié)罷了(比如某些品牌急了,某些品牌想蹭個熱度、引個流)。
拋開這些就本質來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
華為這個品牌負重前行了這么多年,如今依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高消費人群對P系列、Mate系列的進展保持關切、對旗艦新品發(fā)布后的搶購趨之若鶩)
上文說到的“吸引力”、“想象力”與“新故事”從何而來?
那就是遠超出業(yè)界平均水準的預研能力、強力的流程管理、與眾不同且大膽的產品規(guī)劃以及足夠穩(wěn)定的生態(tài)體系承托。
這四個充要條件對很多移動品牌來說即使只挑出一條來做好、做實就已經很困難了。(注意,我這里說的“實”,是指流程與最終品質不以人員變動而波動)
這些年我們在華為身上除了挫折還看到了什么?在P60系列身上我們又看到了什么?
我們看到了逆水行舟的華為在不斷加大研發(fā)預算與項目落地的速度。


在Mate50系列上初次登場昆侖玻璃已經在高端機上全面鋪開;
克服重重困難的北斗通信功能(用小體積實現巨量信號增益并達成可用的信噪比)已經在穿戴設備上搭載(HUAWEI WATCH Ultimate);


比Mate50系列更小巧的P60系列甚至已經實現了北斗衛(wèi)星雙向通信;
在P60系列全面承接了Mate50的可變光圈機制,讓用戶實現拍攝時的景深可控;


在Pro與Art系列身上我們甚至看到了從未出現的F/2.1超大光圈潛望模組,通過聚光透鏡與雙棱鏡組合讓光線進行兩次90°折射,成功將傳感器(CMOS)的安置角度與背板平行(主流方案是與背板垂直),從而實現了影像模組的扁平化。


我們可以看看其他廠商的影像旗艦需要多大的Deco面積與厚度才能容納潛望式模組,而華為用聚光加雙90°折射技術直接將這一局限突破了,不止如此還附帶了超大光圈(F/2.1)、出色的近攝能力與三軸光學防抖(OIS)這樣的驚喜甜點。
但對消費者來說更重要的是:
你做了這些,能給我?guī)硎裁大w驗?
超大進光量、超大光圈光學模組配合感光能力更高的RYYB CMOS與三軸OIS光學防抖,整體模組將不再懼怕暗光、不再懼怕抓拍;


更近的對焦距離讓日常記錄變得更為方便(尤其是寵物、靜物拍攝需要中長焦的透視來弱化環(huán)境的存在感);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很可能是將高端機中長焦激活率提升一個數量級的創(chuàng)舉(同時這么嘗試的還有OPPO)。
全新的潛望模組能給的只有這些?
不,即使拋開紙面參數,CMOS平行放置機制的落地能直接拉高系列產品ID設計的審美上限。(而在我看來這才是全新P60系列的靈魂)
我們來看兩個方案:
A方案:把帶有凸起XXmm模組的整機背板給整漂亮些!
B方案:把吃到機制紅利后凸起只有Xmm的模組給整漂亮!
這兩者的難度一樣嗎?
差太多了!
即使退一步,拋開飾面板與裝飾圈的局限,單純從背板軟包裝(CMF)層面來說,厚重的模組也是無法適配很多紋理與顏色的。而吃上機制優(yōu)化紅利的P60系列則可以大膽選用各種帶層次縱深感的紋理來點綴精致感?!奥蹇煽砂住狈桨傅穆涞鼐褪亲詈玫睦?,我想這也是在預熱海報里一直讓它頻繁出鏡的原因吧。


從P60系列我們可以看到,布局技術迭代所優(yōu)化的不僅僅是參數與體驗,還會對與顏值強相關的外形設計產生深遠影響。
所以我剛才說“以技術演進驅動的模組外觀扁平化是P60系列的靈魂”理由就是首先你要在外觀上足夠獨特才能驅動更多人帶著好奇心去體驗它的內在(OIS防抖、近攝、暗光畫質)。
一切以技術與審美為準,只有通過“技術”與“審美”這兩臺引擎拉著“體驗”與“顏值”一起向上走,才是最正向的“一榮俱榮”。
也正是在體驗與設計上與競品間(主要指同價位段的Apple)差異化足夠明顯,加之華為品牌在高端領域至今仍有著其獨特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差異化與鴻蒙生態(tài)的豐富性也反哺了品牌影像力),在業(yè)界風采獨一檔的P60系列開售即搶空實在是情理之中。
如果說P50系列因為積攢著太多人的期待而有了不錯的成績,那么風格轉變,帶著更多輕奢飾品屬性的P60系列則可以看作是華為在泥潭中調整節(jié)奏后的第一個節(jié)點(我的觀點可能和很多人不同,在我看來之前的Mate50系列依舊是有顯性妥協的,產品本身不能算適應泥潭、調整好節(jié)奏錨點,出發(fā)前行的第一個起步點)。
這才是在華為看來,站穩(wěn)腳跟后新一代旗艦應有的審美:
同時展示出旗艦級的設計(更多的輕奢飾品感)以及次旗艦般的輕盈外形。
說著說著我們似乎聊到了件有意思但又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華為站穩(wěn)腳跟,內外梳理完畢,開始進入正常的迭代節(jié)奏,后面會發(fā)生什么?
如果熱銷的P60系列只是未來計劃里,一系列組合拳的開端而已,后面會發(fā)生什么?
P60的熱銷、Mate X3的出人意料、表王(HUAWEI WATCH Ultimate)的出圈,充分體現了移動品牌沖擊并站穩(wěn)高端需要做好的功課:
你要設計,我用技術迭代,突破設計桎梏來滿足。
你要生態(tài),我用不斷進化的鴻蒙生態(tài)來滿足你不止對單品,還要延展的訴求。
你要售后與售前體驗,我用遍布且形象不錯的線下店來鋪陳與架設。
你要未來,迭代節(jié)奏已經錨定,2023年只是個起點,未來的Mate的技術堆疊只會更激進,更“殺”。
在過去,抱著高端是為了活下去,當技術累計與成本攤薄到了一定程度,說不定華為又能像四五年前那樣,撒些熟了的“芝麻”落到2000-3000元價位段,成為業(yè)界“公敵”。
所以如果把時間線與眼光拉長拉高,你會發(fā)現P60只是一個開端,不能說明太大問題,可怕的還在后面,華為把“技術成果滲透下放”這張自己最擅長的牌還留著沒出,它打算在2023年底還是2024年出手?
所以在P60系列熱銷的時候,我反而很好奇即將到來的NOVA系列會怎么落實,如果華為夠狠,會怎么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不著急,到時候看看NOVA是個怎樣的產品,有著怎樣的“精氣神”后,某些事情就開始出現眉目了。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9 0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