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鋒貝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309|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蘋果新發(fā)布 2019 第一財季財報中,為什么其他地區(qū)增長,而 ...

[復制鏈接]

1411

主題

1516

帖子

5890

積分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1-11-8 08:3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鍵注冊,加入手機圈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長文,先說結論:
1.財報披露的信息,比此前一些悲觀的預計要好,總體偏樂觀。

1.1 負面消息基本符合外界預期
1.2 正面信息超出外界預期,可穿戴設備、家居、服務業(yè)務亮點頗多;
2.雖然財報信息偏樂觀,但透露出諸多潛在問題

2.1 iPhone銷量斷崖式下滑
2.2 ios保有量面臨衰退風險
2.3 在前瞻性的大中華市場和競爭性的歐洲市場,iphone下滑尤為嚴重
3.蘋果今年的產品非常關鍵,不僅僅是手機,更在于生態(tài)。

3.1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今年iphone必須發(fā)力
3.2 蘋果生態(tài)的超高用戶粘度是關鍵

以目前的信息,本人依舊堅持此前看衰蘋果的論斷。

1.財報比此前一些悲觀的預計要好,總體偏樂觀。
1.1 負面消息基本符合外界預期
在庫克宣布下調第一財季營收預期時,蘋果股價當天應聲大跌10%
早在那時,市場就已經預料到了iphone銷售額的下跌,尤其是在大中華市場。
很簡單,做個小學算術就知道了。
在庫克透露了平板、可穿戴、服務等業(yè)務的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總營收卻下滑了,下滑部分能來自哪?
只可能來自于iphone。
iphone在以北美市場為首的全球各地區(qū)銷量基本穩(wěn)定,下滑部分能來自哪?
只可能來自于中國。
所以當財報中的這些信息:
第一財季iPhone銷售額為519.82億美元,同比下滑15%;
大中華區(qū)iPhone銷售額為131.69億美元,同比下滑27%;
很顯然基本都在意料之中。

1.2 正面信息超出外界預期,可穿戴設備、家居、服務業(yè)務亮點頗多;
相比之下,第一財季蘋果的總營收和凈利潤都超出了外界預期:
營收843.4億美元,同比下滑5%;
凈利潤為199.65億美元,同比下滑0.5%;
這就意味著,在總營收下滑5%的情況下,蘋果的凈利潤幾乎沒有減少!
而且除了ihone之外的業(yè)務頗具亮點:
Mac銷售額為74.1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
iPad銷售額為67.2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7%;
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銷售額總為73.08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3%;
服務業(yè)務營收為108.7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9%;
可穿戴設備、家具以及服務業(yè)務營收高速增長,已經成為蘋果第二、第四大業(yè)務。
尤其是服務業(yè)務毛利高達65%,證明了蘋果生態(tài)的巨大價值。
總體上看,蘋果的這份財報,負面信息基本在預料之中,正面信息則超出預期,資本市場較為樂觀的回應也在情理之中。

2.雖然財報信息偏樂觀,但在iphone銷售額、地區(qū)營收等方面,透露出諸多隱憂
2.1 iphone銷量的斷崖式下滑
財報這么多亮點,為什么我仍堅持看衰論斷?
別忘了,蘋果早就宣布不再公布iphone銷量,財報上透露的,是銷售額。
更別忘了,今年的iphone相比去年大幅度上漲的售價。
當然,我們不清楚銷售中xr、xs、xs max的比例,
但是根據早些消息,蘋果早期的訂單中xr占比很高,將近50%;
然而從最近幾個月iphone渠道降價的情況看,售價最低的xr,降價幅度反而是最高的,目測銷量也是最不樂觀的。
這就意味著,實際銷量的下滑比起銷售額,恐怕還要更嚴重一些。
我本人的估計,大中華區(qū)iphone銷量下滑在35%左右,堪稱斷崖式下滑。
要知道,即使是現(xiàn)在,iphone銷售額占蘋果總營收超過60%
iphone依舊是蘋果的重中之重,除iphone之外的一切:mac,iwatch、app store等等,都有賴于iphone的引流。

長期以來,庫克將銷量的下滑甩鍋給中國經濟大環(huán)境,但這種說法經不起細究:
蘋果在中國的直接競爭對手,同樣均價較高的華為,2018年取得了高速增長。
其部分原因在于,消費降級的大環(huán)境,并不一定導致手機銷售均價的下滑:
事實有可能正相反,消費降級的環(huán)境下,部分消費者選擇傾向于購買售價較高的手機,延長換機周期,以此降低實際購機成本。
數(shù)據顯示,2019年,國內主要品牌華為,oppo,vivo,小米,手機銷售均價都有所提升。
盡管有些反直覺,但今年的消費降級反而提升手機均價,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狀況下,一向以流暢、穩(wěn)定、耐用著稱的iphone卻出現(xiàn)大幅度下滑,還能把鍋甩給中國經濟嗎?
打鐵還需自身硬,蘋果的下滑,關鍵還是自身創(chuàng)新不足,產品力不足,定價過高。

2.2 比銷量下滑更重要的,是ios保有量面臨衰退風險
銷量的下滑,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
長期以來,蘋果較為穩(wěn)定的售價,較高的保值率,使得二手蘋果相比其他品牌更受歡迎。
這就導致ios系統(tǒng)的實際市場占有率,比銷售數(shù)字高。
然而,ios的市場占有率在今年很可能面臨嚴峻挑戰(zhàn)。
我們先看看18年,以及過去幾年ios的占有率:




可以看到,ios占有率高點出現(xiàn)在2017年四季度,18年略微下滑后雖然保持穩(wěn)定,但市場占有率已經被華為超越。
而這一代iphone,上市不到三個月就屢次降價,目前渠道國行xr 64G已經降至4900,相比原價降幅高達25%
這樣的降價幅度,固然有利于拉動銷量,但也打破了iphone保值的金身。
內憂外患之下,庫克能否維持ios的市場占有率,能否守住這一喬布斯留下的最大財富,目前仍是個未知數(shù)。

2.3 前瞻性的中國市場和競爭性的歐洲市場,兩個至關重要的市場,蘋果均表現(xiàn)不佳
中國市場,即是智能手機行業(y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又是智能手機行業(yè)開放力度極大,幾乎沒有貿易壁壘的市場。
這就導致,中國是世界上智能手機競爭最激烈,廝殺最殘酷的市場。
曾幾何時,美國的蘋果、摩托羅拉,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索尼,芬蘭的諾基亞,中國臺灣省的HTC,以及華為、OPPO、VIVO、小米、一加、魅族、聯(lián)想等中國大陸大大小小的品牌,在這片智能手機的沃土上你來我往,甚至印度的Micromax都想摻一腳。
養(yǎng)蠱式的激烈競爭,使得中國市場的競爭結果往往具有前瞻性,成為全球智能手機行業(yè)的競爭力的風向標。
也許其他行業(yè),海外化是描述國產品牌的褒義詞;
但在智能手機行業(yè),事實剛好相反:
往往是在國內空前激烈的競爭中被邊緣化的品牌,被迫向海外開拓,以其在國內廝殺練就的綜合產品力,迅速占領海外市場。
然而,一旦國內市場廝殺勝利的“蠱王”騰出手來,開始向海外滲透,早期的海外市場優(yōu)勢往往不堪一擊。
在這方面,印度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除早有全球布局的三星之外,最早在印度市場發(fā)力的國產品牌是聯(lián)想;
國內最早出局的聯(lián)想,在印度一度沖到市場占有率第三,僅次于三星和印度本土的Micromax;
然而,作為后起之秀的小米,在國內市場受挫后,也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市場;
短短三年,小米印度市場登頂,將三星、聯(lián)想踩在腳下;
這還不是結束,面對國內份額下滑的小米,華為OV已經在印度磨刀霍霍,榮耀總裁趙明更喊出了“三年內做到印度市場第一”的口號。
中國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和前瞻性,由此可見一斑。蘋果在大中華區(qū)的斷崖式下滑,并不是好信號。

除中國市場外,我們再看看全球幾個較大的智能手機市場:
北美市場是蘋果的大本營,較高的運營商壁壘下,基本只有蘋果和被美國大量控股的三星兩個玩家;
日本市場被運營商高度控制,同樣極度封閉,蘋果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6%
印度市場雖大,但消費潛力不足,而且已經被安卓廠商占據,蘋果手機長期打不開局面,市場占有率不足1%;
只有歐洲市場,是既有足夠銷售額,又沒有過高貿易壁壘的競爭性市場。
然而,根據蘋果一季度財報:
歐洲部門營收為203.6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0.54億美元下滑3%;
日本部門營收為69.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2.37億美元下滑5%;
尤其在歐洲,2018年iphone市場占有率已經被華為超過


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蘋果在兩個至關重要的市場表現(xiàn)不佳,也是未來的一大隱憂。
而2018年4季度,華為的攻城掠地氣勢如虹:
在歐洲,華為同比增長55.7%;而蘋果同比下跌5.1%
在泰國,華為同比增長70%多;而蘋果斷崖式下跌,跌幅超過50%,市場占有率跌至8.6%
別忘了,蘋果的年度旗艦在華為之前發(fā)布,體現(xiàn)在四季度銷量上本該有一定優(yōu)勢,然而銷售數(shù)據提現(xiàn)的趨勢卻剛好相反。
等2019年華為P系列旗艦上市,又將是什么結果?
3.蘋果今年的產品非常關鍵,不僅僅是手機,更在于生態(tài)。
3.1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今年iphone必須發(fā)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反復強調過,智能手機更新?lián)Q代很快
從這一點來講,蘋果一年一代新產品,相比友商的雙旗艦戰(zhàn)略,是有一定劣勢的。
在蘋果如日中天,引領智能手機發(fā)展潮流的時期,這種劣勢并不明顯。
然而一旦產品相比競品存在不足,哪怕只是部分項目的不足,這種劣勢就會成倍放大:
兩代產品空白期太長,面對友商的新旗艦,上一代產品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對iphone,對蘋果至關重要。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ios市場占有率還沒有明顯下滑的情況下,一切還來得及。
因此,今年蘋果必須發(fā)力,不求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但必須穩(wěn)住ios下滑的勢頭!
有其他答主認為蘋果仍有兩代的機會,對此本人不敢茍同。
蘋果的兩代,對應的是友商四代,產品空窗期太長了。
誠然,背靠北美老家,蘋果無論如何不會徹底倒下;
也許有人認為我在危言聳聽,但本人堅持認為,一旦中國市場ios占有率崩塌,iphone的敗退必將在全球各地上演,蘋果就再也不可能回到當初呼風喚雨,引領世界的地位了!

3.2 蘋果生態(tài)的超高用戶粘度是關鍵
必須承認,蘋果設備間無縫對接的良好生態(tài),至今依舊獨孤求敗。超高的用戶粘性,是蘋果的一大法寶。
但也應該看到,真正擁有蘋果全家桶,充分享受蘋果生態(tài)便利的用戶占比并不高,撐不起如今蘋果龐大的體量。
為此,蘋果不僅需要在手機上發(fā)力,更需要推出更多的生態(tài)鏈產品,進一步強化多設備間的協(xié)同,吸引用戶加入。
一旦用戶入坑,以蘋果生態(tài)的粘性,還怕用戶流失嗎?
要么打造新的生態(tài)入口,要么降低手機硬件上利潤率的要求,進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蘋果全家桶的陣營,這才是王道。
后記:
本人一向反對夸大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反對神化喬布斯;
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禁在想:
如果喬布斯還在世,他會不會反對庫克殺雞取卵式的謀取硬件利潤?
他會不會堅持軟硬件協(xié)同,打造更好、更穩(wěn)定的ios?
他會不會維持iphone較低的售價,吸引大多數(shù)人加入蘋果大家庭?

在我跟朋友討論后,朋友笑著跟我說:
你說的道理,庫克未必不懂。
所以即使喬布斯在,結果可能是他又一次被趕出蘋果。
也許,這就是資本。

-----------------------------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6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21-11-8 09:16:08 | 只看該作者
長文,先說結論:
1.財報披露的信息,比此前一些悲觀的預計要好,總體偏樂觀。

1.1 負面消息基本符合外界預期
1.2 正面信息超出外界預期,可穿戴設備、家居、服務業(yè)務亮點頗多;
2.雖然財報信息偏樂觀,但透露出諸多潛在問題

2.1 iphone銷量斷崖式下滑
2.2 ios保有量面臨衰退風險
2.3 在前瞻性的大中華市場和競爭性的歐洲市場,iphone下滑尤為嚴重
3.蘋果今年的產品非常關鍵,不僅僅是手機,更在于生態(tài)。

3.1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今年iphone必須發(fā)力
3.2 蘋果生態(tài)的超高用戶粘度是關鍵

以目前的信息,本人仍然堅持此前看衰蘋果的論斷。
iPhone 近期下調價格、折抵換購等方式,反映出其銷售策略有了哪些變化?會對行業(yè)有什么影響?
1.財報比此前一些悲觀的預計要好,總體偏樂觀。
1.1 負面消息基本符合外界預期
在庫克宣布下調第一財季營收預期時,蘋果股價當天應聲大跌10%
早在那時,市場就已經預料到了iphone銷售額的下跌,尤其是在大中華市場。
很簡單,做個小學算術就知道了。
在庫克透露了平板、可穿戴、服務等業(yè)務的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總營收卻下滑了,下滑部分能來自哪?
只可能來自于iphone。
iphone在以北美市場為首的全球各地區(qū)銷量基本穩(wěn)定,下滑部分能來自哪?
只可能來自于中國。
所以當財報中的這些信息:
第一財季iPhone銷售額為519.82億美元,同比下滑15%;
大中華區(qū)iPhone銷售額為131.69億美元,同比下滑27%;
很顯然基本都在意料之中。

1.2 正面信息超出外界預期,可穿戴設備、家居、服務業(yè)務亮點頗多;
相比之下,第一財季蘋果的總營收和凈利潤都超出了外界預期:
營收843.4億美元,同比下滑5%;
凈利潤為199.65億美元,同比下滑0.5%;
這就意味著,在總營收下滑5%的情況下,蘋果的凈利潤幾乎沒有減少!
而且除了ihone之外的業(yè)務頗具亮點:
Mac銷售額為74.1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
iPad銷售額為67.2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7%;
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銷售額總為73.08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3%;
服務業(yè)務營收為108.7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9%;
可穿戴設備、家具以及服務業(yè)務營收高速增長,已經成為蘋果第二、第四大業(yè)務。
尤其是服務業(yè)務毛利高達65%,證明了蘋果生態(tài)的巨大價值。
總體上看,蘋果的這份財報,負面信息基本在預料之中,正面信息則超出預期,資本市場較為樂觀的回應也在情理之中。

2.雖然財報信息偏樂觀,但在iphone銷售額、地區(qū)營收等方面,透露出諸多隱憂
2.1 iphone銷量的斷崖式下滑
財報這么多亮點,為什么我仍堅持看衰論斷?
別忘了,蘋果早就宣布不再公布iphone銷量,財報上透露的,是銷售額。
更別忘了,今年的iphone相比去年大幅度上漲的售價。
當然,我們不清楚銷售中xr、xs、xs max的比例,
但是根據早些消息,蘋果早期的訂單中xr占比很高,將近50%;
然而從最近幾個月iphone渠道降價的情況看,售價最低的xr,降價幅度反而是最高的,目測銷量也是最不樂觀的。
這就意味著,實際銷量的下滑比起銷售額,恐怕還要更嚴重一些。
我本人的估計,大中華區(qū)iphone銷量下滑在35%左右,堪稱斷崖式下滑。
要知道,即使是現(xiàn)在,iphone銷售額占蘋果總營收超過60%
iphone仍然是蘋果的重中之重,除iphone之外的一切:mac,iwatch、app store等等,都有賴于iphone的引流。

長期以來,庫克將銷量的下滑甩鍋給中國經濟大環(huán)境,但這種說法經不起細究:
蘋果在中國的直接競爭對手,同樣均價較高的華為,2018年取得了高速增長。
其部分原因在于,消費降級的大環(huán)境,并不一定導致手機銷售均價的下滑:
消費降級背景下,為何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手機18年四季度國內出貨量暴跌35%,華為增長23%?事實有可能正相反,消費降級的環(huán)境下,部分消費者選擇傾向于購買售價較高的手機,延長換機周期,以此降低實際購機成本。
數(shù)據顯示,2019年,國內主要品牌華為,OPPO,VIVO,小米,手機銷售均價都有所提升。
盡管有些反直覺,但今年的消費降級反而提升手機均價,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狀況下,一向以流暢、穩(wěn)定、耐用著稱的iphone卻出現(xiàn)大幅度下滑,還能把鍋甩給中國經濟嗎?
打鐵還需自身硬,蘋果的下滑,關鍵還是自身創(chuàng)新不足,產品力不足,定價過高。

2.2 比銷量下滑更重要的,是ios保有量面臨衰退風險
銷量的下滑,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
長期以來,蘋果較為穩(wěn)定的售價,較高的保值率,使得二手蘋果相比其他品牌更受歡迎。
這就導致ios系統(tǒng)的實際市場占有率,比銷售數(shù)字高。
然而,ios的市場占有率在今年很可能面臨嚴峻挑戰(zhàn)。
我們先看看18年,以及過去幾年ios的占有率:




可以看到,ios占有率高點出現(xiàn)在2017年四季度,18年略微下滑后雖然保持穩(wěn)定,但市場占有率已經被華為超越。
而這一代iphone,上市不到三個月就屢次降價,目前渠道國行xr 64G已經降至4900,相比原價降幅高達25%
這樣的降價幅度,固然有利于拉動銷量,但也打破了iphone保值的金身。
內憂外患之下,庫克能否維持ios的市場占有率,能否守住這一喬布斯留下的最大財富,目前仍是個未知數(shù)。

2.3 前瞻性的中國市場和競爭性的歐洲市場,兩個至關重要的市場,蘋果均表現(xiàn)不佳
中國市場,即是智能手機行業(y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又是智能手機行業(yè)開放力度極大,幾乎沒有貿易壁壘的市場。
這就導致,中國是世界上智能手機競爭最激烈,廝殺最殘酷的市場。
曾幾何時,美國的蘋果、摩托羅拉,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索尼,芬蘭的諾基亞,中國臺灣省的HTC,以及華為、OPPO、VIVO、小米、一加、魅族、聯(lián)想等中國大陸大大小小的品牌,在這片智能手機的沃土上你來我往,甚至印度的Micromax都想摻一腳。
養(yǎng)蠱式的激烈競爭,使得中國市場的競爭結果往往具有前瞻性,成為全球智能手機行業(yè)的競爭力的風向標。
也許其他行業(yè),海外化是描述國產品牌的褒義詞;
但在智能手機行業(yè),事實剛好相反:
往往是在國內空前激烈的競爭中被邊緣化的品牌,被迫向海外開拓,以其在國內廝殺練就的綜合產品力,迅速占領海外市場。
然而,一旦國內市場廝殺勝利的“蠱王”騰出手來,開始向海外滲透,早期的海外市場優(yōu)勢往往不堪一擊。
在這方面,印度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除早有全球布局的三星之外,最早在印度市場發(fā)力的國產品牌是聯(lián)想;
國內最早出局的聯(lián)想,在印度一度沖到市場占有率第三,僅次于三星和印度本土的Micromax;
然而,作為后起之秀的小米,在國內市場受挫后,也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市場;
短短三年,小米印度市場登頂,將三星、聯(lián)想踩在腳下;
這還不是結束,面對國內份額下滑的小米,華為OV已經在印度磨刀霍霍,榮耀總裁趙明更喊出了“三年內做到印度市場第一”的口號。
中國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和前瞻性,由此可見一斑。蘋果在大中華區(qū)的斷崖式下滑,并不是好信號。

除中國市場外,我們再看看全球幾個較大的智能手機市場:
北美市場是蘋果的大本營,較高的運營商壁壘下,基本只有蘋果和被美國大量控股的三星兩個玩家;
日本市場被運營商高度控制,同樣極度封閉,蘋果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6%
印度市場雖大,但消費潛力不足,而且已經被安卓廠商占據,蘋果手機長期打不開局面,市場占有率不足1%;
只有歐洲市場,是既有足夠銷售額,又沒有過高貿易壁壘的競爭性市場。
然而,根據蘋果一季度財報:
歐洲部門營收為203.6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0.54億美元下滑3%;
日本部門營收為69.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2.37億美元下滑5%;
尤其在歐洲,2018年iphone市場占有率已經被華為超過


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蘋果在兩個至關重要的市場表現(xiàn)不佳,也是未來的一大隱憂。
而2018年4季度,華為的攻城掠地氣勢如虹:
在歐洲,華為同比增長55.7%;而蘋果同比下跌5.1%
在泰國,華為同比增長70%多;而蘋果斷崖式下跌,跌幅超過50%,市場占有率跌至8.6%
別忘了,蘋果的年度旗艦在華為之前發(fā)布,體現(xiàn)在四季度銷量上本該有一定優(yōu)勢,然而銷售數(shù)據提現(xiàn)的趨勢卻剛好相反。
等2019年華為P系列旗艦上市,又將是什么結果?
3.蘋果今年的產品非常關鍵,不僅僅是手機,更在于生態(tài)。
3.1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今年iphone必須發(fā)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反復強調過,智能手機更新?lián)Q代很快
現(xiàn)實主義理想者:從錘子科技失敗看智能手機產業(yè)發(fā)展趨勢從這一點來講,蘋果一年一代新產品,相比友商的雙旗艦戰(zhàn)略,是有一定劣勢的。
在蘋果如日中天,引領智能手機發(fā)展潮流的時期,這種劣勢并不明顯。
然而一旦產品相比競品存在不足,哪怕只是部分項目的不足,這種劣勢就會成倍放大:
兩代產品空白期太長,面對友商的新旗艦,上一代產品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對iphone,對蘋果至關重要。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ios市場占有率還沒有明顯下滑的情況下,一切還來得及。
因此,今年蘋果必須發(fā)力,不求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但必須穩(wěn)住ios下滑的勢頭!
有其他答主認為蘋果仍有兩代的機會,對此本人不敢茍同。
蘋果的兩代,對應的是友商四代,產品空窗期太長了。
誠然,背靠北美老家,蘋果無論如何不會徹底倒下;
也許有人認為我在危言聳聽,但本人堅持認為,一旦中國市場ios占有率崩塌,iphone的敗退必將在全球各地上演,蘋果就再也不可能回到當初呼風喚雨,引領世界的地位了!

3.2 蘋果生態(tài)的超高用戶粘度是關鍵
必須承認,蘋果設備間無縫對接的良好生態(tài),至今仍然獨孤求敗。超高的用戶粘性,是蘋果的一大法寶。
但也應該看到,真正擁有蘋果全家桶,充分享受蘋果生態(tài)便利的用戶占比并不高,撐不起如今蘋果龐大的體量。
為此,蘋果不僅需要在手機上發(fā)力,更需要推出更多的生態(tài)鏈產品,進一步強化多設備間的協(xié)同,吸引用戶加入。
一旦用戶入坑,以蘋果生態(tài)的粘性,還怕用戶流失嗎?
要么打造新的生態(tài)入口,要么降低手機硬件上利潤率的要求,進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蘋果全家桶的陣營,這才是王道。
后記:
本人一向反對夸大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反對神化喬布斯;
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禁在想:
如果喬布斯還在世,他會不會反對庫克殺雞取卵式的謀取硬件利潤?
他會不會堅持軟硬件協(xié)同,打造更好、更穩(wěn)定的ios?
他會不會維持iphone較低的售價,吸引大多數(shù)人加入蘋果大家庭?


在我跟朋友討論后,朋友笑著跟我說:
你說的道理,庫克未必不懂。
所以即使喬布斯在,結果可能是他又一次被趕出蘋果。
也許,這就是資本。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37

帖子

3

積分

Rank: 1

板凳
發(fā)表于 2021-11-8 11:57:50 | 只看該作者
大環(huán)境來說是國內手機市場遇冷,整體銷量滑坡,但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蘋果沒有跑贏大盤說明并非僅僅是市場環(huán)境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國產手機華為、OPPO、vivo等給蘋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再加上iPhone較高的定價。
iPhone在過去一直引領著智能手機的發(fā)展,一直是智能手機的標桿,引領著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但是這兩年iPhone總是被批評創(chuàng)新不足,就新發(fā)布的iPhone XR/XS/XS Max來說,只是按部就班的升級,毫無新意,甚至還出現(xiàn)了信號問題。大家之所以認為iPhone貴一方面是因為價格提高了,另一方面是因為產品缺乏新意。


蘋果下調預期收入最關鍵因素是大中華區(qū),
在最新的財報中,歐洲和日本收入略降,美國和亞太地區(qū)還是增加的,蘋果表示日本的下滑是因為運營商補貼下滑導致的。中國市場的下滑則完全是因為國產手機的發(fā)力,在HOVM沒有進入的美國市場,iPhone提高售價割韭菜依然好使,突然有點同情美國消費者。


iPhone過去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三星,現(xiàn)在要加上華為了,2018年是國產手機真正爆發(fā)的一年,除了小米8都放棄了跟隨蘋果的策略。vivo NEX的彈出式攝像頭,雙面屏,小米MIX3/榮耀Magic2的滑蓋設計,OPPO FindX的自動升降,Mate 20Pro的超強拍照,都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再國內市場華為憑借著Mate20系列已經穩(wěn)穩(wěn)站穩(wěn)高端,這些收入在4K-8K價位給蘋果帶來極大的壓力。iPhone創(chuàng)新不夠還提價的行為是自食惡果。



圖片來源:@安乎都護府長史



圖片來源:@安乎都護府長史

國產手機給蘋果的壓力反應在數(shù)據上就是,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統(tǒng)計,2018年Q4,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年同比下降11%,而iPhone銷量下滑了22%,而華為卻大幅增長,OPPO和vivo也與去年同期持平。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38

帖子

5

積分

Rank: 1

地板
發(fā)表于 2021-11-8 14:00:26 | 只看該作者
這問題太大,專業(yè)角度寫答案需要時間分析。
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看,原因無外乎就是價格問題。
中華區(qū)三星涼涼,除了蘋果三星之外國產機沒有別的太多對手,蘋果主動讓出四千五千這兩個價格檔位,國產機直接插入,對于價格敏感的用戶來說,多一千可能就不會考慮,加上mate 20系列屬實不錯,小米ov的機子日常使用也已經足夠甚至各有亮點,蘋果系統(tǒng)優(yōu)勢下降而且手機沒什么創(chuàng)新,所以中華區(qū)的銷量下滑是必然的。
然而價格的因素卻只在中國區(qū)體現(xiàn)。華為小米這些品牌的手機在海外的售價普遍比國內高出一截,這樣一比,對照蘋果的價格優(yōu)勢就沒有檔次上的差別了,老外們嫌換系統(tǒng)麻煩或者購買便宜的合約機,這也算是蘋果的基本盤。
2017年iphone X出來的時候,當時一個有錢的同事首發(fā)就買了皇帝版,她家人用蘋果全家桶估計有將近十年了,算是死忠果粉而且購買力十分強勁。她拿到X之后,就說,聽說明年蘋果還要繼續(xù)漲價,如果真是如此,她就改用華為  。
我估計這多半是氣話,因為即使是兩萬一部的手機對她來說也不是買不起。不過能讓十年的壕果粉說出這樣的話,我尋思庫克這幾年干的確實不怎么樣,購買力強的顧客不是傻子,你漲價,總得給我足夠的理由。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4

帖子

-1

積分

5
發(fā)表于 2021-11-8 14:51:23 | 只看該作者
現(xiàn)在還堅守在工作崗位的,一定對工作是真愛了。
今天聊一下蘋果剛剛發(fā)布的財報。
星空君分析了不少蘋果供應鏈的A股企業(yè),發(fā)現(xiàn)這些企業(yè)都有一個共同點:凈利率越來越接近5%。
其中一部分企業(yè)曾經做到10%以上的凈利率,但是隨著和蘋果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凈利率卻開始下滑。
也有一部分企業(yè)原來凈利率不太高,2-3%左右,蘋果的采購量上來后,逐漸也達到了5%左右。
從近年來的財報看,蘋果在執(zhí)著的追求凈利率。作為供應鏈大師,庫克把盈利的壓力傳導給了供應商,把供應商的利潤壓到最低。
盡管如此,蘋果仍然未收獲到足夠的利潤。
巴菲特說:“我不把重點放在(蘋果公司)下一季度或次年的銷售上。我關注的是,數(shù)以億計的人,他們實際上是靠iPhone生活的?!?br /> 蘋果發(fā)布了2019財年第一財季業(yè)績。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一財季營收為843.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82.93億美元下降4.5%,其中每股收益4.18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凈利潤為130億美元 。其中,大中華區(qū)營收為131.6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9.56億美元下降27%。
蘋果怎么了?
2018年底,余承東稱華為手機全年銷量突破2億臺。
小米、VIVO、OPPO均突破1億臺。
國產手機的攻城略地,正是從蘋果和三星的地盤搶來的。
這也是蘋果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在開著英漢互譯軟件讀蘋果財報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都能想到的問題,庫克會想不到嗎?
然后出了一身冷汗。
蘋果的定價策略大概率是庫克說了不算的,大佬們收割韭菜的時候顧不了那么多,庫克可能沒有說服董事會。只好選擇了一個下策:定一個離譜的高價,然后業(yè)績下滑,再用事實說服董事會降價。
為什么這么猜?
眾所周知,蘋果最受歡迎的一定是高配那款,但是所有渠道的消息顯示,庫克生產最多的卻是低配iPhone XR!


這款手機,很可能從誕生之初就是為了打價格戰(zhàn)的。
華為都摧城拔寨到什么地步了,庫克能不知道?華為的技術和iPhone 差距越來越小,甚至超越了,庫克能不了解?
來吧,庫克說,一切不都是價格么。


星空君查了蘋果多年以來的毛利率和凈利率,發(fā)現(xiàn)平滑的像一條直線。毛利率基本維持在38%左右,凈利率則是在23%上下。
如果降價的話,意味著iPhone4在2010年發(fā)布以來,蘋果將第一次大幅降低毛利率。想讓投資者接受這個現(xiàn)實,庫克應該是絞盡腦汁了。
當原價6499的iPhone XR降到4499后,嘲諷iPhone XR邊緣能停飛機的網友們紛紛表示:真香。



歷史上,蘋果也嘗試過生產“低端機”,iPhone 5c,由于外觀和iPhone 5、5s差異過大,銷量并不好。
但這次iPhone XR的降價和當年iPhone 5c大不相同,蘋果好像是來真的。
星空君擔心,蘋果發(fā)現(xiàn)降價真香后,怕是華為小米們又不好過了。
畢竟,它們長期靠千元機盈利,剛剛爬上3、4000元這個門檻,準備收割高毛利帶來的利潤,結果蘋果開始進行降維打擊。
華為相對好一些,在西方的品牌知名度已經足以支撐溢價。
小米和VIVO、OPPO則跑到印度、非洲開展業(yè)務,現(xiàn)在小米是印度銷量第一的手機。
從iPhone XR的價格策略看,庫克開始向5000元下探,開始搶占國產手機4000元檔次的生存空間。


余承東“穩(wěn)了”猶在耳邊,畢竟千元機真的不賺錢,為了高毛利,華為2018年深耕3-4000的價位,并推出了幾款性價比非常好的手機。
比如3000價位的Nova打孔屏系列,效果非常驚艷。從外觀上,甚至超越iPhone的設計。


但是當蘋果的價格下探到4000多,華為的壓力就很大了。
好在蘋果已經幫助國產手機產業(yè)培育了完善的產業(yè)鏈,華為和小米們繼續(xù)把它們發(fā)揚光大。
關于蘋果的業(yè)績下滑,其實還有一點,許多人忽視了。
蘋果本來不是一家手機廠,iPhone在2010年才成為核心業(yè)務。在那之前,公司的核心產品是Mac系列。
所以,蘋果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護城河在哪里。




通過對比2009年的財報和2019年的一季報,發(fā)現(xiàn)蘋果的經營范圍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此,星空君認為,蘋果壓根就沒有躺在iPhone生產線上混吃等死,這個現(xiàn)金流富可敵國的公司,是完全有能力和動力進行新的變革的。
以上數(shù)據來自蘋果財報,主要內容純屬臆測,博君一樂,提前祝各位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專業(yè)、有趣的財報排雷公眾號:詩與星空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6

帖子

3

積分

Rank: 1

6
發(fā)表于 2021-11-8 15:27:27 | 只看該作者
一家公司在領域取得壟斷地位,而后產品質量變得不那么重要。公司于是開始重視營銷人員,而不是工程師和設計師, 于是最終營銷員掌控了公司。
嗯,20年前的話,再次應驗而已。 apple這棵大樹已經空了,但是吹倒它的大風不知道在哪里。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6

帖子

3

積分

Rank: 1

7
發(fā)表于 2021-11-8 17:18:37 | 只看該作者
一旦產品上低于預期,售價上又突破消費者承受能力,就是雙殺。
可以為蘋果找到很多外部原因——
    智能手機業(yè)進入成熟期蘋果陷入與高通的專利戰(zhàn)中美之間貿易沖突的硝煙讓蘋果的銷量受到影響等等
但一步至關重要的壞棋,在于蘋果在去年秋季新品發(fā)布會推出三款高價iPhone,被稱為“史上價比最差”的產品。
在當下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華為、小米、OV等占據著主導優(yōu)勢,華為的市場份額超過蘋果的市場份額一倍多。加上宏觀經濟環(huán)境因素,蘋果在去年推出如此高價的產品實在是不合時宜。
而且蘋果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用戶是為蘋果產品的競爭力而不是為價格買單。過去幾年,蘋果每年都能拿出一部比友商更好的手機來說服用戶掏出更多的錢。而一旦產品上低于預期,售價上又突破消費者承受能力,就是雙殺。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3

帖子

3

積分

Rank: 1

8
發(fā)表于 2021-11-8 18:12:3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經濟形勢、產品創(chuàng)新乏力和匯率問題很多人都說了,說一點貌似沒有人提到的。
上一張價格天梯圖,價格取自京東自營,2019年2月1日。


長期以來,iPhone的“甜品級”配置,或者說消費者購買意愿最強的配置,一直都是旗艦型號(兩種尺寸都算)中第二檔儲存空間的那一個。
那么放在1Q2019的情況來看,iPhone的“甜品級”配置的價格,已經變成了10099/10999元。在這個價格之下的iPhone產品,每一款都有非常惡心用戶的痛點存在。
iPhone Xs/Xs Max 64GB版本,容量不夠。多下載一些App,多儲存一些照片,你就要開始思考需要刪掉什么不必要保存的東西了。
iPhone X,這是一款去年的產品。除非是真的非常了解手機,并且對于性能上沒有較高需求的用戶,大多數(shù)人在情感上不太容易接受。即使情感上能夠接受(畢竟和iPhone Xs也看不出太大區(qū)別),其硬件上的質量缺陷以及發(fā)熱降頻的問題對于有較高性能需求的用戶來說仍然是一個困擾。
iPhone XR,首先,這是一款“廉價版“iPhone,這是自從iPhone 5c開始公眾對于較低版本的iPhone留下的心理定位。其次,這款手機的跑馬邊框、低分辨率屏幕以及根本不該出現(xiàn)在2019年的單攝像頭配置,純粹是為了逼部分用戶購買更高價格的iPhone Xs/Xs Max而存在的。
而競爭對手的產品,不論是華為的Mate 20 Pro,還是VIVO的NEX以及OPPO的Find X,均不存在明顯的“讓用戶感到惡心”的短板。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Apple將原本一家獨大的5000-8000元智能手機市場(Apple在這個價位段的市場占有率一度超過90%)拱手讓給了HOV。而結合中國的經濟形勢、產品創(chuàng)新不足等問題,導致iPhone并沒有如愿在8000元以上的市場繼續(xù)維持1Q2018的炫目成績。兩相結合,最終造成了iPhone在大中華區(qū)出貨量和營收暴跌同時HOV高歌猛進的結果。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0

帖子

3

積分

Rank: 1

9
發(fā)表于 2021-11-8 19:29:53 | 只看該作者
謝邀。
首先,蘋果在全球的營收下降了4.5,在中國的營收下降的更厲害——27%。經 @蔡言樹 知友提醒,應該是大中華區(qū)的營收大幅下降導致了蘋果全球的營收出現(xiàn)小幅下降。再次感謝!
其次,并不是iPhone在中國不好賣了,而是全球的銷量和同期相比也在下降。
最后,蘋果要想挽回頹勢,得看今年9月份發(fā)布的iPhone新品有多少創(chuàng)新的東西,定價是否合適。
如果今年的iPhone新品的情況和去年類似,那么,這種頹勢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0

主題

41

帖子

3

積分

Rank: 1

10
發(fā)表于 2021-11-8 20:00:09 | 只看該作者
不得不說蘋果這段時間有點慘,高位下跌36%,一朝回到解放前。從前看好的機構大佬們紛紛下調目標價,蘋果供應鏈小弟們股價也紛紛跳水。
好不容易收漲6.83%,還是因為之前下調業(yè)績預期,讓大伙兒的心理期待放低再放低。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先來看看新鮮出爐的蘋果2019財年一季報
一季度營收為843億美元,同比減少5%,略高于分析師預期的839.7億美元;
調整后每股收益為4.18美元,同比增長7.5%,略高于分析師預期4.17美元。
本季財報究竟能否帶動蘋果股價東山再起?從反彈的結果來看,財報功勞不小。
先說亮點:業(yè)績尚可 短期反彈

1、業(yè)績高于市場預期

直接原因是營收高于分析師預期、也高于此前下調的業(yè)績預期。



資料來源:蘋果公告,富途資訊整理
目前來看,季度凈利潤率仍處于24%的高位,盈利能力杠杠的。FAANG五大科技巨頭中,蘋果以13.874的靜態(tài)市盈率遠低于其它科技股,短期看,仍有股價回升的空間。



資料來源:蘋果財報,富途資訊整理
此外,電話會議中,蘋果首席財務官盧卡?梅斯特里表示,「本季度我們擁有強勁的經營現(xiàn)金流267億美元,創(chuàng)下了4.18美元的每股收益歷史最高紀錄?!埂竿ㄟ^股息和股票回購,我們在本季度向投資者返還了130多億美元。截至本季度末,我們的凈現(xiàn)金余額為1,300億美元。」

2、服務收入大放異彩
據悉,服務業(yè)務主要包括App Store,AppleCare,iCloud,iTunes,Apple Music,Apple Pay和Texture數(shù)字雜志等。蘋果為增強投資者信心,在本季財報中披露了服務業(yè)務毛利率。
19Q1服務業(yè)務毛利率高達62.8%,可謂讓人眼前一亮。此外,服務收入同比增速達19.13%,為近兩年同比增速最高的一季;且該業(yè)務收入在營收占比中擴大3%,未來如能繼續(xù)擴大,將有望成為蘋果的中堅力量。



資料來源:彭博,富途資訊整理
從電話會議中可知,到12月底蘋果擁有約14億活躍設備,大量設備加上蘋果軟件群體的不斷擴大,服務付費用戶比例獲得強勁增長;其中,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地區(qū),Apple News月活躍用戶超過8500萬。而數(shù)字支付的方式以及訂閱服務的推出,或將使蘋果在2020年實現(xiàn)服務收入達500億美元的目標。
如果訂閱服務在營收占比中持續(xù)擴大,未來蘋果有部分可能獲得估值提升。不過,以服務業(yè)務目前13%的營收占比來看,蘋果仍只能以硬件公司估值。

3、iPhone銷量有望回升

從財報中披露的數(shù)據來看,蘋果的營收構成仍由產品拉動,該項業(yè)務創(chuàng)收高達744.35億美元,占營收份額的87%。iPhone收入占營收超一半,仍是蘋果最關鍵的盈利點。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富途資訊整理

庫克在電話會議中坦言,「新iPhone銷售不佳是因為定價過高」。展望未來,他重申,蘋果正在關注以舊換新和分期付款,以重振iPhone的銷售?!肝掖_實認為價格是因素之一,因此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包括以舊換新和分期付款項目?!?br /> 此外,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蘋果所面臨的最糟糕的情況將「很快結束」,今年二季度 iPhone 的銷量情況將會超出預期。郭明錤預測二季度iPhone銷量在3400-3700萬之間,略高于市場普遍預期,雖然相比去年依然下跌了15%,但較一季度29%的預估跌幅將會有所收窄。
蘋果在中國面臨挑戰(zhàn),還能翻身嗎?

1、中國區(qū)銷量優(yōu)勢不再
據賽諾統(tǒng)計,2018年手機整體市場銷量排名,蘋果銷量同比下降5%,總銷量被紅綠大廠和民族品牌華為榮耀甩在身后。


資料來源:賽諾
雖然仍以3000多億的銷售額位居榜首,但中國區(qū)的銷量優(yōu)勢已不再,議價空間也在供應鏈壓力及市場競爭中被壓縮。




要知道,即使蘋果依靠38%的毛利率為財報添色;但無法把零部件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仍是硬傷。另外,和高通在專利領域的紛爭也讓蘋果手機有再陷囹圄的可能。

2、新增長點仍在尋覓
當主營業(yè)務陷入停滯的時候,科技巨頭紛紛尋找新出路,如微軟、亞馬遜、阿里巴巴紛紛抱上了云計算的大腿,谷歌、百度研究人工智能不甘示弱……

而蘋果從萬億市值神壇跌下后,似乎并沒有傳來什么好消息。
原想學馬斯克造造車,無奈門檻太高攀不起,只好轉向自動駕駛汽車軟件開發(fā);可是遇到了經濟寒冬,「炒作」概念行不通,也只能為了公司長遠健康裁員了。
而財報中單拎出來的可穿戴設備也只是杯水車薪,9%的營收占比著實有些不夠看。幾番比較之下,蘋果的長期表現(xiàn)仍令人擔憂。
綜合來看,股價反彈是市場對基本面的正反饋。未來已來,而下一個時代,蘋果還是那只領頭羊嗎?
(本文作者為富途證券分析師,版權歸富途證券所有)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精選高品質二手iPhone,上愛鋒貝AP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愛鋒貝 ( 粵ICP備16041312號-5 )

GMT+8, 2025-2-3 10: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術支持 by 巔峰設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