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996|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李佳琦薇婭回應歐萊雅面膜差價爭議,表示在給出解決方案前 ...

[復制鏈接]

1364

主題

1446

帖子

5706

積分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1-11-15 16:59: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你說的是全球美妝行業(yè)無可爭議的第一巨頭歐萊雅集團嗎?


你以為它會折戟沉沙落荒而逃嗎?

要解讀這次風波,我們先還原一下事件
第三方直播間稱歐萊雅某產(chǎn)品是最低價,其后歐萊雅發(fā)放了全品類優(yōu)惠券,導致用了全品類優(yōu)惠券后購買該產(chǎn)品比第三方直播間便宜,由是引發(fā)糾紛
估計合同里對「全品類優(yōu)惠券」沒有明確界定,因此雙方并沒有第一時間達成和解,而是各執(zhí)一詞
第三方直播間固然認為此行為導致了「實付」并非最低價,應該給予補償,畢竟你都宣傳了「最大力度」
歐萊雅則認為我并沒有在這款產(chǎn)品上降價,它確實是「最大力度」,我只是發(fā)了全店的優(yōu)惠券,難道發(fā)全店優(yōu)惠券還要剔除這款產(chǎn)品不成?
一時沸沸揚揚甚囂塵上
這場角逐的結局將嚴重取決于誰的呼聲更大,畢竟如果白紙黑字寫清楚早就付諸法律了,輿論對誰的負面影響大誰就將最先妥協(xié),草率出錢

我最感興趣的,是歐萊雅和第三方直播間的這次較量,它其實是市場營銷領域里一次典型的對渠道控制權的爭奪

讓我們翻開渠道的歷史書,會發(fā)現(xiàn)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曾經(jīng)的格力作為空調(diào)一哥,不愿意把渠道控制權交給國美,悍然拒絕供貨,兩家的合作終止了數(shù)年。在上一個十年,家電賣場和長虹海爾等等品牌的故事我可以寫一本書,這真是有趣的商業(yè)史,如果有時間且大家想看,我就在知乎寫個電子書
歐萊雅也是行業(yè)無可爭議的巨頭,我們看看集團有哪些子品牌
1、頂級品牌
HR(赫蓮娜)
2、一線品牌
Lancome(蘭蔻)、YSL(圣羅蘭)、GiorgioArmani(喬治阿瑪尼)
3、二線品牌
Biotherm(碧歐泉)、Kiehl‘s(科顏氏)
4、三線或三線以下品牌
Yue-sai(羽西)、L’Oreal Paris(巴黎歐萊雅)、美爵士、Garnier(卡尼爾)、小護士
5、彩妝
CCBPARIS(巴黎創(chuàng)意美家)、Shu Uemura(植村秀)、Maybelline(美寶蓮)
LANCOME
6、藥妝品牌
Vichy(薇姿)、La Roche-posay(理膚泉)、Skin Ceuticals(修麗可)
7、口服美容品牌
INneoV(一諾美)
8、香水品牌
GiorgioArmaniParfums(阿瑪尼)、Ralph Lauren (拉爾夫勞倫)、caelParfums(卡夏爾)、Cacharel(歌雪兒)、VIKTOR&ROLF (維果羅夫)(注:阿瑪尼也有護膚和彩妝產(chǎn)品,定位和蘭蔻,植村秀一個檔次)
9、美發(fā)品牌
L'Oreal Professionnal(歐萊雅專業(yè)美發(fā))、Kerastase(卡詩)、Matrix(美奇絲)
不僅在產(chǎn)品和銷售額上,他們集團作為管培生制度的先驅(qū)者之一,在公司管理架構上也有很多國內(nèi)企業(yè)競相模擬的地方(不過現(xiàn)在管培生已經(jīng)被二流企業(yè)玩爛了),他們舉辦的歐萊雅全球挑戰(zhàn)賽是商科領域最重要和含金量最高的賽事之一。而第三方直播間,毫無疑問是比較強勢的渠道方,作為新興勢力,近兩年風頭無兩
但如果我們真正去審視這個商業(yè)模式,會發(fā)現(xiàn)它為了流量犧牲了生產(chǎn)商一直以來最看重的一個東西——對渠道的控制力與影響力,在渠道發(fā)展的歷史上,由于直播帶貨的出現(xiàn)打斷了一直以來的進程
直播間買東西不是去看帥哥美女的,也不是為了良好的售后與服務的,它的核心有且只有一個:
便宜,最便宜
直播間甚至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價格歧視”(價格歧視在經(jīng)濟學中并不算一個貶義詞),如同某些面包店晚上打折賣面包,價格敏感的用戶可以花費時間看直播蹲點搶購,其他用戶不愿意浪費時間就直接買
第三方直播間正是對自己的競爭力過于清楚,才會在以前出現(xiàn)價格風波時不由分說悍然拉黑,只不過這次遇見了鐵板,對象成了行業(yè)龍頭,雖然態(tài)度要表現(xiàn)出來,但是真的能以后永遠不合作嗎?
(這里針對評論區(qū)疑問要補充一點產(chǎn)品價格嚴格來說并不是第三方直播間給消費者爭取的,涉及到競爭、成本、產(chǎn)品定位等方面,營銷核心的4p戰(zhàn)略里有兩p分別是價格和促銷,價格學過于冗雜和本回答無關就不過多贅述了,可以關注我以后有機會會寫的。一個例證是去年雙十一歐萊雅這款面膜就是200多,所以第三方直播也并不是和咱們消費者一個陣營的)



第三方直播間需要支付高昂的坑位費和傭金率,同時延長了渠道的長度。須知幾十年來,渠道一度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市場營銷領域的從業(yè)者甚至喊出了「渠道為王」的口號,渠道商的議價能力極強。許多服裝企業(yè)剛開始自建網(wǎng)絡渠道的時候,采取了電商專供款和讓利兩種方式來安撫線下渠道商,可見生產(chǎn)商對渠道商的「忌憚」
在安撫的同時,生產(chǎn)商最想做的是縮短渠道長度,提高渠道控制力,自己接觸消費者?;ヂ?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讓這一潮流發(fā)展到極致,大量的旗艦店、官網(wǎng)、官方APP、官方直播間第一次直接和消費者面對面交易。而現(xiàn)在,商業(yè)史卻出現(xiàn)了倒退,居然要延長一節(jié)渠道,這節(jié)渠道還要最低價,須知算上渠道的成本旗艦店賣5塊一片可能都比讓他賣8塊一片賺的多
于是具有強議價能力的行業(yè)巨頭,曾經(jīng)如格力,如今的歐萊雅,自不甘將蛋糕拱手讓人,這也是我去年就認為第三方直播帶貨在三到五年將漸趨淡出我們的視野與消費的原因。國美與蘇寧也曾家喻戶曉,而類似的戰(zhàn)爭,以格力為代表的家電企業(yè),已經(jīng)寫下過戰(zhàn)爭的終局了

-----------------------------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5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21-11-15 17:22:30 | 只看該作者
你說的是全球美妝行業(yè)無可爭議的第一巨頭歐萊雅集團嗎?


你以為它會折戟沉沙落荒而逃嗎?

要解讀這次風波,我們先還原一下事件
第三方直播間稱歐萊雅某產(chǎn)品是最低價,其后歐萊雅發(fā)放了全品類優(yōu)惠券,導致用了全品類優(yōu)惠券后購買該產(chǎn)品比第三方直播間便宜,由是引發(fā)糾紛
估計合同里對「全品類優(yōu)惠券」沒有明確界定,因此雙方并沒有第一時間達成和解,而是各執(zhí)一詞
第三方直播間固然認為此行為導致了「實付」并非最低價,應該給予補償,畢竟你都宣傳了「最大力度」
歐萊雅則認為我并沒有在這款產(chǎn)品上降價,它確實是「最大力度」,我只是發(fā)了全店的優(yōu)惠券,難道發(fā)全店優(yōu)惠券還要剔除這款產(chǎn)品不成?
一時沸沸揚揚甚囂塵上
這場角逐的結局將嚴重取決于誰的呼聲更大,畢竟如果白紙黑字寫清楚早就付諸法律了,輿論對誰的負面影響大誰就將最先妥協(xié),草率出錢


我最感興趣的,是歐萊雅和第三方直播間的這次較量,它其實是市場營銷領域里一次典型的對渠道控制權的爭奪

讓我們翻開渠道的歷史書,會發(fā)現(xiàn)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曾經(jīng)的格力作為空調(diào)一哥,不愿意把渠道控制權交給國美,悍然拒絕供貨,兩家的合作終止了數(shù)年。在上一個十年,家電賣場和長虹海爾等等品牌的故事我可以寫一本書,這真是有趣的商業(yè)史,如果有時間且大家想看,我就在知乎寫個電子書
歐萊雅也是行業(yè)無可爭議的巨頭,我們看看集團有哪些子品牌
1、頂級品牌
HR(赫蓮娜)
2、一線品牌
Lancome(蘭蔻)、YSL(圣羅蘭)、GiorgioArmani(喬治阿瑪尼)
3、二線品牌
Biotherm(碧歐泉)、Kiehl‘s(科顏氏)
4、三線或三線以下品牌
Yue-sai(羽西)、L’Oreal Paris(巴黎歐萊雅)、美爵士、Garnier(卡尼爾)、小護士
5、彩妝
CCBPARIS(巴黎創(chuàng)意美家)、Shu Uemura(植村秀)、Maybelline(美寶蓮)
LANCOME
6、藥妝品牌
Vichy(薇姿)、La Roche-posay(理膚泉)、Skin Ceuticals(修麗可)
7、口服美容品牌
INNEOV(一諾美)
8、香水品牌
GiorgioArmaniParfums(阿瑪尼)、Ralph Lauren (拉爾夫勞倫)、caelParfums(卡夏爾)、Cacharel(歌雪兒)、VIKTOR&ROLF (維果羅夫)(注:阿瑪尼也有護膚和彩妝產(chǎn)品,定位和蘭蔻,植村秀一個檔次)
9、美發(fā)品牌
L'Oreal Professionnal(歐萊雅專業(yè)美發(fā))、Kerastase(卡詩)、Matrix(美奇絲)
不僅在產(chǎn)品和銷售額上,他們集團作為管培生制度的先驅(qū)者之一,在公司管理架構上也有很多國內(nèi)企業(yè)競相模擬的地方(不過現(xiàn)在管培生已經(jīng)被二流企業(yè)玩爛了),他們舉辦的歐萊雅全球挑戰(zhàn)賽是商科領域最重要和含金量最高的賽事之一。而第三方直播間,毫無疑問是比較強勢的渠道方,作為新興勢力,近兩年風頭無兩
但如果我們真正去審視這個商業(yè)模式,會發(fā)現(xiàn)它為了流量犧牲了生產(chǎn)商一直以來最看重的一個東西——對渠道的控制力與影響力,在渠道發(fā)展的歷史上,由于直播帶貨的出現(xiàn)打斷了一直以來的進程
直播間買東西不是去看帥哥美女的,也不是為了良好的售后與服務的,它的核心有且只有一個:
便宜,最便宜
直播間甚至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價格歧視”(價格歧視在經(jīng)濟學中并不算一個貶義詞),如同某些面包店晚上打折賣面包,價格敏感的用戶可以花費時間看直播蹲點搶購,其他用戶不愿意浪費時間就直接買
第三方直播間正是對自己的競爭力過于清楚,才會在以前出現(xiàn)價格風波時不由分說悍然拉黑,只不過這次遇見了鐵板,對象成了行業(yè)龍頭,雖然態(tài)度要表現(xiàn)出來,但是真的能以后永遠不合作嗎?
(這里針對評論區(qū)疑問要補充一點產(chǎn)品價格嚴格來說并不是第三方直播間給消費者爭取的,涉及到競爭、成本、產(chǎn)品定位等方面,營銷核心的4p戰(zhàn)略里有兩p分別是價格和促銷,價格學過于冗雜和本回答無關就不過多贅述了,可以關注我以后有機會會寫的。一個例證是去年雙十一歐萊雅這款面膜就是200多,所以第三方直播也并不是和咱們消費者一個陣營的)



第三方直播間需要支付高昂的坑位費和傭金率,同時延長了渠道的長度。須知幾十年來,渠道一度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市場營銷領域的從業(yè)者甚至喊出了「渠道為王」的口號,渠道商的議價能力極強。許多服裝企業(yè)剛開始自建網(wǎng)絡渠道的時候,采取了電商專供款和讓利兩種方式來安撫線下渠道商,可見生產(chǎn)商對渠道商的「忌憚」
在安撫的同時,生產(chǎn)商最想做的是縮短渠道長度,提高渠道控制力,自己接觸消費者。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讓這一潮流發(fā)展到極致,大量的旗艦店、官網(wǎng)、官方APP、官方直播間第一次直接和消費者面對面交易。而現(xiàn)在,商業(yè)史卻出現(xiàn)了倒退,居然要延長一節(jié)渠道,這節(jié)渠道還要最低價,須知算上渠道的成本旗艦店賣5塊一片可能都比讓他賣8塊一片賺的多
于是具有強議價能力的行業(yè)巨頭,曾經(jīng)如格力,如今的歐萊雅,自不甘將蛋糕拱手讓人,這也是我去年就認為第三方直播帶貨在三到五年將漸趨淡出我們的視野與消費的原因。國美與蘇寧也曾家喻戶曉,而類似的戰(zhàn)爭,以格力為代表的家電企業(yè),已經(jīng)寫下過戰(zhàn)爭的終局了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6

帖子

2

積分

Rank: 1

板凳
發(fā)表于 2021-11-15 17:56:36 | 只看該作者
品牌方和直播間遲早必有一戰(zhàn)!


品牌方掌握產(chǎn)品,直播間掌握流量,以前品牌跟直播間合作,品牌方是強勢的。很多小直播間甚至需要蹭品牌的知名度來提升直播間的人氣,比如列出本直播間跟那些大品牌合作,這樣你一看,很有實力呀,就增加了可信度。
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
李佳琦和薇婭自己就是超級營銷品牌了,他們掌握了直播的流量入口,如果品牌方不跟他們合作,連露出的機會都沒有了。比如歐萊雅不合作,直播間一直推雅詩蘭黛(原來寫的珀萊雅。大家覺得檔次不夠),用不了多久,很多歐萊雅的消費者就轉雅詩蘭黛了。這種情況下,直播間說定價多少就多少,品牌甚至沒有還手之力。
今天這件事,表明看是歐萊雅違約了,隨著李佳琦和薇婭的聲明,歐萊雅很快就會發(fā)表道歉聲明,但是深層次看,是品牌方與渠道就產(chǎn)品定價權的爭奪,以后除了超級品牌,其它無一幸免,定價權都要分享給直播、視頻等渠道方。
那么,直播間甘于一直做渠道嗎?
應該不會的,用不了一兩年,具有強大個人IP的直播間就會推出自己的聯(lián)名定制款產(chǎn)品,或者干脆推出自己的品牌。
拭目以待吧。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4

帖子

3

積分

Rank: 1

地板
發(fā)表于 2021-11-15 18:36:33 | 只看該作者
啊,歐萊雅品牌受多大影響?
害,也沒有多大影響。
你這時候不應該把李佳琦和薇婭僅僅當做兩個直播間而已,你可以把他們兩個當做話語權非常強大的大渠道。
我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确?,你可以把他們當做是電器行業(yè)的蘇寧和國美。
最大的可能也就失去兩個渠道,如果對于小生產(chǎn)商,有可能被兩個大渠道綁架。
但是歐萊雅不一樣啊, 92億歐元的營銷費用,算是廣告主頂流,失去這個渠道,還有很多渠道去做,還是那種人家跪著求他去做的。
當然了,并不是說歐萊雅在這個事情上做的沒啥問題,他自然是有問題的。估計相關的責任人該道歉道歉,該退差價退差價。
但是我們也不要把李佳琪和魏雅當做兩個人去看,而是去當做兩家有著商業(yè)競爭的公司,
人是有好惡和價值觀的,但是是公司沒有。
公司有的只有法律底線。

再多BB兩句,這件事情其實對李佳琦和薇婭他們打擊更大。(果然,人年紀一大就喜歡BB,從來沒想到878歲的我,話可以那么多)
他們起家的全網(wǎng)最低價沒有了。
所以他們需找到另外一條可以支撐大家來的價值,比如說是產(chǎn)品嚴把關,或者好物推薦等等,都是需要再探索的。
如果你耐心的話,你可能也會注意到,他們現(xiàn)在也基本上不怎么講全網(wǎng)最低價了。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39

帖子

3

積分

Rank: 1

5
發(fā)表于 2021-11-15 19:34:53 | 只看該作者
這或許就是商業(yè)人格化的好處呀朋友們。
我們都知道,其實李佳琦和薇婭看似是兩個帶貨主播,但做到他們這個程度,他們其實已經(jīng)是背后的公司和資本推在臺前的一個代言人,在這些資本想象中,主播所承擔的責任應該和那些代言明星一樣,只是擴大商品的知名度,從而更容易讓貨物賣出去。
可事實并不像他們所預料的。
而這里最大的區(qū)別是,正常的商業(yè)行為是無人格的。雖然我們在消費中遭到欺騙也可以投訴品牌,以品牌的名譽相要挾,但根本上來說如果品牌躺下擺爛,消費者大部分時候還是無能為力,甚至有的人會在心里早做準備,知道品牌的調(diào)性,被坑也只能自認倒霉。
但在帶貨主播們身上,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因為主播是一個“活人”,我們在直播間看他們賣東西,雖說是自己只是千千萬萬個消費者中的一員,但因為實時觀看他們的直播,而在自己的屏幕中他們只對著自己一個人,你的感覺就會不止是買了個貨物,更像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嘗試一個新鮮事物——在你的購買行為中,包含了對“朋友”的信任。
而在這些主播賣給你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們對他們的消費者也有一種對朋友一般的責任感,這不是道德上的夸張,畢竟他們未來還會繼續(xù)進行直播,而在直播中也要實時回復彈幕留言。
比如我們要是投訴網(wǎng)易游戲,網(wǎng)易完全可以讓我們的投訴石沉大海,下次推出新游戲,人們還是會去嘗試游玩。可是在評論直播間里投訴主播,那投訴可是所有人包括主播都要當面看見的。主播如果回答不上來,那可就顏面掃地,再也當不了消費者的“朋友”,作為主播的價值也就到頭了。
這樣,一個單純的商業(yè)行為就開始被人格化了。
因此到他們的商業(yè)行為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除了用商業(yè)的方式去解決,這種解決里也開始要摻上更多的人性。
比如消費者會覺得我那么信任你們,出了這種事你們是辜負了我的信任,而主播也會覺得我利用消費者對我的信任買出了這貨物,如今貨出了問題。我如果不做出解決是對不住我的消費者。
這里頭除了法律和規(guī)則賦予的正常交易的保障之外,還多了一重人性的保障。
而人性聚集多了,就會變成社會性,產(chǎn)生強大的社會影響。
人們會發(fā)現(xiàn)到這種制度相較于傳統(tǒng)銷售在維權上的有力之處。
當然了,這種人性也是把雙刃劍,比如隔壁潘子,無限消耗自己的信力,撈一票就撤,你也沒轍,所以想用這種方式購物,還是找珍惜羽毛的大主播,比較靠譜。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33

帖子

3

積分

Rank: 1

6
發(fā)表于 2021-11-15 22:15:32 | 只看該作者
這下子有個很壞的影響就是:
大家不會再相信直播間的優(yōu)惠大于平時了。。。
直播帶貨里被套路的永遠還是買家。
估計第三方帶貨渠道往后會逐漸式微。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今年已經(jīng)沒了全網(wǎng)最低價這個說法了。

畢竟商家再怎么樣也不會虧的。。。
這個事最后要不李佳琦來補,
要么歐萊雅來補。
羊毛出在羊身上,
商家要賺錢,主播們要抽成,
其中的利益分成外人誰能說的清楚。
大家不信來看下今年雙十一所謂的能省錢的活動:
半夜付尾款

大概都是利用了下圖半夜付尾款的心理。。。


滿減活動

一件的時候用不了,很多湊單才能滿減,其實還是想讓我們多花錢唄!有的是滿減199減,有的是滿200減,啥也不是了,湊單湊的頭暈。
喵糖活動



也不知道是哪個大神設計的,你扔早了吧被占完了,扔晚了吧,系統(tǒng)卡得扔不出去,到時候錢沒賺著還得倒扣門票錢[捂臉]想退還退不了,合著玩半天玩了個寂寞,費老勁了。
買家是永遠精不過賣家的。
說到底這還是平臺或者商家的套路,
不變點花樣也沒人來看,你說是不?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3

帖子

3

積分

Rank: 1

7
發(fā)表于 2021-11-15 23:30:03 | 只看該作者
作為媒體電商,那今天就從PR角度草率分析一下大主播與大品牌的處理方法好了。
【大主播:回應及時安撫粉絲,兜底方案令人安心】
輿論發(fā)酵之后,李佳琦和薇婭雙方不約而同地發(fā)表了格式、內(nèi)容都雷同的聲明:




畢竟電商KOL已經(jīng)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老板/老板娘,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也因此收獲一大批因為信賴而產(chǎn)生高粘性的“粉絲消費者”。所以一旦主播合作的品牌暴雷,大主播首先要挺身而出,“為粉絲說話”是必須的表達。尤其是在品牌方未給出合理解決方案的時候,公開push和明確責任,是對主播自己的保護。


不過,雖然兩份聲明內(nèi)容結構雷同,但個人仔細推敲了一下,相比起李佳琦的“補償方案”,薇婭提出的“兜底方案”用詞似乎更精妙,仿佛就在說:“放心吧,就算品牌方啥都不做,讓我的消費者白白蒙受損失,你們都不用擔心,還有我薇婭永遠在你身后,絕不會讓你們吃虧!”


可見一份簡單的聲明,遣詞造句都是極有講究的。
【品牌方:遲到的交代,會有反轉嗎?】
其實品牌和大主播的合作,別說在雙十一這樣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即使是平時普通的上架,都會簽署“保價協(xié)議”。所以不管怎么樣,相信法律文書都會自證清白。


但無論如何,巴黎歐萊雅的速度作為國際大品牌實在是太慢了,這可能也是受限于企業(yè)背景。之前就聽說過外企品牌大中華區(qū)的重要決策必須上到global,global批復可能迂回來去要好幾個月。此次雖然從主播的聲明中可以得知,ideally他們應該會在24小時內(nèi)給出答復,但至少本人寫答案的時候他們還沒有任何動作,PR黃金期可以說已經(jīng)超過了。


本來這件事就是品牌傷害了消費者的心,這下恐怕就算品牌有理,也會被解讀成“故意模糊合同條款及活動規(guī)則”,除非他們有更強有力的證據(jù)甩鍋主播。


當然,鑒于大主播們的粉絲基礎以及品牌在這件事里占位還是下風,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確定合理的賠償方式,以及拿出一個勇于承擔的態(tài)度。不過Anyway,電商部同學難辭其咎了。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51

帖子

194

積分

Rank: 1

8
發(fā)表于 2021-11-16 00:23:11 | 只看該作者
說個事情啊,其實這張“999-200”是每次大促歐萊雅都會發(fā)放的

我翻了下我的訂單,去年雙十一我就用了這張“999-200”買了黑精華
當時是走薇婭直播間的鏈接(買100ml黑精華送4片面膜+16個7.5ml的小樣),定金我付了兩單(50+50),然后沒幾天店鋪有了999-200的分享券(在付尾款之前),我在獲得這張大額券之后,因為商品標價549元 , 549+549>999,所以達到999門檻,尾款就減了200,最終獲得100ml+100ml+32*7.5ml的黑精華



不許盜圖喲

其中一筆訂單截圖,可以看到優(yōu)惠券那欄,是100元,兩單即是200元的券



我猜測大部分付定金的消費者應該是對這張券不知情的,因為我也是無意間進了官方直播間看有無抽獎活動才看到店鋪有分享券活動。而且當時搜微博實時“薇婭歐萊雅”,看到大部分人的曬單,折合單價貌似都比我高

你可能覺得,去年有張999-200優(yōu)惠券并不能證明我文章第一句話




那我繼續(xù)來曬我今年618的那一單了哈哈哈
也是通過薇婭直播間購買的,這次是安瓶面膜
這回優(yōu)惠券的獲取方式要遠遠早于付定金,而且優(yōu)惠券的獲取方式不再是分享券了,而是驚喜回購券

什么是驚喜回購券呢?就是我在翻去年雙十一黑精華的訂單的時候,訂單頁面有個小字部分,直接就贈送了我一張“999-200”
我就馬上去了薇婭和李佳琦的官博看預告,想知道近期有沒有歐萊雅的直播活動,然后就蹲到了薇婭賣安瓶面膜
一樣的操作,這回有充值購物金活動,即充值920得1000元(你可以理解成92折)
6月1號直播間添加兩單至購物車(489+489),湊了一個21元的洗發(fā)水,達到999門檻,減了200元,然后10元紅包最終到手價:0.92*(639-13.65),獲得面膜92片



不許盜圖呦

然后就是今年雙十一的事啦,官旗又放了那張“999-200”的券,不過這回我沒買了,因為屯的黑精華和安瓶面膜都還有好多沒用完
社交平臺上看到好多人曬單好多人投訴,才知道“999-200”的事鬧大了

說我自己以上兩個訂單的事呢,只是想說,歐萊雅這個操作呢,是早就有的事情,只不過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很多人并不知情
品牌方的背信與否自然是有他們和主播的法律合同去解決,不操心這些事
至于品牌呢,好幾次漏發(fā)不承認(后面提供開箱視頻補發(fā)了),購物體驗真的很差。至于主播,坑位費和傭金,最后不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了嗎?

最后說一下我的立場:誰便宜我占誰哦。 都是zi本家,我誰也不共情,吃瓜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4

帖子

3

積分

Rank: 1

9
發(fā)表于 2021-11-16 00:56:21 | 只看該作者
沒影響,甚至還有一波反向營銷。
以歐萊雅的體量和龐大的客戶群體,就算是李佳琦這輩子不帶歐萊雅,歐萊雅也只是少賣幾件產(chǎn)品,到不了傷筋動骨的地步。
原因很簡單,雖然李佳琦是頂流,但是不能代表全部的流量,而且就算將來李佳琦沒了,歐萊雅也會一直在。
說白了李佳琦就是打工人,他不給歐萊雅打工自然有人前赴后繼去恰這個飯。
再者說,之前辱華的杜嘉班納涼了嗎?銷量不是回升了嗎?之前污蔑新疆的的H&M倒閉了嗎?現(xiàn)在不又有顧客臨門了嘛?
所以,這僅僅是歐萊雅遇到的一場小型公關危機罷了,以后一切照常。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9

帖子

3

積分

Rank: 1

10
發(fā)表于 2021-11-16 03:04:57 | 只看該作者
這么說吧,我一直不太能理解,為啥直播帶貨會演變成今天的“盛景”,時間往前推移,電視購物是排在電視節(jié)目鄙視鏈最底端的。
明明就是主播拼了命地給你全程打廣告,結果用戶還能成為死忠粉……
直播帶貨讓我感到很神奇的一點就在于此:
原來真的有很多用戶,會因為一個人純硬廣打的好,而成為他的堅定粉絲受眾。
而在這之前,一個主播、一個博主、一個up主,都是靠原本的內(nèi)容產(chǎn)出獲取流量,然后接廣告恰飯。
重點是,恰個飯趕上過年了不說,還要被粉絲嫌棄,我說的是哪(些)平臺大家自己心里有數(shù)。
扯得有點遠。
從知道有帶貨直播這個東西的第一天起,哥們就沒在上面買過一件東西。
其一是坦白講我這個人物欲比較小,作為直男界的糙老爺們,零食需求量不高,日用品家里都有,對各種化妝品、護膚品自然更是懶得看一眼。
其二是衡量了自己的時間成本和情緒價值,我覺得讓我守在一個完全不感興趣的廣告投放機前,等著買東西,實在忒折磨人。
其三是我覺得這玩應早晚有一天會像美團、滴滴一樣,進入收割期,前期或許可以真正給你優(yōu)惠,但以后這一塊一定會衰退。
為啥?
因為它沒法從本質(zhì)上做大市場蛋糕、拉動內(nèi)需,或者說擴大的很有限,只不過是作為一個流量端,加劇了各品牌之間的產(chǎn)品競爭而已。
沒有做大蛋糕、擴大市場的人,吃著天價的坑位費、高比例的提成費,憑什么?
利潤都讓你收割了,那品牌打造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價值圖什么?
今年我心中脫口秀大會的無冕之王呼蘭,大會上講了這樣的段子:
一場帶貨直播,主播賺了(賺傭金賺坑位費),商家賺了(賣出去了更多產(chǎn)品),觀眾賺了(用更低的價格買到了產(chǎn)品),那誰虧了呢?
沒看直播的人虧了啊(像我這種)。
可是我真的虧了嗎?真的錯過便宜吃了虧嗎?
就請問世界上,真的有三方參與、三方皆共贏的合法項目嗎?
把時間線拉長,品牌商自己一定是想賺更多的錢,帶貨主播咖位越來越高,出場費也沒道理越來越低。
那錢從哪里來?
真正的品牌不可能對主播無限讓步,犧牲自己割肉喂鷹,開玩笑,人家能做到今天都是資本家,你看過一心一意做好事、不圖己方利益的資本家嗎?
我對消費這件事的理解:一款產(chǎn)品,更好的品質(zhì)、更低的價格、更高的逼格,這三者里,你只能選兩個。
我這話說出來,帶貨主播肯定不干,作為全網(wǎng)最為觀眾考慮的人,人家一定要全給你。
如果一款產(chǎn)品價格很高,人家要給你講下價來。
如果一款產(chǎn)品沒有逼格,人家要用自身的價值賦予其逼格,今天已經(jīng)見到很多偏新的產(chǎn)品,用“xxx直播推薦”的tag來作為宣傳點了。
如果一款產(chǎn)品沒有更好的品質(zhì)……
過去幾年可以看到,很多主播帶的貨,都有嚴重的質(zhì)量問題,純靠品牌掏錢這個產(chǎn)品-帶貨-觀眾買單的體系,是沒法健康正常運轉的。
不只是中小主播哦,之前的辛巴,已經(jīng)是帶貨界的頂流的,被搞上熱搜的,是什么水平的產(chǎn)品?
這些事我還歷歷在目。
今天唾棄他的人越多,越說明之前他的粉絲受眾數(shù)量之大。
李佳琦薇婭這種走名門正路的頂流,又不一樣。
在今天,處于行業(yè)的成長階段,一定要保證對粉絲的所謂“全網(wǎng)最大力度”讓利,最起碼遇到這種事,要把個人態(tài)度拿出來。
這是個人IP的公信力保證。
我這篇回答呢,也不針對任何帶貨主播,純粹是我個人對帶貨行業(yè)的一點愚見。
有購物需求,然后來個人幫你滿足,可以。
但沒必要真把對方當成拯救你于價格苦海中的活菩薩
我對這個行業(yè)的未來,也不是完全看衰,可按今天這個搞法,注定沒法長久持續(xù)。
品牌方、主播、觀眾,總得有一方在日后讓步,你覺得是誰的概率大呢?誰是最容易(被)妥協(xié)的呢?
帶貨主播,本質(zhì)上是銷售,俗稱業(yè)務員,只不過載體和形式新穎了點。
我母親在做了二十來年的一線銷售,我從她身上領悟了很多對銷售的理解。
其中一條是,傳統(tǒng)銷售員想賺大錢,不是不能靠賣名牌、品牌,不過必須要保證外部渠道的不透明與內(nèi)部渠道的公開公正。
內(nèi)部是說,所有在同一批次、同一空間賣這款產(chǎn)品的人(經(jīng)銷商和經(jīng)銷商比,售貨員和售貨員比),他們是按相同成本拿東西,并且有基準的行業(yè)指導價,不允許大家私自給太過分的回扣,不然會被開除行業(yè)。
要有所謂的行規(guī),最好能上升到國家部門監(jiān)管的。
外部是指,不需要你多懂這款產(chǎn)品,只要你面對的潛在受眾,沒你懂這款產(chǎn)品,你就能按符合市場的價格把東西賣給他。
說白了,銷售多少都有忽悠的成分,你能說服對方的前提,是對方?jīng)]你內(nèi)行。
偏巧不巧,帶貨主播作為一種新興銷售,這兩點可能都不具備。
首先他們都聲稱自己是全網(wǎng)最低價,比官網(wǎng)能低多少低多少,比網(wǎng)店能低多少多少。
打價格戰(zhàn),不是不行,作為用戶我舉雙手舉雙腳,重點是價格戰(zhàn)難以持久,并且難以獲得高額利潤。
所以這種情況下,你的最低,是什么維度的最低?
有沒有時間期限?今年最低,還是這個月最低?又或者僅僅是雙十一購物期間的最低?
你的最低是怎么達成的?產(chǎn)品減量減價,還是協(xié)議你官網(wǎng)這個月漲價來保證我是最低價,下個月你再恢復?
在互聯(lián)網(wǎng)這種純開放的場所,還會有一個新的問題,就是你會遇到各路現(xiàn)實里遇不到的大神。
比如李佳琦賣口紅賣的很出名,但是他敢保證自己比所有觀眾都懂口紅嗎?他敢說沒有一個給明星化妝的頂級化妝師在看直播嗎?
人家可是學習掌握了化妝這項技能最少十年的。
或者說就有競對看你不順眼,花錢請大佬給你挑錯。
口紅只是一個例子,反正也沒要求你給明星化妝,做到基本沒問題就ok,所有其他產(chǎn)品呢?
畢竟你賣的產(chǎn)品,五花八門,堪稱跨越類別最豐富的電視購物。
怎么保證自己都比較懂?
不是浮皮潦草的懂,是對比普通人要深入行業(yè)、具有一定高度的懂。
單一品類,就夠一個資深銷售員花一輩子去研究去掌握了,我媽在自己的行業(yè)做了十多年才算應心得手,可帶貨主播個個都要跨幾十個幾百個品類。
是,我知道有團隊,可是團隊每個人的相應素質(zhì)都過硬嗎?
遇到困難時求助靠的外部力量,你是要給外部力量用自己的信譽背書的。
另外中小主播……
我又不是不認識發(fā)展帶貨業(yè)務開帶貨直播公司的朋友,他們有個錘子團隊,對選品有個p研究,唯一對選品的研究,就是怎么吹這個東西好聽顯得自己專業(yè)能賣更多……
入行門檻極低,甚至于你現(xiàn)在私信給我,基本條件具備,我都能給你推去培訓、上崗。
歷史告訴我們,懂王,是會翻車的。
最后舉點例子吧。
我高考畢業(yè)打算買電腦,是去知乎上找一堆測評回答有價值,還是去帶貨直播間聽頂流推銷合適?
我由于身體原因不能涉入某種物質(zhì),想買零食時,是去咨詢食品安全師有價值,還是去帶貨直播間合適?
我日常健身想買減脂餐,是在網(wǎng)上找知名健身博主的相關經(jīng)驗分享有價值,還是去帶貨直播間聽頂流oh my噶合適?
結尾總結一下個人觀點:
1、通用賽道的大品牌,不缺知名度,沒理由一直給帶貨主播高額傭金養(yǎng)肥對方、餓瘦自己。
2、通用賽道的小/新品牌,需要主播拿自己的信譽背書,類似明星代言,那你可以參考下給小品牌代言出事的明星。
3、細分賽道,帶貨主播缺少領域?qū)I(yè)度,自然缺少核心競爭力。然而個人觀點,細分賽道是未來網(wǎng)絡銷售的大勢所趨。
4、無論是品牌方-帶貨主播-觀眾消費者的究極三贏,還是產(chǎn)品質(zhì)量-價格-逼格的三選二定律,都注定了今天的帶貨方式并不能持久。
這是在我眼里,直播帶貨眼前近乎無解的困境。
帶貨主播們也知道,所以這次跟品牌方硬磕的態(tài)度異常堅決,粉絲流量是最關鍵的護城河,無論如何這次都得維持住。
問題是怎么在日后一直維持。
(注:我覺得李佳琦和薇婭在這件事上是沒毛病的,肯定是歐萊雅不地道違背合約,但歐萊雅為什么要做這樣一件事背后的原因,很值得深思)
歐萊雅產(chǎn)品這事,頂多算一個號角罷了,我話放這,大品牌和大主播貌合神離的案例,以后會更多。
精選高品質(zhì)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4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