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350|回復(fù):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cè)

翻車魚: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魚!

[復(fù)制鏈接]

1407

主題

1469

帖子

5803

積分

Rank: 8Rank: 8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4-28 00:3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這是一個事實遠(yuǎn)比虛構(gòu)要古怪,也比虛構(gòu)丑陋得多的故事。

你以前可能見過非??尚Φ姆圁~的圖片,但是這個物種和它的弟兄們要遠(yuǎn)比它自己那令人難忘的樣子來得奇怪的多。它黏糊糊的,身上長滿了寄生蟲,它比海洋中任何一種脊椎魚類都要擅長隱藏身份,甚至能欺騙不知情的科學(xué)家。
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地了解一下這種古怪的魚——翻車魚吧!



嘿,你好啊 攝影: ? Per-Ola Norman

它以磨石為名



在下正是那塊磨石 攝影: ? P.V. Reyes

翻車魚的英文表述為Mola mola。之所以重復(fù)兩遍同一個單詞,并不是因為流行什么雙綽號之類的時髦叫法,而是因為在物種分類中,翻車魚是翻車鲀屬、翻車魚種的生物,而在這里“屬”和“種”的表達(dá)又都是同一個單詞——Mola。“Mola”在拉丁語中是“磨石”的意思,是一種大而圓,灰而粗糙的物體。對翻車魚來說,這不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名字,卻是最貼切的。
翻車魚在英文中的常用名是“海洋太陽魚(ocean sunfish)”,來源于它喜歡在海面上曬太陽,這樣海鳥就可以把寄生蟲從它的皮膚上撕下來(這個稍后再解釋)。在一些歐洲的浪漫語言中,這個物種被稱為“月亮魚(moon fish)”,德語中它的名字則是“游泳的頭(swimming head)”,因為這種魚看起來有著巨大的腦袋和短小的尾巴,而它的中文名就是大家知道的“翻車魚”了。
事實上,翻車鲀屬中有三個已知的物種,其中一個在2017年才被發(fā)現(xiàn)。Mola mola是體型最大,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種,在溫暖的溫帶海域隨處可見。拉氏翻車鲀(Mola ramsayi),又名南部海洋太陽魚,生活在赤道以南,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和南非的外海中。2017年在新西蘭海域最新發(fā)現(xiàn)的翻車魚(Mola tecta)被稱為是“騙子翻車魚”,同樣也生活在赤道以南的海洋中,它是130年前發(fā)現(xiàn)翻車魚存在以來,首次發(fā)現(xiàn)的新品種,因其一直隱藏在其他品種的翻車魚中而得到了“騙子”的稱號。

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魚



翻車魚個頭巨大 攝影: ? P.V. Reyes

翻車魚古怪的形狀掩蓋了它真正成名的原因:它是世界上最大最沉的硬骨魚。如果你說鯨鯊也很大,沒錯,不僅如此,鯨鯊也不是鯨,而是魚,但是鯨鯊不是硬骨魚——鯊魚和鰩的骨骼是由軟骨組成的。因此如果你去看看其他的非軟骨魚,就會知道翻車魚的確是最大的。
翻車魚平均長2.5米,寬1.8米,但是它能長到4.3米x3米那么大。目前記錄到的最大的翻車魚為雌性,重達(dá)5071磅(約2300公斤),是在1996年被捕撈的。就體型而言,這相當(dāng)于一頭成年白犀牛的大小,而上圖的翻車魚據(jù)估計僅重3500磅(約1588公斤)。
翻車魚的體型太大了,以至于當(dāng)它和船只相撞時,船的受損程度和可憐的翻車魚幾乎是一樣的。1998年,一艘叫做MV哥利亞的水泥船正面刺穿了一條1400公斤重的翻車魚,船和魚一起被拖進(jìn)了悉尼港。這條巨大的魚導(dǎo)致船的巡航速度從14海里下降到了11海里,它粗糙的皮膚甚至刮掉了船上的油漆,露出下面的金屬。是的,就是這么夸張。

地球上最高產(chǎn)的魚(或脊椎動物)
正因為體型龐大,雌性翻車魚比地球上任何脊椎動物產(chǎn)的卵都要多——它一次大約能產(chǎn)3億個卵,然而翻車魚孵化出的幼魚只有針頭那么小。如果你覺得成年翻車魚的長相就已經(jīng)有點特殊了,那么,請深呼吸,因為幼年翻車魚身上有一個星狀的、透明的保護(hù)膜,看起來像是誰把外星人的腦袋裝進(jìn)了圣誕節(jié)的裝飾品里。不過一旦你知道了翻車魚和河豚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就會覺得它們的外表一點都不奇怪了。



針尖大小的“詭異圣誕裝飾品” 攝影:? G. David Johnson

隨著翻車魚的長大,這些尖尖的部分會逐漸消失。成年翻車魚的脊柱相對于身體而言是非常短的,每個個體中所含有的椎體都要比其它種類的魚少一些。沒人知道翻車魚在野外能生存多久,但是據(jù)人工飼養(yǎng)的個體生長曲線估計,翻車魚至少能活20年。
那么,如果你有著像飛碟一樣的身體,你要怎樣在水里游來游去呢?翻車魚的移動方式,是像扇翅膀一樣拍打它的背鰭和臀鰭,同時利用長在臀部的塊狀偽尾來控制方向。這不是最有效的辦法,但的確很有用。

它有融合在一起的喙?fàn)钛例X



漂在海面曬太陽 攝影 ? Moosealope

在搜索引擎查找翻車魚,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圖片都很適合被做成“迷茫”“驚慌”的表情包,真的是每一個。這是因為翻車魚有一些牙齒正畸的問題:它的上牙和下牙融合成一個鸚鵡般的喙,是永久張開的。這樣的嘴吃起水母來很完美,但是的確不怎么好看。



我是誰,我在哪兒,發(fā)生什么了? 圖片來源見水印

最早,人們以為所有品種的翻車魚都在接近海面的水域活動,直到一些聰明的科學(xué)家在不知情的翻車魚身上安裝了照相機和加速度計,想看看會發(fā)生什么。這些翻車魚集體出發(fā),潛入深達(dá)200米的海里,尋找它最主要的食物來源:水母的性腺和管水母(一種無脊椎生物)。除了水母和浮游生物,翻車魚也會吃魷魚、海綿、鰻草、甲殼類、小魚和深水鰻魚的幼體。

它是“欺騙犯”



我是誰,我在哪兒,發(fā)生什么了? 圖片來源見水印

來認(rèn)識一下翻車鲀屬的新成員:騙子翻車魚(Mola tecta)。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個物種躲藏在光天化日之下,欺騙了科學(xué)家很多年。
新西蘭科學(xué)家Marianne Nyegaard在她的博士生涯中連續(xù)檢測了150多條翻車魚的DNA。她發(fā)現(xiàn)了翻車魚、拉氏翻車鲀、矛尾翻車鲀(Masturus lanceolatus,一種不同屬類的翻車魚),以及四種和任何已知的魚的DNA都不相匹配的神秘物種,讓人不禁疑惑它們都是“什么鬼”?
因此,Nyegaard開始了長達(dá)四年的“尋寶”活動,為的是尋找這些神秘的翻車魚。她在網(wǎng)上查找了翻車魚的照片,尋找它們的特殊性,并且請其他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翻車魚的時候告訴她,以便收集DNA樣本。
2014年,另一組科學(xué)家捕獲了一條臀部結(jié)構(gòu)奇怪的翻車魚,他們給它拍了照,并且提取了DNA樣本。不久之后,四條有著同樣特征的翻車魚擱淺在新西蘭的海灘上,它們的DNA和神秘的翻車魚是相匹配的。



圖片:Michelle Freeborn/惠靈頓博物館

被發(fā)現(xiàn)的其中一條騙子翻車魚至少長2.4米,它的褶皺卻光滑的皮膚將背鰭分成兩部分
騙子翻車魚看起來和翻車魚、拉氏翻車鲀有點不同:它的體型更小一點,嘴巴沒有那么突出,偽尾也比較光滑,沒有很多瘤和腫塊。它的生活范圍依然不是很明確,目前被鎖定在南半球的冷海水中,包括新西蘭、塔斯馬尼亞、西澳大利亞、南非南部和智利南部的海域。

它是海鳥的自助餐盤



移動的自助餐盤 攝影: ? LA STaRS

回到之前說過的寄生蟲。當(dāng)你把自己的身體給別人當(dāng)餐盤時,想保持清潔就沒那么容易了(人們應(yīng)該感謝自己是進(jìn)化過的)。因此,翻車魚有著一些衛(wèi)生方面的問題。科學(xué)家已經(jīng)在翻車魚的身體表面以及身體內(nèi)部記錄到了50多種寄生生物的存在。讓人感到不適的例子有很多,在這里只講一個:一種叫做Pennella的橈腳類寄生蟲會把頭部埋進(jìn)翻車魚的肉里,然后在后面留下一串蟲卵。
為了克服這樣的問題,翻車魚會側(cè)翻漂浮在海面附近,等待海鷗、信天翁和其他海鳥來把這些不速之客從它們的肉里扯走。同時,翻車魚逗留在陽光下的表皮可以幫助提高體溫,尤其是在海中長時間的下潛之后。
想來無論是誰要為這個物種取名,都會選擇“翻車魚/太陽魚”而不是“海鳥的自助餐盤”吧。

面臨生存威脅的翻車魚



常年被誤捕,從未被超越 攝影:? Tom Bridge

國際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以充分的理由將翻車魚列為瀕危物種。對翻車魚來說,被誤捕是一個嚴(yán)重的問題。它是遠(yuǎn)洋生物,也就是說它在開闊的海域活動,它體型巨大,還喜歡浮在海面……被誤捕的原因想必不用解釋你也明白了。
翻車魚會在混合捕撈的時候被誤捕,這種情況在使用延繩、漂移刺網(wǎng)和中層拖網(wǎng)的漁場中比較常見。舉個例子,據(jù)科學(xué)家們估計,在南非,每年大約有340000條翻車魚在延繩捕魚的過程中被誤捕上岸。同樣,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劍旗魚漁場發(fā)現(xiàn),翻車魚占據(jù)了所有捕撈品中的百分之二十九,遠(yuǎn)遠(yuǎn)高于目標(biāo)捕撈對象的數(shù)量。在日本和臺灣,翻車魚也成為了漁民的商業(yè)性捕撈對象,變成了用來烹飪的美味佳肴。



常年被誤捕,從未被超越 攝影:? Tom Bridge

基于這樣的高誤捕率和數(shù)量的急劇下降(在部分地區(qū)下降了高達(dá)百分之八十),國際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認(rèn)為,以往24-30年中生存的三代翻車魚的個體數(shù)量下降了至少百分之三十。人們對騙子翻車魚和拉氏翻車鲀的數(shù)量知之甚少,國際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也沒有提供它的名單,但是可以合理假設(shè),它們也正在遭受高誤捕率的困擾。
翻車魚雖然長相古怪,喜歡和科學(xué)家玩“捉迷藏”,但是它為寄生生物提供住所,為海鳥提供食物,喜歡在開闊的海洋里游來游去,是十分可愛的生物。翻車魚目前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面臨著生存威脅,需要得到恰當(dāng)?shù)谋Wo(hù)。怎么樣,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對這樣一種古怪的魚有了更好的了解呢?

參考資料
1. Giant sunfish species eludes discovery for centuries http://media.murdoch.edu.au/giant-sunfish-species-eludes-discovery-for-centuries
2. The four-year treasure hunt for the hoodwinker sunfish https://phys.org/news/2017-07-four-year-treasure-hoodwinkersunfish.html
歡迎關(guān)注
本文編譯自:Meet the Magnificently Weird Mola Mola, Cool Green Science, TNC.
作者:Justine E. Hausheer
轉(zhuǎn)自:大自然愛好者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xué)、愛分享,
歡迎關(guān)注大自然保護(hù)協(xié)會TNC;
TNC微信訂閱號: TNC_China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hù)協(xié)會TNC

-----------------------------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8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22-4-28 01:51:27 | 只看該作者
這種情況在使用延繩、漂移刺網(wǎng)和中層拖網(wǎng)的漁場中比較常見。

此處應(yīng)該是 延繩釣,流刺網(wǎng)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8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板凳
發(fā)表于 2022-4-28 03:21:26 | 只看該作者
很專業(yè),很詳盡!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2

帖子

3

積分

Rank: 1

地板
發(fā)表于 2022-4-28 05:08:28 | 只看該作者
我記得很早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翻車魚是世界上一次性產(chǎn)卵最多的魚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38

帖子

2

積分

Rank: 1

5
發(fā)表于 2022-4-28 06:19:54 | 只看該作者
因為容易被海里的水流沖翻故名翻車魚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8

帖子

3

積分

Rank: 1

6
發(fā)表于 2022-4-28 07:20:15 | 只看該作者
不好吃嗎?為啥誤捕那么多,只有日本臺灣吃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4 1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shù)支持 by 巔峰設(shè)計.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