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黑科技”這一詞是具備時間局限性的,但我也對于自己理解的“黑科技”下了個定義:
在某段時期敢于采用同類市場中鮮有甚至沒有的科技方案,就是黑科技。 早幾年我們認為索尼的黑科技“技能樹”點得最滿,但其實三星也并不落后,只不過由于宣傳方面的不得力,有些人把手機用到壞了,也不一定發(fā)現這些神奇的地方。
1、藍牙雙音頻
三星手機的低調:黑科技我做了,但我不說-1.jpg (66.19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1-12-31 17:33 上傳
看上圖的文字描述應該不難理解,這在兩人同時于公共區(qū)域看電影或者MV的時候會有非常棒的效果 —— 兩人都可以聽到立體聲,遠離“一人一個耳機”的單聲道之苦。(當然,想要泡妞/泡漢子的除外。)
這一點似乎在別的手機都沒有出現過,納入“黑科技”范圍不為過。有人認為這是藍牙5.0的功勞,其實并非如此。三星在藍牙模塊上動了怎樣的“手術”沒有人去深究,三星從S8開始一直支持到最新的S10系列,但由于是冷門應用場景,很多人壓根不知道。
2、虹膜識別
三星手機的低調:黑科技我做了,但我不說-2.jpg (112.04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1-12-31 17:33 上傳
Nokia 950比三星稍早一些用,但由于當時已經跌入低谷,很少人知道了。值得注意的是,成熟度并不亞于三星,但由于微軟對于WP系統(tǒng)的重視程度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最終帶著諾基亞的軀殼一起身敗名裂。
三星的虹膜解鎖從Galaxy note7開始,沒錯就是在世界上瘋狂爆炸,把三星“炸”沒了北京二環(huán)一棟樓的價值。當然,該技術在S8、Note8、S9、Note9上都得以延續(xù),三星曾經將虹膜和面部解鎖進行融合,最終發(fā)現依然是扶不上墻的爛泥。
虹膜識別在安防領域中屬于可靠性極高的存在,三星也希望通過它在信息安全領域可以獨樹一幟。然而三星始終沒有辦法將虹膜識別的易用性調試到與面部識別齊平,并且不具備類似于Face ID的支付兼容性,最終在S10被棄用。
3、高曲率玻璃
從Galaxy Note Edge開始到Galaxy s7 Edge,“Edge”這個名詞直接成了三星屏幕大曲率玻璃的代名詞。當然,這背后其實是三星與大猩猩工程師們對于玻璃結構的碰撞和磨合,超大的曲率雖然讓三星在視覺效果上超凡脫俗,但“誤操作率高” “邊緣操作難” “玩游戲反光嚴重”等大量的反饋讓三星意識到大眾消費者對于曲率的需求還是務實大于美感的。
三星手機的低調:黑科技我做了,但我不說-3.jpg (190.93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2021-12-31 17:33 上傳
Galaxy s6 Edge
于是各位看到S8之后的手機玻璃曲率不會這么夸張了。同時熱彎玻璃從今以后變成了手機行業(yè)的香餑餑,從那之后不少手機廠商都開始采用了熱彎玻璃技術的后蓋,到如今不少品牌的旗艦機中依然有這項技術的身影。
4、可變光圈
三星手機的低調:黑科技我做了,但我不說-4.jpg (53.7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2021-12-31 17:33 上傳
盡管三星這個“C型環(huán)形雙葉片結構”實現2檔光圈看似簡單,但其研發(fā)成本之恐怖無需多言(手機鏡頭可沒有相機鏡頭這么充足的空間),也只有三星這種重資產才舍得下血本做這玩意。當然,目前手機廠商中更樂意采用索尼IMX586那種用4合1像素來應對低亮度的解決方案,畢竟不用自己花錢弄這種明擺著敗家的微機械光圈。
這項技術的鼻祖是十年前的Nokia N86,當年的機皇用的還是三擋可調節(jié)光圈。當然,由于N86一大堆強大的特性會讓不少人記不住這一個亮點 —— 比如真正機械式快門(N86的快門聲不是模擬的)以及1/1000秒的快門速度。
這么一算,其實三星能稱之為“黑科技”的技術或許不多,但高科技絕不少(高占比設計、屏下攝像頭、自研CPU等等,三星是全世界的手機廠商中唯一一家可能實現所有部件自己生產的廠商),三星也是一個非常樂于“試水”的品牌,各位可以查一下Galaxy Beam和Galaxy Zoom這些很可能你一言不合就忽略的神奇存在。
作為一個Nokia粉絲(跟現在hmd沒半毛錢關系,我至今不愿意承認hmd Nokia跟以前的Nokia有關系),過后有機會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些回憶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