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35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盛衰華強北 風雨二十年(上)

[復制鏈接]

1356

主題

1397

帖子

5663

積分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2-11-4 14:2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文 / 李娜,作者微信公眾號:科技雜談(keji_zatan)

雖是盛夏,深圳的雨天卻依然帶著些許涼意。

上午十時許,華強北的一家電子商鋪早已開門,卻還無人上班。

沿著半敞的門走進去,是一排排幾平米的小店鋪。然而,大多數(shù)的店鋪都緊閉著黃色閘門,門上貼著白色A4紙,寫著店主手機號和"租售轉讓"的大字。

與這里的寂寥不同,四年封街改造之后,華強北商業(yè)街正在找回曾經(jīng)的熱鬧。導購們站在蘋果、oppo、vivo等手機專賣店門口熱情攬客,音響里循環(huán)播放著最新的優(yōu)惠促銷廣告。

專賣店的隔壁就是華強北的賽格電子城,掀開一層的門簾,上百個一米柜臺密密麻麻的排列在此。與那家小電子商鋪不同的是,這里的商人已全部到齊,他們坐在柜臺里,表情茫然,缺乏主動,像是早已預估了一天的生意狀況。

這里,是深圳華強北。它記錄了中國手機市場的每一次變革,它的宿命與中國手機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軌跡緊密相連。

從諾基亞教科書式的成功與失敗,到山寨手機時代的輝煌與幻滅,華強北與無數(shù)的手機品牌一起經(jīng)歷過輝煌榮耀,最后在時代變遷中喧囂漸退。

如今,數(shù)十萬華強北人的命運,正隨著中國手機產(chǎn)業(yè)的變遷,走向新的跌宕起伏。

1

破舊的廠房、荒蕪人煙的農(nóng)村黃土地,這是華強北在改革開放初期給人們留下的印象。

1978年,粵北軍工企業(yè)遷至深圳,取名"華強",寓意為中華民族富裕強大。第二年,深圳特區(qū)成立,將華強公司附近的一條路命名為華強路。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與國家工業(yè)部達成戰(zhàn)略共識,共同發(fā)展深圳的電子產(chǎn)業(yè)。一時間,國家部委的所有下屬企業(yè)都下嫁到深圳投資建廠。而中興、華為等后來叱咤風云的產(chǎn)業(yè)巨頭,也正是在此間起步崛起。

80年代中期,工信部決定整合深圳百余家分散的電子企業(yè),命名為深圳賽格集團公司,其后升級為專門銷售國內外電子元器件、生產(chǎn)鏈供應配套的賽格電子市場。

正是這次升級,徹底改變了華強北的命運。伴隨大批南下淘金者的聚集,無數(shù)的財富故事在此上演——比如馬化騰的騰訊帝國,就起步于賽格的五樓。

滄海桑田中,華強北包裹了人們對于財富、欲望、成功的所有幻想。而它也因此不斷發(fā)展,最終長大為中國電子集散地的核心區(qū)。

2

90年代初期,珠三角電子制造業(yè)大舉進攻歐美、日韓、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同時,本土的電子制造業(yè)也進入萌芽期。

生于斯,長于斯的90后劉鑫源,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而他的父母更是從90年代初就已投身于此。

那是一個齊集天時地利人和的黃金時代。劉鑫源的父母在賽格租下了一米柜臺,只靠著一部電話、一部計算器,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意??蛻舳?、競爭少、利潤高,"錢來得水到渠成,毫不費力",劉鑫源說。

華強北的一米柜臺里不斷走出億萬富翁,商人們個個財大氣粗。這給觀望者打了一針針興奮劑,大批垂涎者蜂擁而至,華強北迎來了青春狂躁期。

2000年,以手機為代表的國產(chǎn)電子制造業(yè)迅速崛起。一時間,華強北擠入了數(shù)以萬計的商鋪、四萬多家電子公司、數(shù)十萬電子從業(yè)大軍,占據(jù)了華強北的每寸縫隙。

太多人想在華強北收獲財富,這樣的基因將華強北推向了炒商鋪的巔峰時代。商鋪租金2-3萬,但商鋪的轉讓費可以炒到近百萬,向錢看的時期沒有人會猶豫,因為,那時不管花了多少錢,拿下商鋪后都能很快回本。

"那個時候只要不是弱智,人人進華強北都能賺錢。"劉鑫源回憶說。

在這里活躍的,不僅僅是生意。腦子活、創(chuàng)新快的華強北人,越來越多地滲透到電子產(chǎn)業(yè)鏈的各個角度,各種創(chuàng)新與日俱增。

2003年,臺灣公司聯(lián)發(fā)科突破了國際知名手機廠商諾基亞等品牌的芯片技術,推出了第一款單芯片的手機解決方案,具備通信基帶、藍牙、攝像頭等模塊。

從此,擁有完整電子產(chǎn)業(yè)鏈的華強北,就拉開了山寨造假的序幕。

一夜之間,山寨手機品牌鋪天蓋地,全國上下充斥著300多個手機品牌。但手機制造商只在外觀差異上做文章,產(chǎn)品的同質化非常嚴重。無序競爭和過分飽和的市場,逐漸讓華強北的口碑深陷泥沼,與手機密切相關的元器件市場也從有序競爭滑入造假翻新的深淵。

比如手機批發(fā)商張星,"好人做生意賺不了錢,做生意多少要帶點坑蒙拐騙",這句話就是他的生意之道。從二十年前來到華強北,回收手機、賣翻新機、賣元器件,甚至手機貼膜,沒有他不做的生意。

劣幣逐良幣之后,華強北的元器件銷售模式開始改變。無論翻新還是國產(chǎn)的元器件,全部印上知名大牌的標簽,從包裝、印標、封裝、檢測,完整的造假產(chǎn)業(yè)鏈中,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華強北做不到。

這種自殺式的造假,最終讓華強北的元器件市場臭名海內外,上了很多企業(yè)的黑名單。2008年,華強北被中國電子商會授予"中國電子第一街"的榮譽。但此時的華強北,已經(jīng)在泛濫的泡沫中,透支了自己的未來。

3

2011年,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功能機帝國逐漸告別歷史舞臺,以蘋果為首的智能手機開始攻城。這個時期,華強北的山寨手機市場不斷被智能手機沖擊,數(shù)年來為山寨手機提供造假翻新的元器件市場,也遭遇了毀滅性打擊。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元器件價格下滑慘重,劉鑫源從父母手中接手賽格的攤位后,已是華強北元器件市場的凋零時刻。

寒潮之下,互聯(lián)網(wǎng)的崛起又給了元器件實體店鋪重重一擊。

2011年后,網(wǎng)絡電商逐步興起,華強北整個電子產(chǎn)業(yè)鏈銷售端開始向線上靠攏,元器件價格近乎透明化,逼得劉鑫源一度想要放棄父母打下的"江山"。

"不僅是翻新的元器件,就連原裝的都賣不動了,那么多囤貨壓在手里,真是著急。"劉鑫源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愿意來各個鋪子掃貨,因為坐在電腦前動動手指就能搞定的事情,自然沒必要跑一趟折騰。

五十多歲的張星則比他想得通透,"失去了信任和人品,再加上趕不上時代的變化,這里的生意人遲早會完蛋。"

2014年開始,當年那批賺得盆滿缽滿的元器件人開始大批跑路,整個華強北的元器件市場一片風聲鶴唳,華強北仿佛一夜就走進了冬天。

張星說,他有一個老鄉(xiāng),當年生意曾經(jīng)做得很大,甚至開起了自己的工廠,"很是威風",后來到處壓貨欠錢,工廠被生生地拖死了。每天都有人上門討債。

"最后跳樓了。"張星說,這些年,這樣的事,不少。

這是一代華強北元器件人的縮影。

4

走過了奮進與沉淪,經(jīng)歷了輝煌與衰退,華強北又將在寒冬里如何尋找新的希望?

2017年7月的午后,也許因為深圳連日的大雨,賽格電子城里只有幾個印度人光顧,他們走到了一個小伙子的柜臺前,比對詢問著所需的元器件型號及價格,最終拿手機拍照后轉身離開。

小伙子叫劉峰,20歲出頭的年紀,在華強北的賽格電子城里呆了兩年。他說每天來詢價的老外很多,大家總要貨比三家,這是常態(tài)。

劉鑫源和劉峰遇到的共同問題是,"好多淘寶賣家惡意標低價格,有的價格甚至比我們進價還低,這讓我們做實體的怎么混?"

雖然華強北的元器件市場并不景氣,但劉峰還是想在華強北學習幾年,他想把元器件的市場摸透了就自己出來單干,實在不行也能憑籍這段資歷與經(jīng)驗,進入手機工廠做采購。

在劉鑫源看來,華強北個體戶短期內還能殘喘支撐,"既然現(xiàn)在還能撐下去,就證明還是有市場",但5年10年之后是什么情況,就連他自己也充滿迷茫,"以后的事,以后再說吧。"

(注:應采訪者要求,文章中所有人名部分均為化名)

-----------------------------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23 2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