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上個月上過海藍幸福家的親密關系課,感覺還行啊,還是有幫助的,現(xiàn)場氣氛很溫暖,大家確實也比較敞開,分享了很多挺內(nèi)心的故事,挺走(gan)心(dong)的。課程內(nèi)容自我探索的部分比較多,知識講授相對少一點,有現(xiàn)場案例(可以課程中申請,但比較火爆,我申請了,沒選上,夫妻都在的比較有優(yōu)勢),很震撼呢。課程退費不太清楚,沒有申請過,但招生簡章上看到過退款說明,不了解的問題應該都可以咨詢客服的吧,感覺應該和其他公司一樣。海藍老師原名是郭曉霞,海藍幸福家官網(wǎng)對她有詳細介紹,我也是看了天下女人節(jié)目對她的訪談才關注她的,網(wǎng)站上也有論文列表
創(chuàng)始人 - 海藍幸福家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擊這個鏈接去看看??傊?,我自己的上課體驗還是蠻好的,不過上課也只是解決了認知層面的誤區(qū),要做到也還是不容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讓我看清了方向,看到了希望。不過,每個人的感受和體驗不同,自我長大也有不同的路徑,我也不確定適合我的是不是也適合大家,所以建議大家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還是多方了解一些信息再下結(jié)論吧。
關于前面一位樓主提到的靜觀,因為我一直在關注海藍幸福家,也因為我本人是基礎醫(yī)學助理研究員的背景,所以做了一些功課,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
當在pubmed上看到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IF:28.88)出了一篇關于mindfulness meditation的綜述時(Yi-Yuan Tang et al, 2015),我還是挺吃驚的,沒想到mindfulness
meditation(國內(nèi)通常譯為正念,和海藍博士說的靜觀是一回事,但從直譯角度來看靜觀翻的更準確)這種聽起來感覺有點宗教色彩的活動竟然已經(jīng)有這么多的研究了,而且nature系列這么牛逼的學術雜志還專門出了一篇綜述(綜述查找路徑見文后的參考文獻,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綜述里提到雖然meditation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還有些待改進的地方,以提高可重復性,但確實在不同的研究里都發(fā)現(xiàn)不同類型的mindfulness meditation training能夠通過提高被試的專注力(Attention control)、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Emotion regulation)、自我覺察能力(self-awareness),最終提高被試的自我調(diào)節(jié)(self-regulation)能力。
有關海藍博士的海藍幸福家的一系列問題可以幫我解答一下嗎 ...-1.jpg (44.01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2021-11-29 15:05 上傳
對于meditation產(chǎn)生這些作用的原因,研究者們也深挖了機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meditation培訓能夠改變大腦多個部位的結(jié)構(gòu):大腦皮層、皮層下灰質(zhì)和白質(zhì)、腦干和小腦,幾乎就是影響整個大腦網(wǎng)絡的節(jié)奏啊(原文:suggesting that the effects of meditation might involve large-scale
brain networks),當然也包括海馬回啦~(具體各研究發(fā)現(xiàn)哪些大腦結(jié)構(gòu)改變見下圖,推薦用有道詞典的拍照翻譯功能,都是專業(yè)詞匯,一個個查會死人的。。。)。
有關海藍博士的海藍幸福家的一系列問題可以幫我解答一下嗎 ...-2.jpg (742.44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2021-11-29 15:05 上傳
不知道海藍博士是否對靜觀培訓的學員做過腦核磁共振掃描研究,但現(xiàn)在看來mindfulness meditation training可以改變大腦結(jié)構(gòu)確實是有科學依據(jù)的,不過綜述里也提到現(xiàn)在的研究大都是橫向研究和時間不長的縱向研究,mindfulness meditation培訓以后的長期效果怎樣還有待繼續(xù)研究觀察,本人小小期待中。。。。。
海藍幸福家推薦的是Mindful Self-Compassion(翻譯成靜觀自我關懷),與mindfulness
meditation還略有不同,是在靜觀(mindfulness)的基礎上增加了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的內(nèi)容,讓靜觀變得更有溫度。主要是教大家像關懷自己的朋友一樣關懷自己,培養(yǎng)人的內(nèi)在慈愛和關懷系統(tǒng)。
MSC課程由哈佛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Chris Germer和德克薩斯大學的人類發(fā)展學副教授Kristin Neff創(chuàng)辦。后者是資深的研究員,做了很多關于self-compassion的研究,并制作了現(xiàn)在MSC科研中通用的自我關懷評估量表(Neff的網(wǎng)站http://self-compassion.org上提供免費測試,不怵看英文的小伙伴可以去測測)。Neff還在Tedx上做過一個演講:The
Space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elf Compassion,在Neff的網(wǎng)站上也有,但因為是Youtube視頻,國內(nèi)打不開。
最讓科研狗興奮的是,Neff的網(wǎng)站上還羅列了她的團隊以及全世界其他研究團隊做的MSC方面的研究(目測有好幾百篇,目錄就有31頁),最貼心的是,每條文獻目錄都鏈接了PDF全文,閱讀體驗非常非常好,愛死這種自己把文章列表列好、全文附好、綜述做好的網(wǎng)站了~科研狗都懂的,真的真的省很多事啊~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上去查看,很方便的。我略略看過文章題目,研究結(jié)果大意是MSC能夠改善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社會連接,培養(yǎng)積極情緒、減輕負面情緒、改善心理功能等。
MSC除了有一套成熟的八周工作坊(每周一次課)之外,還有一套成熟的MSC師資培訓系統(tǒng),不同層級的老師需要接受不同的培訓和完成不同時長的踐行,詳情在MSC官網(wǎng)https://centerformsc.org 上能夠查到,小復雜,我沒有細看,有點遺憾的是,這個網(wǎng)站國內(nèi)又不太容易打開。
我自己正在參加今年1-3月海藍博士和Chris Germer帶領的網(wǎng)絡靜觀自我關懷課程,個人體驗還是比較科學的,不過再好的道理和方法不練習始終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所以我也在認真的跟隨課程踐行,目前跟著大家一起,踐行的還可以,但有點小小的擔心課程結(jié)束以后是不是自己還能堅持的這么好,希望群里的互動支持能更久一點,不管了,過好當下,先做好現(xiàn)在能做的吧。
希望上面的內(nèi)容對前面樓主們的問題能有幫助~:)
參考文獻:
Yi-Yuan Tang, Britta K. H?lzel and Michael
I. Posner.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5(16): 213–2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